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发电原理应用以及补贴政策全解
来源: 数据观 时间:2016-03-23 16:16:38 作者: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什么?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应用在哪些地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补贴政策又有哪些?本文将详细解释。
分布式光伏发电概念
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
分布式光伏发电遵循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它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顶的光伏发电项目。该类项目必须接入公共电网,与公共电网一起为附近的用户供电。
分布式光伏发电基本简介
分布式发电通常是指利用分散式资源,装机规模较小的、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系统。一般建在用户侧,所生产电力主要自用。该类项目必须接入公共电网,与公共电网一起为附近的用户供电。如果没有公共电网支撑,分布式系统就无法保证用户的用电可靠性和用电质量。 分布式光伏发电基本特点
1、输出功率相对较小。一般而言,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容量在数千千瓦以内。与集中式电站不同,光伏电站的大小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很小,因此对其经济性的影响也很小,小型光伏系统的投资收益率并不会比大型的低。
2、污染小,环保效益突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发电过程中,没有噪声,也不会对空气和水产生污染。
3、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地的用电紧张状况,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电紧张问题。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形式
主要有两种:1.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离网系统) 2.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在近几年的光伏发电体系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主要的发展方向,它可以节省了蓄电池的费用;通过研究理想的最大功率追踪控制技术,也将降低太阳电池发电的成本。
独立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1. 光伏阵列
2. 光伏
3. 蓄电池组
4. 逆变器
5. 监控系统
6. 负载
并网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1. 光伏阵列
2. 并网逆变器
3. 公共电网
4. 监控系统
光伏阵列
单一组件的发电量是十分有限的,实际运用中,是单一组件通过电缆和汇线盒实现组件的串、并联,组成整个的组件系统,称为光伏阵列。
光伏控制器
光伏控制器是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件控制光伏阵列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并控制蓄电池组对后负载的放电,实现蓄电池组的过充和过放保护,对蓄电池进行温度补偿,并监控蓄电池组的电压和启动相关辅助控制。
逆变器
逆变器就是把直流电(例如12VDC)逆变成交流电(例如220VAC)的设备。一般分为独立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 。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监控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设备的各个参数,记录系统的发电量,环境等的数据,并对故障进行报警。
分布式光伏发电发电优势
1. 太阳能资源丰富且免费
2. 没有会磨损、毁坏或需替换的活动部件
3. 保持系统运转仅需很少的维护
4. 系统为组件,可在任何地方快速安装
5. 无噪声、无有害排放和污染气体
分布式光伏发电电网影响
1、对电网规划产生影响。分布式光伏的并网,加大了其所在区域的负荷预测难度,改变了既有的负荷增长模式。大量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配电网的改造和管理变得更为复杂。2、不同的并网方式影响各不相同。离网运行的分布式光伏对电网没有影响;并网但不向电网输送功率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会造成电压波动;并网并且向电网输送功率的并网方式,会造成电压波动并且影响继电保护的配置。
3、对电能质量产生影响。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重要影响是造成馈线上的电压分布改变,其影响的大小与接入容量、接入位置密切相关。光伏发电一般通过逆变器接入电网,这类电力电子器件的频繁开通和关断,容易产生谐波污染。
4、对继电保护的影响。中国的配电网大多为单电源放射状结构,多采用速断、限时速断保护形式,不具备方向性。在配电网中接入分布式电源后,其注入功率会使继电保护范围缩小,不能可靠地保护整体线路,甚至在其他并联分支故障时,引起安装分布式光伏的继电保护误动作。
在了解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之后,我们来看看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
分布式光伏发电迎来“黄金时代”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应用将有效缓解我国能源消耗对燃煤的依赖,是减少排放的有效手段。众所周知,化石能源的大量应用正是引发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原因,面对着当前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优化现有能源结构,减少对燃煤的依赖,加快发展新能源。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中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环境污染问题也相对较为严重,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个别城市每年出现雾霾天气的天数已超过200天。东部地区面积仅占我国国土面积的8%左右,却消耗了全国近半的煤炭、石油、钢铁、水泥等资源,形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等环境污染物。
面对如此大的减排压力,可再生能源发挥着重要作用,光伏发电的表现尤为活跃。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光伏发电累计安装量为223.2GW;2014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2%,光伏装机达到2805万千瓦。而在“十三五”期间,光伏发电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光伏发电规模目标已明确,从之前的1亿千瓦上调50%到1.5亿千瓦。在保护地球环境的道路上,光伏发电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节能减排问题的重要力量。
产能释放压力大
2012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达50GW,其中我国产能为34GW,约占全球产能的70%。我国国内光伏组件产量达到21GW,需求量仅为2.0GW,大约18GW的过剩产量需要靠出口解决。而同期,受欧美对我国光伏组件产品“双反”调查影响,中国光伏产业上游整体遭遇困境。2013年6月7日,国家领导人在考察河北邢台光伏企业时指出,除了要稳住国外市场,重要的是启动国内市场消化产能。2013年7月底,我国与欧盟就光伏组件出口限额和价格达成一致,每年出口限额为7GW,价格0.56欧元/瓦(约合4.5元人民币/瓦),该谈判结果只能部分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从长远来看,仍然需要加大国内光伏电站的建设以消化过剩产能。
国内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光伏已成为仅次于水电和风能的第二大可再生能源。2012年年底,全球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00GW,其中安装前五位为德国32GW,意大利16GW,美国7GW,中国和日本7GW。201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31GW,相对2011年的28GW增长11%,其中我国2011年新增装机容量为4.5GW,相比2011年2.lGW增长115%,占全球同期新增量的15%,呈现出爆发性增长趋势。
而政策的多重利好也助推着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虽然我国的光伏产业当前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但这同时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即挑战与机遇并存。该意见提出了我国光伏产业2013年至2015年的发展目标,即2013年至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l0GW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GW以上。具体而言,对光伏产业的支持政策如下:
首先是对光伏发电量保障性收购。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电网企业需对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发电量进行保障性收购。2013年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六项解决措施。其中第二条明确提出,电网企业要保障配套电网与光伏发电项目的同步建成投产,优先安排光伏发电计划,全额收购所发电量。国家能源局于当年晚些时候发布了《光伏发电运营监管暂行办法》,进一步强调了电网企业的责任,即全额收购分布式光伏发电电量,同时明确不能收购的必须要向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备案。
其次是价格补贴及时足额到位。根据2013年8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号),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上网定价为0.42元/KWH。另财政部于2013年7月20日下发《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13年390号),明确了光伏电站的电价补贴方式,即补贴资金由通过省级财政部门拨付改为直接拨付给电网企业,简化了结算程序,增加了企业获得补贴的便利程度。国家能源局2013年11月也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享受电量补贴政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将由电网按月转付国家补贴资金,按月结算余电上网电量电费。价格补贴期限原则上为20年。
积极发展建筑光伏发电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形式目前主要有四种:一是科技部主导的金太阳示范工程。列入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项目享受5.5元/KW的补贴,因此单个示范工程按6MW获得补贴为5500万元,基本靠政策补贴就可以把电站建起来。二是住建部主导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即绿色建筑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太阳能资源适宜地区应在2015年前出台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的强制性推广政策及技术标准,规定到2015年末,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亿平方米,示范区建筑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建筑能耗总量的比例达到10%以上。三是国家能源局主导的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建设。《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的通知》明确了首批18个示范区的建设,横跨2013年至2015年,共计1.823GW。四是由集体或个人主导的家庭自用型发电设备。例如:2012年底,中国首个居民用户分布式光伏电源在青岛实现并网发电。
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输出功率相对较小。一般而言,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容量在数千瓦以内。与集中式电站不同,光伏电站的大小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很小,因此对其经济性的影响也很小,小型光伏系统的投资收益率并不会比大型的低。二是污染小,环保效益突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发电过程中,没有噪声,也不会对空气和水产生污染。三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部地区的用电紧张状况。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每平方米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仅约100瓦,再加上适合安装光伏组件的建筑屋顶面积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电紧张问题。四是可以发电用电并存。大型地面电站发电是升压接入输电网,仅作为发电电站而运行;而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接入配电网,发电用电并存,且要求尽可能地就地消纳。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特点决定了其适合建筑光伏发电模式。建筑光伏发电是指在建筑屋顶和朝阳墙面上安装、在电网用户侧并入的分布式电源,是分布式光伏发电最重要的应用形式,可分为建筑附加光伏(BAPV)和建筑集成光伏(BIPV)两种。建筑附加光伏(BAPV)是把光伏系统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或者外墙上,建筑物作为光伏组件的载体起支撑作用,光伏系统本身并不作为建筑的构成,拆除后建筑物仍能够正常使用。建筑集成光伏(BIPV)是指将光伏系统与建筑物集成一体,光伏组件成为建筑结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光伏瓦和光伏遮阳装置等。这里的光伏组件已经用作建材,必须具备坚固耐用、保温隔热、防水防潮、适当强度和刚度等性能。建筑集成光伏是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更高级应用,光伏组件既作为建材,又能够发电,一举两得,可以部分抵消光伏系统的高成本,有利于光伏的推广应用。目前,国外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建筑集成光伏示范性建筑。
九朗公司总经理徐加生表示,建筑光伏发电与光伏电站相比,一是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建筑物光照面,减少了对土地的占用。将光伏系统安装在负荷中心的建筑屋顶和墙面上,既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又获得了清洁电力,还节省了输电投资,输配电损耗很少。
二是与负荷匹配度较高。建筑光伏多安装于城市,根据国内外的调查,城市的负荷高峰都在白天,主要是工业、商业、办公和公共建筑用电,可有效起到“削峰”的作用。
三是在配电侧并网,电网管理相对简单。通过合理配置建筑光伏占输电线路容量比例,光伏电力将被负荷完全消耗,不存在向中压输电网(10千伏、35千伏、110千伏)反送电(逆流)问题。此外,建筑光伏配备一定量的小型储能装置(如几小时的峰值储能)即可平滑供电,消除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在大电网出现故障时可以实现几个小时的应急供电。
四是性价比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硬件(包括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线缆、安装支架、计量表、监控设备等)成本会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波动、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而有所变化,并且与安装容量大小有关,一般是按系统的单瓦价格来计算;除了硬件购买之外,还要加上系统的基础施工、系统安装、调试与并网过程中产生的少量费用。系统安装容量越大,成本构成中的一些基础费用会被摊薄,使得单位投资成本有所降低。拿小型户用建筑光伏发电举例,一般的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容量约3千瓦至10千瓦左右,按单瓦成本8元至9元来计算,系统投资约4万至10万元左右。根据光照条件、用户侧电价、补贴及系统成本的不同,6年至10年即可以回收成本,余下的15年间所产生的电量收入会成为利润。
光伏行业需要政策哺育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靳保芳指出,要推动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是要加快推广分布式电站步伐。分布式电站是对资源加以利用、几乎不占用土地等重要资源,因此重点建设分布式电站应作为我国光伏行业发展的重点。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是国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需要,也是进一步转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迫切要求。在欧洲国家,分布式电站约占70%以上,而在我国分布式发电只占16%,发展空间巨大。
二是落实补贴及时发放,以消除电站运营压力,同时提高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有实力的投资者进入光伏领域,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通过政策法规推进分布式光伏业务发展。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融资已成为继并网难之后的最大发展难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比如要求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应用一定比例的分布式发电,各种园区、新建商业综合体需建设分布式发电设施等。
在所有分布式能源中,分布式光伏是目前最为成熟、最为流行的能源形式之一,分布式供应模式与光伏发电,在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灵活性等方面的契合点,使得两者的结合十分顺畅。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分布式光伏发展较为成熟,中国的分布式光伏尚处于起步和普及阶段,截至2015年9月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已经达到了将近38G瓦,分布式光伏有6.25G瓦,分布式光伏的占比为16.5%;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新增装机接近10G瓦,其中分布式占比达16%。无论是在已经建成的存量的光伏装机容量当中,还是在今年以来新建的光伏项目当中,分布式的占比显然比较低。展望“十三五”,受益于政策推进、科技进步、商业模式创新等各方面的利好因素,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已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国家“金太阳”补贴政策以及分布式光伏补贴政策,给予行业的支持力度较大,但在开发模式、风险与技术方面仍需进一步积累与总结经验。本文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类型、发展现状与政策、商业模式等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分布式发电行业的特点与风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与建议。
一、 分布式光伏电站是什么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指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安装,所发电能就近利用,运行方式以用户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以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与大型并网地面电站相比,分布式光伏电站更靠近电力用户,所发电量就近消纳,不需要其他输电设施。分布式光伏电站分为以下几类。
(1)根据并网特性与运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离网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多能互补微电网发电系统(见图1)。
(2)根据建设地点不同,可分为工业厂房屋顶、商业建筑BIPV、BAPV,分布式示范园区,农渔业设施、住宅、市政设施、偏远无电地区及海岛等分布式光伏电站。
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较小,一般在千瓦级或兆瓦级,具有运维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的特点,对大电网、远距离供电能形成有益的互补和替代,未来发展到一定规模还可有力促进微电网的建设。
二、 分布式光伏的发展现状
(一)世界发展概况
截至2014年年底,全球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1.89亿KW,同比增长35.9%,全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4700万KW,同比增长21.7%,其中一半以上是分布式光伏电站。截至2014年年底,美国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1202万KW,其中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装机容量为625万KW,占比约52%;德国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3590万KW,其中分布式电站装机容量为2800万KW,占比约80%(见图2)。
从装机结构看,分布式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光伏发电市场所占的份额较大。从国际上来看,美国是分布式光伏发展较快的国家,出台了初始投资补贴、现金与税收返还、各州的可再生能源配额标准、净电量计量法、加速折旧和绿色能源证书等多项鼓励措施,主要体现为税收抵免、现金返还补贴、绿证等优惠,每年补贴电站约5GW,有效支持光伏等新能源的发展。
德国是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分布式光伏电站占比最高的国家,德国提出“100万屋顶计划”,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采取了投资税收抵免、政策性银行优惠贷款和地方财政支持等核心政策,给予分布式光伏电站长期固定补贴电价,每年补贴电站2.5GW~3.5GW,支持光伏行业的持续发展。
日本针对分布式光伏行业提出了“10万屋顶计划”、“百万屋顶计划”,采取对分布式光伏给予固定补贴电价、净电表制度等支持措施,支持期长达20年,促进了分布式光伏行业的迅速发展。从发展结构上看,发达国家更重视发展用户端分布式光伏电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二)中国的发展概况
中国分布式光伏电站起步较早,2002年,国家提出“送电到乡工程”,揭开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序幕。2009年开始,中国通过“金太阳”工程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两项措施,以投资补贴方式使分布式光伏发电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后国家针对分布式光伏行业出台了支持其发展的系列政策,进一步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市场拓展。
目前,全国28个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省份中,浙江、湖南、广东等地区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占比较高。此外,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00MW的省份超过10个,成为世界分布式光伏领域的重要市场。截至2015年6月底,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3578万KW,其中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571万KW,占比16.0%,近年来中国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情况见图3。
从国际发展水平看,中国由于电网特点与开发条件,分布式光伏处在探索与发展阶段,与全球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目前,发展较快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江苏(100万KW)、浙江(90万KW)、广东(54万KW)、山东(51万KW)和湖南(33万KW)。中国的分布式光伏发展以“金太阳”工程和工业园区项目为主,住宅项目也在逐渐兴起。各省份的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情况如表1所示。
三、 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有关政策
国务院分别于2012年12月和2013年6月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与举措,把积极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着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一项重要措施,鼓励工商业厂房、家庭、社区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把扩大分布式光伏作为扩大光伏应用范围,拓展国内市场的重要抓手。
随后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中提出了“大力开拓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鼓励各类电力用户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方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优先支持在用电价格较高的工商业企业、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依托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县),扩大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建设100个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1000个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小镇及示范村”等开拓光伏应用市场的举措。
随后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陆续制定了配套政策文件,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破除分布式光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
2013年7月,财政部出台《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13〕390号),建立中央财政按季向电网企业拨付补贴的机制,确保国家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给项目单位。同年11月,财政部出台《关于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电量免征政府性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3〕103号)。
2013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与环保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51号),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由0.8分/KWh提高至1.5分/KWh,扩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规模。同时发布了《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号),按光伏电站资源和建设条件制定了三类区域的标杆上网电价,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按全电量补贴0.42元/KWh,明确上网价格和补贴执行时间为20年。
国家能源局对分布式发电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服务程序等提出要求,建立国家规划和年度规模指导下的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机制(具体项目由省级及以下能源主管部门采取备案方式)出台《光伏发电运营监管暂行办法》(国能监管〔2013〕459号),做好对光伏发电量收购与补贴发放的后续监管工作。2013年9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光伏发电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66号),自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太阳能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提供免费接入、免费安装计量装置等便利,简化电网接入审批流程,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免收系统备用容量费,建立了服务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工作机制。
2013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会同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关于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服务的意见》(国能新能〔2013〕312号)。推动地方政府在试点地区成立以企业信用为基础、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具备借款资格和承贷能力的融资平台,由开行对分布式光伏提供融资支持,同时提供以中长期贷款为主,短期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为辅的多元化信贷产品,给予贷款条件优惠等。
四、 分布式光伏的商业模式
目前,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工业园区集中开发模式、小型建筑与户用模式、能源服务公司模式、融资租赁模式等。与分布式示范园区建设相匹配的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工业园区集中开发模式、融资租赁模式。
在各种模式中,业主、设备供货商、EPC承包商、运维商、服务方可以是同一家企业,也可以是通过商业合同相互关联的不同的企业,商业模式可以多样化,金融机构可以多角度提供服务,因此,商业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开拓性。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构成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商业体系比较完善,部分模式已成功实践。
以合肥高新区的分布式光伏示范区模式为例。示范区规划建设10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建设32MW,竣工总投资约2.6亿元,投产后能满足园区企业的一般性用电需求,经济与社会效益显着。该项目由苏美达集团与阳光电源集团共同开发与投资,是全国首批分布式光伏示范区之一。项目建成后主要为园区16家大型耗电企业提供电能。
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成立了园区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的开发协调机构(园区管委会),负责协调发电企业与园区用能企业签订屋顶协议与合同能源管理协议,与园区所属电网公司签订余电上网收购协议。在此模式下,业主获得电费与补贴收入,用电企业享受优惠电价与节能效益,园区管委会负责协调屋顶与并网接洽并收取少量手续费,促进协议的签订和项目的正常运营,实现了多方共赢。本项目业主方集开发商、设备供应商、EPC承包商为一体,有利于发挥组织与协调优势,减少商业与操作风险,在简化商业模式的同时,促进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等设备的消纳,形成多方互惠共赢的商业化运作模式。表2列出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项目参数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
从目前的分布式技术与经济效益看,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单位造价仍高于地面光伏电站,平均单位静态投资在7000~8000元/KW,电价按自用电量比率分类,在1.1~1.39元/KWh,具有经济效益好、回收期短的特点。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的主要变量是上网电价与发电小时数等,投资变化次之。经测算,电量降低10%,内部收益率降低约1.9%,内部收益率对项目运营期的发电量较敏感。项目电价具有竞争优势,电量能够被电网保障性收购,与其他电源类型相比,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将带来节能减排等社会效益。
五、 分布式光伏电站有何优劣
(一)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优势
(1)输出功率相对小,规模可灵活调整。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容量在数千瓦至数兆瓦之间,输出功率远远小于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可通过光伏发电的模块化设计调整规模的大小;可根据屋顶面积与建设条件等因素调整光伏系统的容量;安装方式相对灵活,适合在耗能集中区域进行分散式建设。
(2)项目污染少,环保效益突出。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其他新能源项目相同,在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污染和噪音,也不会对空气和水造成污染,适合在宜居的城市、偏远地区发展,也是防治雾霾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
(3)发电用电并存,输电线路线损少。大型地面光伏发电是升压接入输电网,仅作为发电电源参与电网运行,而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接入配电网,直接发直接用,且大部分能就地消纳。因不需要长距离输送,因此不存在线损,且直接在配电网消纳,利用率普遍高于地面光伏电站。
(4)靠近负荷中心,对电网影响不大。分布式光伏一般分布在中、东部负荷中心区域,直接售电给大型工商业用户、住宅等,不需长距离输送,节约电网成本,规模一般比地面并网光伏电站小,对电网的频率、电压波动影响有限。
(5)节约土地资源与开发成本。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不需在集中连片的土地上开发,因此能够有效节省土地资源,提高闲散屋顶、厂房的利用效率。同时,在大型工商企业用电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业主具有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积极性,项目开发成本一般低于大型并网光伏电站。
(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劣势
(1)参与主体较多,不确定因素增加。分布式光伏电站涉及屋顶所有者及用能企业较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分散性、多样性,派生出的商业模式也不尽相同,其不确定因素普遍多于地面光伏电站项目,比如某些项目可能出现屋顶权属转移、不可抗力、合同风险等不确定因素,因此开发及运营分布式光伏电站比大型并网光伏电站更复杂。
(2)电费结算效率较低。目前,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电费结算较多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缺乏催收与履约的保障,受用电企业经营情况影响,回收电费的及时性、稳定性值得关注。
六、 小结
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新兴的能源利用方式之一,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应用,具有商业开发的经济性,能够带来社会与环境效益,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光伏行业适宜拓展的方向。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促进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建议。
第一,建议继续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以国家支持分布式示范园区、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县为契机,发挥各方的组织优势,会同开发商、示范园区、金融与保险机构共同支持分布式光伏的拓展。推动分布式光伏合作平台的搭建,与政府、电网、企业等部门建立互助互动关系,建立合作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促进行业开发、融资和市场的完善。
第二,创新分布式光伏的支持方法,研究探索适合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融资模式与评审方法,创新金融产品,促进分布式光伏的规模化发展。
第三,关注分布式光伏项目的风险因素,对开发商资质、项目市场、商业化运营模式、施工建设等方面的风险因素应进行调研与分析,在评审阶段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贷后监管的难度。
第四,推动健全分布式光伏行业投融资体系建设,在保险、基金、公众投资方面积极深化合作,创新开发模式,积极与专业的、开发运营经验丰富的企业沟通,争取优质的客户资源,满足分布式光伏的融资需求。
第五,关注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跟踪分布式光伏专业化运维公司、开发服务公司、配电网和储能等产业体系的建设,把握行业的风险因素,有效指导行业的开发评审,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分布式光伏行业的进步。
分布式光伏发电相关政策
《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工作方案》
最近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工作方案》(草案)由国家能源局颁布,方案包括,项目可行性分析、落实项目安装条件、工作进度安排、政策支持机制、组织实施方式、示范区选择原则等六方面。
一、项目可行性分析
在落实安装条件的基础上,调查分析各项目的运行条件:例如,安装光伏的单位的光伏发电出力与用电负荷的匹配情况;项目光伏发电量和自发自用比例;项目的发电成本及合理收益,与用户侧替代网购电的价格对比,并考虑消费光伏发电量的用户的收益分成,提出最低度电补贴标准建议。
二、落实项目安装条件
省(区、市)级能源主管部门指导拟开展示范的工业园区管委会、承担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经营的企业,落实光伏安装和运行条件。
三、工作进度安排
能源局要求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含计划单列市)按要求,组织编制示范区实施方案并初步论证后,于2013年7月10日前将实施方案上报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对各地区上报的示范区实施方案进行审核,按照示范区的先进性、经济性、可推广性进行筛选,并将实施方案送电网企业研提配套电网落实的意见。在7月20日前明确示范区名单,于2013年7月底前启动建设。
四、政策支持机制
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发电量给予补贴。自发自用电量和多余上网电量均按照统一标准补贴(暂按补贴期限20年测算,以国家价格主管的文件为准),中央财政不再给予项目投资补贴;在国家补贴标准之外,地方政府可给予项目投资补贴或增加度电补贴。
用户从电网购电执行正常的用电价格政策,多余光伏发电量上网,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脱硫燃煤火电标杆电价收购。
对光伏发电的发电量、多余光伏发电量上网电量,由电网企业负责计量、统计,并据此按照国家规定的度电补贴标准按月转拨国家补贴资金。
光伏发电项目可由电力用户自建,也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合同能源管理企业应与电力用户应依据国家关于合同能源管理等规定,签订能源服务协议。
五、组织实施方式
国家能源局负责指导各地区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建设,协调并督促电网企业做好配套并网服务,及时解决示范区实施中遇到的政策方面的问题。
六、示范区选择原则
在具备规模化应用、经济性好的地区率先开展示范,鼓励园区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一个业主统一投资建设经营,由其统一协调建筑屋顶使用、光伏发电量消费以及与电网的关系。
《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政策》
最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在国内部分地区相继出台,其补贴力度超过业内预期。其中嘉兴光伏产业园对建成的分布式项目给予每度电2.8元的补贴,在行业上下引起震动。在嘉兴之后江西、安徽等地关于个人分布式光伏电站补贴政策也先后出炉。新能源行业分析师认为,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力度超预期,将有利于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加速发展。
6月18日举行的“2013长三角嘉兴投资贸易洽谈会暨嘉兴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推介会”上传出,嘉兴光伏产业园内建成的个人分布式项目将得到每度电2.8元的补贴,补贴三年,逐年下降5分钱。“平均下来,三年半就可以收回成本。”业内人士戏称,这下全国人民都要去嘉兴建分布式电站了。
除了嘉兴光伏产业园,桐乡市出台的《关于鼓励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的政策意见(试行)》给予的补贴同样丰厚。桐乡市提出对装机容量0.1兆瓦以上的示范工程项目实行“一奖双补”。首先给予投资奖励,即对实施项目按装机容量给予每瓦1.5元的一次性奖励;其次是发电补助,政府对光伏发电实行电价补贴,建成投产前两年按0.3元/千瓦时标准给予补贴,第三至第五年给予0.2元/千瓦时标准补贴;此外桐乡市还鼓励屋顶资源出租,对出租方按实际使用面积给予一次性30元/平方米的补助。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各省市已基本完成上报分布式光伏示范区方案,各省市补贴方案将陆续出炉。近期江西、安徽等地关于个人分布式光伏电站补贴政策已先后出炉。其中,合肥市规定居民自家建光伏发电项目或企事业单位建设光伏停车场,项目投入使用并经验收合格后,按装机容量一次性给予2元/瓦补贴,另外按照发电量给予每度电0.25元的补贴。
江西省则以实施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的形式给予专项资金补助。补助标准考虑国家政策、光伏组件市场价格等因素逐年调整,一期工程将补贴4元/峰瓦,二期工程暂定3元/峰瓦。目前居民自建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将获得4000元左右的补贴。
新能源行业资深分析师表示,各省市补贴标准普遍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给予0.25-0.3元/度的补贴。国家层面期限长达20年的补贴方案也将很快出炉,预计为0.45元/度。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加快光伏行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中已经明确要求全额收购光伏发电量,再加上补贴力度较大,将带动个人投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积极性。从而能消化掉部分过剩产能,曲线驰援国内光伏制造行业。
目前已知的出台地方性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的地域有:
嘉兴:光伏产业园内建成的个人分布式项目将得到每度电2.8元的补贴,补贴三年,逐年下降5分钱。
桐乡:对装机容量0.1兆瓦以上的示范工程施项目按装机容量给予每瓦1.5元的一次性奖励;其次是发电补助,政府对光伏发电实行电价补贴,建成投产前两年按0.3元/千瓦时标准给予补贴,第三至第五年给予0.2元/千瓦时标准补贴。
合肥:居民自家建光伏发电项目或企事业单位建设光伏停车场,项目投入使用并经验收合格后,按装机容量一次性给予2元/瓦补贴,另外按照发电量给予每度电0.25元的补贴。
江西:以实施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的形式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期工程将补贴4元/峰瓦,二期工程暂定3元/峰瓦。
在看完以上内容之后,相信你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有了一定认识,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分布式光伏发电,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内容。
第一篇 原理及意义篇
1.什么是光伏发电?什么是分布式光伏发电?
答: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太阳电池把太阳辐射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发电方式。光伏发电是当今太阳光发电的主流,所以,现在人们通常说的太阳光发电主要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用户所在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
分布式光伏发电遵循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2.您知道光伏发电的历史起源吗?
答:
1839年,19岁的法国贝克勒尔做物理实验时,发现在导电液中的两种金属电极用光照射时,电流会加强,从而发现了“光生伏打效应”;
1930年朗格首次提出用“光伏效应”制造“太阳电池”,是太阳能变成电能;
1932年奥杜博特和斯托拉制成第一块“硫化镉”太阳电池;
1941年,奥尔在硅上发现光伏效应;
1954年5月美国贝尔实验室恰宾、富勒和皮尔松开发出效率为6%的单晶硅太阳电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太阳电池。同年,威克尔首次发现了砷化镓有光伏效应,并在玻璃上沉积硫化镉薄膜,制成了太阳电池。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由此诞生并发展起来。
3.光伏电池是怎么发电的?
答:光伏电池是一种具有光‐电转换特性的半导体器件,它直接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直流电,是光伏发电的最基本单元。光伏电池特有的电特性是借助于在晶体硅中掺入某些元素(例如:磷或硼等),从而在材料的分子电荷里造成永久的不平衡,形成具有特殊电性能的半导体材料。在阳光照射下,具有特殊电性能的半导体内可以产生自由电荷,这些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并积累,从而在其两端形成电动势,当用导体将其两端闭合时便产生电流。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生伏打效应”,简称“光伏效应”。
太阳能发电原理图
4.光伏发电系统由哪些部件构成?
答: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方阵(光伏方阵由光伏组件串并联而成)、控制器、蓄电池组、直流/交流逆变器等部分组成。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光伏组件,而光伏组件又是由光伏电池串、并联并封装而成,它将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伏组件产生的电为直流电,我们可以直接以直流电的形式应用,也可以用逆变器将其转换成为交流电,加以应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光伏系统产生的电能我们可以即发即用,也可以用蓄电池等储能装置将电能存放起来,按照需要随时释放出来使用。其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
5.什么是配电网?配电网与分布式光伏发电有什么关系?
答:配电网是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电容、计量装置以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一般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其结构呈辐射状。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使配电系统中发电与用电并存,配电网结构从放射状结构变为多电源结构,短路电流大小、流向以及分布特性均发生改变。
6.为什么说光伏电力是绿色低碳能源?
答:光伏发电具有显著的能源、环保和经济效益,是最优质的绿色能源之一。在我国平均日照条件下,光伏发电系统全寿命周期内能量回报超过其能源消耗的15倍以上,光伏发电的碳排放量仅是燃煤发电的5%左右。欧盟已提出2030年光伏发电约占总发电量15%的宏伟愿景。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在近20年中获得了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压力,如参比欧盟相同的光伏占发电量15%的目标,则到2030年我国光伏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0.5亿千瓦,按年发电1200小时计算,年发电量可达12600亿千瓦时,相当于2012年全国总用电量的25%,可节约用煤4.08亿吨标准煤,实现减排二氧化碳约9.9亿吨,年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分别达到914万吨、184万吨、23万吨,同时可减少因燃煤发电带来的固废排放1.4亿吨和用水31.75亿吨。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研究结果:从减排二氧化碳效果而言,安装1平米太阳能光伏相当于植树造林100平米,发展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将是根本上解决雾霾、酸雨等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
7.如何看待有报道说“生产光伏电池组件时消耗大量能源”的消息?
