数据专栏

智能大数据搬运工,你想要的我们都有

科技资讯:

科技学院:

科技百科:

科技书籍:

网站大全:

软件大全:

 IBM日前宣布推出AutoAI,这是IBM Watson Studio上又一全新功能,旨在帮助企业实现人工智能设计、优化和管理等环节的自动化。如此,数据科学家们便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投入到机器学习模型的设计、测试和部署等工作上来。

  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在商业中越来越高的战略价值,但大多数组织还仍在努力应对基础信息架构方面的挑战。寻找、收集和整理零散、孤立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准备好用作分析与机器学习,这些繁琐的工作往往减慢了人工智能的开发。Forrester近期发表的一篇报告中称,60%的受访者表示,管理数据质量是实现人工智能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另有44%的受访者将这一挑战归结为数据的准备。

  Watson Studio全新AutoAI功能与Watson Machine Learning相结合,将能够帮助企业加速并实现人工智能生命周期中各个步骤的自动化,从而解决上述挑战。

  全新AutoAI功能专门为加速企业人工智能开发而设计,使那些极其耗时的数据准备和预处理环节实现自动化,如模型开发、功能工程。目前,企业已可在基于IBM云的Watson Studio上使用此功能。AutoAI的推出是为了使用户能够利用超参数优化功能,更轻松地构建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模型。AutoAI还包含一套强大的企业级数据科学模型集,帮助用户快速扩展机器学习实验并部署。
行业资讯
2019-06-18 21:54:00
机器学习、大数据以及自动化正在彻底改变全球工业体系,能源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各类创新成果推动着技术进步、带来了经济效率的提升、创造着智能化程度更高的业务运营模式,同时为基础设施提供了更强的弹性水平。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地的企业与机构才积极将先进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视为首要关注重点。
就能源行业来说,诸多企业正在以多种方式实施大数据与AI技术,且行业的整体积极性也正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22年,石油与天然气行业的AI软件市场总额将达到惊人的28.5亿美元。由此带来的预测分析能力将可监控长达数英里的地下管道,而机器学习技术则可以帮助化石燃料企业以更低的成本高效进行钻探,从而透彻了解深埋于地表之下的地质构造。新的“智能”电网也在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实现计算机、自动化与传感器装置的集成,从而以实时监测甚至预测能源需求的快速变化。

>>> 全球范围的技术竞争

今年2月,美国发布了《美国人工智能倡议》,致力于促进跨行业、学术界以及其它非联邦实体的联邦政府支出与资源分配,从而实现AI的技术性突破,维持美国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

今年5月,美国能源部长里克-佩里宣布,能源部(简称DOE)正在与克雷以及AMD公司合作构建Frontier,其中包含三台新的机器。这些机器将提升美国的AI技术水平。Frontier被视为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其速度水平约为当前超级计算机的50倍。

而在这一方面,中国也很早就加入了AI竞争的战团,并在一部分指标当中领先于美国。

2017年,中国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概述了AI发展的具体研发资金与目标,希望推动中国在2030年成为全球AI技术的领导者,并借此为国家经济贡献约1500亿美元。虽然美国在大多数AI相关指标当中占主导地位,但中国在启动股权融资以及数据收集方面则处于明显优势。此外,在全球前20所AI研究排名最高的大学当中,中国拥有17所。


▲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AI技术竞赛正在快速升温

>>> AI正重塑能源行业

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正在激增。比如,埃克森美孚下辖子公司XTO Energy正在与微软方面合作,利用机器学习、商务智能应用以及云技术从其160万英亩油田当中收集数据。这些实时数据将能够改善钻井及用于监测的基础设施的泄漏情况和维修条件。

这样的合作关系也使得XTO成为云技术应用规模最大的石油与天然气企业。据估计,微软公司的技术实施有望到2025年帮助XTO方面将石油产量提升至每天5万桶。

除此之外,AI还有助于提高能源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太平洋天然气与电力公司已经着手采用机器学习技术,用以应对因气候变化而加剧的加利福尼亚州野火问题。事实上,部分野火事故甚至完全属于自发燃起,并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加州电力公司目前尝试利用无人机检查其输电塔,而后通过AI将图像转换为数据点——目前其能够采集的数据点已经高达10亿个。将这些数据输入算法之后,算法即可确定该公司应该将资源集中在哪里,以降低发生潜在野火的风险。


▲2018年5月18日,在雪佛龙公司位于杰克/圣路易斯的主控室中,监测人员正在观察远离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海岸的、位于墨西哥湾的Malo深水石油钻井平台的海上作业工人。行业高管们纷纷表示,新技术、大数据以及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设计相结合,终将结束规模海底石油开采所带来的高昂开支。

与此同时,智能能源系统将越来越多地允许客户利用可再生能源为其家庭及企业供电。可再生能源在本质上拥有间歇性属性,因为其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云层覆盖、风以及海浪等。现代技术能够帮助公共事业企业通过智能电网改变这些稳定性较差的能源的流动方式,而且智能化程度越高,效果也就越好。随着能源存储能力的提升,企业能够将更多剩余的电能输送至公共事业级电池当中——包括锂离子电池以及氢燃料电池等等。

>>> AI技术并不完美

虽然AI技术能够为我们的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可能带来非常可怕的风险。计算机与机器的实际效果受到程序设计水平的限制,而这类设计工作完全由人类完成,因此设备就如同开发它们的人类一样远称不上完美。与此同时,数字化与互连性的增强则提升了设备受到操纵甚至造成破坏的可能性。我们对于大数据以及机器学习技术的依赖性越强,用户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也就越可怕——电网与其它公共事业企业已经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在解决此类问题时也通常需要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

因此,全球政府与各监管机构必须建立适当的政策性机制,用以解决技术应用规模化所带来的具体问题以及风险。比如,最近美国会见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各成员国,希望确定在国际上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时所应遵循的原则与准则。这无疑标志着各国政府向负责任的AI实施迈出的重要一步。

随着AI技术战争的不断升温,企业与消费者也将受益于更加安全、更加清洁、更加便宜以及更加高效的能源。而让这场技术竞赛也才刚刚开始。
行业资讯
2019-06-18 21:51:00
杰和科技将携其自主研发的多媒体信息发布管理系统GDSM、GPU虚拟化解决方案以及下一代桌面云解决方案亮相2019中国(北京)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展位号A17-A18。


本届展会将于6月28-30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会主题是“倡导绿色高效节能安全数据中心、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中心变革、引领数据中心行业健康稳步发展”。杰和科技在IOT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行业经验,聚焦新零售、智慧教育与医疗、企业及公共服务、工业自动化,致力于成为全球物联网、人工智能产品设备及解决方案的领航者。


GDSM多媒体信息发布管理系统

智慧零售是时下最热门话题之一。智慧零售就是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AI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店铺与用户间的关系,提供更优化的服务与体验。杰和GDSM是杰和科技自主研发的一款同时支持本地化和网络化部署的多媒体信息发布管理软件,该系统通过对前端设备、云端资源、播放内容的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实现软硬件一站式部署。

杰和GDSM凭借其精简的系统架构、多样化的前端设备、高度集成的软件功能以及先进的AI视讯和大 数据分析 能力,可轻易整合到不同类型的智能零售设备中去。利用杰和GDSM,可有效的帮助系统集成商降低系统成本、缩短研发/交付周期,提升运营管理效率,轻松应对物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下一代桌面云解决方案,高效灵活易部署

杰和与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搭建的下一代桌面云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快速部署业务的管理网络,实现终端和数据集中化管理、简化运维管理工作、安全稳定的应用环境,提供操作体验及软硬件兼容性媲美PC的更安全、更高效的云桌面,满足随时随地办公的灵活性需求,广泛应用于政府、教育、金融、运营商及科研院所等行业。

GPU虚拟化解决方案—云端的图形工作站

该方案基于超融合基础架构,采用杰和4U 8GPU服务器作为GPU云主机,通过桌面传输协议将云主机画面传送到客户端显示,而所有计算与存储资源都集中在GPU云主机上,操作和显示都在本地进行。GPU云作为新一代企业级生产力工具,在满足重度的图形渲染和数值计算的同时,在IT管理模式也进行了升级,如数据防泄密、弹性资源配置、管理效率提升、工作方式更敏捷等。该方案适用于测绘、勘探、建筑、设计、制造、影视、动画等行业。
行业资讯
2019-06-18 21:47:00
全新AutoAI功能将通过自动化和加速时间密集型数据流程,加速人工智能开发,同时解放数据科学家,使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机器学习
IBM (NYSE: IBM)今日宣布推出AutoAI,这是IBM Watson Studio上又一全新功能,旨在帮助企业实现人工智能设计、优化和管理等环节的自动化。如此,数据科学家们便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投入到机器学习模型的设计、测试和部署等工作上来。
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在商业中越来越高的战略价值,但大多数组织还仍在努力应对基础信息架构方面的挑战。寻找、收集和整理零散、孤立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准备好用作分析与机器学习,这些繁琐的工作往往减慢了人工智能的开发。Forrester近期发表的一篇报告中称,60%的受访者表示,管理数据质量是实现人工智能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另有44%的受访者将这一挑战归结为数据的准备。
对于没有数据科学家的企业来说,人工智能项目面临着更大的挑战。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在一项题为《向企业级人工智能的转变》(Shifting Toward Enterprise-Grade AI)的研究中指出,63%的受访者表示,缺乏适当的技术、技能是企业实施人工智能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Watson Studio 全新 AutoAI 功能与 WatsonMachine Learning相结合,将能够帮助企业加速并实现人工智能生命周期中各个步骤的自动化,从而解决上述挑战。
全新AutoAI功能专门为加速企业人工智能开发而设计,使那些极其耗时的数据准备和预处理环节实现自动化,例如模型开发、功能工程等。目前,企业已可以在基于IBM云的Watson Studio上使用此功能。AutoAI的推出是为了使用户能够利用超参数(hyperparameter)优化功能,更轻松地构建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模型。此外,AutoAI还包含一套强大的企业级数据科学模型集,如梯度增强树(gradient boosted trees)等,帮助用户快速扩展机器学习实验并完成部署。
IBM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业务总经理Rob Thomas表示:“IBM始终与客户保持密切合作,为他们规划通往人工智能的路径,而许多客户面临的首要挑战之一便是数据准备,这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步骤。我们已经发现,对于一些成熟企业而言,数据基础架构的复杂性让人望而生畏,而对于那些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技术资源的企业来说,这种复杂性更是根本无法驾驭的。我们为Watson Studio提供的自动化功能旨在简化流程,帮助客户更快地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和实验。”
AutoAI系列还包括IBM Neural Networks Synthesis(NeuNetS),这一技术于去年秋天首次亮相,目前在Watson Studio项目中处于公测阶段。这一技术能够使用户通过人工智能自动合成定制化的神经网络,快速跟踪深度学习模型的开发。NeuNetS使用户能够在优化速度和精度方面进行选择,并实时观察模型的构建并进行自我训练。
Watson Studio AutoAI利用IBM研究院开发的关键技术,基于IBM多年来一直在开发和提供的诸多自动化功能,为包括IBM Watson Assistant,IBM Watson Discovery 与IBM Watson Machine Learning在内的各种解决方案都提供了不同程度的自动化,加快并简化了极其耗时的任务与环节,使客户能够更快地专注于具有更高价值的工作。
【关于IBM】
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总部位于纽约州阿蒙克市,1911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作为全球 IT 产业唯一一家百年企业,IBM 致力于科技和商业创新。2016年初,IBM 正式宣布将转型成为一家认知解决方案和云平台公司,持续借助创新、数据和专业的能力助力商业和社会发展。
行业资讯
2019-06-17 15:08:00
6月1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美国当地时间周一,客户关系管理(CRM) 软件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com同意斥资157亿美元收购大数据公司Tableau Software,这增加了该公司与微软争夺更大市场份额的能力,帮助企业利用分析和可视化数据工具瞄准客户。
数据分析 业务正迅速成为新的战场,科技巨头Alphabet旗下子公司谷歌和亚马逊都在努力扩大市场影响力,并与微软和Tableau等老牌公司展开竞争。威德布什证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史蒂夫·柯尼格(Steve Koenig)说:“这笔交易对软件行业来说是一次变革,也是这家 云计算 巨头为提升其分析产品份额所采取的、最引人注目的举措。”
Salesforce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将受益于Tableau的大数据分析,后者可以揭示隐藏的模式、未知的相关性、市场趋势和客户偏好。Tableau的软件用于创建交互式、可视化的仪表板和图形,企业、大学和政府使用这些资源来分析从企业财务数据到棒球统计数据等各种数据。
收购Tableau是Salesforce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几天前谷歌曾斥资26亿美元收购大数据分析公司Looker。2018年时,Salesforce也曾斥资59亿美元资金收购美国软件制造商MuleSoft。
早在2016年,就有媒体报道称,在一份泄露的Salesforce潜在收购目标名单中,总部位于西雅图的Tableau就是其中之一。当时,Tableau正在与一家投资银行合作,探讨出售事宜。Tableau拥有86000多家客户,包括美国无线运营商Verizon和流媒体服务提供商Netflix等科技巨头。
柯尼格说:“这次收购加速了Salesforce的Customer 360计划路线图,这有助于公司全面了解他们的客户,并更广泛地了解他们的分析计划。”
在这笔以股票交换为主的交易中,Tableau的股东将以每股Tableau股票兑换1.103股Salesforce股票。截至上周五收盘时,Salesforce报价的估值为每股177.88美元,当时溢价为42%。Tableau股价跃升了38%,触及173.09美元的创纪录高位,而Salesforce的股价在午后交易中下跌近6%。
Monness,Crespi,Hardt&Co分析师布莱恩·怀特(Brian White)表示,鉴于Salesforce对订阅和云服务等主要技术趋势的资本化,他认为股价下跌将是短暂的。这笔交易预计将在第三季度完成,之后Tableau将在首席执行官亚当·塞利普斯基(AdamSelipsky)及其目前的领导团队的领导下独立运营。
Salesforce表示,这笔交易可能使其2020年的收入增加4亿美元,但调整后的每股收益将减少0.37美元,至每股0.39美元。Salesforce目前预计2020年调整后的每股收益将在2.51美元至2.53美元之间。来自Refinitiv的IBES数据显示,分析师原本预计每股收益为2.9美元。美银美林和高盛分别充当Salesforce与Tableau的财务顾问。
近期,大数据企业似乎又成为市场和资本关注的焦点。
就在4天之前,Alphabet旗下谷歌公司宣布,将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非上市的大数据分析公司Looker,这是谷歌云计算业务新任首席执行官托马斯·邱瑞安(ThomasKurian)实施的首次重大收购。
据国外媒体报道,按出租基础设施和其他计算工具给企业所得收入计算,谷歌云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三,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但据云计算行业分析师称,在谷歌的云计算产品中,用于管理大型数据的工具BigQuery一直是吸引客户的亮点之一。
邱瑞安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他正在寻找填补谷歌云空白的机会,加倍投资大数据分析是很有意义的。Looker和谷歌云计算业务部门有着相似的企业文化,拥有Blue Apron Holdings和赫斯特通信公司(Hearst Communications)等350多家共同客户。
邱瑞安表示:“当我们考虑如何扩大我们的投资 组合时,(数据和分析)是我们有实力的一部分。此次收购Looker公司目的是补充和完善我们的数据分析基础。”
这笔交易还反映出,在竞争对手专注于开发通用工具的环境下,邱瑞安计划通过专业软件赢得客户。
Looker公司总部位于加州圣克鲁斯,成立于2012年,目前雇佣了约800名员工,该公司在历史上累计筹集了2.81亿美元的风险资本,去年最近一轮融资中的估值为16亿美元。
该公司开发的的工具能让分析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定义项目(如营收或高价值客户等)计算,然后无需编写复杂脚本就能把数据趋势可视化,其竞争对手包括Tableau和微软Power BI等。
分析人士说,Looker是云计算时代开发最好的商业智能工具之一,它将从谷歌丰富的资源中获益。美国投资研究公司Cowen估计,Looker公司2019年的收入将达到1.4亿美元左右。
邱瑞安表示,谷歌云计算业务整合Looker将带来新的功能,但并未详细说明。
收购交易完成后,Looker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宾(FrankBien)预计将留在谷歌,向邱瑞安汇报工作。
两家公司表示,预计美国政府今年将批准这笔交易,这是谷歌自2014年以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产品公司Nest以来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
在此之前,谷歌兄弟业务、Alphabet下属的私募股权投资业务CapitalG曾对Looker进行投资。
行业资讯
2019-06-15 21:54:00
随着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涌,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其中,积极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是各国普遍采取的重要举措。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体系完备,但大而不强问题突出。尤其是传统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产管理效率较低。在我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逐步减弱的背景下,必须着力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管理效率,重塑竞争优势,数字化转型正是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需更好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解决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难点问题,切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形态,它以数据资源为重要生产要素,以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

数字化转型也是我国制造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 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现实地看,大部分制造业企业仍处于较低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既包括企业进行信息化(数字化)改造,也包括少数已经有基础有实力的企业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应用于供应、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进入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阶段。

近年来,为促进包括传统制造业在内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不断完善制度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推动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处在产业发展前沿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行了全面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相继印发《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明确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这些文件就技术研发、成果应用、重点领域突破以及金融、财税、人才、基础设施、质量基础、信息安全、服务平台等方面给出了支持政策与措施,发挥了卓有成效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我国信息化、工业化发展水平也持续上升,但数字化转型仍需加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17)》显示,研发、制造、营销等环节的数字化指标值较高,集成互联、智能协同指标值较低,说明制造业数字化改造进展较快,但在网络化、智能化方面的数字化转型进展依然较慢。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前沿技术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各主要工业强国抢占制造业竞争制高点的共同选择。工业互联网技术主要应用在产品开发、生产管理、产品服务等环节。工业互联网的主要应用模式和场景可归纳为以下四类:一是智能产品开发与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二是智能化生产和管理;三是智能化售后服务;四是产业链协同。在产品开发和服务环节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企业,一般致力于开发智能产品,提供智能增值服务;在生产管理环节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企业,一般主攻发展数字工厂、智能工厂。从调研情况看,我国在产品和服务环节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企业,远远多于在生产管理环节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企业。

还要看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服务和支撑。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分为通用平台、行业平台、专业平台,它们都可以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但更多的情况是:通用平台为行业平台提供服务,行业平台为专业平台提供服务,专业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目前,我国已有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规模化商用。
数字化转型面临诸多难点

尽管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阻碍行业发展的难点问题依然不少。

一是缺乏权威的数据标准。 制造业企业每天产生和利用大量数据,比如,经营管理数据、设备运行数据、外部市场数据等。但是,工业设备种类繁多、应用场景较为复杂,不同环境有不同的工业协议,数据格式差异较大,不统一标准就难以兼容,也难以转化为有用的资源。目前,我国已有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组、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等多个从事相关标准研发的机构,制定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版本1.0)》等文件,但具体标准的研制和推广工作刚刚启动,市场接受度还不够高。

二是 数据安全 有待保障。 工业数据的安全要求远高于消费数据。工业数据涵盖设备、产品、运营、用户等多个方面,在采集、存储和应用过程中一旦泄露,会给企业和用户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数据如果被篡改,可能导致生产过程发生混乱,甚至会威胁城市安全、人身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目前,各种信息窃取、篡改手段层出不穷,单纯依靠技术难以确保数据安全,相关惩罚措施亦不到位,不能给数据窃取、篡改者足够的威慑。