答:太阳电池在其生产过程中确实要消耗一定的能量,特别是工业硅提纯、高纯多晶硅生产、单晶硅硅棒/多晶硅硅锭生产三个生产环节的能耗较高。但是太阳能电池在20‐25年的使用寿命期内能够不断产生能量。据测算,在我国平均日照条件下,光伏发电系统全寿命周期内能量回报超过其能源消耗的15倍以上。在北京以最佳倾角安装的1kWp屋顶光伏并网系统的能量回收期1为1.5‐2年,远低于光伏系统的使用寿命期20‐30年。也就是说,该光伏系统前1.5‐2年发出的电量是用来抵消其生产等过程消耗的能量,1.5‐2年之后发出的能量都是纯产出的能量。所以应该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评价光伏电池的能耗。
8.我们有多少太阳光可以利用?它能够成为未来主导能源吗?
答: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能辐射能够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1万倍。地表每平方米平均每年接收到的辐射随地域不同大约在1000‐2000kWh之间。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在全球4%的沙漠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就足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太阳能光伏享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屋顶、建筑面、空地和沙漠等),其潜力十分巨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着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从2007年开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二氧化碳第一排放国,且还将持续走高。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12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新增量为3亿吨,超过欧美当年减排2.5亿吨的总减排量,我国承受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据预测,直到2030年,我国才会达到排放顶点;我国不仅是原油进口大国,也已成为原煤进口的第一大国,2012年净进口原煤2.4亿吨。原油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6%,我国还是电力消费和电力装机世界第一大国,可常规能源储采比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不把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的百年大计,能源短缺和环境的持续恶化就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出路之一。随着光伏发电的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应用,其发电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成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能源供应方式,逐步从补充能源到替代能源并极有希望成为未来的主导能源。
备注:能量回收期(年)=光伏系统全寿命周期内的能耗/光伏系统每年的能量输出。
第二篇 资源与应用篇
9.我国太阳能资源是如何分布的?
答:我国太阳能总辐射资源丰富,总体呈“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干燥区大于东部湿润区”的分布特点。其中,青藏高原最为丰富,年总辐射量超过1800kWh/㎡,部分地区甚至超过2000kWh/㎡。四川盆地资源相对较低,存在低于1000kWh/㎡的区域。
全国太阳辐射总量等级和区域分布表
全国水平面太阳总辐射图
10.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哪些应用形式?
答: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用户所在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
分布式光伏发电包括并网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离网型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多能互补微电网等应用形式。并网型分布式发电多应用于用户附近,一般与中、低压配电网并网运行,自发自用,不能发电或电力不足时从网上购电,电力多余时向网上售电;离网型分布式光伏发电多应用于我国边远地区和海岛地区,它不与大电网连接,利用自身的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直接向负荷供电;分布式光伏系统还可以与其它发电方式组成多能互补微电系统,如水/光/风/储互补发电系统等,既可以作为微电网独立运行,也可以并入电网联网运行;对于西部地区在地面建设规模较大的光伏系统,为特定的用户供电并通过公共电网进行负荷平衡的,也可以看作为一种广义的分布式光伏发电。
11.分布式光伏发电适用于哪些场合?
答:分布式光伏系统的适用场合可分为两大类:一、可在全国各类建筑物(如城市和农村的建筑屋顶、高耗能企业厂房和农业大棚等)和公共设施上推广,形成分布式建筑光伏系统。选择骨干电网覆盖区或负荷集中区,利用当地各类建筑物和公共设施,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缓解了部分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的电力短缺,解决高耗能企业的生产用电问题。二、可在我国偏远农牧区、海岛等少电无电地区推广,形成离网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或微电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原因,我国仍有部分偏远地区的人口没有解决基本用电问题,以往的农网工程大多依靠大电网延伸、小水电、小火电等供电,电网延伸困难极大且供电半径过长,导致供电电能质量较差。发展离网型分布式发电系统,不仅可以解决处于电网末端的少电、无电地区居民的基本用电问题,还可以清洁高效地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有效的解决了能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
分布式建筑光伏系统
12.哪些地点适合安装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
答:目前,我国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要集中在用电量较为紧张的发达地区以及公共电网不稳定的偏远地区,比较适合在以下行业应用:
1)工业领域厂房:特别是在用电量比较大、网购电价比较高的工厂,通常厂房屋顶面积很大,屋顶开阔平整,适合安装光伏阵列;并且由于用电负荷较大,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可以做到就地消纳,抵消一部分网购电量,从而节省用户的电费;
2)商业建筑:与工业园区的作用效果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商业建筑多为水泥屋顶,更有利于安装光伏阵列;但是往往对建筑美观性有要求。按照商厦、写字楼、酒店、会议中心、度假村等服务业的特点,用户负荷特性一般表现为白天较高、夜间较低,能够较好地匹配光伏发电特性;
3)农业设施:农村有大量的光伏可用屋顶面积,其中包括自有住宅屋顶、蔬菜大棚、鱼塘等,农村往往处在公共电网的末梢,很难保证供电,并且电能质量较差,在农村建设分布式光伏系统可提高用电保障率和电能质量;
4)市政等公共建筑物:由于管理规范统一、用户负荷和商业行为相对可靠,安装积极性高,市政等公共建筑物也适合分布式光伏的集中连片建设;
5)边远农牧区及海岛:由于距离电网遥远,我国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四川等省份的边远农牧区以及我国沿海岛屿还有数百万无电人口,离网型光伏系统或光伏与其他能源互补微网发电系统非常适合在这些地区应用。
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在教育、电信、石化、交通和军事等各行各业均有广泛应用。
13.什么是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
答:光伏建筑系统是指在建筑物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结合的并网发电是当前光伏发电重要的应用形式,技术进展很快,主要表现在与建筑结合的安装方式和建筑光伏的电气设计方面。按照与建筑结合的安装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光伏建筑集成(或光伏建筑一体化,英文名称是Building Integrated PV,就是平常说的BIPV)和光伏建筑附加(英文为Building Attached PV,缩写是BAPV)。定义如下:
BIPV:采用特殊设计的专用光伏组件,安装时替代原有的建筑材料或建筑构件,与建筑融为一体的光伏系统。拆除光伏组件则建筑不能正常使用。光伏组件不仅要满足光伏发电的功能要求同时首先必须满足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如坚固耐用、保温隔热、防水防潮、适当强度和刚度等性能,常见的有光伏瓦、光伏幕墙、光伏天棚、光伏窗和光伏遮阳棚或遮阳板。
BAPV:采用普通光伏组件,在原有建筑上安装,并不替代建筑材料或建筑构件,直接安装到屋顶或附加在墙面的光伏系统。拆除此建筑上的光伏组件,并不会影响原有建筑的基本功能。
光伏与建筑结合有如下几种形式:
14.光伏阵列在建筑物侧立面安装和在屋顶安装有什么差异?
答:光伏阵列与建筑物相结合的方式可分为屋顶安装和侧立面安装两种方式,可以说这两种安装方式适合大多数建筑物。
屋顶安装形式主要有水平屋顶、倾斜屋顶和光伏采光顶。其中:
1)水平屋顶:在水平屋顶上,光伏阵列可以按最佳角度安装,从而获得最大发电量;并且可采用常规晶硅光伏组件,减少组件投资成本,往往经济性相对较好。但是这种安装方式的美观性一般。
2)倾斜屋顶:在北半球,向正南、东南、西南、正东或正西倾斜的屋顶均可以用于安装光伏阵列。在正南向的倾斜屋顶上,可以按照最佳角度或接近最佳角度安装,从而获得较大发电量;可以采用常规的晶体硅光伏组件,性能好、成本低,因此也有较好经济性。并且与建筑物功能不发生冲突,可与屋顶紧密结合,美观性较好。其它朝向(偏正南)屋顶的发电性能次之。
3)光伏采光顶:指以透明光伏电池作为采光顶的建筑构件,美观性很好,并且满足透光的需要。但是光伏采光顶需要透明组件,组件效率较低;除发电和透明外,采光顶构件要满足一定的力学、美学、结构连接等建筑方面要求,组件成本高;发电成本高;为建筑提升社会价值,带来绿色概念的效果。
立面安装侧立面安装形式主要指在建筑物南墙、(针对北半球)东墙、西墙上安装光伏组件的方式。对于多、高层建筑来说,墙体是与太阳光接触面积最大的外表面,光伏幕墙垂直光伏幕墙是使用的较为普遍的一种应用形式。根据设计需要,可以用透明、半透明和普通的透明玻璃结合使用,创造出不同的建筑立面和室内光影效果。双层光伏幕墙、点支式光伏幕墙和单元式光伏幕墙是目前光伏幕墙安装中比较普遍的形式。目前用于幕墙安装的组件成本较高,光伏系统工程进度受建筑总体进度制约,并且由于光伏阵列偏离最佳安装角度,输出功率偏低。除了光伏玻璃幕墙以外,光伏外墙、光伏遮阳蓬等也可以进行建筑立面安装。
水平屋顶
倾斜屋顶
光伏采光顶
光伏幕墙
15.农业大棚、鱼塘可以安装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吗?
答:大棚的“升温、保温”一向是困扰农户的重点问题。“光伏农业大棚”,有望解决这一难题。由于夏季的高温,在6~9月份众多品类的蔬菜无法正常成长,而“光伏农业大棚”,如同在农业大棚外表添补了一个分光计,可隔绝红外线,阻止过多的热量进去大棚;在冬季和黑夜的时候,则能阻止大棚内的红外波段的光向外辐射,降低晚上温度下跌的速度,起到保温的作用。“光伏农业大棚”能供给农业大棚内照明等所需电力,剩余的电力还能并网。在离网形式的“光伏农业大棚”中,可与LED系统相互调配,白日阻光保障植物的成长,同时发电;黑夜LED系统应用白日所发电力,提供照明。
在鱼塘中也可以架设光伏阵列,池塘可以继续养鱼,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较好地解决了发展新能源和大量占用土地的矛盾。因此,农业大棚和鱼塘可以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农业大棚
光伏鱼塘
第三篇 政策篇
16.什么是“自发自用,余量上网”?
答:“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一种商业模式。对于这种运行模式,光伏并网点设在用户电表的负载侧,需要增加一块光伏反送电量的计量电表(表2),或者将电网用电电表(表3)设置成双向计量。用户自己直接用掉的光伏电量,以节省电费的方式直接享受电网的销售电价;反送电量单独计量,并以规定的上网电价进行结算,按照国内目前的政策,电网企业按照当地脱硫燃煤标杆电价收购光伏上网电量。在这种情况下,光伏用户应尽可能全部将光伏电量自用,否则馈入电网的电量的价值要小于自用光伏电量的价值。
“自消费”政策原理和接线图
2010年以后,光伏成本大幅度下降,在欧洲光伏电价普遍降到了20欧分/kWh以下,而欧洲各国的电网零售电价普遍在20‐25欧分/kWh,光伏进入“平价上网”时代。于是,2011年德国推出了“自消费”政策,即“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政策,鼓励光伏用户自发自用,电力公司以国家公布的光伏上网电价收购富余上网电量。2012年,德国的光伏上网电价(13‐19欧分/kWh)已经大大低于电网的零售电价(25欧分/kWh),光伏用户“自发自用”的光伏电量效益明显,自消费市场迅速扩大,据统计,2012年德国光伏市场的三分之一属于“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市场。
德国“自消费”政策的优点:“自发自用”光伏电量抵消电网电量,不做交易,国家也不用支付电价补贴,节省了国家资金,具有促进技术进步和配电网侧改造的作用。
德国“自消费””政策的缺点:“自发自用”光伏电量减少了电网企业的营业额;反送电量(余电上网)需要交易,增加了交易成本;很多中小用户无法为电网企业开发票,反送电量在交易操作上需要解决工商和税务等问题。
17.“自发自用”电量和“余量上网”电量的补贴方式相同吗?
答:目前国家政策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采取“单位电量定额补贴”的方式,即对光伏系统的全部发电量都进行补贴,所以无论是“自发自用”电量还是和“余量上网”电量均按同一标准补贴。
18.什么是光伏上网标杆电价政策?
答:“光伏上网标杆电价”政策是根据光伏发电的当前成本,并考虑合理利润后制定的电价,光伏项目开发商以这样的价格将光伏电量出售给电网企业,其中,高出当地脱硫机组上网电价的差额部分采取“全网分摊”的办法对电网企业进行回补。目前我国的政策只对在高压侧
上网的大型电站采取“上网电价”方式进行回补。而对于用户侧上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则采用按发电量定额补贴的方式。在有些国家“上网电价”政策不但适用于大型光伏电站,而且也适用于分布式光伏系统。“上网电价”政策在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技术特点如下:
1)光伏系统的并网点和发电电量计量电表(图中5)安装在用户电表的外侧,即并网点在电网侧;
2)光伏电量全部馈入低压公共配电网;
3)电力公司根据光伏电量以“上网电价”全额收购光伏电量,按月结算;
4)用户从电网取电则同没有装光伏系统时一样,根据用户电表缴费。
“上网电价”法的光伏系统并网连接图
“上网电价”政策是2011年以前欧洲各国普遍采用的政策。2000年,德国率先实施“上网电价”法,该项政策的实施大大拉动了德国国内光伏市场,连续多年光伏发电的安装量居世界第一。继德国之后,欧洲其它国家也都前后开始实施“上网电价”法,使得整个欧洲的光伏市场迅速上升,2007和2008年,欧洲的光伏市场都占到世界光伏市场的80%。“上网电价”政策的优点:发电和用电分开,保证了光伏电量的全额收购;不存在发电时段与负荷不匹配的问题;无论自己建设还是开发商建设,都是同电网企业签订售购电合同(PPA),收益透明,有保障,开发商容易介入;用户用电全部缴费,不影响电网企业的营业额;电网企业仅承担脱硫标杆电价部分,差价由国家补,电网企业不受损失;所有电量都经过正常交易,国家税收不受损失。
“上网电价”政策的缺点:同大型光伏电站的商业模式一样,国家补贴脱硫标杆电价之上的差价,需要支付更多的资金;无论大小客户,都要与电网企业签订PPA,增加了交易成本;很多中小用户无法为电网企业开发票,操作上需要解决工商和税务等问题;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多方制约机制,才能形成可供公开监督的电力市场。
19.什么是单位电量定额补贴政策?
答:“单位电量定额补贴”政策简称“电量补贴政策”,就是按照光伏系统所发出的电量进行补贴,有别于“初投资补贴”。分布式发电采用电量补贴政策,特点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即自发自用的光伏电量不做交易,国家按照自用电量给与补贴,富余上网电量除了电网企业支付的脱硫电价外,也享受国家的度电补贴。
20.不同领域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是否相同?
答:鼓励各位电力用户、投资企业、专业化合同能源服务公司以及个人等作为项目单位,投资建设和经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目前采用对所有分布式光伏电量给与定额补贴,因此光伏度电收益直接受户用电电价水平的影响。工商业用电电价0.8‐1.4元/kWh,大工业用电电价在0.6‐0.8元/kWh,公共事业单位用电电价在0.5‐0.6元/kWh,政府建筑、学校、医院等公共事业单位、农业用电和居民用电则只有0.3‐0.5元/kWh。因此,采用单位电量定额补贴对于不同的安装在不同建筑或用电户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收益是不同的,这需要开发商自己判断和决定项目是否合算。
21.有关分布式光伏发电相关政策应该咨询哪些部门?
答:有关分布式光伏发电相关政策应当咨询地市级或县级能源主管部门。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鼓励地市级或县级能源主管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建立与并网接入申请、并网调试和验收、电费和补贴发放与结算等相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竣工验收等一站式服务体系,简化办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22.用户怎样获得国家的电量补贴?
答:电网企业负责指导和配合项目单位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并网运行调试和验收,与项目单位签订购售电合同。电网企业对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全部发电量和上网电量分别计量。
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电量给予补贴。电网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的上网电价与项目单位结算上网电量电费,并按国家规定的按电量补贴的政策,对项目全部发电量按月向项目单位转付国家补贴资金。
23.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资金通过什么方式发放给业主?
答:用户从电网购电执行正常的用电价格政策,多余光伏发电量上网,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脱硫燃煤火电标杆电价收购。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所发电量无法满足项目对应的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时,电网企业必须像对待普通电力用户一样承担供电责任。
光伏发电项目可由电力用户自建,也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
合同能源管理企业应与电力用户依据国家关于合同能源管理等规定,签订能源服务协议。用户自建光伏系统的自用光伏电量不做交易,对于项目业主安装在其它电力用户屋面上的自用光伏电量,由项目业主与电力用户按照合同能源管理协议进行结算。对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多余光伏上网电量,由电网企业负责计量、统计,光伏系统全部发电量均可得到国家电量定额补贴。电网企业依据光伏电量的计量数据按照国家规定的度电补贴标准按照结算周期转拨国家补贴资金。
24.国家相关的能源政策对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推广有什么影响?
答:2012年7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国能新能(2012)194号),提出优先利用建筑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实现集中开发,分散开发和分布式利用共同发展;2012年9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国能新能(2012)298号),计划在全国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15GW;2013年2月27日,国家电网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解决了分布式光伏并网难的问题;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对外发布”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光伏发电按照资源分区的上网电价和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补贴标准的初步意见;2013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俗称“国八条”,特别提出大力开拓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2013年7月1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分布式发电的项目规划,项目管理,电网接入以及政策保障的相关原则;2013年7月2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13)390号),明确了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补贴原则和补贴发放原则,免除了项目开发商担心补贴资金拖欠的后顾之忧。2013年8月,国家能源局日前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名单,该批名单涉及7省5市、总共18个示范区项目。这一系列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的出台以及后续光伏分布式补贴价格、金融扶持政策等政策的陆续出台,明确了光伏发电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和应用规模,解决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补贴标准,电网接入和资金来源等关键问题,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市场推广。2014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发布以来,各地区积极制定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有力推动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在众多领域的多种方式利用,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是各地区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政策尚未完全落实、配套措施缺失、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破解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关键制约,大力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化发展,加快扩大光伏发电市场规模,现就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2015年3月,国家能源局转发了由水电力利规划设计总院的《光伏扶贫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大纲(修订稿)》,此举是为持续推进、完善光伏扶贫工作进展,为各扶贫地编制光伏扶贫实施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第四篇 项目管理篇
25.如何管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答: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规划指导和监督管理;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在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本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和监督管理;委托国家太阳能发电技术归口管理单位承担技术、信息和工程质量控制工作。
26.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什么需要备案?不需要国家补贴的项目能开工建设么?
答:现阶段分布式光伏发电仍然需要国家补贴,假定每年安装5GW分布式光伏发电,全年发电量至少60亿kWh,如果每kWh补贴0.42元,则需要25.2亿元人民币。为了优化补贴资金配置,备案是必须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地市级能源或县级能源主管部门实行备案管理。如果项目不需要国家补贴,则直接实行备案管理后就可以开工建设。
27.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如何备案,应准备哪些材料?
答:项目单位向地市级或县级能源主管部门提交固定资产投资备案表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申请表,应包含以下材料:
1)符合建筑等设施安装光伏发电系统相关规定的项目方案;
2)项目用地或屋顶等场址使用证明;
3)地市级或县级电网公司出具的项目并网接入意见;
4)如果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则需提供与电力用户签订的能源服务管理合同等材料
5)地方政府根据有关规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28.哪些情况可能出现备案失败或者失效?
答:地市级或县级能源主管部门在受理项目备案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告知项目单位。当申请项目的累计规模超出该地区年度指导规模时,当地能源主管应发布通知,停止受理项目备案申请。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有效期内,如果无特殊原因未建成投产,项目备案文件自动失效。
29.备案过的项目还能够申请变更么?怎么变更?
答:备案过的项目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变更。如果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必须变更原方案,则必须按照当初的申报程序,申请方案变更。
30.个人(家庭)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怎么界定?有什么优惠政策?
答:鼓励各位电力用户、投资企业、专业化合同能源服务公司以及个人等作为项目单位,投资建设和经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个人(家庭)安装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原则上“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电网调剂余缺”,对于自用光伏电量,自动抵消电网用电量,不进行交易;对于富余上网光伏电量,电网公司以当地脱硫燃煤标杆电价收购。个人(家庭)作为项目单位建设分布式光伏设施,单个项目装机规模原则上不大于30千瓦,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可视情况简化项目管理。
第五篇 设计安装篇
31.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答: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和线缆、汇流箱、交直流配电柜及监控系统等组成。其中汇流箱、交直流配电柜及监控系统可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安装。
32.如何取得当地的太阳能资源数据?
答:全国各地的辐照量及日照时数详见下图,如果想得到更详细的太阳能资源数据,可以从县级气象台(站)、国家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取得。也可以从NASA官方网站获得辐照量参考数据。
全国辐照量分布图
全国日照时数分布图
33.如何选择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并网电压?
答: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电压主要由系统装机容量所决定,具体并网电压需根据电网公司的接入系统批复决定。一般户用选择220V接入电网,商用选择380V接入电网。系统电压情况如下图所示。
34.光伏阵列安装倾角由什么决定?
答:光伏阵列的安装倾角主要由安装地域的经度、纬度、最佳辐照量决定,由于安装条件限制,组件安装倾角不能达到最佳时可适当调整角度。
35.光伏阵列的安装朝向如何确定?对发电效果有何影响?
答:由于影响光伏发电的主要原因为日照量,所以组件安装时应向阳光最充足的方向安装。不同安装角度对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亦有影响,假定最佳安装角度的效率为100%,不同方位、角度安装光伏组件的效率见下图:
36.如何选用光伏组件?
答:根据安装现场的具体情况可选用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光伏组件,安装现场的有效利用面积决定组件的规格尺寸,单位面积内想安装更大容量的话可选用高效率组件,根据现有建筑的外观也可选择不同边框颜色的组件,根据现场的串并联接线方式确定组件的接插件长度。组件的选用,需综合考虑安装面积,装机容量,成本等要素。一般来讲应选用信誉度好,质量好,有认证,质保售后服务好的组件产品。
37.如何选用逆变器?
答:一般根据系统的要求配置对应功率段的逆变器,选型的逆变器的功率应该与太阳能电池方阵的最大功率匹配,一般选取光伏逆变器的额定输出功率与输入总功率相近左右,这样可以节约成本。
38.对于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如何考虑光伏组件的颜色、透光、尺寸和形状?
答:颜色方面可以尽量选择与建筑颜色一致或相近的,对于透光,要考虑建筑对光线的要求,既满足室内对光线的需求,避免二次照明,也要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和面积,合理选择尺寸和形状,做好平衡和优化,以及专业的技术设计。
39.光伏阵列的设计安装要考虑风速的影响吗?安装分布式光伏时应如何考虑建筑荷载和抗风能力要求?
答:在建筑物屋顶安装光伏阵列,必须考虑建筑物屋顶的载荷,同时考虑气流在遇到建筑物后产生的紊流和加速对光伏阵列的安全性影响。只有充分考虑当地风况、地貌地形以及计划安装光伏光伏阵列的建筑物在周边环境的相对位置,才能确保光伏阵列和周边生命财产的安全。
40.如何决定家用光伏发电系统的装机容量?
答:家用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的大小,取决于用电设备负载、屋顶的样式和屋顶面积,并结合电网公司的批复意见,确定最终安装容量。水泥屋顶安装量约为70Wp/㎡,彩钢屋顶安装容量约为100Wp/㎡。
41.如何估算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发电量?
答:要估算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需要知道系统安装当地的有效日照时间,系统效率,系统安装容量。
例如1000W的光伏并网系统,安装地点为北京,有效日照时间为4小时,光伏并网系统效率约为80%,所以该系统日发电量计算公式=组件安装容量有效日照小时数鬃系统效率=1000×4×0.8=3200Wh,约为3.2度电。
42.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后,怎么区分家里当前用的电是来自电网还是自己家的太阳电池组件?
答: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完成后,电网公司会进行并网的检验验收,验收合格后会在业主家安装两块电表,两块电表会分别对光伏系统的发电和市电的用电量进行计量。最简单的办法是看电表,只要光伏系统端电表走字,就是在使用太阳电池组件发的电,如图所示:
43.安装后如果连续阴雨或者雾霾,光伏系统还会工作吗?会不会电力不足或者断电?
答: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阴雨或雾霾天太阳光辐照度会很低,光伏组件在弱光下也是可以发电的,但是,光伏系统的工作电压如果达不到逆变器的启动电压,那么系统就不会工作。分布式并网光伏系统与配电网是并联运行的,当光伏系统不能满足负载需求或由于阴天而不工作时,电网的电将自动补充过来,不存在电力不足与断电问题。
44.冬天天冷时会不会电力不足?
答: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受温度的影响是非常小的,直接影响发电量的因素是辐照强度和日照时长,冬天难免辐照强度会弱,日照时长会短,所以发电量较夏天会少,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系统为并网系统,只要电网有电,家庭负载就不会出现电力不足和断电的情况。
45.分布式光伏接入会不会影响电能质量?
答:电能质量即电力系统中电能的质量。系统的主要交直流转换部件为逆变器,逆变器经过电能质量测试仪测试合格后才可投产使用,所以不会对电能质量造成影响。
46.可以将白天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所发的电力储存起来用作夜晚照明吗?
答:可以将白天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所发的电力储存起来用作夜晚照明,这需要添加控制器和蓄电池等电器元件。白天控制器将光伏所发电力储存在蓄电池中,晚上控制器将蓄电池所储电力释放出来供照明使用。在没有储能设备的情况下,如果电网断电,系统将停止工作,但是若把其中的并网逆变器换成智能微网逆变器(并网与离网混合逆变器),系统依然可以正常运转。
47.在既有建筑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需要另行布线吗?如何和家中已有的电气系统连接?
答:光伏系统的线路分为直流部分和交流部分,这两部分线路是需要单独布线的。交流部分要与电网进行连接,并网点设在用户侧电表位置,最终形成与用户家中已有电气系统连接。
48.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监控装置安在哪些地方?会不会占据宝贵的室内空间?
答: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监控装置分为大型光伏电站监控、商用屋顶光伏系统监控和户用屋顶光伏系统监控。
大型光伏电站监控
商用屋顶光伏系统监控
户用屋顶光伏系统监控
光伏监控系统可以安装在室外,不占用室内空间。它以多种硬件产品及配套附件能够实现对光伏系统中各个环节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平台进行相关的数据存储与分析,最后以报表、曲线图等形式向用户反馈系统运行情况。
49.设计工程师在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系统设计时,需要客户提供哪些资料?
答:系统设计时需要客户提供的资料分为必选项和可选项两部分。必选项部分包括项目安装地点、建筑周围环境、建筑建设年份、屋顶类型、屋顶载荷、接入电压等级和屋顶照片等。可选项部分包括平均每月用电需求、屋顶结构、CAD图纸、屋顶表面情况、电表箱照片等。
当然,可选项部分填写的越详细,越有助于更加优化合理的进行设计,更好的提高发电量。
50.系统建好之后会由何单位去验收?验收时主要关注哪些地方?
答: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鼓励地市级或县级能源主管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建立与并网接入申请、并网调试和验收、电费和补贴发放与结算等相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竣工验收等一站式服务体系,简化办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验收时主要由电网企业组织开展,重点关注并网电性能、工程的建设质量、组件认证、逆变器认证与技术参数、防雷接地、消防安全等内容。
51.安装过程是怎么进行的?
答: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安装过程是,基础的安装,支架的安装,组件的安装,汇流箱、逆变器、配电柜等电器设备的安装,连接线路的安装,电网接入系统及计量装置的安装。
52.安装过程需要注意哪些电气安全要求?会不会漏电对人身产生危险?
答:只要有阳光,光伏组件就会有电,所以有阳光的时候是无法切断电源的,而且由于串接电压的积累,相应的对地电压也会很高。因此,安装过程应严格遵守系统供应商提供的安装使用说明书,由专业安装人员完成。设备的接线部分均使用专业的接插件进行安装,防护等级为IP65,电器设备也均有空气开关进行保护,可防止漏电电流对人生产生危害。同时,注意雨雪天气的防护。具体要求如下:
a.在安装组件时,请使用绝缘工具,不要戴金属饰品。
b.请勿在有负载的情况下断开电气连接。
c.必须保持接插头干燥和清洁,不要将其他金属物体插入接插头内,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来进行电气连接。
d.不要触摸或操作玻璃破碎、边框脱落和背板受损的光伏组件,除非组件断开了电气连接并且您穿着个人防护装备。
e.如果组件是潮湿的,请勿触碰组件,除非是在清洁组件的时候,但是需要按照组件清洗手册的要求操作。在没有佩戴个人防护装置或者橡胶手套的时候,一定不能触碰潮湿的接插头。
53.分布式光伏与建筑结合时如何满足建筑隔热隔音的要求?是否会影响室内采光?
答:(1)采用不同玻璃材质和结构控制隔热和隔音。分布式系统设备户内型的噪声应不大于65分贝,户外型的噪声由用户和制造厂协议确定,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与建筑结合时可设计隔音与隔热层,满足不同用户个性化需求。(2)采用不同的电池片及排布方式来调整透光率。分布式与建筑结合时会留出采光区域,不会影响室内采光。
54.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如何防雷?
答:雷电主要分为两种危害:直接雷击和间接雷击。下面以图例的形式介绍这两种雷击的防护。
直击雷的防护:在高大的建筑物上设立金属避雷入地导线,可将巨大的雷雨云层电荷释放掉。
感应雷的防护:在光伏系统中加入防雷器,也就是在汇流箱、逆变器等电器设备中增加防雷模块,用以防护间接雷击。
55.什么是双向电表?为什么需要双向电表?
答:双向计量电能表就是能够计量用电和发电的电能表。功率和电能都是有方向的,从用电的角度看,耗电的算为正功率或正电能,发电的算为负功率或负电能,该电表可以通过显示屏分别读出正向电量和反向电量并将电量数据存储起来。
安装双向电表的原因是由于光伏发出的电存在不能全部被用户消耗的情况,而余下的电能则需要输送给电网,电表需要计量一个数字;在光伏发电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时则需要使用电网的电,这又需要计量另一个数字,普通单块电表不能达到这一要求,所以需要使用具有双向电表计量功能的智能电表。
第六篇 运行维护篇
56.户用分布式 光伏发电系统 的常见故障有哪些?系统各部件可能出现哪些典型问题?
答: 由于电压未达到启动设定值造成逆变器无法工作、无法启动,由于组件或逆变器原因造成发电量低等;系统部件可能出现的典型问题有接线盒烧毁、组件局部烧毁。
57.如何处理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常见故障?
答: 系统在质保期内出现问题时,可先电话联系安装商或运营维护商将系统问题说明,安装商或运营维护商会根据用户叙述内容进行解答,如无法将故障排除会派出专人到现场进行检修。
58.户用分布式 光伏 发电系统的寿命有多长?
答: 不带蓄电池的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寿命一般为25年。
59.如何降低光电系统的维护成本?
答: 建议选择的系统各部件和材料市面上口碑好、售后服务好的产品。
合格的产品能降低故障率的发生,用户应严格遵守系统产品的使用手册,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测和清洁维护。
60.系统后期维护怎么处理,多久维护一次?怎样维护?
答: 根据产品供应商的使用说明书对需要定期检查的部件进行维护,系统主要的维护工作是擦拭组件,雨水较大的地区一般不需要人工擦拭,非雨季节大概1个月清洁一次。降尘量较大地区可以酌情增加擦拭次数,降雪量大的地区应将厚重积雪去除,避免影响发电量和雪融化后产生的不均匀遮挡,清理遮挡组件的树木或杂物等。
61.清洁 光伏组件 时用清水冲洗和简单的擦拭就行么?用水擦拭的时候会不会有触电的危险?
答: 为了避免在高温和强烈光照下擦拭组件对人身的电击伤害以及可能对组件的破坏,建议在早晨或者下午较晚的时候进行组件清洁工作。建议清洁光伏组件玻璃表面时用柔软的刷子、干净温和的水,清洁时使用的力度要小以避免损坏玻璃表面。
62.如何正确利用停机维护时间?
答 :优先选择清晨或傍晚光线弱系统未运行的时间对系统进行维护,维护时做好防护措施佩戴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
63.如何发现光伏阵列中某一块光伏组件是否出现故障?
答: 当用户发现在相同时节系统的发电量有所降低,或与邻近安装量相同的发电系统相比有所降低。则系统可能存在异常。用户可以通过汇流箱中监测数据的异常波动,及时发现光伏阵列中某一串组件是否出现故障,然后联系专业人员用钳形表、热像仪等专业设备对系统进行诊断,最终确定系统中出现问题的组件。
64.光电组件上的房屋阴影、树叶甚至鸟粪的遮挡会对发电系统造成用影响吗?
答: 每个组件所用太阳能电池的电特性基本一致,否则将在电性能不好或被遮挡的电池(问题电池)上产生所谓热斑效应。一串联支路中被遮蔽的太阳电池组件,将被当作负载消耗其他有光照的太阳电池组件所产生的能量,被遮蔽的太阳电池组件此时会发热,这就是热斑现象,这种现象能严重的破坏太阳电池。有光照的太阳电池所产生的部分能量,都可能被遮蔽的电池所消耗。为了避免串联支路的热斑,需要在光伏组件上加装旁路二极管,为了防止并联回路的热斑,则需要在每一路光伏组串上安装直流保险。
65.为防止光电组件遭重物撞击,能不能给光伏阵列加装铁丝防护网?
答: 不建议安装铁丝防护网。因为给光伏阵列加装铁丝防护网可能会给组件局部造成阴影,形成热斑效应,对整个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造成影响。另外,由于合格的光伏组件均已通过冰球撞击实验,一般情况下不用安装防护网。
66.烈日当空,易损器件坏了需立即更换吗?
答: 不能够立即更换,如要更换建议在早晨或者下午较晚的时候进行。
应及时联系电站运维人员,由专业人员前往更换。
67.雷雨天气需要断开 光伏发电系统 吗?
答: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都装有防雷装置,所以不用断开。建议为了安全保险,可以选择断开汇流箱的断路器开关,切断与光伏组件的电路连接,避免防雷模块无法去除的直击雷产生危害。运维人员应及时检测防雷模块的性能,以避免防雷模块失效所产生的危害。
68.雪后需要清理光伏发电系统吗?光伏组件冬天积雪消融结冰后如何处理?可以踩在组件上面进行清理工作吗?
答: 雪后组件上如果堆积有厚重积雪是需要清洁的,可以利用柔软物品将雪推下,注意不要划伤玻璃。组件是有一定承重的,但是不能踩在组件上面清扫的,会造成组件隐裂,影响组件寿命。
69.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能抵抗冰雹的危害吗?
答: 光伏并网系统中的合格组件必须通过正面最大静载荷(风载荷、雪载荷)5400pa,背面最大静载荷(风载荷)2400pa和直径25mm的冰雹以23m/s的速度撞击等严格的测试。
70.太阳电池的温升和通风?
答: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通风散热可以提高发电效率,最常用的办法为自然风进行通风。
71. 光伏发电系统 对用户有电磁辐射危害吗?
答: 光伏发电系统是根据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无污染,无辐射。逆变器、配电柜等电子器件都会通过EMC(电磁兼容性)测试,所以对人体没有危害。
72.光伏发电系统有噪音危害吗?
答: 光伏发电系统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不会产生噪音影响,逆变器的噪音指标不高于65分贝,所以不会有噪音危害。
73.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防火和消防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 分布式发电系统附近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一旦发生火灾所造成的人员及财产的损失不可估量。除了基本的消防安检措施外,还特别要求光伏系统具备自我检测、识别电弧和火情功能,降低火灾发生可能性。此外还需要每隔最长40米就必须预留防火和维修通道,而且必须有方便操作的紧急直流系统断路开关。
74.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出现故障后,用户应向谁报修,有没有全国统一服务电话?
答: 光伏系统出现故障要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给安装商,安装商会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故障处理,建议选择大品牌、信誉好的安装商。
第七篇 质量监控篇
75.为什么要重视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质量监控?
答: 首先,分布式光伏系统多是与建筑相结合的屋顶电站,若是电站质量存在问题不但可能造成电站内部设备的损坏甚至会危害到电站及周边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分布式光伏电站所发电量多为厂区自用,若是电站质量存在问题,可能会对用电设备造成损害;再次,分布式光伏电站是以发电量来获得经济效益的,若是电站质量存在问题,会影响整个电站的发电量,进而影响整个电站的收益。
76.各个部件合格就意味系统集成不需检测了吗?
答: 光伏系统虽然是有各个部件组成,但各部件合格并不意味着系统集成就合格。系统的整体设计、配置、安全、运行性能等都需要进行检测。
77.怎样选择合格的系统配件产品,质保时间大概多久?
答: 建议选择通过国家批准认证机构的认证的系统配件产品,关键部件和原材料型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应与认证产品一致。另外所有的系统配件产品的规格型号和技术参数应与整个系统的设计方案相匹配。一般说来,组件要求质保至少5年,逆变器要求质保至少2年。
78.分布式 光伏并网 系统的发电量监控数据和电表的计量数据是一样的吗?误差有多大?
答 :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发电量监控数据和电表的计量数据不一定是一样的。如果在同一个并网点采用相同的电量计量设备,精度也完全相同,那么得出的数据应该是一样的。但光伏并网系统使用的监控设备往往是系统建设单位自己采用的设备,而电表计量设备往往是电力部门安装的设备,因此设备不同,得到的数据可能会有一些差距。误差有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而电费和补贴费用的结算是依据电力部门安装的计量设备。
79.获得国家补贴需要哪些产品认证?
答: 在电网接入验收环节要保证建成的光伏系统符合相应的质量、安全性标准和要求才能通过验收。光伏系统中主要设备需要有相应的国内认证,包括:组件、逆变器、汇流箱等。
80.并网时如何监控上网电量?
答: 目前光伏电站业主主要是通过在并网点安装经过当地电力部门认可的电能计量表来进行监控,另外当地的电力调度中心通常可以通过远程通讯对各个并网光伏电站上网电量进行监控。业主也可以自行建设简化的信息系统,监控和优化上网电量。
81.系统的发电量能够实现在线监测吗?
答: 各电网企业配合本级能源主管部门开展本级电网覆盖范围内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计量、信息监测与统计。若是光伏系统安装有相应的监控系统,可以对发电量实现在线监测,另外监控系统还可对关键设备参数、电能质量、环境参数等实现在线监测。
82.怎样判断分布式 光伏并网 系统的质量好坏?
答: 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质量好坏要经过部件和系统综合检测才能确定。检测内容包括对各个部件的检测、对系统安全性和性能进行检测。
83.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出现质量问题后,供应商会走什么样的维修程序,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答: 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出现质量问题后,现场运维人员需要判断问题点,反馈给供应商,供应商通常会先派工程师到现场确认质量问题并进行解决,若是由于关键设备引起的质量问题,供应商会联系设备厂家,设备厂家工程师一般一周内会到达现场进行维修处理。
84.业主怎样大致判断自己的光伏系统的优劣?怀疑系统存在质量问题应该如何寻求得到解决?
答: 业主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初步判断。首先对系统外观进行检查,如组件,阵列、汇流箱等,如发现问题,如组件损坏、遮挡、灰尘等,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检查电站建设承包单位采用的系统部件是否具备质量认证证书。另外还要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现场测试,如接地连续性、绝缘性、是否具有防雷装置等;还需要对系统电气效率进行测试,如果发现问题,应该让电站建设单位及时解决。
85.如何判断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工作是否稳定,电能质量是否达到要求,系统故障状态下是否会对家用电器造成损坏?
答: 可以使用电能质量分析仪在电站并网点对电能质量进行测试,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如果符合要求,则光伏并网系统工作稳定。一般光伏系统故障情况下会有保护装置切断电源,因此不会对家用电器造成损坏。
86.我国目前获得许可的光伏系统和产品检测和质量认证机构有哪些?
答: 认证机构主要有: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
检测机构主要有:中国科学院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质量检测中心、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深圳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扬州光电产品检测中心等。
第八篇 并网申请流程篇
87.如何向电网公司申请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接入?
答: 分布式光伏项目业主在准备好相关资料后,向电网公司地市或县级客户服务中心提出接入申请,客户服务中心协助项目业主填写接入申请表;接入申请受理后在电网公司承诺时限内,客户服务中心将通知项目业主确认接入系统方案;项目建成后业主向客户服务中心提出并网验收和调试申请,电网企业将完成电能计量装置安装、购售电合同及调度协议签订、并网验收及调试工作,之后项目即可并网发电。
88.发出的电用不完怎么办?如何向电网卖出光伏余电?
答: 与电网公司签订有上网电量的相关协议后,电网公司对用不完的上网电进行计量,根据国家规定的价格,按照电费结算周期及时支付给项目业主。
89.分布式系统申请接入是否需要费用?个人和企业申请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各需要什么资料,流程分别是什么?
答: 电网公司在并网申请受理、接入系统方案制订、接入系统工程设计审查、计量装置安装、合同和协议签署、并网验收和并网调试、政府补助计量和结算服务中,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
自然人和法人申请分布式光伏并网分别需要如下资料:
(1)自然人申请需提供资料: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本、房产证等项目合法性支持性文件。
(2)法人申请需提供资料:1.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和法人委托书原件(或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土地证等项目合法性支持性文件。3.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同意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需核准项目)。4.项目前期工作相关资料。
: 业主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初步判断。首先对系统外观进行检查,如组件,阵列、汇流箱等,如发现问题,如组件损坏、遮挡、灰尘等,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检查电站建设承包单位采用的系统部件是否具备质量认证证书。另外还要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现场测试,如接地连续性、绝缘性、是否具有防雷装置等;还需要对系统电气效率进行测试,如果发现问题,应该让电站建设单位及时解决。
90.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答: 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主要需提前考虑安全、光伏配置、计量和结算方面的问题。
在安全方面:并网点开关是否符合安全要求,设备在电网异常或故障时的安全性,能否在电网停电时可靠断开以保证人身安全等。在光伏配置方面:光伏容量的配置,主要设备选择,接入点的选择,系统监测控制功能的实现,反孤岛装置的配置安装等。在计量和结算方面:计费和结算方式,上网电价情况,获得电价补贴所需的材料、数据及流程等。
91.在自己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如何获得小区物业的支持和邻居们的同意?
答: 目前,物权问题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要提供其他业主、物业、居委会的同意证明。包括所在单元所有邻居的书面签字证明(包括所有邻居的签名、电话、身份证号),以及所在小区物业、业主委员会同意的证明,并由其所在社区居委会盖章。
92.如果电网停电或发生其他故障,户用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还能正常运行吗?
答: 电网停电后,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一般都会退出运行,不能正常发电。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孤岛现象,即电网停电后,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仍然带着部分负荷继续运行,影响检修人员人身安全,并存在损坏家用电器及电网设施的可能性。因此分布式光伏系统必须具备防孤岛功能。
93.当地电力公司是否有专人受理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申请业务?联系热线是什么?
答: 国家电网公司为分布式电源并网提供客户服务中心、95598服务热线、网上营业厅等多种咨询渠道,向项目业主提供并网办理流程说明、相关政策规定解释、并网工作进度查询等服务。申请分布式光伏并网可向当地电力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咨询并办理,也可联系国家电网公司服务热线95598进行咨询。
94.什么是交钥匙工程?
答: 对工程进行“设计、采购、施工”的总承包,最后直接移交运行,称为“交钥匙工程”,与通常所说的工程总承包含义相似。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用户报装工程,按照“现场勘察与确定接入方案、工程设计与设备选择、施工与竣工验收、现场并网调试、并网发电”的流程,提供全程服务,用户直接接收整个工程,立刻投入发电运营,称为“交钥匙工程”。
第九篇 成本效益与商业模式篇
95.分布式 光伏发电系统 的硬件成本?家庭户用 光伏 发电系统投资成本如何计算?
答: 光伏发电系统的硬件(包括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线缆、安装支架、计量表、监控设备等)成本会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波动、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而有所变化,并且是与系统容量大小是有关的,一般是按系统的单瓦价格来计算,例如,国内2013年的市场价格一般在11元/瓦,一般家庭用户安装的容量在5千瓦左右,总的硬件成本大概为45000元。系统的投资额,除了硬件购买之外,还要加上系统的基础施工、系统安装、调试与并网过程中产生的少量费用,总的投资大概为10000元左右。系统容量越大,系统构成中的一些基础费用会被摊薄,使得单位投资成本有所降低。
96.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
答: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主要是对系统的机械安装、电气连接的日常点检、对光伏组件的清洗、对部分失效部件的更换等简单操作,成本相对较低,对于10KW以下的电站维护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MW(1MW=1000KW=1000000W)级的电站应当预提1%~3%的维护成本进入系统的总投资。每次每平米组件的清洗成本在0.5到0.8元不等,主要取决于当地人工成本和运维服务提供人员的多少。
97.一般家庭需要投资多少钱才可以安装和使用该产品?要是安装使用后一般要多长时间才可以收回成本?
答: 投资安装家庭分布式光伏系统取决于安装容量和系统投资两个主要条件,一般的家庭安装量不会超过30块组件,系统容量会在10KW左右,按单瓦成本8至9元来计算,家用并网分布式需要投资约在4万~10万元左右。根据光照条件、用户侧电价、补贴及系统成本的不同,6~10年既可以回收成本,余下的15~20年间所产生的电量收入会成为利润。
98.影响投资收益的因素是哪些?
答: 影响系统投资收益的主要因素有发电量设计(光照资源、系统转换效率、系统的维护水平)、系统的初投资、财务成本、补贴政策、电站的质量可靠性与售后服务。具体来讲,如何选择电站的建设地址、如何选择发电技术与供应商、如何提前做好投资收益分析、如何选择有规模有品牌的光伏系统提供商和质保服务、如何做好发电量优化等。
99.分布式光电的度电成本如何估算?
答: 发电成本与安装地点的人工成本、日照资源、安装方式、系统投资、当地电价,系统有效寿命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度电成本肯定不是一个确定的数据,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假定分布式发电的寿命期为20年,分布式光电的度电成本大致的范围为0.7元/度电~1.4元/度电。
100.分布式光伏发电业主补贴收益如何核算?
答:补贴收益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国家补贴、一部分是自发自用抵消的用电费用、一部分是反送电量的脱硫燃煤收购电价。根据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并入方式,具体分为自发自用(所发电量全部供给自己的负载)、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优先供给自己负载,多余电量并入电网)、全部上网(所发电量全部并入电网)三种并入模式。根据不同模式补贴收益不同,其中自发自用的补贴收益为(本地电价+分布式光伏发电国家补贴)全部发电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补贴收益为×(自发自用的比例本地电价?+分布式光伏发电国家补贴+上网比例×脱硫燃煤收购电价)全部发电量;全部上网执行光伏分区上网电价×政策,补贴收益为光伏上网电价,计算公式为(电网企业支付的脱硫燃煤电价+光伏上网电价与脱硫燃煤电价的差额补贴)全部发电量。
101.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有哪些建设和商业模式?
答: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所依托的建筑物以及设施应具有合法性,如果业主具有项目单位与项目所依托的建筑物所有权可以采取自建式,业主出资建设,业主获得收益;如果项目单位与项目所依托的建筑物及设施所有人非统一主体时,项目单位与建筑物及设施的所有人签订建筑物及设施的使用或租用协议,视经营方式与电力用户签订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协议。
102.什么叫做合同能源管理?
答:合同能源管理(EP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运行成本;或者企业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
103.工商业用户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工商业用户安装光伏发电系统的好处有:工商业用电量大,电价高,自发自用比例大,回收期短,收益率高;另外光伏系统有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能够帮工业用户完成节能减排指标,尤其在开展低碳交易的试点城市。
104.用户资金不足能否安装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可以分期付款吗?可以贷款建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吗?
答:可以。分布式投资的稳定性高,风险性低,回收益高,近期部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向分布式用户提供贷款和分期付款等融资服务。
105.是否有保险公司对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投保?
答:国内个别保险集团公司可以对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提供保险。该保险保证生产的组件在销售后25年内的输出功率不低于其质保承诺。若组件的输出功率大规模出现问题,即实际输出功率低于质保,保险公司将对其进行相应赔偿。另外,银行方面等其他金融机构也提供相关险种服务。
以上就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原理、应用、补贴政策的全部内容,如果你们了解更多信息,推荐你阅读下面的内容
中国将进入全民光伏时代
责任编辑:陈卓阳
来源:数据观
发布时间:2016-03-23 16:16:38
WookTeam 1.3 现已发布。WookTeam是一款轻量级的在线团队协作工具,提供各类文档工具、在线思维导图、在线流程图、项目管理、任务分发、即时IM,知识库管理等工具 。
1.3更新内容 新增已完成任务自动归档功能 知识库脑图支持导出PNG/PDF 知识库表格支持导出XLSX/XLS/CSV/TXT 知识库流程图支持导出PNG/PDF 知识库支持锁定功能(锁定后其他会员将无法修改保存文档) 知识库新增分享功能 知识库新增阅读功能 知识库新增修改权限功能(私有文库、成员开放、注册会员) 知识库新增阅读权限功能(私有文库、成员开放、注册会员、完全开放)
1.2更新内容 新增知识库markdown编辑器; 新增知识库协作更新通知。
1.1更新内容 新增语音聊天; 新增视频聊天; 新增消息提醒铃声; 新增知识库团队协作人员列表; 修复发送文字过长导致的bug; 修复其他已知bug。
-------------------------------------
产品简述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现在很多公司多多少少都会使用到一些在线的协作工具辅助办公,不管是在线的文档协作或者在线的项目管理,这些工具都切实的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
今天 Gitee 推荐的也是一款在线协作工具,而且是一款开源的在线协作工具,其中有在线思维导图、在线流程图、项目管理、任务分发,知识库管理等模块,一起来看看吧。
项目名称:WookTeam
项目作者:aipaw
开源许可协议:MIT
项目地址:https://gitee.com/aipaw/wookteam
产品介绍 wookteam 是一款轻量级的在线团队协作工具,提供各类文档工具、在线思维导图、在线流程图、项目管理、任务分发,知识库管理等工具。 wookteam 支持团队在线聊天沟通,订阅任务动态实时推送。 wookteam 全部开源。
技术选型 后端框架:Laravel7 + LaravelS 前端框架:Vue 2.0 + Iview UI 数据库:Mysql 通讯框架:Swoole 主题样式:Kooteam
功能简介
1. 待办四象限:突出事情优先级,帮助员工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 在线流程图:在线流程图工具,使用方便
3. 在线思维导图:梳理思路,优化工作流程
4. 项目管理:自定义项目看板,可视化任务安排
5. 在线知识库:在线流程图,在线文档,以及可视化的目录编排,文档管理无忧
来源:开源中国
发布时间:2020-08-17 07:00:00
“Data Science = statistics who uses python and lives in San Francisco”
恰好我马上启程到 Twitter 的 data science team,而且恰巧懂一点点统计和住在旧金山,所以冲动地没有邀请就厚脸回答了:D
我认为有几个大方面
1)学好 python。
现在几乎所以公司的数据都可以 api 给你,而 python 的数据处理能力强大且方便。加之在 machine learning 的很多算法上,python 也独俏一方。另外,它的简明方便迅速迭代开发,15 分钟写完个算法就可以看效果了。
除此之外,py 还有点酷酷的感觉。任何程序拿 matlab 和 c++ 都是可以写的,不过我真没认识过哪个 d 愿意自己把自己扔那个不酷的框框里:D
对不规则输入的处理也给 python 一个巨大的优势。通常来说,在我现在日常的工作里,所有的数据都是以纯文本但是非格式的形式存储的(raw text, unstructured data)。问题在于,这些文本不可以直接当作各种算法的输入,你需要 分词,分句 提取特征 整理缺失数据 除掉异类(outlier)
在这些时候,python 可谓是神器。这里做的 1-4 都可以直接在 scikit-learn 里面找到对应的工具,而且,即使是要自己写一个定制的算法处理某些特殊需求,也就是一百行代码的事情。
简而言之,对于数据科学面临的挑战,python 可以让你短平快地解决手中的问题,而不是担心太多实现细节。
2)学好统计学习
略拗口。统计学习的概念就是“统计机器学习方法”。
统计和计算机科学前几十年互相平行着,互相造出了对方造出的一系列工具,算法。但是直到最近人们开始注意到,计算机科学家所谓的机器学习其实就是统计里面的 prediction 而已。因此这两个学科又开始重新融合。
为什么统计学习很重要?
因为,纯粹的机器学习讲究算法预测能力和实现,但是统计一直就强调“可解释性”。比如说,针对今天微博股票发行就上升 20%,你把你的两个预测股票上涨还是下跌的 model 套在新浪的例子上,然后给你的上司看。
Model-1 有 99%的预测能力,也就是 99%的情况下它预测对,但是 Model-2 有 95%,不过它有例外的一个附加属性——可以告诉你为什么这个股票上涨或者下跌。
试问,你的上司会先哪个?问问你自己会选哪个?
显然是后者。因为前者虽然有很强的预测力(机器学习),但是没有解释能力(统计解释)。
而作为一个 数据科学家 ,80%的时间你是需要跟客户,团队或者上司解释为什么 A 可行 B 不可行。如果你告诉他们,“我现在的神经网络就是能有那么好的预测力可是我根本就没法解释上来”,那么,没有人会愿意相信你。
具体一些,怎么样学习统计学习? 先学好基本的概率学。如果大学里的还给老师了(跟我一样),那么可以从 MIT 的概率论教材【1】入手。从第 1 章到第 9 章看完并做完所有的习题。(p.s.面试 Twitter 的时候被问到一个拿球后验概率的问题,从这本书上抓来的)。 了解基本的统计检验及它们的假设,什么时候可以用到它们。 快速了解统计学习有哪些术语,用来做什么目的,读这本【5】。 学习基本的统计思想。有 frequentist 的统计,也有 bayesian 的统计。前者的代表作有【2】,后者看【3】。前者是统计学习的圣书,偏 frequentist,后者是 pattern recognition 的圣书,几乎从纯 bayesian 的角度来讲。注意,【2】有免费版,作者把它全放在了网上。而且有一个简易版,如果感觉力不从心直接看【2】,那么可以先从它的简易版开始看。简易版【4】是作者在 coursera 上开课用的大众教材,简单不少(不过仍然有很多闪光点,通俗易懂)。对于【3】,一开始很难直接啃下来,但是啃下来会受益匪浅。
注意,以上的书搜一下几乎全可以在网上搜到别人传的 pdf。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买一下纸制版来读,体验更好并且可以支持一下作者。所有的书我都买了纸制版,但是我知道在国内要买本书有多不方便(以及原版书多贵)。
读完以上的书是个长期过程。但是大概读了一遍之后,我个人觉得是非常值得的。如果你只是知道怎么用一些软件包,那么你一定成不了一个合格的 data scientist。因为只要问题稍加变化,你就不知道怎么解决了。
如果你感觉自己是一个二吊子数据科学家(我也是)那么问一下下面几个问题,如果有 2 个答不上来,那么你就跟我一样,真的还是二吊子而已,继续学习吧。 为什么在神经网络里面 feature 需要 standardize 而不是直接扔进去 对 Random Forest 需要做 Cross-Validatation 来避免 overfitting 吗? 用 naive-bayesian 来做 bagging,是不是一个不好的选择?为什么? 在用 ensembe 方法的时候,特别是 Gradient Boosting Tree 的时候,我需要把树的结构变得更复杂(high variance, low bias)还是更简单(low variance, high bias)呢?为什么?
如果你刚开始入门,没有关系,回答不出来这些问题很正常。如果你是一个二吊子,体会一下,为什么你跟一流的 data scientist 还有些差距——因为你不了解每个算法是怎么工作,当你想要把你的问题用那个算法解决的时候,面对无数的细节,你就无从下手了。
说个题外话,我很欣赏一个叫 Jiro 的寿司店,它的店长在(东京?)一个最不起眼的地铁站开了一家全世界最贵的餐馆,预订要提前 3 个月。怎么做到的?70 年如一日练习如何做寿司。70 年!除了丧娶之外的假期,店长每天必到,8 个小时工作以外继续练习寿司做法。
其实学数据科学也一样,沉下心来,练习匠艺。
3)学习数据处理
这一步不必独立于 2)来进行。显然,你在读这些书的时候会开始碰到各种算法,而且这里的书里也会提到各种数据。但是这个年代最不值钱的就是数据了(拜托,为什么还要用 80 年代的“加州房价数据”?),值钱的是 数据分析 过后提供给决策的价值。那么与其纠结在这么悲剧的 80 年代数据集上,为什么不自己搜集一些呢? 开始写一个小程序,用 API 爬下 Twitter 上随机的 tweets(或者 weibo 吧。。。) 对这些 tweets 的 text 进行分词,处理噪音(比如广告) 用一些现成的 label 作为 label,比如 tweet 里会有这条 tweet 被转发了几次 尝试写一个算法,来预测 tweet 会被转发几次 在未见的数据集上进行测试
如上的过程不是一日之功,尤其刚刚开始入门的时候。慢慢来,耐心大于进度。
4)变成全能工程师(full stack engineer)
在公司环境下,作为一个新入职的新手,你不可能有优待让你在需要写一个 数据可视化 的时候,找到一个同事来给你做。需要写把数据存到数据库的时候,找另一个同事来给你做。
况且即使你有这个条件,这样频繁切换上下文会浪费更多时间。比如你让同事早上给你塞一下数据到数据库,但是下午他才给你做好。或者你需要很长时间给他解释,逻辑是什么,存的方式是什么。
最好的变法,是把你自己武装成一个全能工作师。你不需要成为各方面的专家,但是你一定需要各方面都了解一点,查一下文档可以上手就用。 会使用 NoSQL。尤其是 MongoDB 学会基本的 visualization,会用基础的 html 和 javascript,知道 d3【6】这个可视化库,以及 highchart【7】 学习基本的算法和算法分析,知道如何分析算法复杂度。平均复杂度,最坏复杂度。每次写完一个程序,自己预计需要的时间(用算法分析来预测)。推荐普林斯顿的算法课【8】(注意,可以从算法 1 开始,它有两个版本) 写一个基础的服务器,用 flask【9】的基本模板写一个可以让你做可视化分析的 backbone。 学习使用一个顺手的 IDE,VIM, pycharm 都可以。
4)读,读,读!
除了闭门造车,你还需要知道其它数据科学家在做些啥。涌现的各种新的技术,新的想法和新的人,你都需要跟他们交流,扩大知识面,以便更好应对新的工作挑战。
通常,非常厉害的数据科学家都会把自己的 blog 放到网上供大家参观膜拜。我推荐一些我常看的。另外,学术圈里也有很多厉害的数据科学家,不必怕看论文,看了几篇之后,你就会觉得:哈!我也能想到这个!
读 blog 的一个好处是,如果你跟他们交流甚欢,甚至于你可以从他们那里要一个实习来做!
betaworks 首席数据科学家,Gilad Lotan 的博客,我从他这里要的 intern 😀 Gilad Lotan
Ed Chi,六年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的神人,google data science http://edchi.blogspot.com/
Hilary Mason,bitly 首席科学家,纽约地区人尽皆知的数据科学家: hilarymason.com
在它们这里看够了之后,你会发现还有很多值得看的 blog(他们会在文章里面引用其它文章的内容),这样滚雪球似的,你可以有够多的东西早上上班的路上读了:)
5)要不要上个研究生课程?
先说我上的网络课程:
Coursera.org https://www.coursera.org/course/machlearning
前者就不说了,人人都知道。后者我则更喜欢,因为教得更广阔,上课的教授也是世界一流的机器学习学者,而且经常会有一些很妙的点出来,促进思考。
对于是不是非要去上个研究生(尤其要不要到美国上),我觉得不是特别有必要。如果你收到了几个著名大学数据科学方向的录取,那开开心心地来,你会学到不少东西。但是如果没有的话,也不必纠结。我曾有幸上过或者旁听过美国这里一些顶级名校的课程,我感觉它的作用仍然是把你领进门,以及给你一个能跟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一个交流机会(我指那些教授)。除此之外,修行都是回家在寝室进行的。然而现在世界上最好的课程都摆在你的面前,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呢。
总结一下吧
我很幸运地跟一些最好的数据科学家交流共事过,从他们的经历看和做事风格来看,真正的共性是
他们都很聪明——你也可以
他们都很喜欢自己做的东西——如果你不喜欢应该也不会看这个问题
他们都很能静下心来学东西——如果足够努力你也可以
【1】 Introduction to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2】Hastie, Trevor, et al. The elements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 Vol. 2. No. 1. New York: Springer, 2009. 免费版
【3】Bishop, Christopher M.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 Vol. 1. New York: springer, 2006.
【4】 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al Learning 免费版
【5】Wasserman, Larry. All of statistics: a concise course in statistical inference . Springer, 2004.