三是数据开放与共享水平尚需提高。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企业对外部数据的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政府监管信息、公民基础信息等,将这些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才能产生应用价值,但前提是这些数据能够被获得。目前,政府、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的数据仍处于内部整合阶段,对社会公开尚需时日。在社会数据方面,对哪些数据可以采集并独享、哪些数据能采集但必须共享、哪些数据不能采集还缺乏详细规定。

四是核心关键技术能力不足, 信息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相对薄弱。当前,关键工业软件、底层操作系统、嵌入式芯片、开发工具等技术领域基本被国外垄断;我国能够生产的工业传感器与控制产品大多集中在低端市场;控制系统、平台数据采集开发工具等领域的专利多为外围应用类,缺少核心专利。此外,虽然我国信息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但发展不平衡矛盾依然突出。

以上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推动转型需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

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这一进程中遭遇的多数问题应由市场解决,市场也有能力解决。但是,发展环境的改善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在这方面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完善支持鼓励政策,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通过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搬迁补助、职工安置补助、加速折旧、产业引导基金投资等方式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与服务平台合作,引导中小企业通过“上云”提升数字化水平;通过试点示范,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支持优势企业提高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推广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新业态。

推动工业数据标准制定与应用,促进数据的开放共享。引导行业组织、企业研究制定工业数据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梳理现有国家标准,适时将成熟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加强标准体系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的衔接,促进标准应用。加快公共数据开放进程,促进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建立健全社会数据采集、存储、交易等制度,保障数据有序、规范应用。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建设。强化工业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明确数据在使用、流通过程中的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安全保护责任与义务;加强数据安全检查、监督执法,提高惩罚力度,增强威慑力;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和违法行为,如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引导、推动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加强自律。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夯实技术基础。加大对通信、网络、人工智能、核心器件、基础软件等领域的技术研发资助力度,加强底层操作系统、嵌入式芯片、人机交互、工业大数据、核心工业软件、工业传感器等核心技术攻关。增加企业牵头的科研项目数量。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加大采购力度,从需求侧拉动技术发展,帮助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

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要求,增强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对信息基础设施的要求,现有信息基础设施仍需加强普遍服务。与此同时,数字工厂、智能工厂对信息基础设施的要求远高于消费互联网,基于明确需求和应用场景的5G建设在工业领域可以适当加快。

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当前,美国、德国正在合作探讨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IIRA)和工业4.0参考架构模型(RAMI4.0)的一致性,最终有可能形成统一的架构。我国应发挥产业门类齐全、市场规模大、数据资源丰富等优势,谋求与其他国家的深入合作,并引导行业组织在国际合作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

统筹规划,与再就业培训、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将大幅提高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减少普通就业机会。同时,旧有的知识、技能不能适应数字工厂、智能工厂要求的劳动者也难以适应数字化的服务业的要求。对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相关部门需及早谋划、做好预案,通过技能培训、提供公益性岗位等化解就业压力,同时切实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
行业资讯
2019-06-15 21:52:00
北京时间6月10日晚,联合国以全球直播的方式,发布《数字相互依存的时代——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报告》,这一报告由马云与梅琳达·盖茨担任联合主席的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提出,被视为引领全球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报告。

这也是马云作为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近一年后,该小组抛出的第一份重磅报告。

该报告强调,数字经济给全球带来的机遇大于风险,倡议各方秉承以人为本的普惠思维,重构治理方式,建立更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机制。

报告发布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马云,梅琳达·盖茨进行了现场对话。古特雷斯对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份报告为全世界在这方面的讨论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2020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奠定我们明年和未来讨论的基础。”古特雷斯说,他将向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介绍这份报告。而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也被古特雷斯高度称赞,他说道:“我相信联合国还从没有过这么多元、富有智慧和全身心投入的小组。”

据了解,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共有20名成员,除了马云和梅琳达·盖茨两位联合主席,还包括全球网络空间稳定委员会主席玛丽娜·卡尤兰德,挪威、瑞士、阿联酋和博茨瓦纳等国的四位部长,以及图灵奖得主、“互联网之父” 温顿·瑟夫,诺贝尓经济学奖得主让·梯若尔等。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通常当我们有一群很有智慧的人时,就很难有一个很有智慧的团队。但事实是,你们不仅是一群很有智慧的人,也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团队。因为你们产出了一份非常完整、富有洞见的报告。关切的广泛性和呈现的整体思想,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还是一份非常谦逊的报告,来自一群如此杰出的人士。”古特雷斯说。

古特雷斯对《报告》乃至联合国数字合作小组的积极评价,凸显出联合国对数字经济的高度重视。显而易见,数字经济报告是关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份重磅文件,联合国选择在此时发布这一报告,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和中长期意义。

数字经济与全球化浪潮息息相关。随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全球化正在遭遇新的考验,因而,捍卫全球化和多边机制,成为联合国在当下的一项紧迫任务。而今天的数字经济,实际上正是全球化的最佳代表,它把不同经济体,不同个体深度连接在一起。正如报告所指出的“数字化使人类的相互依存性不断加强”,从这个意义上,不断加强和巩固数字经济,也是对全球化的有力支撑。

除此之外,数字经济天然具有普惠的特征。《报告》援引的案例指出,数字技术正在帮助妇女、青年、乡村地区人群等群体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超过1000万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卖家在淘宝上销售,近一半的淘宝店主是女性,每年新开店的淘宝店主平均年龄只有26岁。金融科技的普惠性更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蚂蚁金服旗下的网商银行成立三年多已经服务了1500多万小微商家。

作为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的联合主席,马云对数字经济的普惠性有深刻的洞察,马云说:“在卢旺达,农民用手机可以把咖啡卖到中国东南亚。如果现在人民没有互联网,比当初没有电还严重。全球化没有错,但普惠不够。”

马云指出,现在互联网能够帮助很多小企业、年轻人和女性,而数字经济报告也支持同样的看法,并建议将更多中小企业、妇女、青年、乡村居民等多元化群体纳入全球数字治理的体系。联合国如此重视数字经济的普惠性,原因不难理解,数字技术在对普通人尤其是相对弱势群体的赋能效应,正契合联合国以人为本和实现人类繁荣的宗旨。

再者, 数字经济需要新的全球制度框架。客观来说,全球无论是各国的法律法规,跨国的治理机制,乃至于数字技术的全面普及,数字技术普及相关的教育革新,和全球数字经济强劲的发展需求相较,都还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要想让数字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增长引擎、全球化驱动力和普惠加速器的功能,就必须从源头上制定一系列鼓励数字经济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而联合国出台数字经济报告,将发挥全球政策倡议的功能。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和质疑,一些人对数字经济持怀疑态度,主张对数字经济进行过于严苛的监管。联合国在此时公布《报告》,显然是向全球发出明确信号,全球都应该为数字经济提供包容性成长的政策环境。
行业资讯
2019-06-15 21:36:00
机器人研究的核心就是:导航定位、路径规划、避障、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有几种,不关心,只关心视觉的。视觉技术用到“眼睛”可以分为:单目,双目,多目、RGB-D,后三种可以使图像有深度,这些眼睛亦可称为VO(视觉里程计:单目or立体),维基百科给出的介绍:在机器人和计算机视觉问题中,视觉里程计就是一个通过分析处理相关图像序列来确定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

当今,由于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摄像机作为全自主用移动机器人的感知传感器。这主要是因为原来的超声或红外传感器感知信息量有限,鲁棒性差,而视觉系统则可以弥补这些缺点。而现实世界是三维的,而投射于摄像镜头(CCD/CMOS)上的图像则是二维的,视觉处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从感知到的二维图像中提取有关的三维世界信息。

系统基本组成: CCD、PCI、PC及其外设等。

CCD/CMOS
一行硅成像元素,在一个衬底上配置光敏元件和电荷转移器件,通过电荷的依次转移,将多个象素的视频信号分时、顺序地取出来,如面阵CCD传感器采集的图像的分辨率可以从32×32到1024×1024像素等。

视频数字信号处理器

图像信号一般是二维信号,一幅图像通常由512×512个像素组成(当然有时也有256×256,或者1024×1024个像素),每个像素有256级灰度,或者是3×8bit,红黄兰16M种颜色,一幅图像就有256KB或者768KB(对于彩色)个数据。为了完成视觉处理的传感、预处理、分割、描述、识别和解释, 上述前几项主要完成的数学运算可归纳为:

(1)点处理常用于对比度增强、密度非线性较正、阈值处理、伪彩色处理等。每个像素的输入数据经过一定关系映射成像素的输出数据,例如对数变换可实现暗区对比度扩张。
(2)二维卷积的运算常用于图像平滑、尖锐化、轮廓增强、空间滤波、标准模板匹配计算等。若用M×M卷积核矩阵对整幅图像进行卷积时,要得到每个像素的输出结果就需要作M2次乘法和(M2-1)次加法,由于图像像素一般很多,即使用较小的卷积和,也需要进行大量的乘加运算和访问存储器。
(3)二维正交变换常用二维正交变换有FFT、Walsh、Haar和K-L变换等,常用于图像增强、复原、二维滤波、数据压缩等。
(4)坐标变换常用于图像的放大缩小、旋转、移动、配准、几何校正和由摄影值重建图像等。
(5)统计量计算如计算密度直方图分布、平均值和协方差矩阵等。在进行直方图均衡器化、面积计算、分类和K-L变换时,常常要进行这些统计量计算。
视觉导航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
简单说来就是对机器人周边的环境进行光学处理,先用摄像头进行图像信息采集,将采集的信息进行压缩,然后将它反馈到一个由神经网络和统计学方法构成的学习子系统,再由学习子系统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和机器人的实际位置联系起来,完成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定位功能。

1)摄像头标定算法: 2D-3D映射求参。
传统摄像机标定主要有 Faugeras 标定法、Tscai 两步法、直接线性变换方法、张正友平面标定法和 Weng迭代法。自标定包括基于 Kruppa 方程自标定法、分层逐步自标定法、基于绝对二次曲面的自标定法和 Pollefeys 的模约束法。视觉标定有马颂德的三正交平移法、李华的平面正交标定法和 Hartley 旋转求内参数标定法。
2)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
a.预处理:灰化、降噪、滤波、二值化、边缘检测。。。

b.特征提取:特征空间到参数空间映射。算法有HOUGH、SIFT、SURF。
c.图像分割:RGB-HIS。
d.图像描述识别
3)定位算法:基于滤波器的定位算法主要有KF、SEIF、PF、EKF、UKF等。
也可以使用单目视觉和里程计融合的方法。以里程计读数作为辅助信息,利用三角法计算特征点在当前机器人坐标系中的坐标位置,这里的三维坐标计算需要在延迟一个时间步的基础上进行。根据特征点在当前摄像头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以及它在地图中的世界坐标,来估计摄像头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姿。这种降低了传感器成本,消除了里程计的累积误差,使得定位的结果更加精确。此外,相对于立体视觉中摄像机间的标定,这种方法只需对摄像机内参数进行标定,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定位算法基本过程:
简单的算法过程,可基于OpenCV进行简单实现。
输入
通过摄像头获取的视频流(主要为灰度图像,stereo VO中图像既可以是彩色的,也可以是灰度的 ),记录摄像头在t和t+1时刻获得的图像为It和It+1,相机的内参,通过相机标定获得,可以通过matlab或者opencv计算为固定量。
输出
计算每一帧相机的位置+姿态
基本过程
● 获得图像It,It+1
● 对获得图像进行畸变处理
● 通过FAST算法对图像It进行特征检测,通过KLT算法跟踪这些特征到图像It+1中,如果跟踪特征有所丢失,特征数小于某个阈值,则重新进行特征检测
● 通过带RANSAC的5点算法来估计两幅图像的本质矩阵
● 通过计算的本质矩阵进行估计R,t
● 对尺度信息进行估计,最终确定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
行业资讯
2019-06-15 21:34:00
6 月13日,Morketing创始人兼CEO曾巧女士受邀参加了宝洁中国在广州举办的主题为“新时代,新宝洁”的《2019宝洁之家》活动。会上,宝洁大中华区首席信息官(CIO)林丽(Jerry Lin)女士演讲分享了宝洁从商业流程到商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

以下为演讲实录,经Morketing整理:



我在IT界从业时间已超过23年。最早主要做网络方面工作,之后很多年,从事供应链管理跟零售IT解决方案。最近几年,我一直做的是营销解决方案相关工作,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大数据变得越来越重要,在2016年的时候我和业内两个CIO(壳牌中国零售CIO徐斌、GE发电服务中国及亚太区CIO王晓冬)共同写了一本叫作《大数据管理》的书,主要是讲如何用大数据帮传统企业做商业变革。

很荣幸,我服务宝洁22年中去过很多不同的国家。我在澳洲、日本和美国都工作过几年,其中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管理亚太区和全球IT解决方案。

从去年年初开始,我来到中国接手CIO工作,开始重点打造中国的数字化业务进程。借此,我想谈一谈我在宝洁的20多年中,看到的那些翻天覆地的IT变化。 宝洁IT变迁史: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电子办公。 在二十几年前,IT的角色更多是体现在电子办公。

很多时候我们在帮助业务人员能够有很好的计算机使用,接通网络,使用email,使用简单的电子化审批流程等。在二十多年前,宝洁公司销售人员能用移动电脑去跑店铺,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都非常值得骄傲。但很快,这就无法满足我们的业务需求。

第二个阶段是生意流程管理。 主要是如何利用系统帮我们管理产品的生产、运输跟订单的处理和交付、端到端的物流管理,包括怎么收钱、付钱,我们的资产、现金等整个财务的管理,最终使我们的生意管理能够更有序、有效。

第三个阶段是生意流程变革。 在过去的五六年中,IT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着重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意流程的变革;另一个是消费者体验的提升。

第四个阶段是生意模式变革。 IT环节会接触到公司的方方面面,从公司的研发、生产、分销、销售、市场营销和消费者接触,没有任何一个环节是不需要IT的,涉及到了整个公司的方方面面。

在去年,宝洁专门成立了一个叫“宝洁科技创新”的新公司,专注于打造公司的数字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团队的人数翻了一倍,预计在三年内投资3亿人民币的计划,在刚刚过去一年多,我们也已经花完了一半。未来,我们将继续培养、储备数字化人才,并继续在数字化变革方面加大投资力度。

在推进这一数字化的变革中,我们的中国领导团队提出了一个愿景—— 做中国最好的数字变革和大数据实体公司。

在此愿景下,数字化变革已经成为我们公司非常重要的品牌建设跟生意增长的抓手。接下来我就着重从流程变革、模式变革、企业文化变革三大块为大家一一详细解读。 流程变革:让生意变得更好

商业流程的变革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数字化。 通过把线下资料线上化,让以往的纸质版文件、Excel表中记录的办公信息都转变为公司系统中的数字化资产,完成数据资产的原始积累。

第二个阶段是流程优化。 通过 数据分析 和建模的方式,提升流程设计和决策能力,并最终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最佳结果。

第三个阶段是自动化。 通过机器让我们的决策和流程更加自动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着重于两种类型的流程:

首先是劳动密集型流程。 在快消品行业,订单处理、客户服务、店内执行都是需要大量人工去做重复性的工作,这就使得我们有了非常多的机会实现流程的优化和自动化;

其次是高度复杂性流程。 人脑能处理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当我们需要考虑多方因素,甚至是基于海量数据做出精准决策时,人脑就不得不借助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的能力了。

对于宝洁来说,广告采购计划、运输计划、供给需求计划、店内运营计划等一系列计划都非常复杂。我们只有借助 机器学习的能力才能把这些工作做到最好。

用3个例子来做进一步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门店拜访。我们有大量的人员是做门店拜访工作,他们每到一家门店,首先会查看货架上有什么产品,需要补什么货,货架是否按我们原本的设计在摆放。光这些“数货架”的工作就要平均花掉他们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然后才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要做什么。而这项工作在我们宝洁看来,完全是一项可以被技术优化的工作。

于是,我们就在今年推出了一个智能解决方案,只要门店拜访人员把拍下的货架照片传到云端服务器,我们就可以在10秒钟之内告诉他需要补什么货,货架是否需要改变,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省下来的时间也就可以让工作人员跑更多的店。这就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解决了劳动密集型的工作问题。

第二个例子是消费者热线。消费者客服机器人能够通过语音的方式跟消费者互动,解决很多问题,尤其是员工下班以后,消费者热线电话的工作处理。

第三个例子是广告采买。宝洁每年都会推出大量的广告,如何让广告的采买更具有效性,如何最优化地购买广告资源,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但与此同时,这也是一项非常具有难度跟挑战的复杂性工作。

假如洗化品类有一笔广告预算,从广告形式上我们会考虑视频广告、社交广告、电商广告、电梯广告等,到底哪些形式最有效,花多少钱最合适。如果选择视频广告,又会考虑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平台哪家适合我们。从地域考虑的话,广州、北京、湖南等地区又应该投多少钱、多少人,以及什么人群,投多少美妆人群、多少关注健康的人群、投多少次,我们至少需要考虑二三十个投放参数。

从这宝洁目前总体的广告购买量来看,一个月我们就有2000到2000万个投放参数的组合。 如何从2000万个组合中找出最佳的预算分配和购买方式,依靠人工是无法做到的。于是我们就引入了优秀的数学科学家为我们做了大量的机器学习和建模的工作,最后,成功地预测出了这2000多个组合中哪一种组合是最优的,大大优化了我们媒体购买的效率。

在宝洁今年的数字化工作进程中,类似的复杂性案例我们还有很多,比如如何分配车辆,走哪一条高速公路运输最好,怎样装载货物才是最优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人工智能都可以很好地优化工作。 模式变革:让生意模式发生改变

商业模式的变革我们主要看3个方向:

第一个是新品和服务。 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的能力帮助我们做出更好、更符合消费者的新品。希望宝洁公司能从一家只提供产品的公司逐渐转为一家提供服务的公司。比如,我们为消费者提供了皮肤检测跟健康检测服务,另外,我们也布局了AIoT的产品;

第二个是新渠道。 我们如何才能找到消费者跟品牌之间新的互动方式。比如,在今年1月份拉斯拉斯维加斯的CES上,我们就展出了一个叫Girl Box(女生盒子)的创新产品,它是利用工智能和电子支付的技术,在女生洗手间里提供我们的护舒宝产品。这不仅解决了消费者痛点,也在品牌跟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新的触点。这样一个新的服务体验跟消费者互动的方式,不但为消费者带来了新的尝试机会,也为其提供了新的购买渠道。

第三个是新供应链。 希望通过数字和智能的方式,让宝洁从一家传统的制造型企业逐渐转型为一家在新时代下能跟消费者有更多互动,可以给消费者更多服务体验,以及弹性供应链能力更强的新型公司。

在变革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数字化营销的升级,并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大数据洞察的方式驱动品牌的建设跟创新,如何跟消费者建立全渠道的1—1关系,如何做更精准的营销和互动。

两个例子说明:

第一个是数字化。宝洁每天跟中国的消费者通过广告、社交媒体、产品等方式有超过1亿次的接触。我们如何让这些接触全部数字化,加深对每一位消费者的了解,进而提供给每一个消费者更好的服务跟更个性化的内容,也能够让他跟品牌越走越近,当然,这个背后最考验我们的还是大量的技术和数字平台的投入,把消费者每一个触点都连接起来。