【6】 http://d3js.org/
【7】 http://www.highcharts.com/
【8】 Coursera.org
【9】 http://flask.pocoo.org/ 来源:知乎 作者:谢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592677
本文采用「CC BY-SA 4.0 CN」协议转载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作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给「 我们 」留言处理。
来源:数据分析网
发布时间:2014-04-21 22:22:09
CRMEB知识付费系统,承载的是CRMEB人的家国情怀,也承载着我们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2020年初的一场疫情,学生不能上学,众多企业停摆,培训机构更是门庭冷落,经济也按下暂停键。众邦科技董事长许总看到这样一个状况,内心感觉十分的不安,我们有这么成熟,这么优质的知识付费系统,为什么不能拿出来,去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为什么不能帮助更多的培训机构转型线上,渡过难关?正是在这一片赤诚之心的促使下,crmeb知识付费v1.1版在经过激烈的内部讨论后,正式开源,用自己的技术去反哺社会,回馈社会,在危难之时奉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因此,CRMEB知识付费系统开源版从功能方面也不同于其他知识付费产品做大量阉割,而是把核心的直播、图文、视频、音频、专栏等功能全部开源,目的就是要用科技的力量来助力社会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学习更加便捷和美好。
知识内容的传播载体,从龟甲、兽骨雕刻,到竹简,再到纸张,历经千年,人类文明得以延续,正是技术不断迭代的结果。时至今日,知识内容的传播载体,早就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科技催生出了多种内容承载形式,视频、音频、图文、直播等,在加速了社会文明传播的同时,也让普通人获取知识更加便捷,crmeb知识付费系统站在科技的前沿,会不断深入探索,开发出实用和稳定的功能,让知识传播更加便捷和方便。
CRMEB知识付费v1.2新增重要功能
1.新增直播 带课 功能
后台在创建直播的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直播间想要推荐的课程,并且在创建成功后还可自由修改想要推荐的课程,推荐课程的形式可以是图文、视频、音频等。
2.新增直播打赏功能
主播打赏功能打赏逻辑是,用户充值购买虚拟币,然后用虚拟币购买打赏道具为主播打赏,那么围绕这个打赏流程,后台新增了主播打赏道具的名称、样式、数量设置功能,并且可以自由配置虚拟币的名称、汇率、样式,以及用户的充值记录和支出记录。前端用户还可以看到打赏榜单,后端可以精确统计打赏记录。
3. 新增线下活动报名功能
功能方面,管理员可以创建线下活动,并可以自由控制活动参数及规则,并且可以设置核销员身份,通过微信扫一扫核销。
从使用场景来说,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有了直播,线下活动的意义是什么?其实当下社会一切都是快节奏,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很少,也就导致人与人深入沟通的机会很少,更深层次的精神碰撞更加稀缺,那么线下活动首先拓展出的就是他的社交属性,其次它还可以帮助商家提高转化率,在直播过程中推出免费线下公开课,可以有效引导本地用户快速参与,既可以帮助商家节省出很多的直播流量费用,还可以增加用户的信任和粘性。
重大的功能新增主要围绕以上三个方面展开,同时还优化了升级了部分功能,具体请看以下功能更新表。
CRMEB知识付费v1.2更新表
一、新增功能更新
1.新增直播课程推荐 后端自由控制每个直播间想要推荐的课程。
2.新增直播打赏。后端自由配置每个礼物的名称、虚拟币价格、样式、数量。
3.新增打赏榜单。后端打赏记录统计。
4.新增虚拟币充值。后端自由配置虚拟币名称、汇率、样式。充值记录及支出收入记录。
5.新增打卡签到,后端配置打卡签到规则及签到海报,签到记录。
6.新增线下活动报名,后端可自由控制活动参数及规则,可以设置核销员身份,微信扫一扫一键核销。
7.新增首页专题显示课程数量。
8.新增专题课程是否学习课程区别显示。
9.新增 新闻分类。
10.新增 新增搜索历史记录。
二、优化升级
1.优化增加余额支付开关。
2.优化前端直播间页面重构优化。
3.优化前端课程模块专题优化。
4.优化前端首页ui样式优化。
5.优化前端专题详情页样式优化。
6.优化前端新闻模块由原来专题样式改版为导航栏下方通知框样式。
7.优化前端推广中心专题推广样式优化。
8.优化前端专题课程领取页面样式优化。
9.优化前端提现样式优化。
10.优化前端接口数据优化。。
11.优化后端专题及直播编辑由原来一个版面改为三个tab选项卡。
12.优化后端专题添加,专题分类显示一二级分类从属关系。
13.优化后端部分功能数据优化。
14.优化后端素材添加时,素材内容为图片时必须要输入文字,优化后不做强制。
15.优化直播间逻辑重构优化。
16.修复后端添加专题,点击图片"眼睛"查看不起作用。
17.修复素材改变排序后,前端课程素材无变化。
18.修复后端会员卡关闭月会员后,前端依旧显示月会员。现在关闭月卡会显示季卡,依次类推。
三、BUG修复
1.修复后端商城设置-轮播图编辑不同php版本会报错。
2.修复后端订单页面搜索功能问题。
3.修复前端专题页搜索图标缺失的问题。
4.其他Bug修
来源:开源中国
发布时间:2020-08-17 07:00:00
收藏丨大数据:Hadoop族群介绍
来源:云角 时间:2016-03-21 11:13:39 作者:
大数据是支持一系列技术(如各种Hadoop项目、NoSQL产品,甚至MPP数据库系统)的术语,它通过驱动更好的分析和从数据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为世界各地的组织机构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同时提供了新的见解和产品。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更希望从己有资产中获得更大的价值,而不是投资新的资产。大数据,特别是Hadoop,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理想手段。
什么是Hadoop?
Hadoop是一个由Apache基金会所开发的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分布式程序。充分利用集群的威力进行高速运算和存储。
2006年Hadoop项目诞生。Hadoop其最初只是雅虎公司用来解决网页搜索问题的一个项目,后来因其技术的高效性,被ApacheSoftware Foundation公司引入并成为开源应用。Hadoop本身不是一个产品,而是由多个软件产品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这些软件产品共同实现全面功能和灵活的大数据分析。Hadoop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共享存储和分析系统。从技术上看,Hadoop由两项关键服务构成:采用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的可靠数据存储服务,以及利用一种叫做MapReduce技术的高性能并行数据处理服务。这两项服务的共同目标是,提供一个使对结构化和复杂数据的快速、可靠分析变为现实的基础。
为什么要用Hadoop?
关系型数据库(RDBMS)大部分价格高昂,要用RDBMS存储不停增长的大数据,就必须无限量的扩充存储容量。相比之下,Hadoop是开源软件,无需license,只要是X86 CPU linux操作系统的话,都可以安装Hadoop。现在的RDBMS采取的是在储存数据的服务器中集中处理数据的方式;而Hadoop是将数据储存在多台的服务器中,在存储数据的多台服务器中同时处理数据。
九十年代的硬盘拥有1370MB的存储空间和4.4MB/s的传送速度,读取整个硬盘数据需要的时间为五分钟;现在的硬盘拥有1TB的存储和100MB/s左右的传输速度,读取整个硬盘数据的时间需要两个半小时以上。
硬盘的容量增长迅速,但是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却跟不上。读取花费时间长,使用时速度慢。为了克服这样的问题,就有了现在的多台服务器中分布式存储数据然后以并行的方式处理。例如美国时代杂志在2008年度利用Amazon的EC2、S2以及Hadoop仅在一天之内,用了1万美元就将130年间1100万张新闻成功地转换成了PDF文件。
Hadoop族群有哪些?
MapReduce:分布式处理和资源管理。
Hadoop MapReduce是一个用于编写并行处理大数据集的应用程序的软件框架。MapReduce作业将分割大型数据集并将数据组织成键值对进行处理。
为了充分利用Hadoop提供的并行处理优势,我们需要将数据的查询表示成 MapReduce 作业,它是客户端需要执行的一个工作单元:它包括数据的输入、MapReduce程序和配置信息。Hadoop将作业分成若干个小任务来执行,其中包括两类任务:map任务和reduce任务。
有两类节点控制着作业执行过程:—个jobtracker及一系列tasktracker。jobtracker 通过调度tasktracker上运行的任务,来协调所有运行在系统上的作业。tasktracker在运行任务的同时将运行进度报告发送给jobtracker,jobtracker由此记录毎项作业任务的整体进度情况。如果其中一个任务失败,jobtracker可以在另外一个 tasktracker节点上重新调度该任务。
Hadoop将MapReduce的输入数据划分成等长的小数据块,称为输入分片(inputsplit) 或简称分片。Hadoop为每个分片构建一个map任务,并由该任务来运行用户自定义的map函数从而处理分片中的毎条记录。
拥有许多分片,意味着处理每个分片所需要的时间少于处理整个输入数据所花的时间。因此,如果我们并行处理每个分片,且每个分片数据比较小,那么整个处理过程将获得更好的负载平衡,因为一台较快的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分片比一台较慢的计算机更多,且成一定的比例。即使使用相同的机器,处理失败的作业或其他同时运行的作业也能够实现负载平衡,并且如果分片被切分得更细,负载平衡的质量会更好。
另一方面,如果分片切分得太小,那么管理分片的总时间和构建map任务的总时间将决定着作业的整个执行时间。对于大多数作业来说,一个合理的分片大小趋向于HDFS的一个块的大小,默认是64 MB,不过可以针对集群调整这个默认值。
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System)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是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采用MapReduce,是 Hadoop 生态系统的核心。HDFS是HDInsight上Hadoop群集的标准文件系统。
HDFS以流式数据访问模式来存储超大文件,运行于商用硬件集群上。它的构建思路是这样的:一次写入、多次读取是最髙效的访问模式。数据集通常由数据源生成或从数据源复制而来,接着长时间在此数据集上进行各类分析。每次分析都将涉及该数据集的大部分数据甚至全部,因此读取整个数据集的时间延迟比读取第一条记录的时间延迟更重要。当数据集的大小超过一台独立物理计算机的存储能力时,就有必要对它进行分区(partition)并存储到若干台单独的计算机上。管理网络中跨多台计算机存储的文件系统称为分布式文件系统(distributedfilesystem)。该系统架构于网络之上,势必会引入网络编程的复杂性,因此分布式文件系统比普通磁盘文件系统更为复杂。例如,使文件系统能够容忍节点故障且不丢失任何数据,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Hadoop在存储有输入数据(HDFS中的数据)的节点上运行map任务,可以获得最佳性能。这就是所谓的数据本地化优化(datalocality optimization)。现在我们应该清楚为什么最佳分片的大小应该与块大小相同:因为它是确保可以存储在单个节点上的最大输入块的大小。如果分片跨越两个数据块,那么对于任何一个HDFS节点,基本上都不可能同时存储这两个数据块,因此分片中的部分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到map任务节点,与使用本地数据运行整个map任务相比,这种方法显然效率更低。
map任务将其输出写入本地硬盘,而非HDFS。这是为什么?因为map的输出是中间结果:该中间结果由reduce任务处理后才产生最终输出结果,而且一旦作业完成,map的输出结果可以被删除。因此,如果把它存储在HDFS中并实现备份,难免有些小题大做。如果该节点上运行的map任务在将map中间结果传送给reduce 任务之前失败,Hadoop将在另一个节点上重新运行这个map任务以再次构建map 中间结果。
HBase:一个分布式、按列存储数据库。
HBase是一个在HDFS上开发的面向列的分布式数据库。如果需要实时地随机访问超大规模数据集,就可以使用HBase应用。
虽然数据库存储和检索的实现可以选择很多不同的策略,但是绝大多数解决办法,特别是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变种,不是为大规模可伸缩的分布式处理而设计的。很多厂商提供了复制(replication)和分区(partitioning)解决方案。让数据库能够从单个节点上扩展出去,但是这些附加的技术大都属于“事后”的解决办法,而且非常难以安装和维护。并且这些解决办法常常要牺牲一些重要的RDBMS的特性。在一个“扩展的”RDBMS上,链接、复杂查询、触发器、视图以及外键约束这些功能要么运行开销大,要么根本无法用。
HBase从另一个方向来解决可伸缩性的问题。它自底向上地进行构建,能够简单地通过增加节点来达到线性扩展。HBase并不是关系型数据库,它不支持SQL,但是在特定的问题空间里,它能够做到RDBMS不能做的事:在廉价硬件构成的集群上管理超大规模的稀疏表。
Pig:更简单的MapReduce 转换脚本。
Apache Pig是一个高级平台,允许你使用一种简单脚本语言(称为PigLatin)对超大型数据集执行复杂的MapReduce转换。Pig转换PigLatin脚本,使其可以在Hadoop内运行。可以创建用户定义的函数(UDF)来扩充Pig Latin。
Pig为大型数据集的处理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抽象。MapReduuce使程序员能够自己定义一个map函数和一个紧跟其后的reduce函数。但是,你必须使你的数据处理过程与这一连续的map和reduce模式向匹配。很多时候,数据处理需要多个MapReduce过程才能实现。而使得数据处理过程与该模式匹配可能很困难。有了pig,就能使用更为丰富的数据结构。这些数据结构往往都是多值和嵌套的。Pig还提供了一套更强大的数据交换操作,包括在MapReduce中被忽略的链接操作。
Pig包括两部分:
1、 用于描述数据流的语言,称为Pig Latin。
2、 用于运行Pig Latin程序的执行环境。当前有两个换进:单JVM中的本地执行环境和Hadoop集群中的分布式执行环境。
Pig Latin程序由一系列的“操作”(operation)或“变换”(transformation)组成。每个操作或变换对输入进行数据处理,并产生输出结果。从整体上看,这些操作描述了一个数据流。Pig执行环境把数据流翻译为可执行的内部表示并运行它。在Pig内部,这些变换操作被转换成一系列MapReduce作业,在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知道这些转换是如何进行的。这样一来,便可以将精力集中在数据上,而非执行细节上。
Pig是一种探索大规模数据集的脚本语言。MapReduce的一个缺点是开发周期太长,写mapper和reduce,对代码进行编译和打包,提交作业,获取结果,这整个过程非常耗时。即使使用streaming能在这一过程中去除代码的编译和打包步骤,仍不能改善这一情况。Pig的诱人之处在于仅用控制台上的五六行Pig Latin代码就能够处理TB级的数据。
然而,Pig并不适用所欲的数据处理任务。和MapReduce一样。它是为数据批处理而设计的。如果想执行的查询只涉及一个大型数据中心的一小部分数据,Pig的表现并不会很好。这是因为它要扫描整个数据集或其中的很大一部分。
Avro (Microsoft .NET Libraryfor Avro):Microsoft.NET 环境的数据序列化。
Microsoft .NET Library for Avro针对 Microsoft.NET 环境序列化实现了ApacheAvro紧凑的二进制数据交换格式。它使用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JSON)定义与语言无关的架构,以支持语言互操作性,这意味着以一种语言序列化的 数据 可以用另一种语言读取。有关格式的详细信息可以在ApacheAvro规范中找到。Avro文件格式支持分布式MapReduce编程模型。文件是“可拆分的”,也就是说,你可以在文件中任意设置一个点,然后即可从某一特定块开始读取。
Hive和HCatalog:与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类似的查询,以及表和存储管理层。
Apache Hive是构建于Hadoop上的一个数据仓库软件,允许使用类似于 SQL 的语言(称为 HiveQL)来查询和管理分布式存储中的大型数据集。Hive(类似于Pig)是一种基于 MapReduce的抽象。在运行时,Hive会将查询转换为一系列MapReduce作业。Hive比Pig在概念上更接近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因此适用于结构化程度更高的数据。对于非结构化数据,Pig是更佳的选择。
Hive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精通SQL技能(但java编程技能相对较弱)的分析师能够对Facebook存放在HDFS中的大规模数据集执行查询。今天Hive已经是一个成功的Apache项目,很多组织把它用作一个通用的,可伸缩的数据处理平台。
Apache HCatalog是Hadoop的表和存储管理层,为用户提供数据的关系视图。在HCatalog 中,你可以读取和写入采用可以写入HiveSerDe(序列化程序-反序列化程序)的任何格式的文件。
Mahout:机器学习。
Apache Mahout是在Hadoop上运行的一种可扩展的计算机学习算法库。计算机学习应用程序采用统计学原理,使系统学习数据并使用以往的结果来确定将来的行为。
Oozie:工作流管理。
Apache Oozie是一个管理Hadoop作业的工作流协调系统。它与Hadoop堆栈集成,支持 MapReduce、Pig、Hive和Sqoop的Hadoop作业。它也能用于安排特定于某系统的作业,例如Java程序或shell脚本。
Phoenix:基于HBase 的关系数据库层。
Apache Phoenix是基于HBase的关系数据库层。Phoenix提供JDBC驱动程序以允许用户直接查询和管理SQL表。Phoenix将查询和其他语句转换为本机NoSQLAPI调用(而不是使用MapReduce),因此可以在NoSQL存储之上实现更快的应用程序。
Sqoop:数据导入和导出。
Apache Sqoop是一种用于在Hadoop和关系数据库(如SQL)或其他结构化数据存储之间尽可能高效地传输批量数据的工具。
ZooKeeper:协调分布式系统中的进程。
Apache ZooKeeper通过数据寄存器的共享层次结构命名空间(znode)协调大型分布式系统中的进程。Znode包含协调流程所需的少量元数据信息:状态、位置、配置,等等。
摘自丨云角
云角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公有云和混合云平台的迁移、运维和软件开发的高科技企业,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软件和服务提供商。
责任编辑:王培
来源:数据观
发布时间:2016-03-21 11:13:39
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讲究“数据化”,而真正用好“数据”,不仅仅是“人看数据”,更要“数据追人”,才能让“数据落地”,如此才称得上将产品/运营/服务等实现“数据化”。
那么,如何做到“数据追人”,特别是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数据追人”呢?观远数据最新推出的「智能预警(数据集预警)」功能,可以很好地满足广大用户的这一需求。 案例背景
某连锁门店的区域经理助理小朱为当前区域门店创建了多个重要指标看板,但无论是区域经理还是店长,因为日常工作太忙,经常没空细看所有数据看板。小朱希望对于重要指标,特别是有异常的重要指标,可以单独预警。
小朱了解了很多 BI 数据分析 平台,发现大部分平台所说的预警,更多还是在图表上设置条件格式,将异常数据在图表上进行高亮或特殊标注,并没有推送到人的功能。
而有的BI平台,虽说提供了预警消息推送到人的功能,其实现方式和操作方法类似于普通的卡片预警功能,只能设置简单的预警规则。但在实际业务场景中,还是有诸多不便之处,包括但不限于设置规则不灵活、无法“千人千面”地设置预警消息等。
对此,行业的通用方案是,针对不同门店的预警触发条件逐一设置,5个门店设置5条预警规则(如下图);如果希望将不同门店的消息推送给对应门店的人,则更繁琐,需要创建5个单独的预警,并且每个预警里的预警规则和通知消息都要逐一设置。
观远数据最新推出的智能预警功能,基于数据集创建预警规则,可以轻松做到行级别的差异化预警设置。这种新预警方式相比于目前行业通用的预警实现方式,有诸多优化和独特之处,下面我们着重挑几点来介绍说明:
优点1:相同预警规则、不同应用对象,预警规则只需设置1次。
如上述小朱的业务场景,他们需要门店销售额未达标的情况下能触发预警。这在行业通用方案中,5个门店就需要设置5次。用观远数据集预警来设置的话,只需要设置一条预警规则即可(如下图),因为数据集预警支持两个字段间的对比,而行业通用方案基本只能支持一个指标字段与一个固定值作对比。
优点2:相同属性、不同用户,收件人只需添加1次。
观远数据集预警的智能之处还在于收件人支持根据字段或属性来匹配,可以根据不同分发规则动态发送给对应的用户。
如上述小朱的业务场景,想要把5个店铺的异常预警发给对应店铺的人员,需要创建5个预警,设置5次,同时,如果每个店铺有10个员工,则收件人处需要将所有员工账户一一添加;而观远数据集预警只需设置一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然,如此使用的前提是预警推送数据集中,包含用户属性相关字段。如上文中的case数据,需要使用ETL进行处理,添加相关信息。
处理后的数据:
如果希望未达标的门店信息推送给对应门店所有人,则只需如下图配置:
未达标的门店是门店1、门店3、门店5,根据如图配置,系统会寻找用户属性中“所属门店”分别是对应门店id的用户,并推送预警信息。如果每个门店有10个员工,则这三个门店各自的10个员工都会收到信息。
而如果只想将该条信息推送给门店的店长,也可以进行相应的配置:
若数据集中有直接对应到店长的字段(如工号),则可以用相关用户属性直接关联;或者,在上图所示的收件人分发条件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条件,直接指定某用户属性的属性值,如下图示意:
优点3:相同预警规则、不同用户、不同预警消息,消息编辑只需设置1次。
数据集预警支持对内容进行差异化定制:通过插入字段内容,可以让每个收件人收到的信息都是与其相关的数据,做到千人千面。
举例:如下图所示设置预警消息,
则门店1的收件人收到的信息是:
“你负责的门店:门店1,昨日销售额为62154,未达到目标销售额70000,……”
而门店3的收件人收到的信息是:
“你负责的门店:门店3,昨日销售额为51262,未达到目标销售额55000,……”
功能使用拓展:分级预警
数据集预警因为其规则灵活配置的特性,还可以应用在更多业务场景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分级预警。根据数据异常的严重程度通知不同层级的负责人,层层追责,级级落地。如门店的达标情况,1天未达标仅通知店长,连续2天未达标通知片区主管,连续3天未达标就要通知区域经理。
此外,观远数据集预警的通知渠道,也支持多种形式,除传统的邮件渠道外,还包括钉钉、企业微信、云之家等各种OA应用通知,充分支持“数据追人”的落地,让异常数据的预警可以第一时间到达相关人员的手上,从而更早、更快做出应对。
本文由 观远数据 投稿至 数据分析网 并经编辑发表,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afenxi.com/63936.html 。
来源:数据分析网
发布时间:2019-05-19 23:53:00
项目介绍 JeecgBoot是一款基于代码生成器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开源界“小普元”超越传统商业企业开发平台!采用前后端分离架构:SpringBoot 2.x,Ant Design&Vue,Mybatis-Plus,Shiro,JWT。强大的代码生成器让前后端代码一键生成,无需写任何代码! 引领新的低代码开发模式(OnlineCoding模式-> 代码生成器模式-> 手工MERGE智能开发),帮助Java项目解决70%的重复工作,让开发更多关注业务逻辑。既能快速提高开发效率,帮助公司节省成本,同时又不失灵活性。JeecgBoot还独创在线开发模式(低代码):在线表单、在线报表、在线图表、在线工作流、插件能力等等。。
当前版本 :v_2.2.1 | 2020-07-13
源码下载 https://github.com/zhangdaiscott/jeecg-boot https://gitee.com/jeecg/jeecg-boot
技术文档 在线演示: http://boot.jeecg.com 视频教程: 入门视频 技术文档: http://doc.jeecg.com 常见问题: http://t.cn/A6voGt6P
升级日志 此版本为稳定版本,主要修复2.2版本的已发现Bug和优化功能,同时提交了多租户支持代码。
功能优化 新功能: 多租户代码提交,平台默认支持多租户 新功能: JeecgCloud微服务版本对应的路由网关配置页面提交 新功能: 新增图片剪切示例代码 docker部署改造,换成docker-compose方式 升级底层依赖到最新 mybatis-plus、fastjson、autopoi、hutool-all 代码生成器,列表支持详情页面(表单拆分module、form方便对接流程) 代码生成器,组件完善,表单支持多列生成(根据online配置生成) 代码生成器,弹窗module宽度根据online列数适配 代码生成器,抽屉表单样式优化 代码生成器,生成的列表,操作列默认没固定 优化定时任务功能 系统右上角,加一个清理缓存功能 分类字典导入导出 行编辑 JEditabletable性能优化 优化前端打包js文件太大问题(减小online依赖大小,暂时取消online的富文本和markdown的支持)
版本升级不兼容 Antdv1.6.2版本全屏写法不兼容(暂未提交升级,提前兼容) Popup 迁移代码位置,需要考虑兼容写法
Issues修复 Online报表导出功能,只能导出前10条记录 #1339 前端打包js文件太大(7M),造成第一次访问速度太慢(60秒以上) #1343 OnLine表单-在附表使用不是主表的ID做外键的情况下,内嵌子表主题,无法显示正常,其他主题正常 #I1GN28 在线开发,使用下拉搜索框的话,生成代码查询条件为普通输入框 #I1C4A9 在线开发,表生成视图后有几个bug #1344 在线报表,导出信息不全 #1230 Online在线表单设置 树结构表查询条件无法生成 issues/I1K5MY 单表树生成代码后编辑节点的字典字段,单击确定后列表不会刷新该字段 issues/I1LRSD 单表树如果表中有字典,无法翻译字典 issues/I1LRSC online表单开发,勾上“是否排序”,页面无排序功能 issues/I1N6Z1 在线报表配置生成的页面,点击导出按钮,导出的结果是当前页数据(默认是10条) #1196 Online在线表单时间选择组件无法选择,浏览器报错 #1307 erp 主题 编辑附表数据消失 #I1HF0G online 基础篇-SQL增强部分变量可用的问题 #1154 Online表单主题选择“ERP主题(一对多)”时时间字段不能弹出时间供选择 #1405 mybatis-plus升级到3.3.2 #1317 恢复markdown编辑器 #1250 jEditableTable中jpopup弹窗回填下拉字典值的时候,下拉字典未能成功赋值 #1141 jEditabletable组件中jpopup清空当前值,未能同时清空携带返回回填的其他值 #1137 JEditableTable.vue卡顿原因之一buildProps #1177 JEditTable下使用slot模式下,JSearchSelectTag无法选中。 #1095 JS命名错误 #1381 popup生成代码后多选失效 #1373 首页修改主题颜色后左侧导航首页字体还是默认蓝色字体 #1057 在角色选择器上添加@change事件,会导致触发两次事件 #1086 前端页面有告警:Warning: [antdv: LocaleProvider] #1204 找回密码时短信验证码存Redis没有设置过期时间,造成之后都无法发送验证码 #1199 日历控件无法使用 #1218 Cacheable(value = CacheConstant.SYS_DICT_TABLE_CACHE)缓存并没有起作用 #1182 JAreaLinkage 省市区选择组件数据回填间隔失效 #1183 部门选择组件自定义返回值,数据无法回填 #1163 前端自定义组件JCategorySelect 无法开启多选功能,开启后多选功能无效 #I1HZZZ 表单风格问题 #1277 第三方登录失败 #1247 如何去掉左侧导航栏中的“首页” #I1J75V 最新版本select dict组件有问题 #1262 登录代码验证用户是否注销有bug,if条件永远为false #1240 系统通告选人bug #1265 关于富文本菜单栏按钮文字找不到问题 #1309 Tinymce富文本bug #1268 a-tabs下的a-tab-pane中有富文本组件j-editor,切换tab页签后j-editor内容会消失 #1258 前端HeaderNotice.vue,websocketclose方法不存在 #1285 系统设置-主题色Bug #1281 前端页面右上的退出登录按钮Bug #1259 j-dict-select-tag不显示placeholder的文字 #I1IJ1T markdown编辑器显示格式有问题 在线开发 #1314 上传附件名带 # 号等,被url解析,无法下载,部门选择器能否增加父子关联prop #1327 上传文件出现: The temporary upload location is not valid. #1320 用户表 org_code字段内容有的是A05A04A03,有的却是“财务部”导致数据权限过滤失败 #1296 标签下划线颜色不随主题改变. 这个问题和#1057一样,但是在color.less中添加了代码还是不行 #1361 查询用户时,用orgCode显示部门名称,造成在保存的时候用名字覆盖掉了部门的编码 #I1IWOH 翘首期待 JPopup 组件的开源 #I1G5YS JCodeEditor组件在modal里使用时,光标选择内容 显示的不对 #1222 MiniArea 组件属性传递 大小写错误 #1301 常见案例中一对多示例添加子表时,删除存在BUG #1354 定时任务ui建议新增一个立即运行一次定时任务的功能,方便开发调试 #1015 Excel按模板导出有Bug #1136 导入死循环bug #1364 上传图片,当关掉页面再次进入上传页,图片中+图标消失 #1358 读取空白excel死循环,生产环境直接CPU100% #15 Bug Found: org.jeecgframework.poi.util.PoiElUtil.isTrue: #11 一对多表单校验bug #1360 WAR部署,WebSocketConfig注入 bean 失败异常;注掉WebSocketConfig类下代码后正常启动; #1133 war包部署失败 #1147 一个用户有多个部门,但是只能分配一个部门角色,新角色进来,旧角色会被删除 #1164 上传组件J-upload设置单个文件上传 #1165 附表数据修改后消失 #I1HFR8 第三方登录bug #I1G4X9 升级到该版本后,登录页面的验证码无法正常加载 #1228 tabs组件,使用卡片样式失效 #1170 JUpload fileList[a].response不存在 #1229 autopoi 1.1.2 三元表达式,数字对比的bug #1427 autopoi1.1.2 只有一行数据时,会导致崩溃. #1428
为什么选择 JeecgBoot? 开源界“小普元”超越传统商业企业级开发平台。引领新的开发模式(Online Coding- > 代码生成器 - > 手工MERGE智能开发), 可以帮助解决Java项目70%的重复工作,让开发更多关注业务逻辑。既能快速提高开发效率,帮助公司节省人力成本,同时又不失灵活性。 采用最新主流前后分离框架(SpringBoot+Mybatis-plus+Ant-Design+Vue),容易上手; 代码生成器依赖性低,灵活的扩展能力,可灵活实现二次开发; 开发效率很高,采用代码生成器,单表数据模型和一对多(父子表)、树列表等数据模型,增删改查功能自动生成,菜单配置直接使用(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都一键生成); 代码生成器提供强大模板机制,支持自定义模板风格。目前提供四套风格模板(单表两套、一对多两套) 封装完善的用户、角色、菜单、组织机构、数据字典、在线定时任务等基础功能。强大的权限机制,支持访问授权、按钮权限、数据权限、表单权限等 零代码在线开发能力,在线配置表单、在线配置报表、在线配置图表、在线设计表单 常用共通封装,各种工具类(定时任务,短信接口,邮件发送,Excel导入导出等),基本满足80%项目需求 简易Excel导入导出,支持单表导出和一对多表模式导出,生成的代码自带导入导出功能 集成简易报表工具,图像报表和数据导出非常方便,可极其方便的生成图形报表、pdf、excel、word等报表; 采用前后分离技术,页面UI精美,针对常用组件做了封装:时间、行表格控件、截取显示控件、报表组件,编辑器等等 查询过滤器:查询功能自动生成,后台动态拼SQL追加查询条件;支持多种匹配方式(全匹配/模糊查询/包含查询/不匹配查询); 数据权限(精细化数据权限控制,控制到行级,列表级,表单字段级,实现不同人看不同数据,不同人对同一个页面操作不同字段 在线配置报表(无需编码,通过在线配置方式,实现曲线图,柱状图,数据等报表) 页面校验自动生成(必须输入、数字校验、金额校验、时间空间等); 提供单点登录CAS集成方案,项目中已经提供完善的对接代码 表单设计器,支持用户自定义表单布局,支持单表,一对多表单、支持select、radio、checkbox、textarea、date、popup、列表、宏等控件 专业接口对接机制,统一采用restful接口方式,集成swagger-ui在线接口文档,Jwt token安全验证,方便客户端对接 接口安全机制,可细化控制接口授权,非常简便实现不同客户端只看自己数据等控制 高级组合查询功能,在线配置支持主子表关联查询,可保存查询历史 提供各种系统监控,实时跟踪系统运行情况(监控 Redis、Tomcat、jvm、服务器信息、请求追踪、SQL监控) 消息中心(支持短信、邮件、微信推送等等) 集成Websocket消息通知机制 提供APP发布方案: 支持多语言,提供国际化方案; 数据变更记录日志,可记录数据每次变更内容,通过版本对比功能查看历史变化 平台UI强大,实现了移动自适应 平台首页风格,提供多种组合模式,支持自定义风格 提供简单易用的打印插件,支持谷歌、IE浏览器等各种浏览器 示例代码丰富,提供很多学习案例参考 采用maven分模块开发方式 支持菜单动态路由 权限控制采用 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系统模块 ├─系统管理 │ ├─用户管理 │ ├─角色管理 │ ├─菜单管理 │ ├─权限设置(支持按钮权限、数据权限) │ ├─表单权限(控制字段禁用、隐藏) │ ├─部门管理 │ └─字典管理 │ └─树分类字典 │ └─系统公告 │ └─我的组织机构(部门角色、部门权限) │ └─职务管理 │ └─通讯录 ├─消息中心 │ ├─消息管理 │ ├─模板管理 ├─智能化功能 │ ├─代码生成器功能(一键生成前后端代码,生成后无需修改直接用,绝对是后端开发福音) │ ├─代码生成器模板(提供 4 套模板,分别支持单表和一对多模型,不同风格选择) │ ├─代码生成器模板(生成代码,自带 excel 导入导出) │ ├─查询过滤器(查询逻辑无需编码,系统根据页面配置自动生成) │ ├─高级查询器(弹窗自动组合查询条件) │ ├─ Excel 导入导出工具集成(支持单表,一对多 导入导出) │ ├─平台移动自适应支持 ├─系统监控 │ ├─性能扫描监控 │ │ ├─监控 Redis │ │ ├─ Tomcat │ │ ├─ jvm │ │ ├─服务器信息 │ │ ├─请求追踪 │ │ ├─磁盘监控 │ ├─定时任务 │ ├─系统日志 │ ├─消息中心(支持短信、邮件、微信推送等等) │ ├─数据日志(记录数据快照,可对比快照,查看数据变更情况) │ ├─系统通知 │ ├─ SQL 监控 │ ├─ swagger-ui (在线接口文档) │─报表示例 │ ├─曲线图 │ └─饼状图 │ └─柱状图 │ └─折线图 │ └─面积图 │ └─雷达图 │ └─仪表图 │ └─进度条 │ └─排名列表 │ └─等等 │─大屏模板 │ ├─作战指挥中心大屏 │ └─物流服务中心大屏 │─常用示例 │ ├─自定义组件 │ ├─对象存储(对接阿里云) │ ├─单表模型例子 │ └─一对多模型例子 │ └─打印例子 │ └─一对多 TAB 例子 │ └─内嵌 table 例子 │ └─常用选择组件 │ └─异步树 table │ └─接口模拟测试 │ └─表格合计示例 │ └─异步树列表示例 │ └─一对多 JEditable │ └─ JEditable 组件示例 │ └─图片拖拽排序 │ └─图片翻页 │ └─图片预览 │ └─ PDF 预览 │ └─分屏功能 │─封装通用组件 │ ├─行编辑表格 JEditableTable │ └─省略显示组件 │ └─时间控件 │ └─高级查询 │ └─用户选择组件 │ └─报表组件封装 │ └─字典组件 │ └─下拉多选组件 │ └─选人组件 │ └─选部门组件 │ └─通过部门选人组件 │ └─封装曲线、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等报表的组件(经过封装,使用简单) │ └─在线 code 编辑器 │ └─上传文件组件 │ └─验证码组件 │ └─树列表组件 │ └─表单禁用组件 │ └─等等 │─更多页面模板 │ ├─各种高级表单 │ ├─各种列表效果 │ └─结果页面 │ └─异常页面 │ └─个人页面 ├─高级功能 │ ├─系统编码规则 │ ├─提供单点登录 CAS 集成方案 │ ├─提供 APP 发布方案 │ ├─集成 Websocket 消息通知机制 ├─ Online 在线开发(暂未开源) │ ├─ Online 在线表单 - 功能已开放 │ ├─在线代码生成器 - 功能已开放 │ ├─ Online 在线报表 - 功能已开放 │ ├─系统编码规则生成 │ ├─系统编码规则校验 │ ├─多数据源管理 │ ├─ Online 在线图表 │ ├─ Online 图表模板 │ ├─表单设计器 └─其他模块 └─更多功能开发中。。
系统截图
大屏数据模板
PC端
手机端
PAD端
欢迎吐槽,欢迎star~
来源:开源中国
发布时间:2020-08-17 07:00:00
物联网技术概念与应用全解析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6-03-18 11:46:50 作者:
随着科技的进步,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那么物联网技术概念是什么?它有什么应用?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概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Devices)和设施(Facilities),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数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Assets)、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Mote),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或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 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物联网技术诞生发展
1999年 诞生,2005年 普及,2009年 大发展。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物联网的概念与其说是一个外来概念,不如说它已经是一个“中国制造”的概念,他的覆盖范围与时俱进,已经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报告所指的范围,物联网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
物联网技术关键
简单讲,物联网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控制。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技术。
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2]
2、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可见;小到人们身边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卫星系统。嵌入式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这个例子很形象的描述了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位置与作用 。
4、政府应该加大对产业的投入,这个投入可以不是资金,而是给企业更多的政策,特别是在操作系统、开发工具、IC设计等产业链中高端领域上从政策到资金都要加大投入。在管理上引入重大资金投向问责制,对长期投入资金不能市场化、产业化的项目,定期论证评估,不能达标的关停并转甚至要追究责任。
5、减少盲目引进项目,在嵌入式与物联网的发展中,核心技术坚持鼓励国产化,从资金上、税收上加大力度向自主研发产品倾斜。杜绝盲目引进产业链的中高端技术,特别是不能出现像其他行业一样,重复引进同一个外国品牌多条生产线的状况。
6、《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二维码作为物联网的一个核心应用,物联网终于从“概念”走向“实质”。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二维条码/二维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同时表达信息,因此能在很小的面积内表达大量的信息。
物联网技术体系架构
物联网典型体系架构分为3层,自下而上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的核心能力,是物联网中关键技术、标准化、产业化方面亟需突破的部分,关键在于具备更精确、更全面的感知能力,并解决低功耗、小型化和低成本问题。网络层主要以广泛覆盖的移动通信网络作为基础设施,是物联网中标准化程度最高、产业化能力最强、最成熟的部分,关键在于为物联网应用特征进行优化改造,形成系统感知的网络。应用层提供丰富的应用,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信息化需求相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的应用解决方案,关键在于行业融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低成本高质量的解决方案、信息安全的保障及有效商业模式的开发。
物联网体系主要由运营支撑系统、传感网络系统、业务应用系统、无线通信网系统等组成。
通过传感网络,可以采集所需的信息,顾客在实践中可运用RFID读写器与相关的传感器等采集其所需的数据信息,当网关终端进行汇聚后,可通过无线网络运程将其顺利地传输至指定的应用系统中。此外,传感器还可以运用ZigBee与蓝牙等技术实现与传感器网关有效通信的目的。市场上常见的传感器大部分都可以检测到相关的参数,包括压力、湿度或温度等。一些专业化、质量较高的传感器通常还可检测到重要的水质参数,包括浊度、水位、溶解氧、电导率、藻蓝素、pH值、叶绿素等。
运用传感器网关可以实现信息的汇聚,同时可运用通信网络技术使信息可以远距离传输,并顺利到达指定的应用系统中。我国无线通信网络主要有3G、WLAN、LTE、GPRS,而4G仍为试点阶段。
M2M平台具有一定的鉴权功能,因此可以为顾客提供必要的终端管理服务,同时,对于不同的接入方式,其都可顺利接入M2M平台,因此可以更顺利、更方便地进行数据传输。此外,M2M平台还具备一定的管理功能,其介意对用户鉴权、数据路由等进行有效地管理。而对于BOSS系统,其由于具备较强的计费管理功能,因此在物联网业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业务应用系统主要提供必要的应用服务,包括智能家居服务,一卡通服务,水质监控服务等,所服务的对象,不仅仅为个人用户,也可以为行业用户或家庭用户。在物联网体系中,通常存在多个通信接口,对通信接口未实施标准化处理,而在物联网应用方面,相关的法律与法规并不健全,这不利于物联网的安全发展。
物联网技术原理
在互联网基础上,利用RFID、数据通信技术
组成一个 覆盖世界 万事万物 的 整合网络
网中万物 自动识别,信息共享,按照人们预先制定的规范彼此“交流”。
在介绍了物联网技术概念之后,我们来了,了解下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智慧城市、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哪些重大意义?
如今,传统农业的模式已远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产品质量不稳定,资源严重不足且普遍浪费等问题不断出现。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恰恰能解决这些问题。
1、物联网智慧农业推动农业走向信息化
通过多种无线传感器、无线基站和传输设备的使用,农业种植现场的各种信息能够轻易的通过自动监测传输功能呈现在管理人员的眼前,实现了管理者和种植现场的快速连接。同时通过软硬件系统和手机客户端还能够实现自然灾害监测及预警,方便作物生长现场管理,实现高度的信息共享和农业自动化。
2、物联网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
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对提高传统农业的生产管理水平效果显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无线智能传感器实现农业生产现场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和利用智能物联网监控系统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实时传送,为农作物生产和温室控制提供了有利的科学依据。智慧农业不仅为作物生长创造了最佳条件,提高了作物产量和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水、化肥等作物消耗品的利用率。
3、物联网智慧农业保障农产品和食品安全
在农产品和食品运输领域,电子标签、电子条码、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等的集成应用,可实现单个或集装农产品和食品的跟踪和可视数字化管理,对农产品从生产现场到仓库、从仓库到餐桌、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实行智能监控,可实现农产品和食品的数字化、可视化物流运输和管理,同时也可很大程度提高农产品和食品的品质。
专家认为,农业物联网作为国家物联网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有所作为。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字城市、云计算、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在不断成熟,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前沿话题,然而我国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相交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依旧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这些不足极大的阻碍了我国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及推广,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并加快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应用必须引起相关工作者足够重视。
一、物联网技术与智慧城市的特征
1.1互联网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是互联网,其主要是通过各类有线及无线设备与互联网相融合,将事物信息及时准确的反映出去,物联网上的传感设备可将信息定时传输,由于所要传输的信息量极大,出现了海量信息,因此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具备正确性与及时性,物联网需要适应各种类型的网络及协议。
1.2智能化
与其他一些系统相比,物联网不但具备信息收集的功能,其还具备极强的信息处理功能,可对物体进行有效的智能管理,物联网通过一些设备与传感器相连接,利用云计算、智能识别等各种先进反馈自动化技术可大范围的实现对事物的智能化管控。
1.3通信及识别
一般来说,在物联网上需要安装海量的各类型传感器,单个的传感器均是一个信息源,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所接受到的信息在格式及内容上是不同的,因此物联网必须具备极强的识别功能,另外物联网作为一个集信息收集、处理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其必定需要一个完善的通信系统。
1.4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
(1)系统感知;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感知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其基本特性,使得城市中需求感知的人和物可实现相互感知,且可随时获得所需求的各种信息机数据。(2)传递可靠;在实现全面的连接之后,以形成可靠的传递也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特征之一,并且使得各种信息的采集及控制做到可靠传递。(3)高度智能;更具深度及更具职能的信息管控能力是智慧城市的又一基础特征,对收集系统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快速、准确、有效的处理,并做出智能控制管理。(4)人性化管理和服务;智慧本身是对人类灵性的描述,目前转变到城市建设当中,其作用是为了完成城市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及人性化等,即使得城市可像人一样也具备灵性及智慧。
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从以上所述的物联网特征及 智慧城市的特征,可清晰的看出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关系到市政管理智能化、农业园林智能化、医疗智能化、楼宇智能化、交通智能化、旅游智能化及其他应用智能化等方面,以下对其应用做详细的阐述:
2.1市政管理智能化
对于市政管理智能化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建构城市物联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具备开放式、共享式的政府电子物联网体系,建设可完成多行业、多角度的数据协同、共享,为个人、企业及政府提供详细的城市运作及商业服务的物联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2)建构物联网公共设施监控;首先对城市的公共重要设施进行系统标示,以达到对城市公共设施的精确监控及全程跟踪,确保城市公共安全,最终完成政府的数字化管理。(3)物联网食品跟踪;对一些重要食品物资进行标示,就可实现对食品物资的全程溯源及追踪。(4)另外市政管理还包括城市应急体系、城市地图导航及城市环境管控等。
2.2农田园林智能化
(1)提高精细农业发展;将对应的传感器安装在农田、园林及目标地点,各节点单位就可实施准确收集到大量关于农田、园林内温度、湿度、采光及气体浓度等信息,以精确把握土壤湿度、压实程度、PH值及各类肥料种植情况等信息,这样将使得农业生产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2)园林信息管理;利用成本低、功耗低的无线传感网络对造林营林、林地征集、林木采集、城市绿化等方面的动态管控,以达到园林资源优化管理,以促进园林绿化的现代化及信息化,最终增强园林绿化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
2.3医疗智能化
(1)电子巡检。在病人身体病患部位通过一定的手段植入传感器,并构建好医院的传感器网络,医生就可对病人病患动态实现实时监控。(2)建立医院资源共享体系;为了充分对医院及病人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利用及处理好医院各种纠纷问题。(3)药品溯源;在药品生产时,对药品进行准确标示,完成管理透明化,增强药品安全,为防伪打假提供有效的依据。
2.4楼宇智能化
(1)在楼宇的建设过程中要安装智能化的楼宇管理技术,在物联网的配合下,将使居民能够方便的实现对远程物品的管理和控制。(2)大型公共监控系统的建立。在城市中各种公共建筑物较多并且拥有较多的设备和设施,所以必须建立紧急的监控系统,能够在突发事情发生时在物联网的协助下快速的解决该问题。(3)采用智能化的水、煤及电表。在各种设施的表内建立RFID芯片,可以通过表将这些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器中,再经过3G网络将信息传送到后台系统,实现自动抄表的功能。(4)异常设备的处理。在该问题的处理过程中使用无线的传感器和局域网技术,对空调、灯等实现远程监控。
2.5交通智能化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使城市交通和轨道交通等各种重要设备智能化,保证实现城市交通工作的全程追踪和管理。这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即一方面政府要将数字化调度管理与城市的资源配置结合在一起,实现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作为交通管理部门要全面提高各种事故的预防和检测能力,使调度监控和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全面提升,促使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2.6旅游智能化
所谓旅游智能化指的是在物联网、通信技术、云计算以及各种高性能的数字处理技术在旅游开发、管理和体验方面的应用。在旅游方面运用将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资源和信息方面的智能化,同时将该服务以全新的姿态应用到未来的旅游发展,以全面实现该行业的智能化,为旅游产业的创新和结构升级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2.7其他应用智能化
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的物流和供应管理、产品的制造和管理以及各种交通行业中行李和包裹的处理、图书馆中各种文档的管理和追踪、门禁系统的标识等方面得具备广泛的发展前景。
三、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的对策
(1)建立合理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体系,使环境得到优化发展。(2)示范和规范应用促进物联网的发展。(3)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4)物联网人才的培养。
四、结语
物联网的发展不但是信息技术的一大变革,对未来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及发展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当前我国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作用并不是很突出,这就需要相关工作者不断学习、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科学、系统的加强物联网在智慧城市中应用,我们可以相信,随着我国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成熟,其必能更好的改善我们的生活条件。
物联网技术如何真正改变医疗行业?
物联网可谓是近年来热门的新型科技技术,小到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大到智能公路和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或多或少地发生了变化。其中,传感器的应用可谓是关键,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个层面。
近日,IoTUK(英国物联网协会)联合英国医疗保健部门,共同举办了一个展示会,展示了一些行业中最新的发明。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便是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实现数据收集,对医疗领域产生更大的作用,甚至能够挽救生命。
更多类型的健康设备
在展会上,首先吸引了Alphr编辑目光的便是一款鞋子,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帮助帕金森患者改善行走步态,减少与地面摩擦粘连的情况。其研发者表示,产品通过集成先进传感器收集患者的行走数据,提高感官知觉和动作触发,来帮助他们更容易地行走。
Pacif-I,一款面向婴儿智能奶嘴,可以监测宝宝的体温和日常习惯,让家长们更好地掌握宝宝的健康状况。其内置电池可以实现一年的续航,使用起来也是非常方便的。
IoTUK代表表示,近年来具有一定治疗或是辅助治疗的物联网设备逐渐受到用户欢迎,人们希望通过这些设备了解、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帮助创业者更快地完成临床试验,推动其与医疗部门的合作,从长远来看,对于改善人们的就医体验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数据的价值尚待发掘
IoTUK还表示,目前 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主要还集中在本地,需要更多大型研究机构参与进来,才能够更大地发挥数据的意义。同时,在互联网安全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物联网设备同样需要提升安全性,保证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这也是一个需要长久探讨和改善的问题。
总得来说,基于物联网的保健类、准医疗类产品拥有极大的市场空间,但同时,目前这个市场还缺乏规范性,以及真正医疗机构的介入。苹果的Research Kit可以说是科技巨头通过物联网技术获得数据的良好例子,此类服务和研究项目应该受到更多重视,将物联网产品与传统医疗有机结合起来。当然,不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可能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物联网技术助力环境保护“智慧化”
物联网技术推动环保智慧化
“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革命浪潮,环境保护是当前国家工作的重点,如何将两者相结合,借助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应用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是当前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物联网”是指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环境保护领域已经有了应用先例。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物体)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可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整合,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即“智慧环保”、“数字环保”。
通过 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水、气、声、土壤、生态等环境要素,特别是对核与辐射、危废、医废等危险源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展开全面、有效的监管,“更快速”感知影响城市环境、人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实时指标;“更全面”感知污染排放、环境污染、应急事故的变化过程;“更有效”判定环境监察执法与应急处置工作的执行状态与效果;“更智慧”决策重点城市、区域和流域重大环境管理问题。从而形成天空地一体化感知体系建设。
“智慧环保”建设目标
“智慧环保”的总体架构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智慧层和服务层”,智易时代总经理陈涛表示:“我们处于智慧层和服务层,以环境监测点位数据传感体系为基础,针对不同环境企事业单位需求,可拓展为空气质量、水质、扬尘等领域的在线监测及智慧管理,更可拓展到化工工业园的污染源监控,风险预警,可以说,物联网使得“从一张图上知道环保情况”成为现实”。
智易时代大气网格化管理系统
环保物联网应用发展历程
20世纪末期,我国启动传感网研究后,环保作为应用试点领域之一,开始RFID等技术的初步应用;
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环保物联网技术在环保领域取得小范围的应用,如一些市、区建成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对空气质量、企业环保设备等基本情况进行自动监测;
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建设污染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三大体系”,在约7000个重点排污单位安装污染源监控自动设备。同时,建设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三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并联网,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监测到的国控重点污染源排放数据及时传送到三级监控中心,为排污收费、排污执法、排污治理提供依据,为环境应急、减排决策提供支撑;
2009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要加快推进物联网发展、建立中国感知中心以来,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并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我国《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环保作为物联网九大应用领域之一;
2013年,污染源自动监控有效传输率纳入政绩考核中,推动政府开展环保物联网系统建设。
发布机构 政策名称 时间 政策要点
国务院 《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2014 加快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2014年完成试点,2014年基本建成。进一步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确保监测体系连续稳定运行,到2015年底,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传输率达到75%
国务院 国务院 工信部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 关于转发环境保护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3 2013 2011
建设城市站、背景站、区域站统一布局的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客观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到2015年,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建成细颗粒监测点和国家直管的监测点。 将“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纳入各省政绩考核,对考核没达标且整改未通过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将智能环保确定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物联网重点发展的九大应用之一。
物联网技术如何在智能家居产业中得到应用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时至今日,物联网应用已覆盖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且正以飞快的速度延伸到更宽更深领域。
物联网技术如何在智能家居产业中得到应用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是目前国内物联网重要应用途径之一。
1.智能小区
智能小区总体构成包含用电信息采集、双向互动服务、小区配电自动化、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及储能、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智能家居等多项新技术成果应用,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综合布线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测量技术等多学科技术领域,是一种多领域、多系统协调的集成应用。
智能小区可实现以下功能:
运用智能电表技术,实现用电信息自动采集;? 提升电网自动化水平,保证小区可靠供电;? 电力光纤到表到户,服务互联网、广电网和电信网“三网融合”;? 智能用电服务互动平台,实现用户与供电企业的实时互动;? 示范分布式光伏发电,倡导清洁能源消费;? 配置电动汽车充电管理设施,满足居民使用电动汽车需求;? 家电的远程监测与控制,促进家庭合理用能;? 设置自助缴费终端,方便客户缴费;? 实现水电气集抄,有效整合各运营商的人力资源。
2.智能照明
控制智能照明系统应用广泛,可大批量、大范围智能控制灯具及关联物品,系统可实现以下功能。
2.1 照明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场景控制,在同一室内可有多路照明回路,对每一回路亮度调整后达到某种灯光气氛称为场景;可预先设置不同的场景(营造出不同的灯光环境),切换场景时的淡入淡出时间,使灯光柔和变化。时钟控制,利用时钟控制器,使灯光呈现按每天的日出日落或有时间规律的变化。利用各种传感器及遥控器达到对灯光的自动控制。
2.2 美化环境室内照明利用场景变化增加环境艺术效果,产生立体感、层次感,营造出舒适的环境,有利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2.3 延长灯具寿命影响灯具寿命的主要因素主要有过电压使用和冷态冲击,它们使灯具寿命大大降低。
2.4 节约能源采用亮度传感器,自动调节灯光强弱,达到节能效果。 采用移动传感器,当人进入传感器感应区域后渐升光,当人走出感应区域后灯光渐渐减低或熄灭,使一些走廊、楼道的"长明灯"得到控制,达到节能的目的。
2.5 照度及照度的一致性采用照度传感器,可以达到室内的光线保持恒。例如:在学校的教室,要求靠窗与靠墙光强度其本相同,可在靠窗与靠墙处分别加装传感器,当室外光线强时系统会自动将靠窗的灯光减弱或关闭及根据靠墙传感器调整靠墙的灯光亮度;当室外光线变弱时,传感器会根据感应信号调整灯的亮度到预先设置的光照度值。
2.6 综合控制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例如了解当前各个照明回路的工作状态;设置、修改场景;当有紧急情况时控制整个系统及发出故障报告。
3.智能安防系统
智能安防系统可以简单理解为:图像的传输和存储、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准确而选择性操作的技术系统。就智能化安防系统来说,一个完整的智能安防系统主要包括门禁、报警和监控三大部分。智能安防与传统安防的最大区别在于智能化,我国安防产业发展很快,也比较普及,但是传统安防对人的依赖性比较强,非常耗费人力,而智能安防能够通过机器实现智能判断,从而尽可能实现人想做的事。
一个完整的安防系统主要包括监控、报警、门禁对讲、巡更、广播(主要针对消防系统)等部分。
4.智能遥控
智能遥控开关不止具有开关的功能,它在替代传统墙壁开关的同时,更具有对室内灯光进行控制的功能,如全开全关功能,遥控开关功能,调光功能,情景功能等,可以在家中任意位置控制灯光和电器,并具有节能、防火、防雷击,安装方便等特点,其取代传统手动式开关已成为逐渐成为潮流。
智能遥控实用性强,智能性高,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无方向远距离隔墙控制功能,一般在10米~80米半径内可以做到信号覆盖,且可以穿透2~3堵墙体;? 极强抗干扰能力,可靠性高,具有防火、防击雷功能;? 具有手动开关和遥控开关两种模式,既增强了方便性,又承袭了原有的习惯;? 断电保护功能.遇到断电情况,开关全部关闭.当从新来电时,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不会因未知开关状态而造成人身伤害,也可以在无人值守情况下节约电能;? 家电控制集成功能.目前一般家庭都被遥控器困扰着,现在只需要一个遥控器,就可以实现对室内空调、电视、电动窗帘、音响、电钮煲等等电器的控制集成,组建一个智能家居系统;? 超载保护功能.遥控开关里有过流保护装置;当电流过大时,保险管会先断开,起到保护下面的电路的作用。
消费物联网:更多感知物联网技术将融入消费
消费物联网,是指在商业领域商户、消费者、商业组织成员围绕交易行为进行的人人相通,物物相连,结点数据交互的高度智能型网络通信系统,而支付,做为其核心价值体现方式,作用是贯穿整个线下线上商业模式的闭环。它是继“互联网+”之后一个颠覆商业模式的新技术伸展维度。从交易环节这样一个商业刚需入手,其将致力为商家打造一个可靠的、安全的、便捷的、社交网络化的商业业态。广泛物联网感知技术的创新,是我国社会转型升级成为新型工业化智能化消费大国的技术基石。
如何应用物联网技术把商业交易中的时间、地点、消费者、商品信息、销售者等要素连接起来?矽鼎科技团队在不断的思考与推演中建立并且完善着消费物联网理论体系。消费决策前后的流程及相关服务,是需要利用感知物联技术去积极参与,努力提高的一个环节。其效率将直接影响到消费的增长和社会发展。精确的即时的客户、商品、金融数据、行为及智能反馈机制才是真正促进商业模式扩展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消费物联网不是简单的互联网+电商,它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改变当今世界的商业业态,使未来金融、电商、商务物流、制造业、零售业等都发生根本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它将商品信息变得可溯化、公开化、可预见性;它将交易地点与交易时间变得灵活化,电子商务平台和线下体验,物流供应链结合;它精准识别出身份和信用评级,满足客户即时的、真实的消费需求,挖掘潜在客户群体;它存储分析商贸流通信息,引导制造业成本和效率控制,提高商业经营管理水平;它对商业金融保险理财支付融资等支柱服务提出更多的可靠信誉保证。
通过物联网的识别技术多方位识别顾客身份,如人脸、视网膜、脉纹、指纹,总结顾客消费习惯,进而以某种媒介引导消费,对接金融系统,通过消费记录建立起消费信用体系,提供微贷等金融服务,这样便形成了顾客圈的消费物联系统。
通过物联网的识别技术追踪商品,追踪信息可通过二维码等形式在最终售货地点显现。这种溯源技术手段能够根本解决当今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杜绝了假货仿品的泛滥。与此同时,商品的展示信息则可通过云平台精确地投放至潜在顾客的手机等信息接收端,这既是精准营销的手段也是实现消费信息对等的重要环节。这样便形成了商品溯源与信息共享的消费物联系统。
从时间要素来说,商店都无一例外地希望能够抓住顾客24小时的购物需求,消费者也期盼有随时随地的便利购物环境。然而,对实体门店来说,24小时营业意味着营业成本的上升,劳动力负荷的增加。实际上,物联网技术完全能够实现门店无人营业。声控、红外感应、条码感应、自动警报iBeacon等物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门控、灯控。
消费者进入门店自助购物、自助结账将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这类24小时营业的门店甚至能够成为线上交易的取货地点。将商品信息搬到网络平台,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在网络上订购商品,凭借网络支付码在任意实体店内取货将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
从门店运营管理来说,商品的进销存管理、营业管理、线上营销都将引入现代化的软件来记录与实施。对于销售数据的分析和预估将帮助门店合理管理库存,避免产量过剩等经营问题。这些管理依托于云后台进行数据的存储与分析。
2015年9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肯定了线上线下互动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形态之一,是促进消费的新途径和商贸流通创新发展的新亮点,明确了鼓励线上线下互动创新、激发实体商业发展活力、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等三个方面任务。
针对目前经济面临实体商贸流通业发展乏力等现状,建立起从生产—仓储—销售—显示—识别—控制—中止—溯源—决策—定位全过程、全方位、全产业链的消费物联网体系将成为促进商贸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药。
矽鼎科技在智能化收银支付方面已经取得了创新成果。多款收银终端全面支持线上线下支付方式,具有身份证识别功能,安装有专业门店管理软件,兼顾功能性与安全性。手持移动式的POS设备是实现即时冲动消费的利器,它让交易地点从固定化向灵活多向化改变。
收银的创新只是消费物联网架构的一个方面,这个架构里包含着更多的结点,直接无线节能高速地将所有商品,从原料生产到成品出库,进入流通领域的整个过程,进入全程智能控制。移动互联网络社会化应用,更好地提供了全体消费者权益保障,物联网技术也成了假货劣质品的自动“警察机器人”,而不再是高大上的尖端科技。依托消费物联网理论的扩大和深入,更多的感知物联网技术将融入消费过程,一个安全、公开、活跃的商业消费业态指日可待。(作者 陈海雷)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物联网技术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物联网方面的内容,请关注 物联网 | 数据观
本文为数据观综合互联网公开资料,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数据观编辑更正。
相关阅读
“物联网”与“互联网”到底有什么不同?
物联网将永远改变大数据与商务面貌的13种方式
责任编辑:陈卓阳
来源:数据观
发布时间:2016-03-18 11:46:50
阿里巴巴已经暂时停止了对印度公司的投资计划,未来至少六个月内都不会再向印度投出一分钱。
不过,阿里暂不计划在已经投资的印度公司中减持股份,或者完全退出投资,后续具体如何操作可能要看具体形势的变化。
目前,阿里在印度投资的公司包括 Paytm、Zomato、BigBasket。
今年 6 月 29 日,印度宣布禁用 59 款中国的手机 App,其中就包括阿里旗下的 UCWeb (浏览器)、UC News (资讯聚合)、Vmate (短视频)。
阿里董事会主席兼 CEO 张勇后续确认,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决定停止 UCWeb 及其他创新业务在印度的服务,同时还有消息称 UCWeb 正在裁减印度员工,甚至完全解散相关团队。
有趣的是,7 月底,一名 UC 印度本地前员工以遭到不合理解雇为由起诉阿里,当地法院随即传唤阿里、马云等多名相关个人及运营主体,要求在 7 月 29 日亲自或通过律师出席法庭。
阿里方面称确实收到了此通知,但问题是, 根本找不到马云在哪里……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9:13:00
可以几乎百分之百确认,NVIDIA 将在北京时间 9 月 2 日零点的特殊活动上,由黄仁勋亲自宣布下一代安培架构的 RTX 30 系列显卡,近来的各种曝料也是不断逼近最后的真相。
而现在,NVIDIA 历史上第一次在新卡发布前,通过一段预热视频,公布了新一代散热和供电设计的理念,以及不少细节,但是官方没有提及 RTX 30、RTX 3080、RTX 3090 这样的具体型号命名,只是笼统地说 GeForce Ampere Founders Edition。
NVIDIA 强调,散热设计也是创新的核心之一,一直在探索更高效的风冷散热技术,为此新卡特别优化了风流风道,力图以最优化的方式将发热排走。
同时,NVIDIA 还优化了散热器的机械结构,尽可能减少、缩小元件,但又不牺牲强度。
从风流风道设计图,以及视频中一些局部细节看,此前传闻的 RTX 30 公版设计造型是没跑了,正反非对称双风扇。
其中,尾部的一个风扇担当主力,负责将机箱前部进入的冷空气抽入,然后带着热量从机箱后侧上方排出,而头部的风扇将热量从显卡挡板处排走。
PCB 电路板尾部的“深V”造型也得到了确认 ,但为什么会这么做 NVIDIA 并未具体解释,可能还是为了减少电路板尺寸。
RTX 30 系列公版设计引入了 新的、更短小的弹簧片 ,可以给辅助背板留出更多空间,并且 所有公版卡都会采用新的 12 针辅助供电接口 ,占用空间更小,供电线更紧凑,有利于减少供电杂波,还不会损失供电效率。
如今显卡上使用的 PCIe 6/8 针供电接口都是基于行业标准,但是 这个新的 12 针供电接口看起来是 NVIDIA 自己设计的,总针脚数增加到 12 个的同时,否则 +12V 供电的也从 3 个翻番到 6 个 ,另外一半则是接地。
NVIDIA 没有透露 12 针接口的供电能力,之前说法称可达 400-600W,但现在看起来没这么高,因为 NVIDIA 同时确认, 12 针接口可以转接兼容现有的 8 针接口(一个和两个都可),而且公版卡都会附送转接线。
这表明,12 针供电接口应该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更多的只是缩小体积,实际供电能力极大可能并未提高,最多也就相当于两个 8 针的 300W,否则更高的话是不可能再向下兼容的。
当然了,这些新的设计都会增加不少成本,进而提高售价, 而多家 AIC 厂商表示,他们的非公版卡仍会继续使用传统的6/8 针供电接口。
最后,NVIDIA 还在视频中放出了一张 GPU 芯片简图,可能就是新的安培架构 GA102 核心,当然也可能只是个示意图而已。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9:10:00
DJI 大疆创新今天发布了其第四代手机云台产品,定名为“DJI OM 4”,采用了创新的磁吸快拆设计,瞬间就能装好手机并稳定开拍。
DJI OM 4 有两种方式安装手机,一是磁吸手机夹,夹上后不影响手机正常使用,而且最薄处仅为 2.4 毫米,二是磁吸指环扣,适合长期安装使用,而且图案精美。
拍摄方面,它支持众多智能拍摄模式,包括智能跟随 3.0、Story 模式、动态变焦、分身全景、手势控制,而在玩法方面,支持运动延时、轨迹延时、静态延时三种延时模式,支持旋转模式、慢动作、全景 240°、全景 3x3 四种辅助功能,支持低视角拍摄、一键切换横竖屏、单手操作、待机模式等细节功能。
软实力方面则有 DJI Mimo App,不仅算法先进,还自带视频编辑器,随时都能剪辑,并内置使用教程,帮助快速上手。
此外,DJI OM 4 不仅自带无损防抖,而且进一步增强了电机性能,即便给手机加上长焦、广角等外置镜头也稳如老狗。
通过蓝牙连接,它的拍摄按钮可以直接控制市面上大部分手机自带的相机界面快门。
具体参数方面,尺寸展开 276×119.6×103.6 毫米,折叠 163×99.5×46.5 毫米,重量云台 390 克、磁吸手机夹 32.6 克、磁吸指环扣 11.4 克,适用手机重量 230±60 克、厚度 6.9-10 毫米、宽度 67-87 毫米( 详细兼容列表在此 )。
内置 18650 锂离子电池,容量 2450mAh,续航时间最长 15 小时,充电时间 2.5 小时(10W),云台充电接口为 USB-C,对外供电接口为 USB-A。
云台功耗 1.2W 左右,结构转动范围平移-161.2°至 171.95°,横滚-136.7°至 198°,俯仰-106.54°至 235.5°,最大控制转速 120°/s。
大疆 DJI OM 4 手机云台现已上市,价格 899 元 。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9:04:00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陈桥辉
来源:Tech 星球(ID:tech618)
阿里进军亿级用户网盘市场。
阿里首次推出自己的网盘 App,欲挑战超 7 亿用户的百度网盘。
Tech 星球独家获悉,阿里于近日推出了一款名为“阿里云网盘”的独立 App。其开发者为阿里旗下的阿里云团队,定位是为C端用户提供可靠安全的存储备份及智能相册等服务的网盘产品。目前,该 App 采用的是邀请方式注册登录。
据官方介绍,阿里云网盘具备空间更大,速度更快;安全可靠的云存储;AI 分类轻松找图;全新的云上文件管理体验等优势。
阿里做的网盘有什么不同?