第二个是智能化。针对所有品类的产品,我们将逐渐用人工智能做更多的测试和推荐工作。比如,消费者通常在买护肤品的时候,有个很大的痛点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皮肤有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在众多的品牌中该用哪个产品。所以在线下柜台,我们每年都会更新皮肤测试和推荐分析的设备和技术,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其实是在线上买东西。那如何能让线上买化妆品的人也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测试跟推荐服务,就是我们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于是,宝洁就推出了一个叫“肌龄测测” 的黑科技。通过大量对精密面部区域的研究跟全球大数据的积累,我们用深度学习的算法用一张照片就可以对皮肤做一次分析。首先它会给你的皮肤估算一个年龄,然后跟自己的真实年龄做一下对比;第二它会告诉你皮肤的哪些区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那通过这样的分析,它就可以给你推荐最适合你皮肤的产品以及使用的方法,大大解决了消费者痛点,并提升了品牌跟消费者的互动满意度。 企业文化变革:新时代人才要具备DQ

企业的数字化变革,其核心还是在人,只有人才可以真正把技术落地并创造价值。

企业数字化的文化变革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这就需要我们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去拥抱数字化文化,驱动数字化的进程。这不是说只是公司哪个部门的事,或只是IT部门或Marketing部门的事,这是公司每一个部门的人都需要一起来推动的事。

之前,我们说怎么界定一个团队的领导是否好,哪些人能够合格地领导团队,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他的IQ(智商)跟EQ(情商),现在我们提出来,在领导团队的评估中,DQ(数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所以, 在这个新时代中,领导一定要有DQ才能够带领我们全体员工一起在数字化进程中做出巨大的突破。 我相信在宝洁,我们的领导团队都有非常高的智商、情商和数商,一定会带领宝洁阔步向前,在新的数字化时代下依然能够引领业界。
行业资讯
2019-06-15 19:47:00
6月14日,2019(第五届)中国智慧城市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正式召开,锐捷网络受邀参加并展出了以“成长力”为主题的智慧城市全系列解决方案,吸引众多业内专家、各级领导参观咨询。
图/智博会现场 嘉宾排队参观锐捷网络展台
新型智慧城市:回归与理性
2019年是智慧城市理念进入中国的第11年,目前这套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城市发展战略已经从最初的探索,逐步进入适配城市经济发展的落地阶段。
为此,锐捷网络提出了当下国内智慧城市发展容易被忽略的三个关键问题,即万物互联带来的泛载接入挑战、数据融合带来的运营管理挑战,以及开放生态带来的安全管控挑战。
锐捷网络政府行业总经理李晓丽谈到:“之前我们的智慧城市发展集中在应用这个层面上,希望尽快让城市居民感受到数字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利。而近几年随着大量智慧城市项目的落地,基础网络是否足够承载当下以及未来智慧城市发展就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智慧”与城市经济共同发展
在本次智慧城市博览会上,锐捷网络整体展出了针对智慧城市配合城市经济发展的“四网一端两平台”互动连接解决方案。
图/锐捷智慧城市构架图
“四网”即全面覆盖城市的无线网、万物互联的物联感知网、可靠连接的移动互联网、可管可控的有线政务网。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把城市生活的日常网络需求进行满足,还能针对性的让城市管理、跨领域的终端数据接入等复杂体系变成可管可控可视的发展体系。
“一端”为云桌面,以不改变办公PC使用习惯为前提,网络云桌面可以让政务办公终端做到统一管理、高效运维,并且具备超过PC的专业软件适配性,以及政府数据不落地,以此来确保业务高持续性与 数据安全 保障。
“两平台”则是更加针对目前智慧城市发展中出现问题的“IT运维”与“信息安全”的IT资源运营服务平台与动态安全防护平台。
看不懂的数据如何辅助城市管理决策?
目前锐捷网络的解决方案正在服务超过5000个政府单位,并通过实地探索客户业务场景提出“跨越IT专业数据与实际业务管理鸿沟”的愿景。通过本次展出的IT资源运营服务平台,操作人员可以直观的看到信息化全局,并细节把握每个信息节点的状况。
图/RIIL-BMC 综合业务管理中心操作界面
同时这样的平台设计也可以最大化节省运维成本,平台可以实现实时了解城市IT资源的“体征”状态,从监测、预警、分析、服务、评价的闭环管理,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了多少不知道,用的怎样不清楚,问题在哪难定位,谁来负责说不清”的老大难问题。
“军团作战”拱卫智慧城市安全
城市管理信息的集中让政府部门 数据中心 成为了不法黑客严重的“高价值目标”,为此被动、静态的防御已经难当保护政府业务数据安全重任。为此,锐捷网络提出了“动态安全防护平台”,把传统信息安全“墙+观测”的模式转化为了一个相互支援的“动态安全军团”。
该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不单依赖于“特征”的成长型安全防护体系,并在日常业务进行中大幅度提高整网“免疫力”。
作为中国数据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锐捷网络凭借在政府行业的10年深耕,已经在全国32个省实现方案落地,服务政府机构5000余家,未来锐捷网络将秉持场景创新理念,继续致力于助推我国智慧城市向更高阶段发展。
行业资讯
2019-06-14 19:27:00
近日,我国正式发放5G牌照。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经营“第五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这意味着这四家运营商可以正式建设并运营5G网络,标志着中国通信行业进入了5G时代。中国也由此成为全球最早将5G商用服务落地的国家之一。
 
 5G看起来只是通信技术的又一代演进,但人们对它的期待比以往任何一次技术更新换代都要强烈。1G打电话,2G发短信,3G看图片、听音乐,4G在线直播……每一代通信技术都在前一代的基础上不断演进,但5G并不是在4G基础上的简单改变,5G打破了信息传输的空间限制,能够实现的应用场景不受想象力限制。用手机下载一部1G大小的电影只需要3秒,这种比4G快100倍的上网速度仅仅是5G“大宽带”特点的体现。
  依靠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的特性,5G不仅解决人与人的通信问题,而且能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万物互联。在5G网络中,虚拟现实、增强现实、8K高清视频,以及无人驾驶、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将真正走向成熟应用。人们相信,作为全面构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5G将推动传统行业转型、数字经济创新,成为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的发展新引擎,更好地支撑和服务数字中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在全球各国加速5G商用的趋势下,5G在中国的落地水到渠成。中国通信行业引领全球的技术积累促成了这种水到渠成。截至2018年12月28日,中国5G专利申请数量全球第一,处于全球公认的领先梯队。从1G落后、2G追随、3G突破、4G同步,到如今5G领先,中国通信技术行业的进步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就在5G领域,中国企业已埋头进行了近10年的创新布局和持续投入;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几十年的追赶和全球化历练。正是在领先技术的支持下,加上全球最大的用户规模、巨大的4G网络、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等明显优势,5G牌照的发放可谓瓜熟蒂落。人们对此也有足够的信心:2019年作为中国5G商用元年,将成为5G应用的良好开端。
  让5G发挥好新引擎动力,关键要做大做强产业,发挥产业支撑作用。有报告预测,到2025年,5G将带动我国直接和间接总经济产出35.4万亿元,拉动300万个新增就业。如何将美好前景变为现实?如同工信部负责人所说,企业要以市场和业务为导向,积极推进5G融合应用和创新发展,聚焦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为更多的垂直行业赋能赋智,促进各行各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此外,面对旺盛的5G行业应用需求及5G商业合作模式的改变,需要包括运营商、设备厂商以及终端厂商在内的产业链每一环进行深入协作和沟通,优化网络体验,构建健康、完整的产业生态。
  5G标准是全球业界共同制定的国际标准,5G技术是全人类倾注心血和资源的创新之作。就像中国企业的5G技术服务全球一样,中国的5G牌照发放,既让国内亿万消费者共享5G发展成果,也是外资企业参与中国5G市场、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机会,进而共同致力于将科技造就的美好生活赋予全世界所有人。(记者 薛军)
行业资讯
2019-06-14 19:21:00
在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展厅内,一条由3200块LED屏幕组成的“飘带”浮在上空。图为参观者正在观看屏幕播放的演示视频。欧东衢 摄
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外景,圆形LED屏组成的“数据之眼”格外引人注目。石照昌 摄
在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小观众正在参观华为自主研发的5G基站芯片组。欧东衢 摄
“食安云”大数据溯源平台、远程医疗大数据监管平台、精准扶贫大数据支撑平台……“大数据”这个科技感十足的词,对贵州人来说已经习以为常。算上刚刚闭幕的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博会在贵州连续举办了五届。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以促进区域性大数据基础设施的整合和数据资源的汇聚应用为目标,不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如今,在大数据、“智能 ”的滚滚洪流中,各种思维、理念、技术、模式创新日新月异,数字经济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数据如何服务民生,又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近日,记者赶赴位于贵阳市高新区长岭南路的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探访贵州大数据在民生领域的最新实践。
创新发展 “数”说未来
来到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跟前,外墙上一只由圆形LED屏构成的“数据之眼”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随着“眼睛”眨动,因大数据蝶变的贵州、中国数谷与美国硅谷对话、数字经济对生活的改变等精彩场景接连切换。
同行的贵阳市高新区纪工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卢健全告诉记者,展示中心在5月底刚建成开馆,“数据之眼”寓意世界将从这里看到不一样的贵州,而贵州也将通过“数据之眼”放眼全球。
展厅入口处有一面体感交互磁力点阵翻转屏,由近6.6万个小圆盘组成。经过记者体验,这面“墙”可以通过红外线捕捉,实时显现参观者的动作,形成数据人影,趣味十足。
走进5000平方米的展厅,一条由3200块LED屏幕组成的“飘带”浮在上空,播放着贵州大数据发展掠影。33根高18米的LED立柱立在展厅的中枢环廊中,宛如瀑布飞流直下,与“中国数谷”的总设计理念遥相呼应。
记者了解到,整个展厅分为“数字中国·贵州方案展区”“数化万物·智在融合展区”“云上筑梦·躬身耕耘展区”“未来已来展区”和“智慧体验厅”五个展区。各展区以可见、可触、可应用的形式,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展示手段,多途径、浸入式提升观众的体验感、互动感。各个板块自然连接,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的“贵州智慧”“贵州方案”得到全方位展现。
在展示中心工作人员肖庚的讲解下,大数据与贵州之间的故事娓娓道来。
“贵州地处西南内陆腹地,地质板块结构稳定,受地震、台风等灾害影响小,而且气候凉爽、电价便宜。这些对建设数据中心来说是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肖庚介绍,传统数据中心耗电量巨大,而其中70%的电量被用于空调散热。
近年来,三大电信运营商、华为、腾讯、苹果等业界巨头均在此布局数据中心建设。以“藏在山洞里”的腾讯贵安七星数据中心为例,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隧洞将变身“天然空调”,帮助5万台服务器降低能耗。
贵州曾是我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省份之一,经济发展受到很多客观条件限制。然而,面对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潮,贵州果断抢抓机遇,在国内率先规模化发展大数据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形成了行业集聚效应,更借此促进地区的长远、持续和平衡发展。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阳市大数据广场听取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实际应用情况介绍,并对当地干部说:“我听懂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
回望5年来的发展,贵州深挖大数据“钻石矿”,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农业、服务业、民生、生态服务、乡村振兴之间的深度融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显示,2018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超过20%,数字经济吸纳劳动力增速达18.1%,两项指标均名列全国第一。
民有所需 “数”有所为
与改善民生和便民服务紧密结合,是贵州大数据应用的一个鲜明特点。
“货车司机最怕返程空跑。以前要到处找货、碰运气,现在只需要查询‘货车帮’APP,就可以在全国各地找货。”肖庚调出满帮集团的后台页面,一条条货运需求滚动显示在大屏幕上。
如今,满帮依托大数据提升车货匹配技术,搭建了国内最大的公路货运信息平台。平台认证司机、货主总用户量已经突破810万,业务覆盖全国339个城市,年度撮合成交规模达7000亿元。
紧接着展示的,是食品安全领域的“食安云”平台。点击“食安追溯”,1275个贵州绿色农产品产品溯源、仓储物流台账、样品检验报告等尽在眼前。
指着屏幕上不停跳动的数据,肖庚介绍:“学生今天吃了哪些食品,明天该吃什么,食品由哪里生产,谁进行配送、检测、加工,都一目了然,有效降低了食堂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不合理、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
记者在演示中看到,从农产品企业到加工企业、农贸市场,再到超市、餐饮、食堂,“食安云”构建了全链条智慧监管体系。
远程医疗大数据监管平台、精准扶贫大数据支撑平台、贵州电商云、公共资源交易互联互通服务平台……在一个个展台面前,记者真切感受到大数据在贵州的应用之广、成效之实。
“这是我们贵州覆盖最广、体验最好的政务民生平台。”肖庚将记者拉到“民生风景带”可交互模型面前——一个巨大化的手机屏幕,上面写着“云上贵州多彩宝”。
在贵州,水电燃气缴费、医院挂号预约、交通违章处理、查询社保公积金、代开发票……群众生活中几乎所有能想到的民生服务事项,都能在这个APP里完成。
“我们通过整合云上贵州移动服务平台和多彩宝益民服务平台业务功能,推进全省政务民生服务资源汇聚、数据共享和流程再造,这也是贵州政务民生服务大数据‘聚通用’取得的成果。”肖庚说,“云上贵州多彩宝”不仅能一网通办,还支持智能导办、智能问答等功能,实现“服务到家、服务上手”。
记者从“云上贵州多彩宝”数据云图中看到,该应用累计用户量超过200万,6月24日当天截至下午4点的实时办理量已突破2.8万件,其中电费充值就有3153笔。
肖庚告诉记者,该平台交易总额已超过14亿元,平台服务范围正由中心城市向县、区以及乡镇基层延伸。相关部门还借此建设了智能化分析利用平台,积极开展全省及区域、行业、系统的大 数据分析 ,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所有展区里,智慧体验厅是最“留人”的区域。“刷脸”进入家庭物联网体验区,万物互联的智慧生活来到眼前:一键切换灯光、窗帘、空调等场景;智能魔镜不仅能播报天气、新闻等信息,还能看微信、听音乐、学做菜;卧室的高清电子屏幕窗户,让你决定窗外的风景。
“大数据描绘的美好生活在这里清晰可见。”肖庚的话,引起了记者一行人的共鸣。
智慧融合 “数”化万物
如今的贵州正在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推动大数据与工业、农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当传统行业遇上大数据,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离开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贵阳市高新区大数据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姜启东带记者来到金阳知识产业园,走访这里的大数据企业。
今年5月,南方部分地区的汛期提前到来。贵州东方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专门组成了20多人的值班团队,实时监控汛情数据。工作人员李宏告诉记者,他们是一家专注于气象水利大数据防洪减灾服务的企业。
“现在已进入主汛期。我们的‘东方祥云’山洪快速预警云平台通过收集、处理公开的全球卫星遥感等数据,并依靠自主研发的洪水预报模型,对洪涝灾害进行72小时趋势预报。”李宏说。
在“东方祥云”系统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全国多地近期降雨量分布等数据。
山洪防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研发工程师刘浪沙介绍,由于山洪陡涨陡落、灾害发生快,传统方法运用传感器监测水库、河流的水量、水位等信息,只能做到逐小时预警,“预报”往往成了“后报”。而“东方祥云”的数据主要来自卫星遥感,可对全国境内257万个计算节点每15分钟预警一次,大大拓宽了山洪预警预见期。
刘浪沙调出的系统历史数据显示,此前端午小长假期间,贵阳市部分地区出现了强降雨,他们将100多份暴雨、洪水预警简报提前发送给相关部门。
“在去年台风‘山竹’登陆之际,‘东方祥云’提前3小时15分钟预报了某地会发生28年一遇的大洪水,避免了可能发生的重大人员伤亡。”公司董事长李胜回忆。
应用不止在贵州。据介绍,“东方祥云”已为广西、广东等多地提供洪水预警服务,未来还将提供雨雪冰冻、滑坡、泥石流等其他灾害预测预报,将大数据应用到农业、旅游、交通、保险等行业服务中。
在另一家企业贵州力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大数据解决民生难题的又一实例。
“由于终端硬件故障或通信运营商网络不稳定等原因,导致相关企业无法通过物联网正常读取居民用水、用电、用气数据,要查明故障去维修又费时费力,给群众生活造成了不便。”力创科技副总裁兰海翔说,他们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发了物联网卡综合管理平台,从综合故障快速定位、网络服务质量分析、售中售后服务支撑三方面帮助通信运营商、水、电、气等企业处理问题。
兰海翔介绍,原有故障处理平均时长8小时,通过物联网卡综合管理平台只需要2小时,而且有多种定位算法加持,故障定位准确率达到94.5%;原本需要4人维修的故障,现在减少为1人,人工效率也大幅提升。
完成采访后,记者一行沿着长岭南路沿线离开。姜启东说,这里是贵阳市正在打造的“数博大道”——一条聚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展示和合作交流区功能的产业大道,包含多个智慧项目,未来将成为“中国数谷”的核心区和“永不落幕的数博会”。
  根据《贵州省服务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5年)》,到2020年,贵州将基本建成我国南方重要的数据加工及分析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数据交换交易中心;到2025年,大数据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数据创新中心。
行业资讯
2019-07-03 22:19:00
我国是世界上互联网用户和访问量最大的国家,而域名系统是互联网的根基。
近日,由中科院孵化的高科技机构在北京发布了第一款基于龙芯芯片的国产域名服务器,软硬件均实现了国产化。这是我国在互联网底层技术创新的又一个新成果。
首款基于龙芯的国产域名服务器发布,搭配“红枫系统”2.0版
域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布的这款基于龙芯芯片的国产域名服务器,是我国在互联网底层技术中硬件和软件联合创新的成果。龙芯芯片之前已经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领域实现应用。

域名管理软件“红枫系统”2.0版,在多项重要指标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全面适配国产芯片。
域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毛伟:
整个设备是我们完全能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设备。在整个网络解析效率、智能线路等方面,跟国外同类设备相比的话,有很大提升。
我国解决互联网底层技术“卡脖子”问题又进一步
据介绍,这款国产域名服务器加强了互联网域名根服务能力,从技术上突破了全球13个根服务器的数量限制。这意味着我国在解决互联网底层技术“卡脖子”的问题上又进了一步。根域名服务器的作用是解析DNS(域名系统),而所谓的“DNS”,好比邮政编码。投递员(根域名服务器)通过邮政编码(DNS),能快速分拣信件,投递到各地分局。在正常情况下,根域名服务器解析DNS是准确无误的。2019年6月,中国工信部批复同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设立域名根服务器及管理机构。目前全球13台主要的根服务器中美国控制的有10台,欧洲2台,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台位于日本。
域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毛伟:
互联网的域名系统就是我们互联网的一个基础入口,我们中国不能够只是有所谓的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如果没有基础技术,我们整个互联网建设就像建设在沙滩上一样,它是不稳固的。如果我们不能把这个很好地解决掉的话,整个网络的安全、网络的稳定运行就无从谈起。
研发芯片,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作为中科院孵化的高科技企业,龙芯中科经过十九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探索,逐步实现了龙芯CPU的产业化,终结了中国计算机产业的“无芯”历史。
国产芯片龙芯3号
专家认为,此次推出的首款搭载国产龙芯芯片的域名服务器,是信息化建设注重底层技术创新的体现,它将从底层保护我国互联网安全。
芯片的技术含量非常高,我国的芯片制作水平不高,导致芯片大多靠进口,所以我们受制于此,不过只要有需求,我们中国人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这让我想起了华为事件。好在任正非能够未雨绸缪,最近我国芯片领域的好消息不断。这也正说明,我国的芯片制作水平正迎头赶上国外的技术水平。
行业资讯
2019-07-02 22:31:00
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届的2019年营销科技领航者峰会将于今年9月6日正式亮相,本次峰会将以“金网奖,RUNNING!”为主题,聚焦Martech理念的趋势.洞察、智能.获客、转化.零售、数据.运营四大内容板块,邀请重磅嘉宾分享干货,全面释疑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增长四大难题。