Tech 星球体验阿里云网盘 App 后发现,阿里云网盘 App 在主要功能上结合了百度网盘和一刻相册,主打文件备份存储和智能相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阿里云网盘与其他网盘产品并没有过多的差异。
通过与百度网盘对比可以发现,阿里云网盘的普通用户所拥有的空间容量为 1000GB,而百度网盘在相同情况下则有 2T(1024GB 等于 1T)的空间容量,相当于阿里云网盘的 2 倍多。开通会员服务的情况下,阿里云网盘的个人存储空间才会扩容至 6T,高于在百度网盘上开通了会员服务后的 5T 存储容量,另外,阿里云网盘的会员可享受 5G 极速下载体验。
阿里云网盘 App 中包含有首页、文件、拍摄/上传(文件、相册)、相册和个人中心等 4 个主要功能模块。
在首页中,阿里云网盘将存储的文件以单列形式排布,会显示查看或者建立时间,用户可以对文件进行收藏、转发以及删除,如果文件过多,还可以在 App 内搜索相关文件名的关键词精准定位至文件所在处。
百度网盘则将文件以不同的格式进行分类为相册、视频、文档等,看起来会更加规整,更便于整理文件,这是阿里云网盘所欠缺的。
左图为阿里云网盘,右图为百度网盘
通过对比百度网盘和阿里云网盘文件下载的速度可以发现,在两者都没开通会员的条件下,下载大型的文件时,阿里云网盘的下载速度可达 10mb/s,此前遭网友吐槽下载速度慢的百度网盘,其下载速度则为1~2mb/s。
阿里云网盘还拥有相册功能,对图片视频进行 AI 分类,便于用户找图,存储的图片可通过常规的形式排列外,还可以按照年/月/日的时间形式排列。从整体上看,与百度的相册功能并无太大差别。
总体上,阿里云网盘与百度网盘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阿里云网盘的优势体现在下载速度,而百度网盘的优势则在初始的存储空间较大,而且拥有多年的服务经验。阿里云网盘作为后来者,还需不断地对产品加以打磨,并突出自身的优势,否则在同质化的背景下,很难超越百度网盘。
不可否认,阿里云网盘的出现,或许为让“一家独大”的百度网盘感受到压力,用户也多了一个新的选择,更加有利于网盘产品的创新。
阿里强势入局个人网盘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阿里曾多次尝试网盘产品。比如阿里的 UC 浏览器中的个人网盘,还有优酷云相册以及今年上半年上线的“小萌圈”,主打宝宝相册。但是这些产品多布局在细分领域,或成为主 App 的附属功能,使用的群体则为阿里产品体系内的用户,并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产品,开放给所有用户使用。所以,这次“阿里云网盘”App 的独立推出,宣告了阿里正式进军网盘市场,为成为了阿里在该市场的攻坚利器。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在经过 2016 年的整治之后,国内的个人网盘市场发展回归常态,并带动云存储用户规模逐渐增长,预计到 2020 年达到 4.01 亿人。2020 年 7 月,国内云盘存储 App 月活跃用户分布中,百度网盘的 MAU 达 3983.2 万人,远高于排在二、三名的微云的 437.4 万人及 115 网盘的 386.7 万人之和。但这个排名并不是最终的结果,纵观整个市场,可以发现其并未达到饱和,这也是众多巨头还在不断参与的原因。
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个人的存储数据还会面临新一轮的持续增长,数据存储服务走向云服务操作系统也是未来的一个新趋势,比如不同的办公软件、生活本地服务应用接入到网盘中,都将为网盘的发展提供更强劲的推动力。
无论如何,阿里进军网盘市场已成定局,“阿里云网盘”App 的出现,能让即将迎来上市且估值达 400 亿的百度网盘守住高地吗?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50:00
五花八门的 APP 让人像修图越来越简单,磨皮、美白、亮肤都可以一键处理。
不过,如果把原片拍成这样,各类 APP 可能就无能无力了。
图片中人脸被大面积的阴影覆盖,如果不想放弃原图,只能用 Photoshop 等专业的修图软件处理。
不过,对于小白来说,Ps 等软件有一定技术难度,而且操作步骤复杂,那么有没有一种简单,对小白友好的处理方法呢?
近日,来自伯克利,麻省理工学院和 Google Research 的研究人员声称,他们研发出一款最新 AI 算法,无需 Ps,在几秒内中就可以精准去除图像中的“不需要”的阴影部分,而且对于面部图像的处理尤为适用。
AI 修图神器
如果打开手机相册,你会发现户外自拍照或多或少都会存在阴影问题,这是光线位置、自拍角度和周围环境等因素造成的,比如在强光照下,周围树木、建筑,或者头戴的帽子都可能在面部形成阴影。
不过,并不是所阴影都需要全部去除,比如头发、五官的阴影会让照片看起来更加自然美观。
由伯克利,麻省理工学院和 Google Research 组成的研究团队称,他们开发的基于神经网络的 AI 模型不仅可以去除面部阴影,还可以准确识别哪些是需要处理的阴影,并自动完成补光。
我们先来看一组实验对比图。
可以看到,该 AI 算法的修复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原图中,人脸的三分之二全部被阴影覆盖,修复后,阴影被大面积去除,而且基本保持了人像的原貌,看不出任何图片修复过的痕迹。
另外,我们看到脸颊侧面,眉骨下面的阴影被适度保留了。下面这幅实验效果图更为显著,阴影被适度去除,并且增加了一定的光感。
研究人员称,他们实验发现,这项识别并去除阴影的 AI 算法在人像处理方面表现最佳,未来几年,这项技术可能会被广泛应用到智能手机中,帮助用户轻松处理复杂的修图问题。
那么这项技术是如何做到呢?
研究人员称,其方法主要依赖于一对神经网络,一个是去除外部物体投射的外界阴影(Foreign Shadows),另一个是柔化由对象特征投射的面部阴影(Facial Shadows),并添加合成补光来提高照明率。在此框架的基础上,通过以下具体技术实现达成了图像修复效果:
大规模训练数据集:用于训练和评估针对异物阴影,面部阴影和虚拟补光的机器学习模型。
对称面部图像生成:用于显式编码对称提示,以训练面部阴影模型。
研究人员强调,他们的数据和模型获得的肖像增强效果,在数字指标和感知质量方面均优于所有基线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介绍具体的技术原理和实验结果。
外界阴影&面部阴影
需要说明的是,图像中阴影的检测和去除一直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中心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案需要手动标记图像中的“阴影”或“亮”的区域,然后通过全局优化技术(例如图形切割)来解决阴影问题。显然这种手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技术的适用性。
而本次研究的 AI 算法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实现了全自动化的阴影检测和处理。如上文所说,这套算法解决方案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外界阴影处理,而是面部阴影处理。
外界阴影。研究人员介绍,为了训练外界阴影的机器学习模型,他们构建了一个真实人像的数据集,该数据集大约有 5000 张图像,用于合成外界阴影的图像。具体的运行过程如下图:
图中的输入蒙版 Min 是从目标轮廓生成的, Min 经过人皮肤的次表面散射(SS)近似生成 Mss,然后根据空间变化和像素强度的变化生成M,最后由阴影蒙版M,结合原始图形 It 和阴影图像 Is 混合生成外界阴影图像。
面部阴影: 在这里,研究人员使用 Light Stage 扫描的数据集来构建由小光源照明的输入/输出对,以及每张脸部可变和可补光的输出图像。
如图,每个 OLAT 渲染的图像与下方的光源构成图相对应,随着 Key Light 转件分配给可变数量的邻居,渲染的图像的光照强度逐渐减弱。
另外,在这里研究人员提出一种显式编码面部对称性的方法。研究人员称,人脸的对称性是推理光照的有用线索:人脸的反射率和几何形状很可能是对称的,但是投射在人脸上的阴影很可能是不对称的,利用这一点,将地标(Landmarks)检测系统应用于输入图像,并使用恢复的地标图像生成输入图像的的镜像版本。该镜像图像会附加到网络中的输入图像中,从而允许网络直接推断出可能由于面部和外部阴影而引起的不对称图像内容,进而提高性能。
对比实验: 论文中,研究人员将以上两种方法与当前通用的修复模型进行了比较。从比较中可以看到该模型的优势显著。
在外界阴影处理方面,现有研究有图像分割技术(Guo)、基于自注意机制的神经网络模型(Cun),以及基于学习的最新方法(Hu)。
研究人员选用 SRD 基准数据集进行评估,并计算了 PSNR,SSIM,以及基本事实与输出之间的学习感知度量 LPIPS。结果该模型大大优于这些基准。如下图:
另外,从测试的图像上来看。 Guo 等方法错误地将深色图像区域识别为阴影并将其删除,同时也未能识别出真实阴影部分。Cun 和 Hu 的深度学习方法,在正确识别阴影区域方面做得很好,但可能无法完全去除阴影,而且更改了图像原来的整体亮度和色调。
对比之下,本次研究的模型能够完全去除外来阴影,同时仍保留被摄体的整体外观。
在面部阴影处理方面,研究人员与 Sun 等人的 PR 网络进行比较。结果如下图,PR-net 在包含粗糙脸部阴影的图像上表现不佳,并且在训练过程中删除串联的“镜像”输入会降低所有这三个指标的准确性。
最后要说明的是面部阴影的柔和和补光效果。输入的图像很可能包含粗糙的面部阴影,例如脸颊、眼睛周围(如下图)。从下图可以看出,将面部阴影柔化模型与可变的“光度” M 结合应用会产生更柔和的图像阴影,如 bc 列。
研究人员介绍称,镜面反射也被抑制是一种理想的摄影实践,因为镜面高光通常会分散和遮盖对象的表面。此外,该模型的亮度比分量通过在此处与检测到的琴键相反的方向形成的强度为训练中使用的最大值的合成补光度,从而降低了由面部阴影(d)引起的对比度。
不过,目前算法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模型有时无法去除双边对称的阴影。因为阴影增强模型的训练数据是通过增加光的大小来渲染的,所以简单的亮度设置会偏向于生成看起来模糊的图像。
更多论文详细内容请参考: https://arxiv.org/pdf/2005.08925.pdf
引用链接:
https://fstoppers.com/post-production/artificial-intelligence-getting-insanely-good-removing-shadows-photographs-faces-509108
https://www.diyphotography.net/harsh-sunlight-no-problem-this-ai-removes-all-those-unwanted-shadows/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45:00
1980 年 8 月 26 日,我国批准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到现在已经整整 40 年了,深圳也崛起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今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布了一组由高分、高景系列遥感卫星拍摄的深圳太空照片,带给人非一般的震撼。
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的深圳港,即便在疫情期间依然繁忙:
蛇口工业区 是我国探索外向型经济开发区的先驱,当年坑坑洼洼的荒滩已被密集的各类建筑覆盖:
发展经济的同时,深圳也把自己打造成了 宜居的花园城市 ,随处可见优美的景观、友好的环境:
最后把视角放大到整个大湾区: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39:00
8 月 26 日下午,广电圈子又传来重大消息,“一网整合”最新进展终于迎来了官方层面的大曝光!DVBCN 笔者注意到,包括广西广电、东方明珠、贵广网络、歌华有线、华数传媒、江苏有线、吉视传媒、陕西广电网络、天威视讯在内的广电系省网(或相关)上市企业纷纷发布公告,确定了成立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DVBCN 注:即众所关注的“全国一网”股份公司)持有股份比等情况。
根据各家公告的信息来看,本次是在同一时间段内(26 日)由各自的董事会通过的《关于以现金出资方式参与国网公司发起设立的议案》类似的统一格式议案而后迅速对外发出的公告。
需注意的是,本次部分公示信息中表明,参与组建“全国一网”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共有 47 家,虽尚未完全公开除各省网或关联的 30 余家发起人外的其他各家信息,但公开的前五大股东中有“意外”惊喜。
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各家上市企业出资和拟持有的股份比部分有所不一,具体情况 DVBCN 做了以下梳理供以参考。
“全国一网”股份公司注册信息公开
公司名称: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金额暂定为【10,120,107.20】万元人民币,股份总数暂定为【10,120,107.20】万股,每股面值 1 元。
经营范围: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的建设、改造、经营、维护和管理;各类文化资源和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集成、加工、分发传输;付费广播电视频道、音视频点播等服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的宽带电视服务;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拍摄、制作、发行;境内卫星电视接收设施的安装和商业运营;第一类基础电信的互联网数据传送业务、蜂窝移动通信业务、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相关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呼叫中心业务;广播电视工程建设、智慧广电、物联网、智慧社区及智慧家居服务业务等(以市场监督管理机关核定、行政机关许可的经营范围为准)。
发起人组成结构:发起人包括中国广电、战略投资者、持有或合计持有非上市省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 51% 股权股东、已上市网络公司、北京北广传媒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公司。
前五大股东身份终于揭秘
相关公告中均透露了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前五大股东信息,分别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DVBCN 注:即中国广电)、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DVBCN 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其实际控制人)、杭州阿里巴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DVBCN:这个不用多介绍)、广东广电网络发展有限公司(DVBCN 注:是广东广电众股东于今年 5 月新成立的广东新发起人)、北京北广传媒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公司(DVBCN 注:北京台是控制人,原歌华有线控股方)。
阿里巴巴是于 2019 年 CCBN 期间便于中国广电、中信集团签署过了“一网整合”的框架协议,因此并无意外之处;盛传许久的广电 5G 投资方国家电网此次通过关联公司参与了进来,并且是作为第二大股东出现的,略微有些意外;广东省网的新发起人早先 DVBCN 特意曾讨论过这家新公司的情况,直接成为了第四大股东也是比较意外,公告表示广东广电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系专为本次交易而设立的持股平台公司。
DVBCN 这里汇总下这五大股东的部分主要情况以供参考:
相关出资实缴说明:
中国广电的股权出资在完成评估备案后于 2020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实缴。中国广电的货币出资于标的公司成立后 10 年内根据标的公司运营实际需要分期缴清,中国广电已形成和后续形成的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中央平台的资产符合出资条件时,全体发起人同意中国广电将相应的货币出资变更为以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中央平台的资产出资。
战略投资者认缴的货币出资,于标的公司成立并开立银行账户后发出实缴通知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实缴 50%,其余 50% 于 2020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实缴,届时标的公司应向战略投资者出具符合前述出资期限约定的实缴通知。
以非上市省网公司的股权/股份出资的发起人,应在 2020 年 10 月 31 日以前完成各自股权/股份出资的评估备案,并于 2020 年 12 月 31 日以前完成实缴(各非上市省网公司修改公司章程、发起人用于出资的股权/股份变更(过户)至标的公司名下)。
上市网络公司认缴的货币出资,于标的公司成立并开立银行账户后发出实缴通知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实缴 50%,其余 50% 于 2020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实缴,届时标的公司应向以货币出资的上市网络公司出具符合前述出资期限约定的实缴通知。
北广传媒投资中心按照《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取得国资监管机构非公开协议转让歌华有线股份作为出资的批准文件、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信息系统出具的备案表,且按《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履行本次收购程序,于标的公司成立后一个月内,在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办理歌华有线股份过户登记,完成实缴。
各广电上市企业出资及占股情况
1、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其两家股东北京北广传媒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 2020 年 6 月 1 日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签署《出资意向协议》,北广传媒投资发展中心以其持有的公司 265,635,026 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19.09%)出资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出资形式区别于其他家。
2、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自有资金 2 亿元人民币,及其全资子公司华丰达有线网络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湖南省有线电视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1% 股份、广州珠江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5% 股份和天津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4.9918% 的股权,及华丰达全资子公司天津虹桥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天津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8.7533% 的股权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共计 47 名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2.7833% 股份(出资额及持股比例为暂定数,在相关出资标的资产评估结果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根据《发起人协议》约定进行调整)。目前股权出资部分尚未完成资产评估,资产评估完成后,股权实缴出资前,电广传媒表示还将召开股东大会,对本次交易相关事项进行审议。
3、华数传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募集资金出资 5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共计 47 名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0.4941% 股权。
4、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自有资金出资 5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各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0.4941% 股权。
5、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自有资金出资 5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共计 47 名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0.4941% 股权。
6、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自有资金出资 2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共计 47 名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0.1976% 股权。
7、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自有资金出资 2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共计 47 名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0.1976% 股权。
8、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自有资金出资 2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共计 47 名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0.1976% 股权。
9、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自有资金出资 2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共计 47 名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0.1976% 股权。
10、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自有资金出资 2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共计 47 名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0.1976% 股权。
11、湖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拟以自有资金出资 2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内的共计 47 名发起人共同发起组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标的公司成立后公司持有标的公司 0.1976% 股权。
从“三网融合”时代起,广电网络期待十余载的“全国一网”终于迎来了实践层面的大进展,但这只是漫漫长征路的起始阶段。根据“一网整合”实施方案,中国广电可携 5G 牌照等资质、频率等资源进入股份公司,以相关股权、现金等资产出资,各省网公司原则上釆用认缴方式携网入股,战略投资者采用现金出资。在统一安排下,可协同推进各省的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升级、广电 5G 网络建设和业务运营,再按照评估后的相关股权资产确权出资。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35:00
C114 讯 (蒋均牧)丹麦电信(TDC)集团披露了 9 月 7 日推出商用 5G 服务的计划,较原先 2020 年底的目标有所提前,并承诺到月底将覆盖 80% 的人口。
丹麦电信首席执行官安德烈亚斯·普菲斯特(Andreas Pfisterer)表示,5G 的推出正值关键时刻,“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大的基础设施”来承载快速增长的移动数据流量。他补充说,此举“为数字经济新时代铺平了道路”,并使国家成为 5G 的领先者。
该运营商于 2019 年 10 月开始与爱立信合作开发 5G 网络,目前已经升级了 2650 个站点。目标是在年底前覆盖 90% 的人口。
5G 服务最初将提供给 TDC Erhverv、YouSee 和 Telmore 品牌的客户,并在今年晚些时候加入 Relatel 客户。该运营商指出,需要兼容的终端设备和 5G 套餐。
丹麦电信于 2019 年 3 月与爱立信约部署其 5G 网络时,最初的目标是在 2020 年底前实现商用发布。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32:00
8 月 27 日,哔哩哔哩公布了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的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B站二季度营收再创新高,达 26.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70%,超出市场预期的 25.50 亿元。调整后净亏损 4.75 亿元,去年同期为 2.56 亿元。
本季度,B站月活用户同比增长 55%,达 1.72 亿;其中移动端月活用户同比增长 59%,达 1.53 亿。日活用户达 5100 万,实现了 52% 的同比增长。同时,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也高达 79 分钟,用户日均视频播放量达到创记录的 12 亿次,同比提升 97%;社区月均互动数达 52 亿次,接近去年同期的三倍。
财报发布后,B站盘后股价大幅下跌,截止发稿,下跌 7.02%。
B 站表示,社区核心用户群体仍处于高速增长的轨道。截至二季度末,通过 100 道社区考试答题的正式会员数量同比增长 65% 达到 8900 万,并保持了超 80% 的第十二个月留存率。
此外,B站月均付费用户数同比翻番达 1290 万。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 16% 攀升至 23%。
本季度,B站游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36% 至 12.5 亿元;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53% 达 8.3 亿元。广告业务收入实现了同比 108% 的高速增长,达 3.5 亿元。直播业务收入 8.253 亿元,同行增长 153%。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公司持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总额为 156 亿元人民币。今年 6 月,B站宣布成功发行总计 8 亿美元的可转债。充裕的现金储备保证了B站在内容及技术研发层面的长期投入。不考虑员工股权激励成本及并购形成的无形资产相关的摊销成本,B站第二季度调整后的非美国会计通用准则(Non-GAAP)的净亏损为 4.8 亿元人民币。
财报中,B站对 2020 年第三季度收入进行了展望,预计将达到 30.5 亿元至 31.0 亿元人民币。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28:00
美国当地时间周三,世界上三位超富的个人净资产达到了更高水平。其中,得益于特斯拉股价上涨,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净资产达到 1010 亿美元,首次超过 1000 亿美元大关。
特斯拉股价周三飙升逾6%,收于创纪录的每股 2153.17 美元,盘中高点达到 2166 美元,这使得其市值达到 4012 亿美元。
图: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
特斯拉股价和市值创造最新纪录前,该公司股票将于下周以 1 比 5 的比例拆分。该公司还将于 9 月 22 日举行“电池日”活动,以展示其电池技术,许多华尔街分析师将其视为该股继续上涨的潜在催化剂。
现年 49 岁的马斯克现在是世界上第四大超富,今年他的财富增加了 736 亿美元,增幅仍然低于贝索斯,后者增加了 871 亿美元。本月早些时候,Facebook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净资产超过 1000 亿美元。
与此同时,亚马逊股价周三报收于每股 3441.85 美元,涨幅为 2.85%,促使该公司市值超过 1.7 万亿美元,成为美国市值第二高的科技公司,仅次于苹果。
图:亚马逊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
随着股价攀升至创纪录水平,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的个人财富也突破 2000 亿美元,使他成为第一个跨过这道门槛儿的人。现在,贝索斯的净资产比排在第二位的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多了 780 亿美元。
同样受益的还有贝索斯的前妻麦肯齐·斯科特(MacKenzie Scott),她的个人净资产目前超过 660 亿美元。麦肯齐也被推到成为世界女首富的边缘,其财富仅次于欧莱雅集团继承人弗朗索瓦·贝当古·迈耶斯(Francoise Bettencourt Meyers)。
受美联储可能在至少五年内将短期利率维持在近零水平的消息提振,科技公司股价猛涨提振标普 500 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连续第四个交易日创下新高。
现年 56 岁的贝索斯和马斯克的收入只是财富积累的最新高度。今年迄今为止,尽管全球性新冠疫情导致国内生产总值(GDP)创下历史新低,数以百万的人失业,但世界 500 大超富的财富增加了 8090 亿美元,比今年 1 月增长了 14%。(小小)
相关阅读:
马斯克:特斯拉有望在 3 到 4 年内批量生产 400Wh/kg 电池
路透社 8 月 25 日消息,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该公司有望在 3 到 4 年内批量生产寿命更长、能量密度提高 50% 的电池。
马斯克周一在推特上写道,“400Wh/kg *具有*高循环寿命,批量生产(不只是实验室生产)并不遥远。可能需要 3 到 4 年。”
研究人员表示,特斯拉 Model 3 使用的松下“2170”电池的能量密度约为 260Wh/kg,400Wh/kg 意味着比目前的能量密度提高了 50%,而能量密度是实现更长驾驶里程的关键。
特斯拉将于 9 月 22 日召开股东大会,并于当天举行“电池日”活动。
马斯克细分可重复使用火箭成本,两次发射就可回本儿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 使用回收再利用的猎鹰 9 号火箭助推器到底能节省多少钱?其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最近透露了更多细节,并揭示了为何重复使用助推器从长远来看拥有重大经济意义。
SpaceX 已经逐渐完善了帮助其猎鹰 9 号火箭助推器在执行任务后回收的技术,2014 年只回收了两枚助推器,到 2017 年就回收了 15 枚助推器。设计一枚能够回收的火箭意味着它可重复利用很多零部件,由此节省大量成本。
本周,新一轮太空竞赛的另一个参与者联合发射联盟公司(United Launch Alliance)声称,一家公司需要至少重复使用 10 次的火箭才能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现在,SpaceX 的单枚助推器已经发射并回收了六次。
对此,马斯克写道:“由于助推器和整流罩可重复使用,猎鹰 9 号火箭的制造成本减少了 40%,回收和翻新成本减少了 10%,所以其两次飞行的费用与其他火箭一次发射成本大致相当,3 次飞行肯定低于传统火箭的发射费用。”
这些评论揭示了重复使用火箭背后的财务状况,表明通过可重复使用的配置,一枚火箭可以飞行的有效载荷费用减少了 40%,回收和翻新的成本不到初始生产成本的 10%。这个概念在理论上是有意义的:如果你能重复使用火箭,你就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马斯克甚至将其猎鹰火箭发射成本与一次性飞机相提并论。
但实际成本仍然相对模糊。据报道,2013 年,在加州举行的 All Things Digital 大会上,马斯克声称火箭助推器占总成本的 75%,当时报道约为 6000 万美元。SpaceX 的网站列出了猎鹰 9 号发射的标准付款计划为 6200 万美元。
2018 年,在猎鹰 9 号火箭助推器 Block 5 发射之前,马斯克再次细分了成本。他说,助推器的成本约占总成本的 60%,上级成本为 20%,整流罩成本为 10%,最后 10% 的成本与发射本身有关。这将使助推器的成本达到 3700 万美元左右。
不过,最终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不同。据悉,由于涉及额外的安全措施,美国空军的发射成本为 9500 万美元。SpaceX 航天器集成总监克里斯托弗·库利斯(Christopher Couluris)在今年的一次吹风会上表示,重复使用火箭可以降低价格,发射需要 2800 万美元。
就边际成本而言,即仅生产一枚额外火箭的相关成本,马斯克最近也进一步阐明了这些数字。他在 5 月份列出了猎鹰 9 号火箭的边际成本,最好的情况是 1500 万美元。他还列出了翻新助推器的费用为 100 万美元。这与马斯克最近的说法相吻合,即翻新成本在助推器成本中所占比例不到 10%。
假设马斯克最近的说法是正确的,那么重复使用助推器的成本在三次飞行后就会浮出水面。SpaceX 的单枚助推器可以做多少次飞行?马斯克回应称,可能没有限制。他说:“飞行 100 次是可能的,有些部件需要更换或升级。清洗所有 9 个梅林(猎鹰 9 号发动机)涡轮机绝不容易,但猛禽发动机要容易得多,尽管它是个复杂得多的发动机。”
SpaceX 的火箭可重用性计划是一项长期投资,由于影响因素众多,可能很难量化总体节省的成本。马斯克在 2017 年 3 月指出,该公司在可重复使用发射技术上花费了超过 10 亿美元,这意味着该公司还需要从重复使用计划中收回开发成本,而不是直接将这些节省的成本传递给消费者。
但 SpaceX 的投资并不止步于开发猎鹰 9 号火箭。SpaceX 正在开发的星际飞船正在德克萨斯州生产,其设计目的是提供完全的可重用性。正如马斯克指出的那样,这款飞船的猛禽发动机更容易重复使用。如果该公司信守承诺,那可能会让助推器飞行两到三次是否有意义的问题变得无关紧要。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23:00
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表示,该公司没有收购 TikTok 的计划。
在接受播客节目 Pivot Schooled 的采访中,当被问到谷歌是否会购买流行的短视频应用 TikTok 问题时,皮查伊回答,“我们不会。”
媒体已经报道,微软公司和美国其他几家科技公司正在展开对 TikTok 的竞购。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发布威胁要禁止该热门短视频应用在美国的业务,要求字节跳动公司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将 TikTok 的美国业务出售给美国的公司,否则就会被关闭。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曾考虑加入一个收购财团,作为一个投资者收购 TikTok 的少数股份,但后来这一计划遭遇失败。
在接受该播客采访中,皮查伊证实 TikTok 使用谷歌的云服务而向谷歌支付费用。他还说,TikTok 是在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期间才刚刚蓬勃发展起来的科技企业之一,不像谷歌那样面临来自政府监管部门的反垄断审查。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18:00
Facebook 当地时间周三警告称,iOS 14 的反跟踪新功能可能导致 Audience Network 平台广告商收入下降 50% 以上。
作为即将到来 iOS 更新版中新隐私功能一部分,苹果推出了一个透明度功能,即明确要求用户选择是否允许应用程序中的广告跟踪。8 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Facebook 对此功能表示忧虑,因为许多用户对这样的广告跟踪功能并不喜欢。
Facebook 周三发布的一篇博文称,以后它不会从 iOS 14 设备安装的自己的应用程序中收集广告标识符 (IDFA)。
Facebook 写道,“这一变化不是我们想要的,但不幸的是,苹果对 iOS 14 的更新迫使我们做出了这个决定。”
Facebook 表示,这一变化可能会“严重影响”出版商通过 Facebook 旗下的 Audience Network 广告平台赚钱的能力,苹果的这一反跟踪功能可能会“使 iOS 14 上的 Audience Network 程序变得如此无效,以至于将来在 iOS 14 设备上提供它可能变得没有意义。
Facebook 说,通过测试发现,iOS 14 设备用户要么看不到通过 Audience Network 平台发送的广告,要么看到的是与用户不相关的广告。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15:00
记者曹立 CL
编辑陈菲遐
8 月 26 日,小米集团(下称小米)(1810.HK)发布第二季度业绩报告,看似亮眼的业绩数字无法掩盖公司增长的乏力。
报告显示,小米第二季度营收为 535.4 亿元,同比增长 3.1%,净利润 4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29.8%,超市场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二季度净利润存在较大“水分”,一半来自投资收益。
利润方面,“按公允价值技术损益之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这项尤为抢眼。数据从 2019 第二季度的的-6.7 亿元,增长至 2020 第二季度的 23.66 亿元。这部分收益几乎占到了税前利润 54.13 亿元的一半。小米的解释为 2020 年股权及优先股的公允价值收益增加。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分占按权益法入账的投资收益也是小米重要的利润来源,2020 二季度该部分收益为 8.92 亿元,上年同期则为亏损 1210 万元。小米的解释为 2020 年二季度金山云 IPO 产生了较大收益。
业务层面看小米上半年发展不容乐观。智能手机业务营收由 2019 年第二季度的 320 亿元减少 1.2% 至 2020 年第二季度的 316 亿元。尽管小米声称中高端手机销售额增加,带动智能手机的智能手机平均售价从 2019 第二季度的 998.7 元上升到 1116.3 元,但其手机分部毛利率却从去年同期的 8.1% 降至 2020 第二季度的 7.2%。这也反映了手机行业在疫情之下,竞争更加激烈。
IOT 与生活消费品板块的收入由 2019 年第二季度的 149 亿元增加 2.1% 至 2020 年第二季度的 153 亿元。互联网分部收入由 2019 年第二季度的 46 亿元增加 29.0% 至 2020 年第二季度的 59 亿元,占收入比例从 8.8% 提升至 11%,反映小米依靠服务赚钱的总体战略仍在推进。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由于毛利率较高的互联网服务占比提升,小米整体毛利率有所提升,从 2019 第二季度的 13.97% 增加至 2020 第二季度的 14.39%,毛利从去年同期 72.58 亿元增加至 2020 第二季度的 77.01 亿元。
但是,小米在费用端的大幅增加将毛利的增长吞噬殆尽。
小米销售及推广开支大幅增加 40.4% 到达了 32 亿元,主要是由于宣传与广告开支以
及包装与运输开支上升。宣传与广告增加是由于加大了 5G 和高端手机的推广以提高品牌认知度所致,包装与运输开支增加主要是由于境外市场销售的增长以及疫情期间国际分销成本上升。此外,行政开支也同比增加了 15.6%。研发开支方面,小米进一步加大投入,增加 25.8% 至 20 亿元。
不难发现,这三项费用增长的幅度均高于收入的增长幅度。如果没有股权投资收益的帮忙,小米二季度利润恐怕要陷入下滑的窘境了。
不过,小米近期在资本市场上表现颇为亮眼。本月以来,小米股价上涨了 26%。截至 8 月 26 日收盘,报收 19.16 港元/股,市值达 4619 亿港元。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12:00
每经编辑卢祥勇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美股新能源汽车再度集体上涨。
其中,上市不到一个月的理想汽车收盘涨 28.25%,股价创新高。
蔚来也大涨 14.69%,其股价今年以来涨幅高达 409%。
特斯拉收盘涨 6.42%,也创下新高,最新市值 4013 亿美元,已超过强生和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成为美国市值第十高的上市企业。
资本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认可度正在提升。就在北京时间今晚,小鹏汽车也将于北京时间 8 月 27 日晚间以“XPEV”为证券代码在纽交所上市。
造车新势力受资本市场追捧
今年 7 月 30 日,理想汽车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挂牌上市,公开发行 9500 万股美国存托股票,每股定价 11.5 美元。上市首日收盘大涨 43.13%,报 16.46 美元,IPO 发行价为 11.50 美元。
理想汽车市值目前达到 196 亿美元,离蔚来汽车 242 亿美元市值已不远。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孙桐桐摄
招股书显示,理想汽车在 2018 年、2019 年、2020 年第一季度总收入分别为 0 元、2.84 亿元、8.52 亿元,净亏损分别为 15.32 亿元、24.38 亿元、7700 万元。此外,数据还显示,2020 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共交付汽车 6604 辆,较 2020 年第一季度的 2896 辆车,环比增长 128%。
理想汽车招股书显示,李想持股为 25.1%,拥有 70.3% 投票权;王兴个人持股为 8.9%,拥有 3.5% 的投票权;Yanan Shen 持股为 1.1%,拥有 0.4% 的投票权;Tie Li 持股为1%,拥有 0.4% 的投票权。
美团 CEO 王兴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投资理想汽车的原因,他表示,很多投资者还是低估了电动汽车和理想汽车的潜力,就像很多人一年前或几年前并没有真正看到特斯拉的潜力。
王兴称,李想是一名优秀的创业者,理想汽车拥有好的的产品,而且电动汽车市场很大,出于长期考虑,美团希望参与电动汽车产业革命。
此前,8 月 25 日,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分别发布研究报告。摩根士丹利首次覆盖理想汽车“增持”评级,目标价为 20 美元。高盛方面也首次给予理想汽车“买入”评级及目标价 20.6 美元。
摩根士丹利认为,高档 SUV 在中国市场仍然颇受欢迎,而理想汽车独特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可以支撑其增长,因为该公司可以通过其扩展的电动汽车平台使自身脱颖而出。
乘联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7 月底,只有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威马汽车、小鹏汽车和合众汽车五家造车新势力产品交付量超过 1 万辆。同时,在今年上半年,这五家企业分列造车新势力销量排名的前第五位,五家车企销量总和占造车新势力总销量的 91%,并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
蔚来汽车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滑昂摄
数据显示,今年4、5、6 月,理想汽车的交付量分别为 2793 辆、1993 辆和 1891 辆,7 月随着市场的整体回暖攀升至 2516 辆。
蔚来官方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7 月蔚来累计交付 3533 辆新车,同比增长 322.1%。并且超过了去年同期交付数的 4 倍,是仅次于今年 6 月的历史上第二高单月交付成绩。截至 7 月,蔚来汽车今年交付量达到 17702 辆,连续 4 个月交付量超过 3000 辆。
中国三大造车新势力会师美股
同为造车新势力的小鹏汽车也将于北京时间 8 月 27 日晚间以“XPEV”为证券代码在纽交所上市。
小鹏汽车红鲱鱼招股书显示,其不仅获得了现有股东的加持,同时也获得了不少新晋意向方的认购。
有报道称,除了小鹏汽车之外,威马汽车和合众汽车将于 2021 年登陆科创板。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认为,就资本市场来看,上市将成为造车新势力企业之间的“分水岭”,IPO 能使其进一步扩大在新势力造车企业中的领先地位。随着资金等优势向头部车企集中,造车新势力之间的“马太效应”将日益凸显。
不过,国泰君安首席汽车分析师张欣认为,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是受政策驱动,造车新势力即便成功上市不代表其未来的成功。“身处美股的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还要经受诸多复杂因素的考验,最终能否成为头部车企还要看此后的发展。”张欣说。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晓庆摄
“在特斯拉和蔚来汽车的带动下,当前美股的新能源汽车板块表现强劲,当下是造车新势力 IPO 的黄金窗口期。”汽车行业分析师陆源表示。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看来,包括小鹏汽车在内的部分新势力造车企业,未来所需要的资金并非目前所募集到的资金可以覆盖的,所以需要 IPO 融资。
小鹏汽车招股书显示,2019 年,小鹏汽车研发投入为 20.7 亿元,全年净亏损 36.9 亿元;2020 年上半年,小鹏汽车营收为 10.03 亿元,毛利为-3611.6 万元,毛利率为-3.6%。与此同时,小鹏汽车今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为 6.3 亿元,上半年净亏损 7.95 亿元。
据了解,小鹏汽车将于 2021、2022 年分别推出两款全新车型,2021 年将会率先推出一款全新B级 SUV 车型、2022 年或将推出一款全新 MPV 车型。有分析认为,无论是智能化的研发,还是产品的打造都需要资金支持,在仍旧面临亏损的情况下,IPO 或是小鹏汽车解决资金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
编辑卢祥勇杜波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07:00
非洲 宣布根除野生脊灰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能在人际之间传播,主要是通过污染水,它通常感染五岁以下儿童,有时候能导致瘫痪,如果呼吸肌受到影响则可能致命。25 年前非洲有数千儿童因该病毒而瘫痪。这种病毒没有治疗方法,但疫苗能终生提供免疫保护。目前只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发现感染病例。尼日利亚是最后一个宣布根除野生脊灰病毒的非洲国家。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7 08:00:00
淘宝的“秘密战争”
2013 年,马云身着一件明白色衬衣,在座无虚席的黄龙体育场正中心向黑压压的人群吐露真心: 公司做到这个规模,小小的自尊,我很骄傲。 但是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这个公司才刚刚开始。
那个晚上,他宣布自己将卸任阿里巴巴 CEO,把“为社会负起责任”的征程继续交给台下数以万计的阿里巴巴人。
说罢,他单膝跪地:“我拜托大家!”
那一天,淘宝整整十岁。
在马云所拜托的人中,有无数手握代码权杖的 技术人。他们中有人跟随马云创业,在非典的阴影下敲下了淘宝网最初的几行代码;有人在张勇天猫改革之时慕名加入,穿行了困顿的低谷“十月围城”;有人即将在这个良夜离开温暖的学术圈,跨入阿里巴巴的大门。
未来尚未向他们展现温柔,亦未向他们张开獠牙。
刻不容缓,淘宝的很多团队都摸着石头上路了。有趣的是,站在今天回望,他们虽然研究的姿势不同,却殊途同归地拥抱了同一个技术: 人工智能。
如今,普通人都理所当然地沐浴人工智能的恩泽。然而在技术人的具体记忆里,这却是一条艰辛的征程,如同少年骑士打怪升级, 这条路上有两个“怪兽”足以致命: 第一、人类智能进化需要亿万年,人工智能的进化也很缓慢。这意味着,淘宝的很多创新功能会给人一种“傻傻的”感觉,引来用户的花式吐槽。而技术人却不能停下脚步,他们必须说服自己:今天被“爱答不理”的点滴星火一定会在未来成为“高攀不起”的耀眼光芒。
第二、技术是一柄曜石长剑,可以捍卫真理,也可以欺凌弱小。技术人需要在无数个十字路口仔细分辨技术的“善”与“恶”,决定是走还是停。而他们唯一的凭据,只有自己的内心。
最近,中哥遇到了几位淘宝背后的神秘技术大牛,在过去的七八年间,他们深居简出,却无时无刻不在和这两个怪兽战斗。
(一)翻译:难倒战斗民族的小事儿
2012 年,中国向全世界出口了 90 亿双鞋,5000 万辆自行车,700 万吨塑料制品,价值 100 亿美元的玩具。
Made in China 如火山喷涌。
在这创纪录的出口交易额中,有越来越多的订单是老外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下单的,这很让阿里人骄傲。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外国买家的吐槽——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商品的描述都是英文,可是在欧洲、南美洲、中东有大量的老外不说英文,也没过英语四六级,商品介绍看得是云里雾里。
你想象一个场景:天不怕地不怕的战斗民族经销商,皱着眉头怼着屏幕,用蹩脚的翻译软件查字典,想买又怕买错,带着怂怂的表情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为了给 Made in China 添砖加瓦,阿里巴巴的同学决心把商品描述给直接翻译成高质量的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等等 17 种语言。
可是数以亿计的商品,要是雇几个人类翻译,恐怕到世界末日都干不完。这种情况下,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想办法做出一套 “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系统”。
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 2012 年的中国,会搞“机器翻译”这种法术的大牛凤毛麟角。
阿里巴巴的同学们只好访遍名山大川。终于,他们找到了中科院门下。彼时中科院正好有一个小分队做研究性质的机器翻译。而骆卫华,正是当时团队的一员。
骆卫华
别被骆卫华的外表欺骗,他笑容和气,办事却总是死磕。在清华第一次接触“机器翻译”,他就被这件事儿给迷住了,反复叨叨着:“有意思,真的有意思!”
有意思归有意思,从 1995 年上大学到 2012 年这十几年之间,因为机器翻译还在早期,没啥人用,所以学机器翻译的人根本没什么用武之地。这个专业的学生要么毕业就转行去做程序员,要么就像骆卫华那样进入研究机构“躲在小楼成一统”。
说白了,在那种情况下还能坚持做机器翻译研究的,基本上非疯即癫,骆卫华的老师刘群比他还夸张,微博名字都改成了“MT-to-Death”(机器翻译至死)。。。
春天还是让这帮人给等到了。这不,阿里巴巴的同学已经在门口三顾茅庐了。
这里简单科普一下“机器翻译”的原理: 机器翻译的基本操作就是给机器准备大量的“原文-译文对照资料”,然后经过精巧的人工智能算法,让机器能够从这些资料中“总结”出翻译的规律,从而学会翻译。
当时,骆卫华他们拼命收集来了网络上 17 种语言为数不多的对照资料,还拜托各个语种的专家为每种语言写了上千句精细的对照翻译,很快就训练出了一个简易版的翻译机器人。 毕竟资料有限,我们也不懂这些小语种,几乎可以肯定,这个机器人翻译出来的东西是很粗糙的。
骆卫华回忆。
然而,17 个语言的页面上线之后,把阿里巴巴和骆卫华都吓了一跳。来自非英语国家的访问量瞬间就增长了 40%,成交量当然也随之攀升。
只是牛刀小试,就带来这么威猛的效果。这彻底燃起了阿里巴巴同学们的热情,决定了,大刀阔斧地搞人工智能翻译!于是,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邀请骆卫华加盟阿里巴巴。
宝贝描述翻译成俄语大概就是这种感觉,你感受一下。
(二)什么翻译是“好”翻译
2014 年,骆卫华成为了阿里巴巴的一员,专门负责机器翻译团队的建设。
刚一加入,他的三观就受到了冲击: 之前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让翻译更接近原文的意思。到了阿里巴巴内部之后我才发现,翻译原来并不是越准确越好。。。
骆卫华说。
你可能都看懵了,翻译难道不是越准确越好???
没错,翻译这件事儿其实是技术和艺术的混合体,讲究个“信达雅”。有时候地道的翻译却并不“准确”,例如《 Gone With The Wind》翻译成中文叫《乱世佳人》,或者只有一个字《飘》,这两种翻译都不“准确”,却让人更能体会到原句的意境。
在淘宝上,同样有这样的例子。
你可能看到过有商家给自己的宝贝标题起名叫这种: “iPhone11 钢化膜苹果 11pro 防窥x防偷窥膜 Xsmax 全屏覆盖 11 防窥屏 Xr 防尘手机 7p 防透屏偷 8plus 窥p膜看瞄贴膜”。
这种做法其实是为了让用户无论搜索什么关键词都能找到它。可是如果把这个标题原封不动地翻译成外语,老外看着这一长串心里就会一万草泥马奔腾而过:“这到底是在卖啥呐思密达??”
所以,对于阿里巴巴上的商品来说,并不是翻译得越“准确”越好,而是越“地道”越好。
于是,骆卫华和同学们开始研究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系统:改写翻译。简单来说就是: 让机器理解这句话的核心是想表达什么,然后给你一个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用人话再说一次。
例如刚才那个超长的标题:“iPhone11 钢化膜苹果 11pro 防窥x防偷窥膜 Xsmax 全屏覆盖 11 防窥屏 Xr 防尘手机 7p 防透屏偷 8plus 窥p膜看瞄贴膜”,被精简之后大概就会变成: “iPhone 防窥钢化膜”。
虽然机器翻译肯定达不到《乱世佳人》这种信达雅,但毕竟直奔主题,更适应老外的文化习惯,他们纷纷竖起大拇哥。
折腾了半天才搞定标题,大伙儿擦擦汗,接下来要开始进军商品的内文描述了。
内文翻译泾渭分明地分成两类:有些词句可以创造性的“改写”;但是有些词句却必须 100% 严格准确翻译。这就是商品的“关键属性”,包括 品牌、型号、材质、尺寸、颜色等等。
举个栗子,“小米”这个词。
如果机器翻译要是把“小米”(手机)给翻译成了“millet”(吃的那个小米),人家把小米手机当成粗粮给进口了,这还了得。。。
我举小米这个例子,大部分人都能 get 到梗,但是在不同的专业领域,还有无数像“小米”这样需要专业背景知识才能翻译对的词语。这时候,仅仅靠翻译团队自己的人生阅历就不够了,他们需要各行各业的专家加持。
很幸运,在阿里巴巴内部就有负责各个行业的运营同学,骆卫华团队赶快请他们标注自己的行业的专有名词都有哪些类型,然后机器翻译团队再“按图索骥”,对照专业词典里一个一个地核实修改,就像是在通用翻译系统上一个个“打补丁”。
这个过程非常累,而且不能出错。但每多一个补丁,翻译系统的表现就好一点。正应了技术宅那句古训:“人工智能,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
搞定了这些,前言不搭后语、驴唇不对马嘴、指鹿为马的笑话才慢慢绝迹了。
然而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有一天开会,国际业务的同学提出一个困惑:“你们说,泰国人需不需要买拖鞋?”
“当然需要啦。。。”大家回答。
“可为啥泰国人就是不在阿里巴巴上搜索拖鞋呢?”对方问。
骆卫华心里“咯噔”一下。
(三)买拖鞋引发的“血案”
这里要先科普一下阿里巴巴的外语搜索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泰国人搜索输入的关键词当然是泰语。但是阿里巴巴搜索引擎只认识英语,所以搜索过程被分为三步: 1、泰国人输入泰语关键词;
2、一个翻译系统把关键词从泰语翻译成英语;
3、阿里巴巴用“英语关键词”去匹配数据库中的商品。
骆卫华说。
大家伙儿一拍大腿,就是因为对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造成这么一个翻译上的失误,结果无数中国商家损失了生意,无数泰国剁手党没有找到心仪的拖鞋,真是罪过。。。
于是他们意识到,很多翻译仅仅专业还远远不够的,还要考虑当地的文化习惯、口语习惯。
“泰国人买拖鞋”的问题肯定不是孤例,团队马上举一反三,去后台查验每一种商品的搜索量。凡是他们觉得不对劲的商品,就找到熟悉这个文化的专家去核实,果然用这种方法发现了很多类似问题。 例如,西班牙语的一个词,在南美洲的阿根廷代表“拖鞋”,在西班牙就是“舞鞋”,在美国说西班牙语的地区指的是“运动鞋”。我们就得根据搜索者的地理位置来判断给他哪种鞋。。。
骆卫华苦笑。
如此案例,不胜枚举。
2015 年,随着翻译的完善,阿里巴巴的国际业务开始爆发增长。而“翻译”这件小事儿,也把人工智能的强大表现得淋漓尽致。到 2018 年,阿里凭借每天 7.5 亿次的调用量,创造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商机器翻译应用记录。
事实上,就在骆卫华加入阿里巴巴的 2014 年,也是阿里巴巴人工智能的爆发年。他们大刀阔斧地成立了研究机构 iDST,而后自然语言处理大神司罗、来自微软的计算引擎大神周靖人,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机器学习大牛金榕纷纷加盟,这些 iDST 大神们支撑起了阿里巴巴人工智能的骨架。而 iDST 也几经辗转,成为了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达摩院 ,此乃后话。
而我们不妨回到我们的故事,彼时在淘宝的主战场——中国本土,人工智能也已露出锋芒。
(四)超级导购
2015 年,淘宝团队发现了一个“小变化”:来自手机端的购物流量,第一次完全超越 PC 端。
小变化,往往是大历史的回响。
就在同一年,中国大地上智能手机狂销 4.38 亿部,相当于这个国度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都在这一年购买了智能机;而在英国伦敦,阿法狗的工程师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秘密筹备,来年,这部人工智能机器人会以羞辱的姿势战胜人类最强棋手李世石和柯洁。
“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就这样以坚固的姿势扭在一起,从手机屏幕喷薄而出。而普通人感受到的第一个变化,恐怕就是在手机淘宝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小功能”。
以往在淘宝的首页往下拉,很快就能拉到底部。而现在不同了,往下拉,会出现一个名叫“猜你喜欢”的神秘板块,一个个推荐商品如同待选的嫔妃,像瀑布一样流淌在屏幕下方,越划拉越有,越有越想划拉。
站在今天回望,这就是淘宝“认知智能”的第一波雏形。
这就是“猜你喜欢”
三桐,正是手淘“推荐算法”的负责人。作为阿里巴巴最早一批招揽的搜索推荐技术人才,他毫无疑问是淘宝移动化战役背后的功臣之一。
刚才说的那个“猜你喜欢”,背后正是三桐和同事们一起构建的推荐算法体系。
三桐
说回我们的故事。淘宝认知智能的任务就是一句话: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猜对”用户想要找什么商品。 你去购物中心的时候,时常会碰到一些比较资深的导购员,通过和你对话,甚至察言观色,就能知道你想买的是什么,从而帮你找到喜欢的东西,甚至还会和你探讨着装品味,讨论服饰穿搭,让你这次购物体验很开心。其实我们的梦想,就是让淘宝成为“资深导购员”。
三桐对我说。
有一说一,即便是一群天才组成的队伍,要做出一个“人工智能资深导购员”仍然非常艰辛。 一方面,要从很少的信息里判断用户的意图,还要确保信息不泄露,本身就对算法有很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导购要非常谨慎地不打扰客户,稍微多说一句话就会让顾客觉得不自在。
总结一句话:咱也不知道,咱还不敢问。
讲真,就这个尺度,人类都经常拿捏不好。在理发店被理发师“唐僧式推销”过的人一定深有感触——你能从理发师的推销里听出满满的“要掏你钱包”的恶意,这恐怕是人生中最不好的体验之一了。
既然这么难,动不动就招骂,淘宝又为什么又非要挑战呢?
其实就在淘宝内部,曾有过激烈的讨论:我们做推荐,到底是为了什么?
讨论的结果是:不做推荐,当然不会打扰用户,但却会让淘宝变成死气沉沉的哑巴商场。而做“推荐”,绝不是为了多卖东西,而是可以让用户有“发现”的感觉,这样才能体会到购物的 快乐。
于是就有了“猜你喜欢”。
这里科普一下。“猜你喜欢”其实是一个 “隐式询问系统”,它的工作原理大概是这样: 1、淘宝可以猜一下你的大致年龄和喜好,然后粗略地算出你可能会喜欢什么产品,把这些新产品显示在主页下面。例如给你推荐了一些裙子、化妆品还有背包。
2、你可能无意间刷到了一条裙子,感觉不错,于是点进去查看;后来又发现了一个口红,于是又点进去看。淘宝就通过这种方式,并没有打扰你,但却相当于问了你“喜不喜欢这条裙子?”“喜不喜欢这个口红?”,并且得到了你的“回答”。
3、把用户的这些“回答”塞进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人工智能会试着预判你的喜好,可以继续推荐你可能喜欢的其他东西。
你看,察言观色,直指人心,这就是“隐式询问”的魅力。
事实上,就在“猜你喜欢”上线之后,有很多人超喜欢这个功能。 当时很多淘宝的用户反映,每天不刷完淘宝给推荐的商品,都不想睡觉。。。
三桐笑着告诉我。
但是,这并不能让所有用户满意。这里有个经典的案例:有的用户在点击了几次“电脑”之后,淘宝会总向他推荐电脑,也不管他是不是已经买过电脑了,或者已经不想买电脑了。
人的思维很活络,而机器却很呆板,完全跟不上人的变化。这种“无脑”推荐,开始让一些用户觉得无聊,还让他们产生了错觉:淘宝是不是想挣钱想疯了,我不买就不罢休??
面对这种吐槽,技术团队觉得好冤枉:明明是技术不够厉害,却被怀疑动机。他们压力山大,赶紧想办法改善推荐的算法和策略。
(五)“闪念”捕捉者
“猜你喜欢”的傻,根本原因还是对于消费者“意图”的理解不准确。
上个月我搜过汽车,上周我搜过键盘,昨天我搜了水杯。这次我又来淘宝,你说,我想要什么?汽车、键盘、水杯一起来吗?大概率不是。
此时此刻我的兴趣点很可能集中在 某一个特定的主题上,这个主题有可能是之前搜索过的汽车键盘水杯,有可能是今天临时起意刚刚想到的。
猜对我现在的想法,难度不亚于“读心术”。
2017 年 三桐所在的团队就开始着手用人类最高级的算法提升推荐的准确性,并且定了一个逆天的目标:认知智能。
刚才几次提到了“认知智能”,听上去很凶悍。这里解释一下: “认知智能”是“感知智能”的进阶形态。
认知智能,就是让人工智能拥有类似人类的“理解”“推理”“规划”能力。一个具有完整认知智能的机器人,基本就达到了科幻电影的水准。
我们说回淘宝推荐系统的改造现场。
三桐告诉我,人的意图实际上可以粗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标签,它是静态的。
例如你是一个“男人”,你基本可能大概就永远是个男人,那么你大概率会一直喜欢男装(如果你不是女装大佬的话)。如果你“有小孩”,那么你基本就会一直有小孩,你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喜欢购买儿童用品。
第二类,是偏好,它是偏动态的。
假如你是个米 Boy,那么你大概率会一直喜欢小米。如果你是花粉,那么你大概率会一直喜欢华为。这就是品牌偏好,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但是人们会不会一生只对一个品牌忠诚呢?显然大多数人不会。今天还夸 Android 好,明天就抱着苹果喊真香的大有人在。
第三类,才是真正的意图,它是高度动态的。
比如你偶尔在路上看到一个人的耳机很漂亮,你掏出淘宝想要找,找到之后马上下单。到了单位听同事介绍了一款泡面不错,你打算下单在家里屯一箱,看了看觉得吃这么多方便面没营养,于是放弃了。这种闪念,是来无影去无踪的。
对这三类意图就分别像考卷上的“选择题”、“填空题”、“大题”,只有都做对了,用户才会觉得人工智能懂自己。
可对于人工智能来说,这三种题的难度和计算量可是不同的。感受人类的标签,是 Easy 模式,一个月算一次就够了;感受人的偏好,是 Hard 模式,可能要一周算一次;感受人的意图,就是 Hell 模式了,需要每时每刻每秒都永不停歇地计算。
所以,要做对这张考卷,主要考验两个技术:“算法”和“算力”。 所谓算法,主要就是解题能力:无数的数据涌来,到底怎么才能把这些庞杂的数据变成一个“意图”。如果算法不精,用户本来想要黄瓜,你判断用户想要茄子,答案都错了,算得再快也木意义。
所谓算力,主要就是答题速度: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个算法跑完。用户搜索了一件衣服,可能一秒钟以后就希望看到你给她的推荐,可如果淘宝算了一小时才算好,那用户早就连淘宝都退出了。。。
这其中,算力的问题相对好解决,解决的方案就叫做“阿里云”。阿里云的本质就是一大坨不知疲倦的计算机,它产生的计算力可以为阿里巴巴自己所用,也可以对外提供服务。实际上,阿里巴巴当年那么努力地做出阿里云,首先是要满足自己计算的需要。(参考 《阿里云的这群疯子》 )
然而,算法的提升,却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为此,认知智能团队招揽了很多国际上顶尖的算法大牛。他们做了很多尝试。
举个例子: 如果你看到某个商品出现在屏幕里,可能就会快速划过,这时,你的快速划动的动作就应该被算法认为是你对这个商品不感兴趣的因素。
某些商品你虽然停留的时间长,但却仅仅是停留,没有查看的动作,也不意味着你对这个商品感兴趣。
算法越好,可以考虑的情况就越精细,得出的结论就越贴近真实世界。
最近几年,认知智能团队在顶级会议上发表了很多论文,都是在踩坑的过程中得到的干货结论。而人们也会发现,淘宝的推荐虽然仍然在很多方面有提高的空间,却在缓慢而坚定地进步。(参考 《阿里巴巴,终于有了预测未来的能力》 )
“认知智能”就像一个红娘,不仅要懂姑娘,还要懂小伙儿。这个姑娘代表“消费者”,小伙儿就代表“商品”。
刚才说的都是对消费者的理解,现在说说对商品的理解。
对商品的理解,难度主要集中在商品的图片上。理解图片包括两方面: 第一,图片里面有啥;
第二,图片美不美。
一个商品具有“事实分类”和“情感分类”两个属性。
所以,这群技术宅需要专门开发一套算法,计算出什么类型的人喜欢什么类型的图片。如果是喜欢简约的商务人士,就给他推图片风格简约的皮包;如果是波西米亚风的少女,那就给他推看一眼能晕车的花纹裙子。
如今,你打开淘宝,在首页下拉、付款成功页面、还有商品详情页里,都有推荐商品的板块,它们都是最初那个“猜你喜欢”的衍生版。
这些年,淘宝推荐功能使用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吐槽也随之而来。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人们总能感觉出来淘宝在根据自己的行为做推荐。推荐就是这样,一旦被人察觉出来你在推荐,你的推荐再好都不香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技术带来的问题,要用技术解决。
于是,从 2019 年开始, 三桐和团队开始攻坚“认知智能”的进阶版,那就是想办法让推荐来到人身边的时候,感觉轻柔、丝滑、无感,却又贴心。
三桐和团队
在双 11 的合影
(六)打雷要下雨,天冷穿棉袄
讲真,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了解别人不一定非要获得这个人的每一个细节信息,仅仅依靠常识就能成为一个相当善解人意的人。
什么是常识呢?
举个例子:1、人在热的时候需要冷的东西降温;2、冷的东西包括冷饮;3、冰淇淋属于冷饮;4、夏天的属性是热。根据以上四点推导: 人在夏天更喜欢购买冰淇淋。
这就是一个常识。
所以,不管你是谁,在炎炎夏日,有人给你端来一杯冷饮,大概率会让你开心。同理,夏天的时候在淘宝上给你推荐冷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结合常识做出的推荐,人们接受起来也会更容易。
这个世界上的常识无计其数,而把无数常识联合起来,变成一套能让机器理解的东西,就叫做“认知图谱”。
认知智能团队想要死磕的,就是 “认知图谱”。
例如,手机壳是和手机相关的配件。所以当你买了手机之后,给你推荐手机壳,就不仅不会引起你的反感,反而让你觉得很贴心;孜然、辣椒面、羊肉是和烧烤相关的商品,那么当你对烧烤架感兴趣的时候,给你推荐这些食材,就变得很智慧了。
这就是一个认知图谱的示例。
当然,知识图谱所包含的内容,还远不止“下雨要打伞”、“天冷穿棉袄”这些小儿科的常识。它还能知道“流行动向”。
例如,最近 Supreme 热销,而你经常购买其他时尚潮牌,系统同样可以给你推荐它;如果你经常购买 JK,那淘宝可能就会给你推荐 Conomi。
有了认知图谱,淘宝开始渐渐摆脱“你搜过什么就给你推什么”的“幼稚园”阶段,进入了更多地给你推荐适合商品的高级阶段。
从学术角度看,最近两年在知识图谱领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测试集,叫做“火锅问答”(HotpotQA),是由三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聚餐吃火锅的时候想出的创意。
火锅问答里收录了各种需要知识图谱推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的问题,而全世界的知识图谱系统都会以挑战火锅问答的成绩作为实力的证明。
阿里认知图谱团队的算法,最近几年都稳稳排在火锅问答成绩榜的世界第一,实力确实不一般。
三桐告诉我,从后台数据看,2020 年使用淘宝推荐的用户正在爆炸式地增加,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并没有使用推荐的习惯。不过他也不着急,他觉得只要技术进步,一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可以发现并且信任这个“导购”。
三桐团队的推荐系统是一个“隐形导购”,然而在淘宝上,还有另一个“实体导购”,那就是人人都很熟悉的,在旺旺上一口一个“亲~”的客服小姐姐。
你可能会问,客服小姐姐和人工智能有啥关系?
关系杠杠的。其实就在此刻,你在淘宝上咨询商品,有很多回答都是人工智能做出的。
(七)“机器人小姐姐”
人工智能客服和人类客服哪个更好?
大多数人的答案毋庸置疑:肯定是人类客服好!谁愿意和机器人对话呀??