该峰会由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营销工作委员会主办,金网汇、tectec承办,将汇聚阿里妈妈、百度、360公司、搜狗、美团点评、快手等主流互联网头部企业,以及方太、荣耀、蒙牛、周生生、洽洽食品、3M、青岛啤酒等知名品牌主,通过主题演讲、思维碰撞,共同推动MarTech在中国的落地与应用,为转型期的企业奉上满满的干货。

四大内容板块干货,释疑企业增长难题

2019年营销科技领航者峰会设立“起、承、转、合”四大内容板块,分别对应趋势.洞察、智能.获客、转化.零售、数据.运营四个维度,全面围绕着企业数字化升级中碰到的痛点展开,为品牌主解疑答惑。

趋势.洞察:让不确定变为可知

在“趋势.洞察”板块中,将会围绕MarTech理念及未来趋势,解决企业碰到的认知难题,比如“数字化转轨阶段,传统模式难以为继,企业对未知不确定性的恐惧和迷茫?”;“市场饱和,竞争加剧,竞争力变弱,企业如何保持业务增长?”;“消费升级,下沉市场,用户行为难以把握,新老品牌如何打造?”…..这些问题都能在峰会现场得到答案。

智能.获客:探究数据驱动、智能化之道

MarTech作为一种为营销服务的效率工具,在曾经以流量为王的时代,并没有得到企业的重视,直到进入互联网下半场后的今天,企业开始思考如何提升效率,如何提升ROI,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Martech一下子吸引了诸多目光。在本届峰会的“智能.获客”环节中,同样直击企业痛点,比如“流量和用户成本抬高,场景多样化,如何高效触达和获取用户?”,“如何在信息流、短视频等流量池里找到新商机”等,峰会通过大咖经验分享的方式,探究数据驱动、智能化、多场景获客等一系列热门话题。

转化.零售:除了销量还有用户思维

从2015年开始,传统消费品牌遭遇线下渠道收紧的困境,不少眼光敏锐的新兴消费品牌积极布局线上销售渠道,利用数据化助力企业转型,并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品牌完成数字化升级,精准定位目标用户之后,如何与与客户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是消费品企业一直在尝试解决的问题。

本届峰会的第三大内容板块聚焦“转化.零售”主题,帮助品牌主扭转传统思维观念,探讨“转化的不仅仅是销量,用户沉淀、运营有没有方法”、“直播、视频,线上线下协同,新零售的正确打开姿势是什么?”等系列前瞻议题。

数据.运营:打开私域流量运营的黑匣子

2019年,互联网及营销行业出现了一个新概念——“私域流量”,所谓“私域”则是品牌主或个人自主拥有的流量及用户池,不仅能随时触达、分层精细化运营,还能进一步拉近品牌与用户的关系,建立信任度,提升NPS净推荐值。然而“私域流量该怎么运营”,“企业如何通过用户运营,转变为数字化的品牌?”在企业发展中,营销、运营、销售等部门谁来主导?…..这些疑问将在“数据.运营”内容板块中展开深度讨论。

以MarTech名义,发现业务增长新路径

用户的进化,品牌的升级,技术的革命,零售的重定义……当下是一场数字经济、数字商业的革命,而数据驱动的主线贯穿其中,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更深刻地影响了营销推广、用户运营、供应链改造、生产体系等全链各个环节。MarTech就是这场数据驱动变革的关键力量。
MarTech是指导品牌完成数字化升级的方法,实现了从流量运营到用户运营的转变,从策略、内容创意到零售转化、用户精细化运营的全链路的覆盖,打通了营销、销售、运营、服务等多部门的界限,帮助企业完成品牌的重构与业务增长。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碰到了业务增长的瓶颈,本届营销科技领航者峰会将邀请MarTech领域的知名大佬、引领品牌,分享最新的实战应用与案例,让更多企业能够以数据驱动的力量,发现转型升级下的业务增长新方法、新模式,让用户、流量的运营思维真正落到实处,并推动企业的业务增长。
行业资讯
2019-07-02 22:24:05
6月26日,2019世界移动大会(上海)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贵阳市作为固定参展方亮相并开展了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展示及推介活动。
本次大会为期三天,由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主办,聚焦人工智能、5G、信息安全、数字健康、颠覆性创新、沉浸式内容、工业 4.0、美好未来等主题。会议期间,数博会组委会在新国际博览中心N1展馆设置展区,紧扣大会及行业热点,以图文、视音频等形式展示了2019数博会成果和全市近年来推进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方面的新举措、新作为、新应用,如贵阳在物联网、5G通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积极部署,以及贵州“一云一网一平台”、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商业模式、满帮集团“公路干线智慧物流交易一站式综合服务——满运宝”等大数据实践,吸引众多专业参展者驻足询问。

2020数博会的招商招展推介活动,也在本次展会期间有序进行。

2019世界移动大会(上海)负责人将与贵阳参展团就充分利用两个国际盛会的办会优势共赢发展进行交流,全方位探讨下一步深度合作。数博会执委会、贵阳市大数据局、贵阳大数据博览会有限公司、北京市贸促会、贵阳块数据城市建设有限公司等,也将参加部分重要论坛和展区观摩,开展专业学习和洽谈交流。

世界移动大会(上海)是亚太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年度移动通信行业盛会之一,2015年以来,贵阳已连续五年参展,旨在借鉴先进办会经验,扩大数博会“朋友圈”,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展商和专业观众共赴贵阳大数据盛宴。
行业资讯
2019-06-30 22:10:00
利用机器学习,流媒体服务平台可以向用户推荐他要看的电影,发送他可能很快就会在线下单的商品,它还能帮着识别照片中的人物甚至花草。没错,这些都是AI。

现如今,随着AI的点滴渗入,人们也已经不再毫无察觉了。
从研发到实战,最近两年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诸多革命性技术也随之喷涌而出。寻找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者,成为了我们新的目标。2019年,比特网将结合专家及媒体资源,针对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进行评选,寻觅出行业内最具亮点的技术推动者。

此次评选共设人物、品牌、产品与解决方案四大类奖项,每个大类都有更精细分类,例如:创新解决方案、优秀解决方案等等。

由主办方比特网发布通知及申报表(可在大会网站下载),在全国范围内征集2018-2019年对行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企业、产品和解决方案候选材料。

收到企业申报的材料后,将在大会专题网站向公众传播。所有申报方案都通过大会官方网站公布的电子邮箱,提交电子文档。通过企业自荐、专家推荐以及网友推荐等各种方式,广泛地征集候选对象。
行业资讯
2019-06-30 22:08:00
6月29日,首届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ITSS体系建设十年大会在第23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顺利举办,软通智慧董事长尹洪涛作为信息技术服务分技术委员会(ITSS分委会)秘书长主持了ITSS经验分享和成果发布会。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ITSS分委会主任委员张大方,工信部信软司副司长董大健,北京市经信局副巡视员、ITSS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姜广智,以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湖南省政协、江苏省工信厅等领导出席,中科院何积丰院士、北航计算机学院吕卫峰院长等行业专家分别做了精彩演讲。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ITSS分委会主任委员 张大方
工信部信软司副司长 董大健
北京市经信局副巡视员、ITSS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姜广智
北航计算机学院院长 吕卫锋
软通智慧董事长、ITSS分委会秘书长 尹洪涛
ITSS分委会秘书长尹洪涛表示,ITSS是指导信息技术服务的方法论,2019年恰逢ITSS建设十周年,经过十年的发展,ITSS体系不断结合技术变革以及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与时俱进、升级迭代,已形成了4.0+标准体系,为IT服务生命全周期提供了一整套可遵循、可度量的实施标准,强化了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智慧城市作为信息技术跨领域、跨层级、跨部门的技术集成者和各类数字资源的有序融合者,已经成为成为ITSS标准体系中新的重点领域。在当前智慧城市进入快车道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城市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发挥着引导、规范、统筹等重要作用。
软通智慧在2016年就通过了ITSS运维信息技术服务标准认证,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服务以及数字化运营服务等领域形成了众多的成果。作为智慧城市的先行者和领导者,软通智慧始终以“城市数字化、智慧化”为核心提供一体化设计、建设、运营服务,不断利用数字孪生、5G、物联网等高精尖技术深化智慧城市的内涵。
高质量的设计理念、高质量的技术水平、高质量的运维服务助推软通智慧在170多个城市落地智慧城市应用,成为城市数字化转型首选服务商和最可信赖的伙伴。未来,软通智慧将持续深入参与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建设,构建产业平台和资源平台,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助力城市、产业和行业的数字化升级。
行业资讯
2019-06-30 22:04:00
英国智库牛津经济咨询社26日发表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到2030年,机器人将取代全球2000多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促进整体经济产出,同时加剧社会不平等。
这一预测强调,自动化和机器人会产生经济效益,大量取代低技能岗位,致社会和经济压力增大。

报告说,随着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技术发展和机器学习能力提高,机器人已在制造业领域取代超过100万个就业岗位,正进一步走向服务业。

不少分析师认为,自动化设备虽然正在部分取代人类劳动力,同时也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但是,自动化趋势造就的技术鸿沟近年让许多普通工人面临下岗危险。

“机器人化”潮流最终或许会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但它催生的新产业和新岗位实际与它所取代的数量大致相当。

研究报告的作者认为,低技能领域的失业人数将是高技术领域的两倍,如从事仓储类等一些高度重复性工作的工人将最先失业。机器人会在零售、医疗、酒店、运输、建筑业和农业等行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一些需要爱心、创意和社交智能的职业今后许多年或将仍由人类占据。

研究人员认为,自动化发展促进生产力提高,使全球经济不到2030年便能受惠于“机器人红利”,效益可达5万亿美元。但自动化发展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呈现不同态势。

研究人员建议,比起试图放慢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步伐,人们的关注点更应放在如何利用自动化所获红利帮助落后地区,为应对今后的剧变做好准备。

“自动化会加剧发达经济体中的两极分化,这种趋势会在自动化广泛运用于服务业时更加明显。”报告说,“准备和应对自动化带来的社会影响,将是今后十年人类面临的决定性挑战。”
行业资讯
2019-06-30 22:03:00
虽然人工智能开始作诗、绘画、写小说,但整体而言,人工智能技术仍然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离人类智慧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未来,人工智能在文艺领域能否有高水平发挥,有待时间检验。
  
2015年国务院将人工智能列为“互联网+”领域重点发展的目标任务;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重点突破人工智能技术;2017年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过去五六年时间里,人工智能话题持续升温,到今天已经成为横跨各行各业的热点议题。
随着相关讨论的不断深入,人工智能能否介入到文艺创作,怎样介入到文艺创作,也开始被不断聚焦。谷歌、IBM、微软等国外科技巨头,先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了诗歌、小说、音乐、绘画等多个传统艺术门类的作品,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也让相关讨论呈现两极化。支持人工智能的观点乐观地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很快进入具有自主意识的强人工智能阶段,在文艺创作领域将能像人一样发挥作用;而反对人工智能的声音则认为,人工智能距离拥有人的独立意识,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尤其是在高雅艺术领域,人工智能进行自主创作为时尚早。
在这些截然相反观点的背后,不仅存在着多重误读,也混淆、掩盖了人工智能在当前文艺创作中的实际角色和真正问题。所以若想避免抽象、夸张和物化地讨论人工智能问题,我们首先要厘清对于人工智能认知上的结构性错位,不能将通俗文艺和高雅艺术混为一谈,并忽视其中的跨媒介、融媒介现象和人工智能对于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等关键问题。
弱人工智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介入很多领域,但不同领域的人工智能并不一样,甚至存在极大差别。业界通常把人工智能按照先进程度,分为三种: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级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只能在特定领域、既定规则中,表现出强大的智能,例如AlphaGo。而强人工智能不受领域、规则限制,具有人类同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超级人工智能呢?就是远远超越人类的智能。
当前,相关企业出于企业公关、引导舆论、拉高估值等目的,肆意夸大人工智能还远不具备的功能,并有意掩盖其背后的技术瓶颈和巨额能耗等现阶段无法跨越的问题。但对人工智能持激烈批评态度的相关观点,却在指出人工智能在现阶段水平不足的同时,也将相关讨论进一步抽象化,以尚未兑现的强人工智能的标准,来否定现阶段弱人工智能的广阔应用现实,这样可能会错失真正深入到人工智能在当下具体应用现场的可能。
就文艺创作而言,虽然人工智能开始作诗、绘画、写小说,但整体而言,现阶段人工智能无论如何也无法像人类一样创作出《红楼梦》《命运交响曲》这样伟大的文艺作品,将来人工智能在文艺领域能否有高水平发挥,也有待时间检验。不管对人工智能从事文艺创作的前景看不看好,我们都不能否认和忽略人工智能在通俗文艺领域不断展开的现实应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比如,在网络游戏等文创产品的开发中,人工智能已经被大量运用。正如“阿尔法狗”之父、DeepMind公司CEO哈萨比斯所言,“游戏是测试AI(人工智能)算法的完美平台”。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已开始参与游戏设计。例如,英伟达正基于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技术研发多种游戏开发工具,其功能包括利用照片自动生成材质、将低像素图片还原到较高清晰度等。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人工智能对于我国的文化产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比如,在工业艺术设计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应用到纺织业中,它能够瞬间设计出数以十亿种类的图案和纹样,而这些靠人力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因相关技术尚未达到强人工智能阶段,就忽视和排斥对弱人工智能的应用。
助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意义上的通俗文艺,取得了爆炸式发展。电视领域早在2007年即实现了电视剧产量、电视剧播出量、电视剧观众三个“世界第一”。电影领域在2010年票房突破百亿元人民币之后,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也有望在明年登顶世界第一。
不仅传统媒介形态下的通俗文艺取得长足进展,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下的通俗文艺,也自21世纪伊始不断狂飙突进。2018年,我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2144.4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游戏市场的23.6%,这已相当于全球电影票房的总和。我国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95.9亿美元,直逼我国国内电影票房的总和,占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的近8%。而我国网络游戏所在的网络文艺行业,市场规模更是达5000多亿元,在我国文化产业中占比17%左右。如果说在未来,文化产业将成为持续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那么以网络文艺为先锋的通俗文艺领域,则是我国文化产业中当之无愧的生力军。
然而,在从电视、电影到网络游戏等不同媒介形态的通俗文艺实现跨越式增长的同时,相关领域的文艺创作却仍然处在松散、分散的“小作坊”阶段,与现代文化工业的高度综合、集成特征有着相当大的距离。在这个意义上,人工智能的意义就被凸显出来,因为其背后直接映射出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
以网络游戏领域为例,尽管我国网络游戏行业在体量上已达到世界第一,但对于网络游戏最为关键的游戏引擎,我们至今依然受制于人,因为仅仅通过商业并购并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如何补齐游戏引擎的短板?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对于游戏引擎的开发具有最为直接的技术影响,弱人工智能在这一领域的应用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能否推出具有真正自主知识产权的游戏引擎。人工智能对于文化产业的意义由此显现出来。
这一重大意义并不局限在网络游戏一个领域。以刚刚摘得我国电影史总票房第三的《复仇者联盟4》为例,所谓的漫威宇宙、DC宇宙之所以能够在2008年以后快速崛起,突出的视觉特效是其获得成功的关键一环,而相应的特效正是来自世界先进的游戏公司在人工智能应用中长期的技术积淀。
在横跨电视、电影、网络游戏、网络文艺等不同媒介形态下的通俗文艺领域的文艺创作,大范围应用人工智能,对于提升我国现代文化工业的综合集成能力、综合加工能力等具有关键作用,甚至会直接左右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跨媒介发展格局。
警惕繁荣背后的行业泡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文化产业新世纪以来指数式的增长,为不断生成具有全球普遍性价值的我国通俗文艺经验,提供了坚实的生长土壤。特别是以移动互联网为表征的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媒介迭代浪潮,带动了我国各个领域文化经验的发展和更新。我国本土的通俗文艺,已经逐步挣脱出二战后诞生于北美、西欧的种种观念、概念。
弱人工智能在跨媒介、融媒介的通俗文艺领域,若能得到稳妥扎实地广泛应用,对阐释当代中国经验,讲述中国故事,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自然可以起到前所未有的媒介杠杆效应。
然而,我们对此也要保持足够的清醒和充分的警惕,移动互联网所起到的史无前例的媒介杠杆效应,并不只是单纯的技术飞跃,而是和金融杠杆紧紧绑定在一起。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从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到人工智能,一方面这是以移动互联网为表征的媒介迭代浪潮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趋势使然,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一轮又一轮的炒作和投机。
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上一轮互联网泡沫的形成、发展与破灭,同样经历了热点概念的提出、炒作和蒸发的类似阶段特征。从2015年到今天,人工智能在我国受到全民关注后,已走过近五年历程。目前,全球人工智能70%的投融资都集中在我国,这既为我国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以史为鉴,媒介杠杆和金融杠杆相叠加,其排山倒海般的综合放大效应,是正向还是负向,取决于二者之间是否可以保持有机的动态平衡。也就是说,我国的人工智能行业如果不能创造与现有估值相匹配的经济价值,一旦金融杠杆断裂,就势必会带来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不仅行业本身将受到重创,对于文艺创作等人工智能的诸多具体应用领域,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我国文化的“走出去”工作,都将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
为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加强人工智能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在最近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进一步提出了我国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和行动指南。未来,对于人工智能的持续治理,将长期考验着我国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程度、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具备纵深的历史视野。
就文艺创作而言,弱人工智能在通俗文艺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否在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呈现出高度跨媒介、融媒介特征的体系和架构中真正落地、生根,更是关乎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的诸多需求。
行业资讯
2019-07-15 22:46:00
如今,中国超级计算机研制、创新、应用发展已经走过40年。而刚刚过去的十年,是中国超级计算机技术创新与超级计算应用创新深度融合、迈向新阶段的十年。
超级计算机(Super computer)是指能够执行一般个人电脑无法处理的大量资料与高速运算的电脑,多用于国家高科技领域和尖端技术研究。超级计算机主要特点包括:极大的数据存储容量和极快速的数据处理速度,一个国家的高性能的超级计算机,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从2009年起,中国已先后在天津、深圳、济南、长沙、广州、无锡建成6家国家级超算中心,现在就来了解一下。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是由科技部于2009年5月批准成立的首家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由天津滨海新区和国防科技大学共同建设,国家超算天津中心不但部署着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算“天河一号”,而且这里还肩负着我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算“天河三号”研发的重任。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构建有超算中心、 云计算 中心、电子政务中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发环境,是我国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研发能力最强的超级计算中心,为全国的科研院所、大学、重点企业提供了广泛的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端信息技术服务。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视频↑↑
目前“天河一号”已构建起石油勘探数据处理、动漫与影视特效渲染、生物基因数据处理、高端装备制造设计与仿真、地理信息处理、云计算等应用基础平台,吸引了石油勘探、影视特效制作和云计算等一批企业落户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附近,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此外,“天河一号”结合天津及周边地区产业需求,探索建立3D虚拟港口显示监控、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政府集中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以及对各区县和功能区的高端产业支持等。
今年7月份,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的“纪念中国超级计算事业发展四十年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成立十周年”活动上,国防科大副校长黎湘表示,围绕超级计算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天津逐步建立起从高性能芯片、自主操作系统、高性能服务器、数据库等较为完善的自主信息产业,成为高端信息技术创新、转化和引领的示范基地。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于2009年11月16日正式启动建设,并在2011年建成并投入运行。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配置国产曙光6000超级计算机系统,该系统在2010年5月经世界超级计算机组织实测确认,运算速度达每秒1271万亿次(峰值3000万亿次),排名世界第二,该系统于2011年11月16日投入运行。
据了解,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有完备的基础设施、高性能计算服务、云计算服务、IDC服务以及鹏云公共服务平台。
在承担国家重点任务的同时,该中心以鹏云公共服务平台为主体,重点打造“五云一单一店”(政务云、教育云、健康云、工业云、测试云以及电子账单和云计算应用商店),其中教育云覆盖了深圳10个区的各个中小学校,用户达35万人;健康云对接了75家公立医院,电子病历超过98万份,单月预约挂号量超过32万人次,累计放号1600万人次。
据介绍,该中心现已成为全球唯一向社会提供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和IDC等多元化业务服务的超算中心。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的计算资源被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科研、基因测序、工业仿真等关键领域,不仅使预报高级别台风预警信号的时间从“提前2个小时”提升至“提前10多分钟”,助力深圳成为行车平均速度最快的一线城市,还成为华大基因、华强动漫、大疆创新等深圳创新标杆企业的动力引擎,堪称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加速器”。
据了解,由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所承担的国家发改委云计算重点示范工程项目,也是国内第一个超级计算云平台——深圳市城市公共服务云平台即将启动运行。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于2010年10月由科技部批准组建,成为继天津和深圳之后获批建设的第三家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
2014年11月,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在湖南大学正式运营。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采用主机采用国防科技大学“天河”超级计算设备,全系统峰值计算性能1372万亿次,全系统内存容量106TB,磁盘总容量1.43PB;围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建有“天河﹒天马”高性能集群系统,系统计算峰值能力超10PFlops (CPU +GPU)。
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系主任刘宏曾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天河一号”每秒40GB通信带宽,相当于1秒钟内下载5部高清电影;从仿真设计、医药研发到台风预报、能源勘测,它都有用武之地。
2019年6月13日,第10届“国际空间轨道优化大赛(简称GTOC)”成绩揭晓,由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提供计算支撑的国防科技大学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组成的联队(NUDT&XSCC)最终以3101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代表队在该项赛事中首次夺冠,打破了欧美参赛队对该赛事冠军的垄断,同时也为中国赢得了下届GTOC的主办权!
自2011年试运行以来,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已经为气象、国土、水利、卫生、交通等公共服务部门提供了高性能的计算平台服务,主要用户达40余家,涉及科学研究、公共服务、工业产业和文化产业等领域,主机系统平均利用率处于国内超算中心的中上水平。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于2011年10月27日在济南正式揭牌,该中心由山东省科学院建设、运营和维护。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建有中国首台全部采用国产CPU和系统软件构建的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能够采用自主CPU构建千万亿次计算机的国家。
2011年10月,经国家权威机构测试,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的神威蓝光超级计算机系统持续性能为0.796PFlops(PetaFlops,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秒),LINPACK效率为74.4%,性能功耗比超过741MFlops/W(百万次浮点运算/秒·瓦),组装密度和性能功耗比居世界先进水平,系统综合水平处于当今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了国家大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目标。
自成立以来,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在海洋科学、信息安全、电子政务、气候气象、工业设计、生物信息、航空航天、智慧城市及科学计算等领域已形成一系列重大应用,产生一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发展省内外用户单位四百多家,提供5000多批次的计算和模拟仿真服务,超级计算机资源平均利用率在70%以上,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2018年8月,神威E级超算原型机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完成部署。2019年5月,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科技园启用暨战略合作签约活动在济南举行,这一国际首个超级计算科技园区宣告开园启用。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
2014年6月29日,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应用推广大会在广州召开,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曹健林向广州超级计算中心授予了“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和“中国(广州)计算科学服务中心”牌匾,这标志着广州跻身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行列。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业务主机——“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是国家十二五863计划重大项目的标志性成果。
自2013年研制成功以来,“天河二号”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能效比每瓦特19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超强性能,在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连续六次排名世界第一,成为世界超算史上第一台连续六次夺冠的超级计算机,打破超算领域世界纪录;同时在更能代表实际应用性能的HPCG排行榜上获得了自该榜单设立以来的“五连冠”。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视频↑↑
自2013年成立以来,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与一批企事业单位在气象预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文化产业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例如,广州市气象局与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合作搭建的基于“天河二号”的3公里、1公里分辨率气象预报系统已上线开始业务运行,在我国率先实现超算技术在民间气象预报行业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广州市气象局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的计算时效:华南3km数值模式系统(空间网格数913′513′65,预报时效72小时)的计算时间从114分钟缩短到56分钟;
广东省1km精细化数值模式系统(空间网格数1201′901′65,预报时效6小时)实现了逐12分钟的滚动订正预报。
广州市气象台副台长廖菲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为提升气象预测运算速度,为突发性强天气的预警预报提供了重要的预报技术支撑。
在生物医药业领域,“天河二号”上开展了面向埃博拉病毒和寨卡的虚拟药物筛选,一天内可以完成世界上已知结构的4200万小分子化合物的筛选工作,这是国际上目前最快的已知化合物筛选,为针对未知突发性病毒的快速虚拟药物筛选提供了有效手段。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
2016年6月20日,江苏省科技厅联合无锡市政府在无锡举行“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新闻发布活动,同时启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由清华大学管理运营,其核心设备——“神威·太湖之光”是世界上首台峰值运算性能超过每秒十亿亿次浮点运算能力的超级计算机,该运算系统全面采用了由国家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心通过自主核心技术研制的国产“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
值得一提的是,“神威·太湖之光”是我国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级计算机。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视频↑↑
在2016年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的“千万核可扩展全球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应用项目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
据了解,这是我国超算应用团队近30年来首次获得这一有着“超算应用诺奖”之称的全球最高奖。
在2017年11月举行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80后副教授付昊桓带领团队完成的“非线性大地震模拟”,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这是基于“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应用第二次拿下该奖。同时,“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以每秒12.5亿亿次的峰值计算能力以及每秒9.3亿亿次的持续计算能力,再次斩获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榜单TOP500第一名。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依托“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系统,面向生物医药、海洋科学、油气勘探、气候气象、金融分析、信息安全、工业设计、动漫渲染等领域提供计算和技术支持服务,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平台支撑。
“超级计算机已成为体现国家创新能力的国之利器。”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梅建平在7月份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的“纪念中国超级计算事业发展四十年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成立十周年”活动上表示,下一步中国将研究建设完善国家超算基础设施,从全国一盘棋来设计和整体布局,支持在重点区域建设国家级超算中心,“希望这些超算中心连接起来,成为真正的国家超算网络,形成全国超算资源共享的新格局。”
据了解,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近期获得科技部批复筹建,成为中国第七个国家级超算中心,这也是科技部出台认定管理办法后批复筹建的首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
行业资讯
2019-07-15 22:44:0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年来,人工智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人们生活出现巨大的蝶变,相比早有的AI自助服务系统,全智能的AI服务已开始潜入人们的生活。
有人认为全职的AI服务目前虽还未普及,但是各类“无人”化服务产品逐渐涌现,加之各大企业的纷纷加入,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但是,当面临全是机器人,无任何人类服务员的场景时,不少人表达了不一样的看法,他们认为机器人应该是解放人类,避免做一些危险或者极其枯燥的工作,而不是完全代替,“无人”时代难以长久立足。
AI服务绝不是噱头
从无人超市到无人餐厅再到无人酒店,人工智能的发展远超人们的想象。早在2015年,日本长崎开业的海茵娜(Henn-na)酒店,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第一家拥有机器人的酒店。该酒店拥有具有人类外表,并能使用眼神甚至肢体语言交流的机器人服务员,在当时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日本海茵娜(Henn-na)酒店
这些机器人都会讲一口流利的中文、日语、韩语和英语。为客人办理入住、搬运行李、泡咖啡、清理房间以及提供洗衣服务等入住酒店的服务工作均由它们代为效劳,整个酒店除这些AI服务员外只有十个人工服务员,他们的职责仅为及时维修出问题的机器人。
日本海茵娜(Henn-na)酒店内的恐龙服务机器人
三年后,阿里巴巴首家无人酒店“FlyZoo”也正式开业了。据悉,这是全球第一家支持“全场景刷脸”住宿的酒店,科幻电影的场景在此真实再现。
在这里,整栋楼没有一个人工服务员,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形式的AI服务员(系统),从入住到退房离开全程均依靠人工智能完成。没有大堂、没有经理,甚至连打扫卫生的阿姨都没有,有任何需要都通过人工智能解决,实现真正的“无人”。但无人酒店并不是阿里巴巴对“无人”的首次尝试,早在2017年10月,马云的无人餐厅就已经亮相,没有纸质菜单、没有点餐员、没有收银员,顾客吃完饭就可直接走人,支付宝会在后台进行结账。
说起无人餐厅,海底捞也有一定的发言权。海底捞斥资1.5亿打造的“无人餐厅”,店里没有洗菜工、没有配菜员、没有传菜员,就连表演拉面的小哥和美甲擦鞋的服务员都不见了,往日穿梭忙碌的服务员,完全被机器臂和机器人所取代。据悉,这家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服务员的海底捞其成本降了4成。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 云计算 等新兴技术的新起,“无人”化的商业模式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催生出了一种新业态,各式各类的“无人”化商业形式不断出现,加之各企业纷纷踏足,“无人”化的服务模式似乎成为一个新商机。除上面提到的外,目前市面上还有无人货架、无人书店、无人加油站等“无人”化服务,而室外的劳动也开始由AI进行服务,从京东研究的无人快递车,到饿了么外卖机器人,AI服务的商业模式似乎已经开始了一场颠覆革命。
在这个懒人经济的消费时代,让科技服务于人,是科技与人类共同进步的表现。“无人”化服务模式便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应用,促进了驾驶、家居、人际交互、制造、交通等多个领域与AI的融合发展,自诞生以来受到广泛好评,但是笔者认为完全没有人工服务员的“无人”化服务模式不可能长久生存,因为AI服务绝不会是全部。
AI服务绝不是全部
AI服务的确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趋势,尽管“无人酒店”“无人超市”等商业模式逐渐兴起,但是,AI服务绝不能成为人们生活服务的全部,因为如果只有AI服务的的话,世界将是冰冷的、没有色彩的。
前面提到的日本长崎海茵娜酒店,一度拥有243个机器人员工宣传高效服务的海茵娜酒店,今年年初却宣布将裁掉半数机器人员工。原因是这些AI机器人过于敏感:负责接待的“恐龙机器人”总是不合时宜地突然冒出一句“欢迎光临”,把胆小的孩子吓哭;看上去呆萌的房间管家常在夜间吵醒客人;酒店客服不能完成复印客人护照的操作;行李机器人只能搬运四分之一房间的行李,而且下雨下雪时就基本瘫痪......无人酒店似乎迎来了新一轮的难题。
在电影《太空旅客》中有这样的情节,男主人公在飞船前往太空殖民地家园2号的120年旅途中,不小心提前从冷冻睡眠中醒来,发现自己有可能要在这艘全是AI服务的巨船上独自度过89年,害怕孤独生活的他唤醒了一名女乘客...... 人与机器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温度、有情感、有七情六欲。在一个无人工服务的环境下,大部分人的心境其实是难以愉悦的,人类是群居动物,需要同类的相伴,而“无人”化服务却略显冰凉。
不仅如此,AI服务有其自有的一个系统模式,该模式由人类对其进行预设。一旦遇到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时,AI服务通过 数据分析 对该情况做出理想化判断。但是太过理智的AI判断通常与人类情感思维下所做的选择相差甚别,常出现与人类意愿相矛盾的情况,显得十分不合情理。
吴京在《流浪地球》所扮演的角色刘培强就在是否用自己生命的代价去拯救地球时与国际空间站的AI系统产生分歧,最后他选择将AI系统人为破坏,按照自己的意愿拯救了地球。虽然这些是电影中的情景,但是与现实生活极为相似。
AI服务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使其享受到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红利,但是它绝不会是全部,AI服务应该以“智能”的存在,而不是“全能”。试想一下,当你每天二十四小时做的每件事都和AI服务一起完成,本就善于“与时俱进”的人类,应该担心自己有一天是否变得像机器人一样,机器人的思维、机器人的处理方式、甚至是机器人的生活方式等等,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担忧机器人是否会越来越像人,超越人类等。
如“世界互联网之父”凯文·凯利在《失控》中所说:机械与生命体之间的重叠在一年年增加,人造物表现得越来越像生命体,生命体变得越来越工程化。
当人类已经逐渐向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东西靠近时,我们还能说是在享受其红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此,人类既然利用其聪慧的大脑创造出了AI服务,那么就将其进行合理利用,让生活变得更加智能,而不是“无人”。
行业资讯
2019-07-15 22:41:00
大数据可能是帮助企业提供优化客户体验的主要工具。人们需要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原因。

业务成功始于客户体验,并以客户体验结束。根据最近的研究,90%的买家愿意花更多的钱来获得更好的客户体验。这就是为什么了解改进的体验对客户意味着什么如此重要的原因。

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企业已经能够在社交媒体评论和反馈调查之外进行更深入的客户分析。利用各种来源的复杂数据集,企业能够在更清晰地了解客户行为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销售数字和改进的客户服务。事实证明,这种情报对于做出重大决策也至关重要,比如修改吸引客户的战略,甚至以产品为中心。

考虑到这一点,以下五种以客户数据为导向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客户的体验质量。

1.提高对目标受众的理解

以前,企业严重依赖观察和直接参与来收集客户互动的数据。虽然这些信息在某些方面证明是有帮助的,但组织和汇总是一个挑战,因此提供了有限的见解。目前,企业可以审查个别客户的数千个数据点,以加强对最佳客户的理解。

一个例子是使用大数据来区分千禧一代客户与老客户购买习惯。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单个产品对一个年龄组比另一个年龄组更具吸引力。凭借这种洞察力,企业可以满足特定的子群体,以增加他们的客户群。

2.查看完整的客户旅程

除了构建核心受众之外,大数据还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整个客户的历程。

过去,组织只能依靠即时客户互动来研究客户行为和趋势。目前,大数据允许公司在交互之前、期间和之后跟踪客户行为。

全球互联网事务是这个扩展视图的一个实例。企业能够查看客户在其网站上完成交易之前和之后访问了哪些网站。使用此信息,企业可以确定可能触发了客户选择在其他站点进行购买的原因。

3.定制客户体验

企业能够使用大数据来满足个人买家的需求和愿望,而不是用一刀切的销售策略来对待每一位顾客。通过这种方法,企业可以扩大忠诚消费者的基础,从而推动长期业务增长。

专家们一致认为,通过将客户保留率提高5%,各行各业的企业可以将利润增加25%。通过分析通过揭示过去买方行为所表明的客户偏好来增强保留增长。

4.提供多渠道支持

企业可以通过amocrm等工具提供多渠道支持,将个性化服务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虽然有些客户喜欢通过电话支持与企业互动,但其他客户更喜欢实时聊天、社交媒体或电子邮件。企业必须了解如何满足个人客户的偏好,同时保持所有可能渠道的有效沟通。

尽管客户有个人喜好,但无论企业客户是否使用某种方法,其使用的每种媒介都应在最高级别运行。否则,企业可能会牺牲新的机会。

这就是大数据及其丰富的 数据分析 能够指导各种渠道改善客户服务功能的地方。

5.帮助客户节省时间

节省时间对于客户来说是一件大事,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客户经常放弃缺乏运营效率的品牌。大数据提供了无数的方法来帮助客户节省时间。

假设客户更喜欢通过短信接收出站通信。人们正在谈论交付信息、独家优惠或即将举办的活动等更新。企业可以学习和跟踪这种首选模式。同时,客户将欣赏一致性,并且无需检查多种渠道以获取此类信息。

当企业使用大数据来预测未来的服务,检测产品问题并在交付时进行实时跟踪时,客户将节省时间,而不必自己跟上这些细节。

利用企业的大数据

当企业战略性地使用大数据时,他们可以利用对客户行为的更好理解来完善客户体验。请记住,客户希望与企业有着很好的体验,并且不介意花更多费用购买它们。使用强大的大数据工具来确保满足这些需求。
行业资讯
2019-07-14 22:16:00
记者近日从工信部获悉,我国将以应用为导向,突破大数据关键技术,特别是加快高性能计算、大数据计算系统等能力提升,提升 数据分析 处理和知识发现能力,用计算力“赋能”数字经济。
信息技术的核心是数据,关键在于计算。我国一直积极推动计算力,特别是高性能计算研究与发展。不久前,国际组织“TOP500”编制的新一期全球超算500强榜单中,中国境内有200余台超算上榜。其中,联想制造并交付的超算达173台。

当前,全社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和应用快速发展,海量的数据处理对计算能力提出更高、更迫切要求。

“计算机性能提升的速度永远不及需求的增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联想首席科学家祝明发说,加快提升计算力,推动计算力共享,并“赋能”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是当务之急。

近日,联想宣布推出全新“深腾X9000”融合计算平台,旨在通过共享计算力等方式,构建开放融通的计算生态,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

工信部提出,继续强化大数据技术产品研发,鼓励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突破面向大数据的新型计算、存储、传感等技术,加快产学研用资源联合,推动软硬件协同发展,让计算力向更多行业应用“赋能”。

行业资讯
2019-07-14 22:13:06
2019年是5G元年,随着各国运营商纷纷加快5G网络部署,5G商用已正式到来。
5G“超高代宽”、“超低时延”、“全连接覆盖”的网络特点开启了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一个个创新应用层出不凶,迅猛爆发。这些都对作为IT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提出了更高要求。5G应用的爆发和发展,需要适应5G网络特性的新数据中心作为承载的坚实底座。

数据是一切的基础,传统数据中心在5G时代面临哪些挑战?

1、数据量挑战。5G时代万物互联将有大量数据被制造,迎来数据量爆炸式增长。据预测,全球年新增数据量将从2019年的10ZB(1ZB=10亿TB=1万亿GB),单单中国产生的数据量就将达到8ZB。现有的数据中心网络以100GE为主,无法支撑5G时代数据洪水的挑战。

2、算力挑战。一方面数据量井喷对算力带来算力的稀缺。另一方面5G时代万物互联,自动驾驶要求低延时、智慧城市要求高带宽……诸多5G应用对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出更高要求,算力需求更高。

3、智能化挑战。IT技术的发展贯穿了数据中心的发展与转型历史。近年来 云计算 的崛起构筑起现在的云数据中心模式。伴随5G与AI技术的发展,具备更强算算力处理更多数据量的数据中心需要智能化的运维管理,提升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和管理维护效率,面向5G时代。

总体来说,5G时代业务快速变化、应用场景要求高,对数据中心的高网络吞吐量、高并发计算与存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利用智能化达到数据中心整体性能与成本最优,成为衡量 5G 时代数据中心竞争力的试金石。

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既要从“全栈”视角去考虑数据中心的异构计算及能力、数据存储及处理能力、云服务能力及统一管理能力、AI 能力等如何充分协同来满足 5G 业务需求,也要从 “全生命周期”视角关注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演进与运营运维。

数据中心48

从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上看,5G时代,数据中心或许将从现有的“云+端”架构向“云+边+端”演变,实现以下改变:

1、边缘数据中心更接近应用端,下沉位置更深,时延进一步降低。

2、更容易开放API及本地计算能力,从而实现智能调配计算能力。如大量的内容及视频流量从核心走向小区,需要大量的CDN/边缘计算能力。

3、诸多5G应用场景,如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等需要边缘数据中心作为支点更好的实现广泛覆盖。

这样看起来,数据中心在5G时代会有三大变化——全智能化、分布式架构化及边缘计算能力增强,才能应对5G网络发展带来的挑战。
行业资讯
2019-07-12 20:27:00
据天水日报报道,7月10日,甘肃移动第二大数据中心项目在天水成纪新城开工奠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晓强宣布甘肃移动第二大数据中心项目开工。副市长郝文杰主持奠基仪式。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军,市政协主席张明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四辈,中国移动甘肃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彭晓川出席奠基仪式并为项目培土奠基。

王军代表市四大组织对项目的开工表示祝贺,他说,项目建成后,不仅将对加快天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而且将极大提升天水区域信息中心和通信网络枢纽地位,为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时还将有效发挥“筑巢引凤”作用,不断培育壮大新动能,构筑竞争新优势,助力天水经济社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希望甘肃移动能够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得力团队,高质量、高标准加快项目建设,努力把甘肃移动第二大数据中心建成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服务一流的大数据产业高地。

彭晓川表示,甘肃移动将加快项目落地建设,努力建成人民满意的高标准的大数据产业园,带动天水大数据产业发展,为天水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据了解,甘肃移动第二大数据中心项目,投资额3.5亿元,占地面积20亩,机架规模1000个,达到国际数据中心通信基础设施“Tire4+”标准、国家信息安全三级等标准。
行业资讯
2019-07-12 20:26:00
近日,埃森哲(纽交所代码:ACN)在国际数据公司(IDC)首度发布的《IDC MarketScape: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提供商评估》报告中被评选为领军者。

IDC MarketScape评估了12家人工智能服务提供商的能力和战略水平,涵盖人工智能服务的诸多方面,包括评估、规划、设计、实施和运行人工智能软件平台、应用程序以及基于规则的任务和流程自动化等。
凭借着深厚的行业与技术专长,埃森哲帮助客户充分利用 数据分析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实现规模化的智能应用,同时,埃森哲围绕着“创新与研发、技能和通过联盟合作推动渠道改善”实施公司战略,得到了该报告的高度评价。
IDC数据分析与智能自动化服务研究经理詹妮弗·哈梅尔(Jennifer Hamel)指出:“埃森哲明智地投资于技能和技术两方面解决方案,建立起应用智能服务,并已经在人工智能服务市场上占据了优势地位。埃森哲的行业专长、战略方法和端到端服务能力,可以不断助力客户运用人工智能实现预期业务成果。”
埃森哲大中华区应用智能业务主管、董事总经理袁虹说:“我们很高兴被IDC评定为全球人工智能服务领域的领军者。在大中华区,我们拥有一支强大的咨询服务和人工智能专家队伍,结合埃森哲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全球领先的最佳实践,构建了从业务运营到业务创新各个环节的智能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实现数据平台、分析、预测、决策到行动的全方位部署,和客户共同创造数据的价值,积极推进企业转型。”
埃森哲在人工智能服务领域已经获得多项殊荣。在研究机构HfS之前发布的两篇评估报告中,埃森哲在2019年“微软人工智能服务”和“谷歌人工智能服务”中同时排名榜首。
关于埃森哲
埃森哲公司注册成立于爱尔兰,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战略、咨询、数字、技术和运营服务及解决方案。我们立足商业与技术的前沿,业务涵盖40多个行业,以及企业日常运营部门各个职能。凭借业内独特的经验与专业技能,以及翘楚全球的交付网络,我们帮助客户提升绩效,并为利益相关方持续创造价值。埃森哲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目前拥有超过48.2万名员工,服务于120多个国家的客户。我们致力驱动创新,从而改善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埃森哲在大中华区开展业务逾30年,拥有一支约1.5万人的员工队伍,分布于北京、上海、大连、成都、广州、深圳、香港和台北。在新常态时代,我们将更创新地参与商业和技术生态圈的建设,帮助中国企业和政府把握数字化力量,通过制定战略、优化流程、集成系统、部署 云计算 等实现转型,提升全球竞争力,从而立足中国、赢在全球。
埃森哲应用智能业务 隶属于埃森哲数字服务,通过将人工智能和人类智慧应用于企业核心,帮助客户解决最为复杂的业务难题,使之成为智能企业。我们以负责任的方式部署人工智能,并将其与我们深厚的行业洞见和分析专长相结合,从而支持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拓展员工能力,成功打造出智能产品与服务。
关于IDC MarketScape
IDC MarketScape评估模型旨在总体展现特定市场中各家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提供商的竞争实力。该分析模型同时采用基于定性和定量标准的严谨评分系统,通过图例标明每家提供商在某一特定市场中的地位。IDC MarketScape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对信息技术和电信服务提供商的产品与服务、能力和战略、以及当前和未来的市场成功因素进行有效的比较。该框架还为技术购买者提供了关于现有和潜在供应商优势与劣势的全方位评估。
行业资讯
2019-07-12 20:23:00
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现实问题;大数据正在从根本上消除城市运行效率的阻碍因素;新兴技术驱动的“智能+”时代已然到来;5G正在开启智慧城市新纪元……毫无疑问,今天的城市,正在以一种更高效的方式改变着产业分工和生活形态,对经济社会的创新驱动、融合带动的作用越来越强,并且以一种更被感知的状态让老百姓倾听到智慧城市概念落地的声音。
智慧城市的建设正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刚需,智慧城市运营服务商如何“一统天下”,建立起相应的产业生态与服务体系?又如何“分而治之”,做好智慧城市大课题下的细分课题?软通智慧在2019年全面升级 “云-管-端”战略,全面推进智慧城市云转型,通过“云+技术平台+服务运营”,协同生态等要素,击破智慧城市建设的“运营”难题。
软通智慧的“云-管-端” 战略
聚焦 “云”,软通智慧更强调“云+数”的结合。2019年,软通智慧重新定义其旗下软通云网——致力于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城市+产业的云应用服务和大数据运营服务。打造可信赖的城市云,是软通智慧支撑“管”和“端”、并在未来智慧城市领域占领技术制高点的强有力保障。
聚焦“管”,软通智慧针对城市刚需,在政务服务、城市治理、公共安全、产业服务、数字生活领域打造五条核心业务线,基于“一城一策”的建设原则,为城市提供精准的行业管理和服务解决方案体系。以城市社区治理为例,软通智慧多“管”齐下,将公安、环境、物业、消防、城管、工商、医疗进行数据整合,让数据再造,把数据用活,通过把上“云”下“端”拉通,为社区服务提供了有力依据。
“云”有数据,“端”有设备。聚焦“端”,结合城市落地需求,以政务服务为例,软通智慧基于政务服务终端一体机的落地建设,打造“一门式”服务平台,提高了政府与市民的双向办事效率。“端”作为数据的载体,其价值也越来越为政府和城市运营商所重视。2018年,软通智慧与华为在湖南益阳建立的智能终端研发与生产基地——软通智造,无疑是软通智慧在智慧城市领域终获得新发展的又一巨大战略机会。
“云-管-端”融合了所有新型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的不仅仅是过往“分包式”的智慧城市建设造成的各自为政、信息孤岛、条块分割的城市痛点,还有被政府和市民所诟病的因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如果说“云-管-端”战略让智慧城市建设走得更高,那么运营服务,则一定会让智慧城市建设走得更远、更可持续,。
运营是智慧城市落地的关键
如今,智慧城市的发展已经跨过了从0到1的初始建设阶段,如何实现从1到100的深化与可持续发展?大量实践证明:做好运营服务才是智慧城市落地的关键所在。
作为中国新型智慧城市运营服务商,软通智慧率先在行业提出“全栈全场景,一切皆可服务”的理念,而做好服务的前提是要夯实城市本地化业务、拓展、交付与运营,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高效解决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管理者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为此,软通智慧在组织架构上成立城市业务部,聚合全国十个大区的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生态资源,不仅提供规划和建设,更重视管理和运营,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城市运营服务,实现城市的本地化和精细化管理。
独行快,众行远。在当下全球数字化浪潮下,携手合作才能共创价值。2019年下半年伊始,软通智慧正式向全国范围内发起合作伙伴招募,以自身为平台,链接点和面,进一步打造更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而软通智慧辐射全国超20余城市创新中心的落地、上千家入驻企业和近万名业务伙伴,恰恰为软通智慧城市的本地化运营提供了人才、技术、资源等保障。
纵向致力数据融合平台建设,积累数据应用;横向拓展业务场景的创新运营,深耕城市本地化服务,这也是软通智慧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从客户需求角度更进一步地理解智慧城市。
识别上方二维码报名参会
为此,软通智慧全国合作伙伴首站招募启动大会将于7月25日-27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拉开序幕。立足西北望苍穹,围绕政务服务、城市治理、公共安全、创新中心、融媒体、智慧县域等与智慧城市相关的重点业务板块,软通智慧将充分集合自身资源与优势,与城市伙伴共同开拓智慧城市业务,并将围绕销售、实施、运维运营三个重要维度对合作伙伴提供全周期项目支持,通过不断赋能合作伙伴、助力客户及合作伙伴转型升级。
顺势有为,聚智前行!软通智慧将携手合作伙伴共创、共建美好的智慧城市!
行业资讯
2019-07-12 20:20:00
人们心中的人工智能(AI),应该是会72变的孙悟空,但悟空“破石而出”的时机到了吗?

  科幻元素里,AI被描述成心思缜密的电子人。实际上,考虑人工智能的实现程度,通常需精准地用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来划分。“强”是指计算机不仅作为一种工具,只要运行适当程序,其本身就是有思维的。这样的机器有知觉、有自我意识。

  而“弱”则是认为不可能制造出真正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机器,其终是没有自主意识的工具。近年的主流研究正是围绕“工具”展开的,成就还算可观。因此我们所说的AI,指的就是这个囊括了信息收集、分析、决策、传输直至执行的完整系统。

  AI近年大热,但它的技术并非一夜爆红,而是新世纪以来,IT技术在运算、存储、传输、安全等几大核心环节上的量变积累,让AI开始得到产业化的现实基础。

  运算能力的提升,表现在芯片技术(CPU\GPU)的突破,芯片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数据的收集、抓取、整理等能力,加上存储设备等硬件成本的降低,实现了大数据的获得与存储。而5G时代的到来,更让数据的传输与反馈速度得到了质的跃升,执行更加高效快速,AI生态的构建也完成了最后一步的闭环。

  但我们需要看到,AI大热背后也有以手机为代表的硬件领域的发展降速,互联网创新进入瓶颈期,资本、产业需要找寻新题材的利益驱动与炒作。

  与当前很多“讨论热、应用冷”的新技术一样,AI的全面产业化、实用化尚未进入倒计时阶段。翻译、答题、下棋软件的出现,目前,并不能意味着AI可以回答经济、社会、法律、伦理乃至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深层次问题。
严格地说,就AI当前的发展态势而言,不存在绝对领先的垄断者。这缘于整个行业的基础,即实现应用闭环的各环节还不牢靠。比如,一个“环境感知与系统反应的效率”问题,就让无人驾驶长年处于“实验不断、上路没谱”的尴尬之中。

一般而言,新技术的成长发展,军事、工业都是最先投入实践的领域,企业则作为创新的主要载体。AI的发展路径同样如此。

正在召开的“Transform 2019”大会以企业为主体,在高度市场化的美国并不令人意外。数十年的前瞻性探索和试错后,各环节具备一定基础的美国各界,正在就技术产业化的问题与出路,寻找新的共识和协作。按照惯例,承担主要职责的,自然是企业。

不过,在这一波AI浪潮中,美国企业并没有将其他国家甩出太远。他们的领先,更多建立在IT产业上一个发展阶段的成功惯性之上。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他国同行,同样有着异军突起的机会。华为5G的胜出,就是例证。

“人工智能是未来所向”的判断,无可置疑,但过热和泡沫化的风险,存在于各国。发展AI,始终要剥掉新事物的时髦外衣,从基础与本质出发,充分考虑到新技术的局限性及其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理性分析需求,理性设定目标,理性选择路径,务实推进AI发展举措,只有这样,才能确保AI健康可持续发展。
行业资讯
2019-07-12 20:05:00
近日,中国移动公布2019年5G一期无线工程设计及可行性研究服务集采中标候选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标,拟中标份额为100%。

此前公布的中国移动公司2019年5G一期无线工程设计及可行性研究服务集采项目招标信息显示,2019年5G一期无线工程设计及可行性研究服务预估工程费1(设计费计价基数)为192.578亿元(不含税);预估工程费2(可研计价基数)为192.578亿元(不含税);预估勘察费(无折扣)为2.005亿元(不含税)。上述相关服务,总计387.161亿元。




7月2日,根据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中国移动公布2019年5G一期无线工程设计及可行性研究服务集采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拟中标份额为100%。根据中国移动官网,该设计院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直属设计企业,国家甲级咨询勘察设计单位。

相关评标信息显示,中标候选人对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资格能力条件、质量要求、工程交货期等均进行了响应,并且均符合各项要求。此前,据悉相关人士表示,运营商建网主要分为核心网和无线网工程两部分,该无线工程招标主要针对基站建设,目前移动正在面向网络规划设计公司,在全国范围内采购关于基站设计、勘察、选址方面的服务。



中国移动5G采购大单

在5G集采方面,早在今年2月25日,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就发起了第一批中国移动5G试验型终端集中采购项目。公告显示,此次采购项目欲采购2款品牌厂商“5G试验型终端”产品,预估总数量50台,其中第一中标人30台、第二中标人20台,单台最高限价为金额8万元(不含税),总计不超过40万元(不含税)。在随后的中标候选人公告中,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中标。

6月6日, 5G商用牌照发放当天,中国移动就公布了《2019年核心网支持5G NSA功能升级改造设备集中采购单一来源采购信息公告》,其中华为的中标数量最多。

6月11日,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对5G终端(测试版)进行集采,共采购1.71万台5G终端。其中5G手机10100台,包括华为Mate20X 5000 台、中兴A10Pro 2000 台、小米MIX3 2000台等;5G CPE终端7000台,包括华为5G CPE Pro 5000台,中兴5G CPE 2000台。

无论是中国移动5G终端集采、5G核心网升级改造集采还是5G一期无线工程设计及可行性研究服务集采项目,都体现了中国移动在5G商用的道路上更近了一步。



中国移动加速5G建设

自5G概念诞生之初,作为三大运营商之一的中国移动就开疆拓土,开始进行5G网络的探索以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其在2018年2月份启动了“5G终端先行者计划”,6月份发布了《5G终端产品指引》,12月份发布了第一批5G实验性终端产品计划《5G预商用终端产品白皮书》。

今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及中国广电发放了5G商用牌照,可谓是将5G推向了高潮。此后,中国移动更是加快了5G建设步伐和创新应用的落地。2月27日,中国移动在MWC GTI峰会上联合“5G终端先行者计划”成员发布了4款5G芯片、9款5G终端产品,其支持先进的中国移动5G连接、满足丰富的5G多种应用场景、实现创新的5G终端产品形态,并且将于2019年上半年达到“商用”水平。

近日,中国移动又发布了5G战略规划,表示2019年将在全国建设超过5万个基站,在超过50个城市实现5G商用服务。在个人数字内容消费领域,将投入超30亿元实施“5G+超高清赋能数字内容产业创新发展”计划,全面革新用户视听体验。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中国已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不是简单的“4G+1G”,将更具有革命性、呈现更高价值,能够为跨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深度融合提供基础设施。

网络建设方面,杨杰透露,中国移动将充分利用4G站址资源建设5G,实现快速网络部署。按照计划,中国移动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超过5万个5G基站,在超过50个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2020年,将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

5G终端方面,中国移动将积极推进5G终端替换4G终端,并推进形成高中低多层次5G商用终端产品体系。2019年,5G手机仍将以5000元以上的高端旗舰手机为主,2020年将覆盖3000元左右的中端5G手机,2020年底将推出1000元至2000元档的5G手机。

5G套餐资费方面,中国移动透露5G测试统一套餐包含200G流量/月,1000分钟语音/月,100条短信/月,目前供中国移动5G友好客户测试使用。中国移动副总裁简勤表示,中国移动将提供“不换卡、不换号、便捷开通5G”服务,同时采用多量纲资费设计,打造基于速率、带宽、时延、切片、功能等多量纲、多维度、多模式的服务能力,5G流量费用不会高于4G单价。

为让5G面向广大百姓,更好地满足其对美好数字生活的需要,中国移动表示将投入30亿元,实施5G+超高清创新发展计划。杨杰称,中国移动推出5G超高清视频将构建端到端4K/8K视频制播能力,重点围绕体育、演艺、文化纪录片、电竞等领域,持续丰富内容和产品形态,为客户提供移动化、场景化、沉浸式、超高清视觉体验,同时推出超高清5G快游戏。

除了消费者业务,5G更重要的是在工业制造业等B端的应用。中国移动正面向工业、农业等14个重点行业,聚焦74个场景,开展5G应用创新。下阶段,中国移动计划打造100个5G示范应用,加速推动5G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
行业资讯
2019-07-05 22:55:00
从2019年年初开始,关于5G医疗的话题火速升温。5G到来之后,医疗领域率先拥抱,全国各地不少医院纷纷开启了基于5G的医疗应用探索,通过与运营商、设备商开展合作,陆续推出远程诊断、远程手术、5G医疗救护车等,给大众带来了全新的医疗体验和服务。“5G+医疗”无疑成了目前医疗行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5G医疗发展成就

2019年1月19日,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传出一则消息,中国一名外科医生利用5G技术实施了全球首例远程外科手术。这名医生在福建省利用5G网络操控30英里(约合48公里)以外一个偏远地区的机械臂进行手术。

3月16日,华为与中国移动合作,助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完成全国首例基于5G网络的远程人体手术——“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这场手术跨越近3000公里,医生在海南为远在北京的患者实施手术。

4月3日,在移动和华为的技术支持下,广东高州市人民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共同完成了全国首台“5G+AI微创心脏手术”。

4月10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公司共同揭牌成立5G 医疗联合实验室,联手打造贵州省首个5G智慧医院,共同推进5G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应用落地。贵医大附院远程医学中心利用5G通信网络,联合长顺县人民医院及中日医院完成了首次5G远程多学科会诊。

6月27日,在中国电信的帮助下,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在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利用5G技术同时远程操控两台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不同地区医院的两名患者同时进行手术。此举在全球尚属首次,标志着我国5G远程医疗与人工智能应用达到了新高度,是外科医学划时代的里程碑。

6月28日,MWC19上海5G峰会上,凭借中国移动提供的5G网络连接,巴塞罗那临床医院胃肠手术服务负责人Antonio de Lacy博士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场馆里为上海东方医院手术室提供了远程实时指导。这是首次在中国进行的实时5G远程手术指导演示。

7月4日下午,5G+AI远程消化内镜诊断在四川成功实施。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病房内,医生正给患者进行AI消化内镜检查,与此同时,患者的胃部影像通过5G网络传送到300多公里外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家面前。

在运营商、设备商和国内各大知名医院的共同推进下,5G医疗离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近。

5G能为医疗带来什么?

节省抢救时间

5G带宽“速率”是4G的100倍,并且延时低,对于信令的收发速度很快,同时具备的高可靠性和多连接性,可供海量设备同时联网。在医疗场景中,这样的优势便意味着便捷与高效。

以院前急救为例,4分钟是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院前急救“黄金时间”,超过8分钟就会给心脏、大脑带来不可逆的损害。在与死神分秒必争的赛跑中,达到毫秒级速度的5G网络会是医疗人员最好的助力。

目前正在研发完善的5G条件下的救援车,对于病患来说就像是移动的急诊中心。病人上了救护车以后,医生可以实时察看病人以往的病历,在车上做一些心电图、B超等检查,这个检查的结果可以实时传输到急救中心,大夫可以进行指导。

如果病人病情复杂,可以在救护车上面启动远程会诊系统,通过医院专家对急救车辆上的病人进行多学科的会诊,指导急救车上的现场救治,这样就极大的缩短了抢救时间,减少了治疗不及时的可能性。

辅助医生诊断

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再优秀的医生也有记忆出错无法正确判断的时候,但是通过5G技术和大数据的结合,能够实时从庞大的数据库里找出符合度较高的情况,帮助医生更好的判断病患的情况。

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

我国一直以来就有看病难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之间的不平衡。不仅在各个省之间存在差异,在一个省内的各个市州,医疗资源的分布也是极不平衡的。

因此,我国异地跨区域就诊的现象十分明显。这不但增加了就医难度和就医费用,而且不合理的流向也使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下降,大医院的医疗优势得不到利用,无形中浪费了医疗资源。

基于这样的现象,远程诊断、远程手术在此前多次被提及,但受制于远程实时操控对于网络带宽和时延的高要求,例如,医生手部动作、图像传输、力量反馈必须达到高度同步,这在原有的4G网络条件下难以实现。

大带宽特性的5G网络,能够为现场音视频和B超图像的实时传输,提供数十兆的传输带宽。同时低时延特性使得病人体表的力量反馈信号,在短短几毫秒内就可以传递到医生的触觉设备。

此外,超声影像也能在5G网络中实现云端的实时分析,多层次辅助医生诊断。

在“6·17”四川长宁县地震中,5G医疗首次被运用于地震救援中。6月18日下午,在成都的四川省人民医院医生通过灾区的5G医疗救护车,为长宁地震两名伤员进行远程会诊。

据了解,上海、河南、浙江等地的医疗机构也都“试水”5G医疗救护车,通过救护车上的远程诊断设备,提前对患者进行诊断,前移急救场景。

5G医疗的实现还有哪些局限?

目前来看,5G医疗尽管出现了许多革命性的突破,但仍然没有进入深水区。许多通信、医疗行业的专家仍然对5G远程医疗保持谨慎态度。

国家卫健委远程医疗管理培训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卢清君在公开演讲中强调,如果目前过度依赖5G远程手术,一旦中间出现问题,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过早宣传对时效性、技术成本要求特别高的场景,会导致医患矛盾的加剧和医患纠纷的增多。

与此同时,过度炒作会使公众对5G应用在医疗技术上的向往和期待特别高,给行业技术转化带来较大的压力。哪些是既经济又有效、又安全的,是目前5G+医疗场景设计的原则,4G保障不了的,才是5G的刚需。

从目前情况来看,让医生给患者远程操作手术,患者还是不放心。因此把医疗过程分解开,先通过AR、VR等技术进行远程会诊、远程B超诊断,等技术进一步成熟之后,再转向远程手术,才是更科学合理的模式。

从另一方面来说,全国大部分实体医疗机构都部署了远程医疗系统,但利用率不到20%。原因在于国家早有规定,三年以上的主治医生才可以参加互联网诊疗,帮助专家整理病理,会诊意见由高级职称签发。有了预约转诊,大病患者就可以从协同会诊到转诊到住院,到最后的基层康复。但这些主治医生的日常工作已实属繁重,他们能分出多少时间与精力用于远程诊疗也是对远程医疗的另一考验。

“从我接触到的医院来看,大多数医院都对远程医疗感兴趣并且持支持态度,但5G技术毕竟是新兴事物,还有医院对信号稳定性存疑,远程诊断还好,要是在远程手术过程中出现信号中断,责任在谁?”有业内人士表达了对远程医疗具体落地景况的担忧。

除了慎重对待5G远程手术之外,为了保证就医的安全性,医院“专用网”的建立也将成为关键。
行业资讯
2019-07-05 22:54:00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极大提升了数据处理能力,这也使得人们更容易在工作和生活中留下姓名、职业、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件号码、财产信息、消费记录等。这些信息被互联网记录和存储,非常容易被泄露和传播,甚至可以通过个性化推荐等算法分析而产生巨大商业价值。中国消费者协会2018年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中因个人信息泄露而被骚扰或侵害过的人数占比达85.2%,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为数不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进程中,个人信息保护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侵权责任法、电子商务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都有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更多更专门的立法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在深入总结现行法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学术界和实务界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研究论证,以进一步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个人信息说到底归属于信息主体个人,个人对这些信息应当有处置权。因而,促使个人信息收集者、处理者尊重个人的知情同意权,就成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设计的一项关键内容。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个人信息不断产生,同时被多种机构、企业存储和传播。个人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失去了主张权利的机会。让人们能够恰当地控制个人信息,前提是让其有权了解自己的哪些信息正在被收集、使用。赋予个人信息主体以知情权,同时规定个人信息收集者、处理者负有告知义务,是维护个人信息自主权的需要,也是督促互联网信息产业透明运营的需要。

2017年6月实施的网络安全法就体现了知情同意原则,其中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同时,根据其中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如果网络运营者违反了信息收集使用规则,有关主管部门可以责令改正,并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罚款。

在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还需要依据实际考察现行法律所涉及的知情同意原则的实施情况。例如,网络经营者制定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可能因为复杂冗长或语言晦涩而让消费者难以理解,导致消费者的知情权沦为一纸空文。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需要对海量信息进行批量处理、多方共享等,也让信息产业经营者呼吁确立知情同意原则的豁免规则。此外,对于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保护、不同风险类型的个人信息保护等,也有必要进行具体制度设计。

为了使知情同意原则的实施更加透明,应当明确个人信息的收集者、处理者在收集使用信息的不同阶段履行何种具体的告知义务。在用户首次进入时,信息收集者、处理者就应以明确、易理解的方式告知其个人信息存储和使用的内容、方式、范围、目的。此外,当个人信息的存储方式和使用目的发生变化时,用户提供了新的敏感个人信息时,个人信息收集者、处理者也应当履行相应提示告知义务。被收集信息者为未成年人时,应当建立特别规则,以加强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保护。另外,法律明确规定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在实践中如何科学界定,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规则。知情同意原则着眼于人在科技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是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石性原则。为个人信息安全扎紧防护网,我们才能在互联网的大海里安心畅游。
行业资讯
2019-07-05 22:51:00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名为“涡轮增压”的流感疫苗,这种疫苗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比普通疫苗更多的抗流感病毒抗体。团队首席专家、弗林德斯大学医学教授尼古拉·彼得罗夫斯基称,这是全球首个进入人体试验阶段的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研制的流感疫苗。
根据弗林德斯大学发布的新闻,这种改进型流感疫苗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完全由人工智能设计的药物。

通常情况下,为了研制一种疫苗,大型医药公司要筛选数百万种化合物,需要数千人连续工作5年,耗费高达数亿美元。而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彼得罗夫斯基领衔的小型科研团队只用大约两年时间就开发出了这种疫苗。

研究团队首先设计了一套名为“萨姆”的智能算法,其能够学习现有成功的疫苗和失败的案例,以判别疫苗对流感是否有效。然后,他们又创建了另一套能够创造出数万亿个虚拟化合物的智能程序,彼得罗夫斯基将其称作“疯狂的化学家”。“萨姆”与“疯狂的化学家”协同工作,提出了最有效的疫苗选项。

“人工智能既简化了疫苗的研制流程、大幅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疫苗的有效性。”彼得罗夫斯基表示,他们不用筛选数百万种化合物,而是只使用了少数几种,合成它们只用了几周时间,随后他们在人体血液中进行了测试。现在,这种疫苗完成了动物试验,已经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20年内,人工智能将成为药物研究的常用手段。”彼得罗夫斯基说,药物设计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被认为超出了人工智能的能力。但我们证明了它们可以做到,“这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人工智能将在药物发现和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彼得罗夫斯基认为,该疫苗有望在3年内获得应用。据悉,此项研究由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资助,将招募大约240名志愿者,开展12个月的临床试验,以测试其对疫苗的免疫反应。
行业资讯
2019-07-05 22:49:00
经过多年为国际品牌代工的经验,中国工厂沉淀下来一批具有优质生产工艺和设计能力的厂商,具有较强的打造自主品牌需求。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通过电商平台获取、存储、积累、分析数据,可以实现品牌升级和转型,进而带动行业增长。
企业生产什么,大数据说了算

2年前,江苏丝飘还是一家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代工厂,2年后,大数据让这家企业起死回生。公司董事长钮广兰在回忆公司的电商之路谈到:“拼多多团队来考察我们的生产线,随后提供了很多数据支撑,包括产品规格、包装设计以及定价区间。”丝飘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出了30包的大规格、小包装的产品,1个月之后,该单品的订单量便突破3万单。

丝飘所面临的,正是中国制造企业的“品牌困境”,中国中小企业有较强的生产能力,但却很难建立起自主品牌。

安徽德力也已经是中国领军型制造力量,但在培育自主品牌的过程中,同样也遭遇了瓶颈。德力拥有亚洲最大的日用玻璃器皿生产工厂,是国内首家日用玻璃上市企业,产品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在国内市场,部分国际品牌的日用玻璃遭遇疯抢,实际上这些产品都是德力设计生产的,有的过一遍保税区,就成了进口产品。”德力高级副总裁程英岭称。

有顶尖产品、无品牌认知,这是一批国内领军制造企业的惯有问题。浙江三禾,也是另一家代表长三角尖端制造力量的企业。数据显示,在意大利,每10户家庭中,约有5户使用的锅具由三禾制造。

“现在,丝飘已经成了一家标准的C2M(顾客对工厂)模式的企业,客户有多少种需求,我们就能生产多少种产品,基本实现了以需定产。”钮广兰补充表示,“我们还开拓了海外市场。能做到国外去,成为国外一个知名品牌,这在几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表示:“传统零售商和电商的出发点是帮助商家卖出商品,拼多多的出发点则是帮助用户找到最契合自己的商品,如果市场上不存在这个商品,那么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造’出来。”这就是拼多多“新品牌计划”的初衷,成为一个用户和商家沟通的平台。

供应链精准,供给即创新

如果说丝飘纸巾实现了产品从无到有的转变,那么安徽德力则是供应链精准供给的创新典型。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认为,“新品牌计划”解决了企业的主要增长性难题,一是通过需求前置化,让消费者的意志来决定新品研发和投产的方向,极大降低了研发投入的不确定性。二是在此基础上,用稳定需求推动了企业的高成长。

据悉,“新品牌计划”所孵化的品牌和产品,不仅在拼多多平台脱颖而出,也在其它电商平台和线下渠道一骑绝尘。对此,达达认为,带动行业集体增长,正是拼多多的初衷。“‘新品牌计划’不是为拼多多孵化品牌,而是为全国消费培育品牌、创造优质产品。”“我们的定位很明确,互联网平台只是服务商,而不是掌控者。制造企业是生产资料和生产力的主要供给者,消费者是产业变革的决定者。”达达表示。

“德力拥有业内最顶尖的生产线和供应链基础,三禾建立了不可或缺的国际市场地位,针对这类企业,‘新品牌计划’主要有两大措施,一是提供数据、产品开发以及定价建议,做更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二是建立直达消费者的供需模型,大幅降低企业流通、营销、品牌触达的成本,携手创造最具价格优势的冠军单品,在短时间内通过销量规模迅速形成品牌认知和口碑效应。”拼多多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陈秋表示。

产业互联网,助力品牌升级转型

“中国的制造企业正面临新一轮的集体品牌化转型,但在现有的市场机制下,这个转型过程会相当漫长和困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春宇表示,中国的制造能力和需求供给之间的错位长期存在。

产业互联网背景下,电商成为助力制造业智能升级的重要一环。消费大数据指导上游生产变革,消灭库存,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制造商工厂专注擅长的生产环节,电商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帮助工厂孵化自有品牌,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指出:“‘产业互联网’更多强调的是供给侧的改造,而‘新品牌计划’目前更多侧重于需求侧和流通侧。在此基础上,‘新品牌计划’的下一步重点,可以充分发挥技术公司的优势,逐步加强信息、物联、5G技术在成员企业生产体系的应用,实施更为精准的改革方案。”

未来,企业需要数据驱动,通过大数据战略升级打破企业数据孤岛,引领行业数据协同,实现成本效率优化。拼多多探索的“新品牌计划”,有望加速工厂在“新消费”时代的蝶变。
行业资讯
2019-07-05 22:48:00
人工智能在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在重塑人类安全的未来。7月2日,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仪式暨第一次会议召开。会上了《人工智能安全发展上海倡议》,同时面向全球启动人工智能产业安全创新实践案例和优秀论文征集活动。

人工智能安全专委会在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基础上成立,旨在瞄准国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前沿,服务上海发展的定位和需求,构建专家协同网络,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安全专委会由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相关专家组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担任主任。秘书处设在上海赛博网络安全产业创新研究院,承担相关日常工作。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表示,上海组建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就是要为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安全发展先行先试。按照技术突破、产业创新和法律研究各方面需求,兼顾地域和领域代表性,召集跨界别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探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既推动上海人工智能安全产业蓬勃发展,又进一步推动引领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安全发展。

依托专委会平台,上海将紧扣国家战略、上海定位和区域需求,围绕中长期战略规划、重大项目评估、重点应用领域安全实践、前沿课题研究等,共商共治、群策群力,为上海探索一条更有包容性、更具开放性的安全发展模式和工作路径。

当前,对人工智能产生的安全风险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部署,逐渐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已经成为国内外的共识。一些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私营企业、社会团体等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的进程。中国是世界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上海正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高地建设,此次会议发布的《人工智能安全发展上海倡议》不仅是安全专委会成立后发布的首份倡议文件,更是上海向全国、全世界发出的铮铮宣言。倡议在充分吸纳国内外人工智能安全共识的基础上,从应对人工智能安全挑战,守护智能时代人类未来的主旨出发,包含 “面向未来、以人为本、责任明晰、隐私保护、算法公正、透明监管、和平利用、开放合作”等八大目标原则及其基本要求。

会上,安全专委会主任何积丰院士宣布启动2019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安全创新实践案例征集和优秀论文征集活动。面向全球企业征集人工智能产业安全领域的标准规范、研发成果、产品/服务、解决方案等实践案例,面向全球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组织等机构中从事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和青年学生,征集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征集活动的评选成果将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对外公布。

附:人工智能安全发展上海倡议(全文)

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安全挑战,守护智能时代人类未来,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充分吸纳国内外人工智能安全共识的基础上,联合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同仁,共同发起“人工智能安全发展上海倡议”,内容如下:

面向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实现创新与安全的协同,以安全保障创新,以创新驱动安全。在确保人工智能自身安全的同时,积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解决人类社会的安全难题。

以人为本:国际社会应一道科学规划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确保人工智能按照人类预期并服务人类福祉方向发展,机器自主进化和自我复制等关键进程须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监管。

责任明晰:人工智能发展应当建立完备的安全责任框架,需要针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创新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明确人工智能安全责任认定和分担机制。

隐私保护:人工智能发展需要保障用户的 数据安全 ,人工智能发展不得以牺牲用户隐私为代价,需要加强数据保护立法,丰富人工智能的技术路线,不断强化人工智能应用中的用户隐私保护。

算法公正:人工智能发展应避免由于算法设计对公众产生的危害,须明确算法动机和可解释性,克服算法设计和数据收集引发的不公正影响。

透明监管:人工智能发展应当避免技术黑箱导致的安全风险,需要通过建立可审查、可回溯、可推演的监管机制,确保目标功能和技术实现的统一。

和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应当审慎运用在军事领域,自主化武器的研发和使用须遵循严格的风险评估,避免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滥用对全球和平稳定的威胁。

开放合作: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各国、各方的协同共进,应当积极在国际范围建立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规范和标准,避免技术和政策不兼容导致的安全风险。
行业资讯
2019-07-04 22:33:00
近年来,我国虚拟现实(VR)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行业应用不断延伸。内容层面,优质的沉浸式叙事内容不断涌现,并积极与全球优质内容互动交流;硬件方面,多家公司虚拟现实终端产品出货量位居全球前列,我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虚拟现实终端产品生产地。有机构预测,到2021年,我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将达到54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5.2%。
虚拟现实之所以发展迅猛,是因为顺应了现实需要。当《清明上河图》遇上虚拟现实,就有了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观展者可以轻松入画,跟随张择端细腻的笔触,品味当年汴京街头流动的盛宴。试想,如果这几年火极一时的“石渠宝笈特展” “千里江山特展”等都能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助阵,或许能在提供沉浸式观展体验的同时,更有效地解决供需矛盾,进一步做好文物展览与保护的平衡。

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至今,进展不小。国内大型商场随处可见的虚拟现实体验馆,也反映出今天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冲劲。无论是近期走红网络的垃圾分类主题VR游戏,还是深圳市人民医院完成的国内首例5G 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远程肝胆外科手术,都成为技术发展的有益尝试。总体而言,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视频、游戏领域内容形态比较丰富、技术水平发展比较成熟;在医疗、教育、社会治理等领域,还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有位科幻作家曾说,“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将与魔术别无二致。”技术不断拓展着人类活动的维度以及想象力的边界。移动通信1G时代,我们无法想象随时随地视频聊天、移动支付;虚拟现实时代,各种场景的模拟将无限接近真实。过去的几十年里,个人电脑和智能移动终端不断刷新“信息时代”的概念,让我们近乎瞬时地访问数字世界、获取海量信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当虚拟现实和辅助医疗、远程教育、智能制造等结合起来,或将把我们工作、社交和娱乐的方式进一步“升维”,开拓全新的体验。

当然,“现实”的发展和“虚拟”的前景之间还有不小落差。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总体上还是偏重于360度全景图的泛VR产品,而非严格意义上的虚拟现实内容。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这种“泛化”态势,一方面助推了普通大众触及虚拟现实技术,让高大上的技术更接地气,但同时也有可能造成大众对技术的误解。正因此,要推动技术的普及,归根到底是要推动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在软硬件上同时发力。尤其是要推动从建模、制作到分发、应用和服务全产业链的贯通,让优质内容生产带动虚拟现实技术渐入佳境。

技术创新从来都需要协同发展,而非单兵作战。今年中国5G投入商用,对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构成利好,这是因为5G网络比4G网络快出一个数量级,而高可靠与低时延的网络将大大减少设备使用中的“卡顿”,提升仿真度和用户感受。相信随着技术创新的脚步,未来虚拟现实还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行业资讯
2019-07-04 22:28:00
据Diffbot称,IBM、亚马逊和微软等科技巨头雇佣了大量数据科学家、工程师、架构师和数据库管理员。

中国IDC圈讯过去四年,数据科学家荣登美国最佳工作排行榜榜首。人们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呈爆炸式增长,许多应届毕业生和转行的人都希望能够在数据中心行业找到好的工作机会。

Diffbot研究了来自其人工智能)数据库的数据。该数据库收集了互联网上所有的公共知识,以确定有多少员工拥有与大数据工作相关的职位,以及哪些公司聘用了最多与数据工作相关的职位。

大数据2

报告称,数据科学家、数据工程师、数据架构师、数据库管理员、机器学习、大数据工程师和人工智能等各行各业都拥有数量最多的数据相关员工。而从公司来看,排名靠前的是:

IBM(2563名数据工作者)

Amazon(1,846名数据工作者)

微软(1,800名数据员工)

Facebook(1220名数据工作者)

Oracle(1,210名数据工作者)

谷歌(904名数据工作者)

苹果(568名数据工作者)

总的来说,数据科学家、数据工程师和数据库管理员是最常见的职位。在剔除“数据库管理员”后,微软则成为员工中与数据相关的员工最多的公司,共有1992个职位。

报告称,所有与数据相关的职位都存在性别失衡的现象。在所有职位中,男女性别比例从未超过3:1。其中,数据库管理员的性别比例最高,分别为75%和25%,而大数据工程师的性别比例最低,分别为87%和13%。报告发现,在接受研究的数据科学家中,77%是男性,23%是女性。

在聘用数据人才方面,美国显然处于领先地位,拥有152,068名数据人才,其次是印度(27,602名)、英国(16,106名)和法国(10,297名)。
行业资讯
2019-07-03 22:42:00
7月3日上午,2019 云计算 开源产业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2019云计算开源产业大会以“计算无处不在,开源引领未来”为主题,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信息服务业处副处长李琰出席大会并致辞。


非常高兴参加“2019云计算开源产业大会”,在此我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向各界同仁长期以来对我国云计算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变革和必然趋势。云计算引发了软件开发部署模式的创新,成为承载各类运营的关键基础设施,并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和保障。云计算还有力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对接和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关键要素,是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量。

加速云计算发展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重要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完善顶层设计,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实现蓬勃发展。

目前,云计算已经成为提升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保障。

在产业规模方面,我国云计算产业近年来保持了强劲发展态势,年均增速超过30%。2018年骨干云服务商收入基本实现翻番,软件百强企业云服务相关的运营收入增长超过90%,数据处理服务增长超过1倍。软件企业向云计算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涵盖咨询、设计、部署、运维的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在技术创新方面,骨干企业在大规模并发处理、海量数据存储、虚拟化等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容器、微服务、开发运维一体化等新兴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有效满足了亿级用户海量并发下的需求。云服务商还积极推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构建开放平台,满足新型应用场景下的不同业务需求。

在行业应用方面,云计算正在从互联网行业向制造、政务、金融等更多的传统领域延伸拓展。在制造领域,各地积极推动工业云建设,作为深化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抓手;在政务领域,各地通过政务云整合数据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只跑一次的政务服务,有效改善了民生福祉。在金融领域,金融机构纷纷将面向互联网场景系统,加快向云平台迁移,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提高业务创新效率。

伴随着云计算应用的不断普及,开源技术日益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云计算相关的虚拟化、容器、微服务、分布式存储等重要领域,开源已经成为引领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深刻影响着云计算发展演进的方向。开源的迅速普及和推广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企业纷纷加大对云计算开源的支持和投入,并通过开展并购等多种形式,利用开源项目丰富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整体竞争实力,不断拓展用户群体,构建以自我为中心的产业生态。

云计算的发展也创造了以SaaS为形式的服务新模式,对传统的开源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基于开源软件的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国内对云计算开源软件的接受程度目前正逐步提高,骨干云计算企业在国际主流开源社区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未来在开源技术的驱动和引领下,云计算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将不断加快,云计算发展的空间也将更加广阔,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方面也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加快探索应用开源技术推动云计算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促进云计算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网络强国、制造强国的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是积极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加强与各部门、各地区的沟通协调,持续完善发展环境,规范云服务市场,培育云计算融合骨干企业,构建完善的产业发展生态体系。

二是着力通过关键核心技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创新发展战略,立足产业发展现状,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鼓励企业积极吸收借鉴开源社区的先进成果和成功经验,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加快突破核心技术,不断提升在开源社区中的贡献率。

三是深入推动“企业上云”,推动云计算厂商和行业企业加强供需对接,完善支撑配套服务,推动各类信息系统加速向云平台的迁移步伐,深化普及各类云计算应用,促进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

四是完善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保障体系,准确把握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合云计算特点,制定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增强安全技术保障支撑服务能力,不断健全安全防护体系,切实保障云计算环境下各类信息系统的安全。

各位来宾,今天的云计算开源产业大会为各界分享云计算产业化方面的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希望大家深入研讨,充分交流,利用开源技术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行业资讯
2019-07-03 22:40:00
技术与业务的共振,推动着网络世界不断进步与发展。6月29日,以“共振”为主题的“2019锐捷网络互联网技术峰会”在北京举行。近百家国内顶级互联网公司及IT企业与技术领袖专家齐聚一堂,分享行业主流的网络架构、芯片技术及相关应用,共同探索网络技术的智慧未来。
2019锐捷网络互联网技术峰会现场
在这场网络技术的前沿会议上,锐捷网络还展出一众创新产品,包含100G/400G 数据中心 产品、基于Wi-Fi6的高性能WLAN产品、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解决方案及统一运维管理的云办公等产品及解决方案。眼见为实的产品方案,吸引了众多科技大咖驻足。
技术共振,网聚未来
未来已来,新兴技术的演进,已从技术驱动向业务驱动逐渐过渡。同时,互联网深度融合进社会的各个领域,引领社会变革的同时,也给IT信息技术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产品、业务快速发展的今天,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深化互联网应用,加强互联网技术革新,才能更好地让互联网成为全球数字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锐捷网络互联网系统部总经理吴吉朋指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封闭走向开放,为各类业务交付不断提速,从数字化转向智慧化。而“共振”就是一条纽带,将技术与技术、技术与业务,万物连接相融。在场景创新的技术驱动下,锐捷网络已经成长为互联网行业网络解决方案主流供应商,服务超 300 家互联网企业,赢得用户广泛信赖与认可。而在产业互联网时代,锐捷将通过持续创新、不断突破,进一步推进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与互联网企业一起探索更为灵活的创新合作模式,打造更紧密的产业生态体系。
▲锐捷网络互联网系统部总经理吴吉朋
云计算 网络下一个10年会是怎样的?面对业务的多变与不确定性,数据中心网络又将如何演进?
对此,锐捷网络互联网系统部技术总监高亮发表了演讲:“在互联网产品及业务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上层业务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基础网络必然在网络性能、网络稳定性、网络规模上持续快速演进,以确定的标准化迭代应对业务的不确定。而大规模高等级数据中心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核心战略资源,市场对高密度400G产品的需求愈加迫切。为此,锐捷推出了400G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满足互联网行业用户对于宽带和规模的快速增长需求,为更灵活的敏捷业务提供支撑。”
锐捷网络互联网系统部技术总监高亮
5G已在起跑线上。针对5G与Wi-Fi 6的“大无线”覆盖,锐捷网络无线产品事业部产品规划总监史江涛谈到,锐捷已经推出了全场景覆盖的“浩瀚·新连接”无线战略,涵盖连接设备网络、连接业务网络和HOLO云平台,为承载万物连接提供了面向海量终端、碎片业务、技术持续迭代的无线生态平台。
锐捷网络无线产品事业部产品规划总监史江涛
与此同时,锐捷网络还在近期推出了5G室内分布方案,通过自主创研的白盒软件化协议栈架构、支持边缘计算的容器化技术以及SA独立组网模式,在5G业务部署、时延、成本和场景应用上具有更为突出的优势。
随着数据中心承载业务种类和流量的增多,数据中心网络规模也在迅速地扩大,在满足其响应敏捷性的同时,如何确保每一次变更的正确性和业务稳定性,也同样变得更为困难,而SDN技术也终究会被IBN替代。目前,锐捷网络已经在原SDN极简网络方案产品基础上预研“极智网络”,引入了流分析中介FlowBroker、 大数据 平台、AI分析引擎,以及用户统一操控中心,将为最终用户提供一个强大智能闭环的控制系统。
锐捷网络研究院资深网络架构师林镜华表示,极智网络将开启网络发展的新纪元,根据场景实现按需解耦、智能控制,并且锐捷的IBN整体解决方案也将于近期正式落地,推动“无人驾驶网络”发挥出更大能量。
锐捷网络研究院资深网络架构师林镜华
针对云应用分支的虚拟桌面技术,锐捷网络云桌面产品事业部产品规划总监曲景洋表示:“锐捷通过自研EST传输协议、运用VDI/IDV融合架构、独创桌面虚拟化分层技术,使得办公终端性能大幅提升,同时实现了办公场景细分部署、系统与 数据安全 管理,满足了互联网行业用户针对部署灵活、成本控制、维护简便和安全的需求。锐捷自2014年起就一直稳居企业级终端VDI市场份额第一(IDC数据),在虚拟化桌面领域一路领先。2019年,锐捷推出的云办公4.0解决方案更在性能上补齐了云桌面的短板,并在优势项上与PC进一步拉开差距,提供了更佳的使用体验,实现了‘跨越式创新’。”
锐捷网络云桌面产品事业部产品规划总监曲景洋
大会上,锐捷还举行了圆桌论坛。围绕数据中心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锐捷与来自阿里巴巴、爱奇艺、京东、美团点评等技术大咖,共同进行了探讨,分享顶尖互联网公司网络的设计和实践经验,探讨数据中心网络技术、架构如何支撑业务的最新变化,响应产品的发展。
协同创新:携手推动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
此外,作为锐捷网络长期战略合作伙伴,阿里巴巴、腾讯、英特尔等产业巨头,也分享了在国内外主流互联网网络架构演进、DPDK在云环境中的应用实践、数据中心自动化管控、智能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前沿探索,为与会嘉宾带来了一场场智慧的“共振”。
近年来,锐捷网络不断深入扎根行业,陆续推出以互联网数据中心场景为代表的一众解决方案,与顶尖互联网公司均展开了卓有成效的联合创新与合作。
本届互联网峰会的召开,锐捷网络不仅成功展示了场景创新和技术突破的能力,更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拓展互联网产业的应用触角,开拓发展空间,协助客户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推动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
行业资讯
2019-07-03 22:38:00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创新ICT技术的兴起与应用,正加速各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升级,进入智能时代:交通+智能,最懂你的路;医疗+智能,最懂你的痛;制造+智能,最懂你所需……

虽然数据价值潜力巨大,但企业生产活动产生的数据只有不到2%被保存,得到分析利用的不足10%,数据的价值还远远没有释放。在7月2日举办的“成都·选择不凡 华为云城市峰会”上,华为云EI 智能数据服务域总经理丁响明分析了实现数据价值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华为云“智能数据湖”的解决之道。
1

丁响明表示:“人类已经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原料, 云计算 和 AI 好比是炼油厂,对数据开采、传输、并将其‘智能熔炼’,进行数据‘提纯’,获取商业&社会价值,进而对源头产生了更多的数据需求周而复始,这样的循环将是智能世界的基本运行规律。但怎样用好数据是需要探讨的话题。”

数据价值实现面临三大挑战

来自华为全球产业展望(GIV)报告显示,到2025年,全球企业应用云化率将达 85%,AI 利用率达86%,数据利用率将剧增至80%,全球年数据增量将快速增长到2025年的180ZB,全球数字经济GDP将达23万亿美金。

数据成为新生产资料,智能成为新生产力,要充分挖掘数据经济价值,企业需要构建领先的数据基础设施,从而打通数据供应全流程,使能数据与业务全连接,提升业务敏捷性。

对数据的加工处理通常包括“采-存-算-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让数据存得下、流得动、算得快、用得好,帮助客户将数据资源转变为数据资产。虽然各行各业都已经公认数据中隐藏的巨大价值,但在实现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

挑战1:数据准备难,花24小时采集数据、花3小时转换数据做ETL入库、花1小时准备训练数据、最后只花了半小时训练+推理,得到需要的决策数据…

挑战2:数据融合分析难,传统的烟囱式企业ICT建设难以打通数据: 技术栈多、接口不统一,开发周期长;数据类型多,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 数据分析 链路长,多系统集成难度大。

挑战3:数据消费难,某企业IT系统,数据源130+万张表,要从海量表中寻找目标数据,耗时30天左右,犹如大海捞针;然后将目标数据加工成业务可使用数据,烟囱多、步骤多,错综复杂,又耗时7天。导致找数难、取数难。

华为云智能数据湖,以融合架构实现数据融合分析



2

针对多样性的业务、多样性的系统、多样性的数据带来数据价值变现的挑战,华为云打造了“智能数据湖”解决方案——面向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分析的数据生命周期,提供了包括数据集成、数据开发、数据建模、数据治理、数据开放的一站式可视化数据管理能力,帮助企业快速构建自己的数据中台,加速数据价值发现。

华为云“智能数据湖”解决方案通过数据统一存储、数据融合分析(DLI)、数据运营使能(DAYU)等关键能力,消除客户使用数据的烦恼、提升实时数据服务能力,拥抱行业数字化。

应对一:数据融合架构,大幅缩短数据准备时间:

  1、以往数据等待1天,现在数据实时入湖,直接基于原始数据实时分析;

  2、以往数据计算要4小时,现在存算解耦,弹性伸缩,3倍资源,半小时完成计算。

  3、以往T+1分析,现在采用增量式分析,一次一小批持续分析。

应对二:数据融合分析,打通数据,减少数据搬家:

  1、CarbonData应对多种类型数据格式统一存储,实现大数据&AI使用同一份数据。

  2、数据湖洞察通过联邦计算支持多种数据类型跨源分析。

应对三:以数据目录为中心,一站式数据运营,更易数据消费

  1、以数据目录为中心,快速找到最合适的数据源。

  2、一站式数据运营,源头在哪,目的地在哪,数据血缘一目了然 。

  3、拖拽式开发,E2E数据链路编排监控,行业模型算子使治理更高效。

3

此外,通过在软硬件结合上做出更多努力,华为云智能数据湖具有超高性价比:

1、大数据和数据仓库服务全面支持鲲鹏芯片的自研基础设施,同等条件下性能提升20%,成本降低30%;

2、华为云大数据+OBS垂直优化,同等配置情况下SparkSQL性能是客户自建集群的2倍以上。

截至目前,华为云智能数据湖解决方案及服务广泛应用于金融、医学、物流、互联网、汽车、政府、大企业等行业。面向未来,华为云将与合作伙伴和客户携手创新,用智能数据湖方案帮助企业构建领先的数据基础平台,让企业用户更方便快捷的用好数据,掘金数字经济。
行业资讯
2019-07-03 22:27:00
5G商用的号角已经吹响,为吸引5G产业集聚,贯彻落实《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和广州市“推进5G技术研发与商用”、“打造5G第一城”的指示,广州市黄埔区近日出台了《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促进5G产业化发展办法》(以下简称“5G产业化10条”),进一步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广东省)区域赛正式落户该区,大赛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广州市黄埔区将充分发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节点的区位优势,掌握5G发展主动权,加力加码、提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5G第一示范区建设。
最高奖励达500万

据悉,“5G产业化10条”是全国首个区县级5G专项政策,最高奖励达到500万元,将从补“芯”、强“核”、重“用”、联“动”、配“齐”五个方面着力,全方位支持5G技术、应用、产业、平台发展,推动构建以5G为核心的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是补“芯”,对落户本区的5G核心环节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培育奖励和30万元的人才引进补贴,解决“卡脖子”问题。二是强“核”,发挥龙头牵引,对产值首次过亿的5G龙头企业,按其经济贡献最高奖励200万元。三是重“用”,鼓励企业大力开展5G应用示范,按项目投入给予最高500万补贴。四是联“动”,鼓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运营商协同开展网络改造,对认定的5G载体给予园区运营补贴和招商引资奖励,对入驻企业给予最高100万的租金和装修费用补贴。五是配“齐”,优化发展的软硬环境,支持建设5G创新平台,为5G企业提供贷款补贴和投资额奖励,支持举办重大活动,提升全区在国家层面的影响力。

“以赛促创,以创促用,以用促产”5G生态初成

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三地优势互补,实现5G产业化发展和创新赋能,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黄埔区承办的第二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广东省)区域赛的项目征集工作已正式启动。大赛将选拔出区域优秀5G创新应用项目参加全国大赛并争取优异成绩,同时挖掘和孵化一批可以转化和落地的5G应用项目。

以5G大赛为契机,黄埔区已逐渐形成了“以赛促创,以创促用,以用促产”的闭环生态。通过汇聚全国5G应用创新资源,推动“绽放杯”优秀案例和5G技术成果转化在区内落地,着力发掘在技术和业务模式上可复制、可推广、可快速投入市场的创新应用,不断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为5G商用奠定基础。

年内将建设5500座5G基站

据了解,黄埔区在今年4月14日承办的广东省5G示范区共建签约暨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5G示范开通活动上,举行了“广州市黄埔区5G示范网络”开通仪式,这标志着黄埔区已正式迈入5G时代,朝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5G第一示范区的目标昂首出发。

广州是全国首批5G试点城市之一,黄埔区以“两城两岛”(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生物岛、长洲岛)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联合运营商共同推动5G基站的建设。当前,已建成5G基站超过500个,预计2019年底全区将完成5500个5G基站部署,实现城区重点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信息枢纽。

打造三大特色5G应用示范

作为广东省首个面向5G技术的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示范区,黄埔区积极探索5G与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的融合路径。

在5G+智能制造场景,已建成京信通信和昊志机电两大5G智慧工厂。利用5G高速率、大带宽、低延时的三大特性,结合物联感知、智能算法、AR建模等技术,可实现“身临其境”地对厂区及设备进行实时监测,极大提高了工业机器人及AGV小车等设备在数据采集、传输、分析方面的可靠性,提升了工厂的网络化、柔性化、智能化水平。

在5G+智能网联汽车场景,已建成5G智能公交测试基地及智慧公交产业园、生物岛文远知行5G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区两大5G应用试验场,建设“人、车、路、站、场”全面协作的智慧化综合交通服务体系,加速推动"5G+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实质性落地。

在5G+智慧城市场景,打造了5G智慧河涌、 区块链 +5G智慧停车场两大标杆应用。以黑臭水体治理,打造绿水青山为目标,基于“无人船+固定点”模式的5G智慧河涌示范项目已开始运作,搭建起集监测、分析、预警、优化于一体的河涌在线监测机制。在区块链+5G智慧停车场场景,科学城总部经济区、市民公园、香雪人才公寓、科学城广场·未来空间4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5G智慧停车场已投入使用,构建起了地上到地下的智慧化综合交通服务体系。

将来,黄埔区将继续以5G应用示范为突破口,持续推进5G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打造以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为特色的5G应用示范场景。

5G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黄埔区作为广州“工业一哥”,工作产业基础雄厚,在全国工业百强区中排名第二,拥有涵盖5G核心器件、5G网络设备、5G终端设备等88家5G相关龙头企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当前,黄埔区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作为全球基站天线行业的龙头,自主研发了新型室内覆盖整体解决方案及设备,拥有天线核心专利1200余项,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9年前三。广州全盛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5G小基站射频芯片正面应对美国ADI公司的垄断,解决了国内不能独立生产射频芯片的难题。

黄埔区将利用“5G产业化10条”政策红利,推动5G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吸引5G核心器件领域企业和项目集聚,培育壮大区内5G优势产业,打造形成链条完整、辐射带动强、区域影响力大的5G芯片集聚区、5G人才汇集地、5G高端要素集散枢纽。

搭建国家级5G创新平台

为抢抓机遇,黄埔区积极整合国家省市及港澳5G相关的创新资源及载体,当前正在努力争创国家级5G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搭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提供5G应用测试环境、公共服务平台,推动5G关键共性技术突破、5G产业化和应用创新向纵深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黄埔区将成立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5G产业联盟,持续组织开展各种“有高度、有影响、有品牌”的5G产业博览会、高峰论坛、创新大赛等活动,加强广东、港澳以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5G标准制定、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应用创新等方面的交流互鉴。

下一步,黄埔区将按照“网络先行、应用牵引、产业完备和平台汇聚”四位一体发展思路,打造有影响力的5G应用示范集聚区,深化面向5G技术的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示范区建设,为5G赋能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经验与路径。
行业资讯
2019-07-09 15: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