这话没错,但是在 2014 年,淘宝并不是要在“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二选一,而是要在“没人”和“人工智能”之间二选一。
空无,是如今淘宝智能客服团队的负责人。他可是历史的亲历者。
空无,被尊为“阿里巴巴的韩庚” 2014 年的时候,淘宝客服的压力山大。用户打进来的热线电话根本接不起来,有的买卖纠纷投诉,一排就排到三个月以后处理。短时间招不来成千上万的客服人员,即使能招来,也养不起。。。
空无回忆。
那个时候,空无是 CCO 事业部的技术负责人。CCO,就是当时淘宝为了提高用户满意度而设立的部门,全称叫做“阿里巴巴客户体验事业部”。
客服连电话都接不起来,还谈啥客户体验嘞。。。
空无临危受命,准备搞一套人工智能的客服机器人。辅助淘宝的人类客服对付海潮一样涌来的用户咨询。
这里有两个行业小知识,需要科普一下。 1、当时的客服形态是:在对话界面先给你展示一些常见问题,你点选问题,就弹出解答。实在解答不了,你会在角落里发现“人工服务”按钮。淘宝也是这么做的。
2、无论在哪个行业,大部分的用户咨询其实都是比较“低阶”的。例如在淘宝上,用户询问客服最多的就是:“怎么退货?”“怎么申请售后?”这类基本操作。
好,问题来了。
很多用户即使是询问简单问题也会选择人工客服,而人类客服回答一个简单问题,也要耗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这样一来,真正复杂高阶的问题就被挤到后面,忙不过来了。
这就好像考试的时候虽然选择题很简单,但是数量太多了,导致没有时间做大题。。。。
所以,空无想做的客服机器人理念是酱的:
用户把问题用“人话”的形式表达出来,人工智能理解这句话之后,就去知识库里搜索,如果它能回答就直接回答,如果不能回答再让人工服务接过去不迟。
你还记得不,“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要做这件事,首先得拉来很多懂人工智能算法的大牛。
空无那些年的小心思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我加入 CCO 以后,就开始在内部马不停蹄地笼络算法大牛。那时候做算法的人很没地位的,各个团队都不需要他们,很郁闷。别人还看不到算法的重要性,我正好捡漏!到了要做客服机器人的时候,我已经有三个算法团队了。
空无笑着说。
2015 年,第一版客服机器人诞生了,这就是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的“阿里小蜜”。
可是就在阿里小蜜准备上线服役的时候,一场“真理标准大讨论”猝不及防地在淘宝内部爆发了。
很多同事组成了“反方”,他们的观点是:人工智能客服还很傻,一旦放出去,用户很容易觉得淘宝在用这个机器人“阻挡”用户接触人工客服,这会对淘宝的口碑造成很大的影响。
可是空无他们的“正方”观点是:如果不尝试,怎么知道用户喜不喜欢呢?况且人工智能需要在不断的训练中才能成长,如果迟迟不放阿里小蜜出去锻炼,就会一直智障下去。。。眼看每天人工客服积压的投诉越来越多,事不宜迟啊!
最终,空无他们拼死争取到了一块“试验田”:淘宝的新注册用户(大概占总用户的 10%)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客服入口。
讲真,这一版的阿里小蜜确实不太聪明的亚子,从后台来看,对于用户问题的解决率只有 30-40%。大部分最后还得转人工。
这也不怪团队不努力,因为涉及到自然语言理解的人工智能确实处在技术的早期,真的非常非常难。但是这样的结果,让“反方”同学占了优势,大家一致投票,人工智能客服还没到火候,再等等也不迟。
空无他们别提多郁闷了。
可是几个月后,大洋彼岸的一个重磅新闻,却扭转了“舆论局势”。
2016 年春天,积攒了一年的阿法狗火力全开,横扫李世石和柯洁,瞬间甩掉了人工智能头上“智障”的帽子。虽然阿法狗下围棋和阿里巴巴智能客服没啥关系,可这件事儿却影响了所有人的心智。
“大家开始相信,原来人工智能的春天已经这么近了。”空无说。
这件事之后,“反方”的阻力明显变弱了。从 2016 年春天开始,所有人投票同意:阿里小蜜全量铺开,所有淘宝的用户都可以用到这个智能客服机器人了。
要知道, 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和训练它用到的数据量直接相关。
面对数以亿计的巨大用户群,阿里小蜜迅速获得了海潮一样的汹涌数据,进化的速度陡然加快,问题解决率攀升到 60%。
酒香不怕巷子深。很多在淘宝天猫上的商家也开始注意到了这个可堪大用的机器人。他们纷纷辗转找到空无,询问这机器人能不能借他们用用。眼看要到双 11,他们店铺自己的客服也不够用了。
空无当然很开心,可是这时,反对派的担忧又来了。。。
(八)小蜜“出圈儿”
淘宝自己用机器人客服,毕竟只代表淘宝。可是平台上的商家如果用了机器人客服,一旦出问题,那可是会影响销量的。商家损失真金白银,肯定会骂淘宝,用户购物体验糟糕,也肯定会骂淘宝。
两头挨骂,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呢?
人工智能征程上的“怪兽”,此刻威力尽显。究竟是给商家上机器人客服是“善”,还是不给商家上机器人客服是“善”?这个抉择,是技术人不能承受之重。
最终,正反两方“打”成了一致,决定先选择 9 个比较大的商家,一起来共建人工智能客服。大家把好处和风险都摊开了。如果商家信任阿里巴巴,并且愿意承担风险,那我们就一起干!就这样,阿里小蜜的商家版——店小蜜——第一次亮相了。
当时同意合作的 9 个商家包括耐克、小米、荣耀等等。你可以看到这些品牌不仅很大,而且他们的文化都是相当重视用户口碑和体验的。
他们爱惜羽毛到了“变态”的地步: 在双 11 之前,每一家都对店小蜜提了一长串要求,其中包括店小蜜回复用户的语气,转人工服务的方式,甚至规定了不同时段分流到店小蜜和人工客服的用户比例,尽量多地让人类客服来接触服务用户,实在忙不过来了店小蜜再顶上。
所有人,都紧张地度过了这次双 11。然而,这 9 家店铺店小蜜的表现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小米在上一年双 11 用到了 700 名人类客服,今年本来预计会用到 1000 人以上,但是店小蜜的加入,只配合了 500 个人类客服就平稳地度过了双 11,节省了一半的人力。
当然仅仅节省人力不是目的。根据这些商家回忆,在没有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店铺从销量到用户满意度居然都提高了,这一把确确实实“赌对了”。
经此一役,阿里内部怀疑阿里小蜜和店小蜜的声音迅速减少,人工智能终于用时间和努力,证明了自己体内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机器人客服绝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大时代的序曲。
找到一张空无和小蜜的合影
从 2016 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店铺开始使用店小蜜,而店小蜜的回答解决率也超过了 90%。作为普通买家,估计你也会有感觉,这几年你在淘宝上咨询商品,人工智能的回复越来越多。虽然有时还不尽如人意,但是解决你的基本问题还是没问题的。
在短短的两年间,被空无“笼络”的算法工程师人生经历了过山车——被各个部门“爱答不理”到“高攀不起”。有了这一手好牌,大家终于可以元气满满地精进人工智能的技术了。
阿里小蜜在这几年又攻克了很多技术难关,空无给我举了几个例子:
1、多轮互动
用户会按照日常对话的方式和机器人对话。而在日常人类对话里,多轮互动是很稀松平常的。
例如: 用户:我要开发票。
客服:你要开哪一个商品的发票?
用户:小米手机。
这时,人脑很轻松就能把前后的信息拼起来,明白用户是要开“小米手机”的“发票”。
可是对于人类来说简单的事情,人工智能就很难做到。这时,技术宅们就要为人工智能专门创建一个“多轮对话”的引擎。简单来说就是把常用的多轮对话都列举出来,让机器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就可以应对自如。
列举多轮对话的场景,是个相当繁琐而且具有专业属性的工作,仅仅靠空无的技术团队是不够的,还需要客服团队根据经验来列举、调整。
为此,空无他们专门做了一套可视化系统,让普通的客服或者运营同学就可以通过拖拽的方式调整多轮对话,很多人一起贡献智慧,机器人聪明的脚步就越来越快了。
2、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和我们之前说的认知智能里的“认知图谱”有点像,你可以理解为它就是人类的常识。
举两个例子: 如果一个人对客服说:我忘记了。根据知识图谱里记载,“被忘记”的很可能是“密码”。所以阿里小蜜此时就可以根据“知识图谱”追问一句:你是不是忘记了密码?
如果一个人对客服说:不想要了。那么根据知识图谱,“不想要了”的东西很可能是“商品”,阿里小蜜就可以追问:是不是要退货?
3、语音对话
从 2018 年开始,阿里小蜜长能耐了。以前都是通过文字和用户交流,现在它可以“接电话”了。
其实接电话的本质就是把用户的语音变成文字,人工智能客服再把回答从文字变成语音说出来就行了。但是,真的做起来, 空无发现现实情况比这个要难得多得多。 首先,把语音翻译成文字会涉及到语音识别的准确性;把文字发成语音考验断句和发音的流畅性。这就要求在 ASR(自动语音识别)和 TTS(语音转文字)方面不断改进技术。
其次,用户在语音聊天时的状态更自然,思路更飘忽。有可能上一秒在说售后服务的事儿,下一秒就去说支付的事儿。这个时候就要求系统时刻感知用户的思路有没有切换。
再次,在语音对话的时候,用户一旦发现机器人说的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强制打断,这就要求系统在说话的同时,也要时刻支着耳朵听用户有没有新指示,这叫做“双工”技术。
以上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此时此刻人类科学的最前沿成果。
空无感叹,这么多年,做了这么多事儿,其实就是为了一点: 绝不想让人工智能客服成为挡住用户寻找人类客服的墙,而是应该成为辅助人类客服帮用户解决问题的帮手。
他面前的那个怪兽,仍然会时不时杀出来,阻挡去路。
2017 年的“双 11”的一个小插曲,让空无想了很多。
那年 11 月 10 日晚上 23:50,距离双 11 流量洪峰到来只有 10 分钟,客服团队的一位同学突然做了一个操作,本意是想让接下来的阿里小蜜和店小蜜发挥得更好。好巧不巧,这个操作却恰好触发了系统的一个隐秘 Bug,小蜜瞬间瘫痪。
所有的人脑子瞬间一片空白,赶快去抢修。
可是要把系统恢复好,却需要将近二十分钟。这意味着就在双 11 零点到来之后的十分钟,小蜜是不可用的。
果然,零点到来,无数店铺都发现了:小蜜没有正常工作。瞬间,质疑和吐槽雪片一样袭来。空无他们没有办法,只好一边全力修复,一边安抚店铺掌柜。直到 00:10 系统恢复运作,吐槽才顺次平息。
那以后,小蜜团队痛定思痛,把本来就很强的测试系统又再次加强,全力保证这种问题不会再出现。到 2018 年双 11,小蜜已经承接了淘宝天猫平台 98% 的在线服务需求。
很长时间,空无都在被一种情绪所笼罩: 我们的小蜜再也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机器人,它背后是几十万商家的真金白银、身家性命,这是沉重的责任。
空无说。
(九)淘宝的“打怪升级”
时间终于跋涉到了 2020 年。
淘宝已经像一个机甲战士,浑身转载了诸多打磨铮亮的人工智能武器。虽然伤痕累累,却目光炯炯。
马云正式宣布退休,从人们视野中淡去,他的“跪地托付”也留在了历史的书页里,恐怕这些技术人不会每时每刻都记起。但那个画面却像一幕戏剧的开端。
逍遥子张勇接过阿里巴巴的帅印,继续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大幕拉开,淘宝像一艘船,被技术人的梦想和一次次的抉择推向未知的远方。
张勇
后来,骆卫华的翻译团队搞出了新的事情,他们能够把商品图片中的文字“抠出来”,翻译好再原封不动地“PS”回去,让一幅带有中文或英文的图片,可以变成俄罗斯语、西班牙语、土耳其语的图片。这样一来,整个商品页面的翻译变得浑然一体。
这是一个把中文图片变成英文图片的例子。
“我们的希望就是外国用户完全沉浸其中,不要意识到他们看的是一个翻译页面。”骆卫华说。
他们也帮助阿里云团队把阿里云的各种产品介绍都翻译成全世界各国的语言,让代表中国的云计算可以更方便地漂洋过海。
他们还试着对淘宝的购买评价做“情感分析”,从成千上万条评价中找到夸奖和吐槽最典型的几条,作为推荐评价呈现给用户,希望能缩短人们在翻阅评论上浪费的时间。
三桐和他所在的搜索推荐团队仍然在他们“资深导购”的路上探索,最近几年,他们倾注了大量的力量在前沿的“图计算”领域,通过精细分析数据之间的关联来优化推荐,试着给顾客更多的惊喜。
而空无的智能客服团队最近正在尝试让小蜜做“阅读理解”,给它一篇商品介绍的文章,它就可以自动从中挑出关键信息,组成回答。有了这项技术加持,店铺的工作人员不用花很长时间调试机器人,它就可以 自己学习商品特性,回答顾客的问题。
而这些技术,也在渐渐从服务淘宝用户的工具变成服务社会的生产力。
骆卫华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2020 年,新冠肺炎来了。中国的治疗实践非常成功,尤其是浙大一院,在凶狠的疫情浪潮里,没有一例死亡病例。
于是,当时马云公益基金、浙大一院和世界卫生组织 WHO 合作,第一时间把医生的救治经验总结成了一套医疗手册对外发布了出去。但是,很快 WHO 就接到了一些反馈:很多非英语国家的一线医生没办法那么准确地阅读英语资料,但医疗手册又非常专业,决不能出现丝毫理解偏差。这些国家的卫生机构希望 WHO 能给出一个多语言版本的医疗手册。
这个任务,猝不及防地落在了骆卫华的机器翻译团队头上。
当然,这么严肃的事情,肯定不敢完全依赖机器翻译。但是他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结合已有的医疗词库,把医疗手册先用机器粗略翻译,然后再召集各个语言的志愿者在这个“粗加工版本”上进行精确订正。
这样做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对于专业词汇的口径已经被统一,人类志愿者不需要在专业词汇上有纷争,这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召集志愿者的英雄帖火速刊登在 WHO 网站上,来自俄罗斯、印尼、伊朗、意大利、日本、韩国的志愿者纷纷回复,愿意为祖国效力。
这是俄文版医疗手册的截图
就这样,原本最短也需要 10 天才能完成的繁重翻译工作,在人工智能和人的协作下,各个语种分别用了3-5 天就全部完成了翻译。世卫组织赶快下发了这些医疗手册。
没人能够估计,如果这些医疗手册晚下发一周,将会有多少处在生死边缘的生命会等不到黎明,滑向深渊。
由于疫情,中国的出口贸易也受到了冲击,关注社会时事和国家命运的人们,都着实捏了一把汗。
然而在中国内部,直播带货方兴未艾,网购的数额大幅增加。阿里巴巴决定把直播带货这件事儿,推向全世界。
骆卫华和团队们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给直播的主播画面下方,配上了各个语种的实时翻译字幕。现在你登录速卖通(国际版的淘宝),就可以看到一幅奇景:很多主播用中文带货,可下面围观的都是操着各种语言的老外。。。
技术就是技术,这柄长剑并无善恶。
但是,使用技术的淘宝技术人却在漫长的日子里如履薄冰。当我站在他们身边,映入我双眼的是:他们在做“沉重且真实”的事情,尽力让技术加深人和人之间的理解,让技术带给人希望。让技术成为一朵烟花,在夜空里散尽人间的温柔。
如果让我来评价“淘宝打怪升级”的历程,我也许会摘抄 《基业长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所说的一段话: 没有单一的决定性行动,没有宏大的计划,没有一招致胜的创新,没有单独的幸运突破,也没有什么奇迹时刻。相反,这个过程就像持续地推动一个巨大而沉重的飞轮,让它一圈接着一圈旋转,不断增加动能,直至达到突破点,甚至超越。
他们也许做对了很多,也做错了很多。然而漫长的路上,谁又真的能预知下一个怪兽何时到来?谁又能真的拥有一本《驯龙秘籍》,像开挂一样斩妖除魔?
除了向前,我们别无选择。
再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史中,是一个倾心故事的科技记者。我的日常是和各路大神聊天。如果想和我做朋友,可以搜索微信:shizhongmax
如果想转载这篇文章,请加微信:woshimantoujie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23:55:00
杨净金磊发自凹非寺
量子位报道公众号 QbitAI
投资超千亿、运行三年的芯片项目,被官方披露陷入「烂尾」危机。
连价值 5.8 亿元,大陆唯一一台 7nm 光刻机都被拿来作抵押。
在国产芯片备受关注的当下,这样的消息迅速成为半导体领域最大新闻。
一个名叫武汉弘芯半导体的明星项目,被置于聚光灯下。
事情最初是起于武汉东西湖区政府在 7 月 30 日发布的《上半年东西湖区投资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分析》官方文件,其中预警指出: 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项目基本停滞,剩余千亿资金今年难申报。
不过,这份报告全文,现在已经难以同步。
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文件中提及的停摆项目,跟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HSMC)息息相关。
在这次暴雷之前,「先进技术」、「大牛加持」、「高额、重点投资」成为了它的三大标签。
首先说「先进技术」。
其官网信息显示,武汉弘芯成立于 2017 年 11 月,总部位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主攻逻辑芯片、系统集成。
公司简介中称,其拥有 14 纳米及 7 纳米以下节点,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先进逻辑工艺与晶圆级先进封装技术经验。
同时,也在其官网上公布了上述工艺的详细时程,例如在 14 纳米自主技术研发上: 去年 3 月,就已启动技术研发计划,目前为第一阶段的厂房建置时期。主要建筑结构现已完工。
无尘室工程预计 10 月完成,设备机台正加紧进行采购发包作业中,预计 2019 年 11 月开始移入作业。
同时期也将启动光罩制作及技术开发与量产调校工作,拟在 2020 年下半年开始首次测试片流片及首次 SRAM 母盘功能测试工作。
7 纳米自主技术研发项目方面: 2020 年开始进行 7 纳米的自主技术研发。
目标在 2021 年第三季开始首次测试片流片及首次 SRAM 母盘功能测试。
其次是「大牛加持」。
天眼查提供的工商资料信息显示,武汉弘芯股东为 2 名自然人——李雪艳、莫森。
其中,李雪艳担任武汉弘芯董事长,莫森担任董事。
但被强调的「大牛」,并非上述两位。
而是另一位半导体领域声名在外的大牛:
蒋尚义。
没错,就是台积电那位功勋重臣蒋尚义,外界有过“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最重视的研发干将”的评价。
蒋尚义 1946 年出生,现年 74 岁,先后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后先在德州仪器,后来到了惠普实验室,一直在芯片半导体领域。
1997 年,51 岁的蒋尚义从美国惠普回到台积电,当时台积电在商业上很成功,但是在技术上落后国际2~3 代,用蒋尚义的话来说,就是“跟今天中国大陆半导体业的情况差不多”。
在他的领导下,台积电先后攻克 130nm 低介电材料、28nm 栅极制程等多项技术,成功反超对手,成为国际半导体的“技术领导者”。
半导体行业 40 年的工作,让蒋尚义积累了材料、激光、电子等多方面的技术经验。
被媒体称为中国台湾半导体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中国半导体领域的重将。
所以蒋尚义宣布在 2019 年——73 岁已退休的身份就任武汉弘芯 CEO。
一时也成为轰动两岸的大新闻。
其后,蒋尚义的带动效应也开始展现,一大批半导体专家汇集武汉弘芯。
虽然声称不主动带走旧部,但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称,自去年以来,武汉弘芯从台积电聘请了 50 多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其价码相当于在台积电年薪及红利的 2 至 2.5 倍。
如此高薪挖人,实在也是志在高远。
后来的采访中,蒋尚义也展现出暮年壮心,他希望在武汉弘芯,重建新的秩序。
他认为,这些年集成电路不断创新,发展至今摩尔定律已经接近其物理极限,未来改变方向在于整个系统中的瓶颈:封装与电路板。
而武汉弘芯志在裸机芯片及系统集成——希望做系统代工,重新来规划系统。
最后,是「高额、重点投资」。
武汉弘芯在其官方网站中还披露,其总投资额约为 200 亿美元 ,主要投资项目为: 预计建成 14 纳米逻辑工艺生产线,总产能达每月 30,000 片。 预计建成 7 纳米以下逻辑工艺生产线,总产能达每月 30,000 片。 预计建成晶圆级先进封装生产线。
在《武汉市 2020 年市级重大在建项目计划》中,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项目也位列第一,总投资额显示为 1280 亿元。
不仅如此,武汉弘芯也是 2018 年武汉单个最大投资项目。。
但正是这样一个星光熠熠、前途璀璨的项目,为啥忽然就急转直下了?
危机:主要承包商陷欠税风波,二期项目仍未完工
先简单了解下弘芯项目构成。
主要分两期建成,一期项目总投资额为 520 亿元,二期投资额为 760 亿元,两期共计 1280 亿元。妥妥的千亿芯片项目。
但实际落地中,问题开始变得复杂。
在官方主动披露的文件中,表明了停摆原因——目前全文难觅,但从财新报道中可窥见一斑: 项目一期工程于 2018 年初开工,目前主要生产厂房、研发大楼等总建筑面积达 39 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均已封顶或完成。
二期项目则是在 2018 年 9 月开始动工,但始终没有完成土地调规和出让。因项目缺少土地、环评等支撑材料,无法上报国家发改委窗口指导,导致国家半导体大基金、其他股权基金无法导入。
这背后就必须要提到这一项目的主要承包商——「武汉火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去年 11 月,一些媒体就曾披露,「7500 万土地被查封,武汉弘芯二期项目受阻」。
而查封原因正是火炬建设公司拖欠 4100 万工程款。
不过随后,武汉弘芯发表公开声明,并无拖期工程进度款行为。
而且这家公司拖欠款项,并不是一件新鲜事。
据企查查显示,火炬建设公司光 7 月份就有 5 条欠税公告,其中企业所得税欠税余额就有 1594 万之多,增值税就有 891 万。
就在昨日,还新增了一条高风险信息——成为被执行人,立案原因尚不明确。
看起来承包商拖欠款项,成为了最直接原因。
而其他方面,弘芯项目的进展似乎还可以。
还是在《上半年东西湖区投资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分析》中,表示: 产线规模大幅缩水:一期生产线 300 余台套设备均在有序订购,陆续进厂,但原计划购置设备 3560 台套。 国内(大陆)唯一能生产 7 纳米芯片的核心设备 ASML 高端光刻机已入厂。
还需要注意的是,武汉弘芯目前已有未付清设备的尾款。
不过,武汉弘芯最新声明中说,上述状况「是受到疫情影响」,目前「企业经营、项目建设均回复和保持正常」。
影响:拿大陆唯一 7nm 光刻机抵押
然而,资金的问题,已经没法儿掩盖了。
据天眼查显示,今年 1 月,武汉弘芯向湖北省武汉市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了一项动产抵押,数额不小,有 5.8 亿之多。
不过,武汉弘芯也提供了缓解资金缺口的方法:
抵押一台 ASML 扫描式光刻机。
在这两年的芯片科普中,大家对于光刻机已经不再陌生,作为芯片生产最重要的工具,光刻机直接决定了造芯生产的起点。
或者也可以说,是弘芯这个项目的重要生产工具。
去年 12 月,武汉弘芯还曾高调举行「ASML 光刻机设备进场仪式」。
没想到,现在无奈作为抵押贷款,以缓解资金之忧。
「全新,尚未启用。」
这台机器就是那台高调宣传的大陆唯一 7nm 光刻机。
官方 ASML 官网资料显示,该型号的光刻机可以为用户提供 10nm 以下节点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另外,抵押还不只光刻机。
其股东「武汉临空港开发区工业发展投资集团」则有 4 个动产抵押文书,价值约 20 多亿设备,主要是剥离切割、包装、加工设备、以及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厂房的结构钢、门窗等。
除了这一方法,还有直接搬设备的路子。
据集微网报道,中国台湾厂商帆宣系统科技日前因未收到尾款,而将卖给武汉弘芯的特种气体设备也从厂区撤走。
在人事方面,弘芯要求部分收到 offer 的候选员工延迟入职。
而正式员工方面,因为设备屈指可数,无法进行生产线实操,日常工作只是读读论文,做一下 PPT。
嗯?做一下 PPT?
参考链接:
http://www.caixin.com/2020-08-24/101596363.html
http://www.hsmc.com/nav/28.html
http://www.hsmc.com/news/15.html
https://www.sohu.com/a/414557381_166680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21:56:01
文/鸿键、丁直仁
来源/资本侦探(ID:deep_insights)
随着七夕这天,蚂蚁集团正式向上交所和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市场上众多的猜测和想象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造富机器、超级独角兽……在数百页的招股书中,蚂蚁对外展示了自己的家底。从各项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来看,蚂蚁完全担得起外界对“巨头”的期待,其赚钱能力令人咋舌。
营收层面,蚂蚁 2020 年上半年实现收入 725 亿元(若无说明,单位均为人民币),同比增长 38%,相当于一天进账 4 亿元。
盈利能力方面,蚂蚁上半年毛利率高达 58.6%,可供对比的是如业务线上化率极高的腾讯,毛利率也只有 50% 左右。即便算上各种费用和开支,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蚂蚁上半年的净利润也达到 239 亿元,净利率高达 33%。
招股书显示,蚂蚁集团拟在A股和H股发行的新股数量合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 10%,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 300.39 亿股,在A股发行可引入绿鞋机制,超额配售权最高不超过 15%。
光鲜的数据以及即将到来的造富神话成为最吸引市场注意的话题,但与绚丽的财务数据一样值得注意的是,在招股书中,蚂蚁也第一次系统的对外披露了自身发展存在的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这是蚂蚁的B面,也是决定蚂蚁未来发展之路的关键。
巨兽航行的暗礁
蚂蚁看上去风光无限,但水面之下,巨兽也有需要不断克服的烦恼。
在长达 54 页的风险提示中,蚂蚁详细列举了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概括来看,蚂蚁的风险来自以下几个大类:
以疫情影响、国际关系为代表的宏观形势;
和微贷、本地生活等业务前景相关的行业发展趋势;
与银行、保险等行业政策相关的监管;
由复杂股权关系带来的潜在利益冲突的关联公司关系。
而隐藏在这些类目下的风险,是蚂蚁发展过程中必须时刻提防的暗礁。
监管始终是悬在蚂蚁集团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今年的大背景下,这个变量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蚂蚁方面强调集团的“科技”含量,但其业务实际上仍与金融紧密相关,比如蚂蚁的联营公司网商银行需要适应银行业的政策、蚂蚁的创新保险产品也存在潜在的监管和业务风险。监管政策的任何变化,对于蚂蚁而言都可能意味着巨大的影响。
以最近监管层改变非持牌金融机构可收取的民间借贷利率为例。今年 8 月,最高人民法院宣布降低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以每月 20 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 4 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即以 7 月 20 日发布的一年期 LPR3.85% 的 4 倍计算,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 15.4%,较过去的 24% 和 36% 大幅下降。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大量非银中介机构影响巨大,而当前监管层对持牌小额贷款公司是否属于持牌金融机构的认定并不一致。
对此,蚂蚁在招股书中提示了相关风险:如果蚂蚁的持牌小额贷款子公司需要遵守新的规定,那么蚂蚁的业务、财务状况和业绩都将遭到重大不利影响。
蚂蚁解决以上问题的一大举措是淡化自身的金融标签。
上市前几个月,将公司名称由“蚂蚁金服”更改为“蚂蚁科技集团”——能够看出公司希望在 IPO 过程中尽量摘掉“金融公司”的帽子,以“数字科技公司”的身份拥抱资本市场。但从招股书披露的数字来看,蚂蚁集团的核心业务仍然是围绕在数字支付以及互联网金融方面。
招股书显示,蚂蚁集团在 2017、2018、2019 以及 2020 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 654.0、857.2、1206.2 以及 725.3 亿元人民币,其中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以及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合计贡献收入均超过总收入的 99%。
而自 2018 年开始,公司的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占比已经反超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收入的比例,成为蚂蚁集团最大的收入来源。
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主要是蚂蚁集团对与其合作的金融机构小微贷款、理财产品以及保险产品所收取的技术服务费。所谓技术服务费用,主要是支付宝通过其巨大的流量入口,为金融机构促成消费贷或小微经营贷、分销理财产品以及销售保险产品所获取的佣金收入。
简单理解,如果说传统的互金公司受到规模限制,其核心业务是帮助金融机构提升消费贷销售从而获取佣金,那蚂蚁集团的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就是一个金融产品超市,里面包含了更多种类的金融产品,如消费贷、基金、保险等。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收入,则是人们所熟知的支付宝整个支付体系。
从收入增速趋势来看,蚂蚁集团在 2018、2019 及 2020 上半年均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同比增速分别达到 31.1%、40.7% 以及 38%。但从分业务线的增速看,则出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趋势,那就是公司目前的增长引擎主要来源于互联网金融业务,而支付宝传统的支付及商家服务收入则出现了明显的增速放缓趋势。
在报告期内 2018、2019 及 2020 上半年,蚂蚁集团支付及商家服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23.6%、17% 以及 13.1%,呈现快速下降趋势。而公司的数字金融科技业务 2018、2019 及 2020 年上半年则均呈现快速增长,同比涨幅分别高达 40.1%、66.9% 以及 56.9%。
为了拓展发展空间,今年 3 月,支付宝宣布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这是支付宝 15 年来最大的一次改版。此次改版后,本地生活成为了支付宝新的发展重心,但是对于蚂蚁而言,这是一场充满了未知的冒险。
发力本地生活的背后,蚂蚁肩负着深化阿里巴巴交叉策略的重任,即协同饿了么口碑等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业务,对内挖掘存量,对外抵御美团等对手的入侵,而支付宝能否成功转型,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事的走向,也关系到自身的发展空间。
在招股书中,蚂蚁对支付宝拓展商家服务和数字生活服务给出了这样的预测——“我们无法保证能够成功变现我们的商家服务和数字生活服务,并实现预期业绩表现,或根本无法变现。”其中蕴藏的风险不言而喻。
新发展方向前景尚不明朗的同时,蚂蚁赖以增长的业务已面临增速放缓的困境。
推动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是微贷科技,该项业务在上半年实现营收 286 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从 2017 年的不到 25% 提升至如今的接近 40%,但其不确定性来自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依赖,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的影响,以及资金成本、现行利率、整体流动性等蚂蚁无法控制的因素。
在招股书中蚂蚁提示,微贷科技今年上半年开始增速下降,且无法保证能够继续高速增长。
除了重点业务,招股书披露,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新业务营收占比尚不足1%。对新技术、新业务的持续投入是蚂蚁科技能够不断取得增长的动力之一,但投入可能对短时间的内盈利能力产生消极影响,这一点已经有例可循。
此前,看似坚不可摧的支付宝,因为微信红包的创新性产品和运营方式,一夜之间遭遇动摇基本盘的“珍珠港偷袭”。随后,为了稳固支付领域的竞争优势,蚂蚁不得不投入巨额资金收复失地。2018 年,蚂蚁为了提升用户和商家的参与度,大幅加码推广和广告,当年全年的销售费用为 473 亿元,占到年收入的 55.2%,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其 2018 年的利润表现。
在技术和产品持续更新迭代的新经济领域,类似挑战永远都会存在。
今年以来陆续出现的新变量也在为蚂蚁集团增添压力。
首先,疫情的影响无法回避。在招股书中,蚂蚁提示:由于疫情在全球范围爆发,各地的企业经营、供应链和人力供给方面都会对蚂蚁的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尤为重要的是,由于国际旅游量大幅减少,中国的支付宝用户减少了旅游支出和海外消费,这对蚂蚁的跨境数字支付服务能力显然形成了打击。
跨境业务承压的同时,海外市场监管方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中国互联网产品在印度、美国都遭遇了危机,很难保证战火不会危及支付宝。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还提示,由于马云控制了蚂蚁 50.52% 的股份,其又同时是阿里巴巴的主要股东和董事之一,加上各公司间关联交易的复杂性,其中潜在的利益冲突可能也会对蚂蚁的业务的前景产生不利影响。
整体来看,蚂蚁的财务表现毫无疑问是亮眼的,但其对内需要承受的增长压力,对外要面对的监管层和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不可忽视。
聚光灯之外,蚂蚁的前路并不全是坦途,但好的一面是,对于即将登上“中国互联网第三”座位的蚂蚁来说,基本盘向好的态势未发生根本变化。
在过去 16 年的发展中,正是因为把握了正确的航向,蚂蚁才得以从“蚂蚁”长成为“巨象”。
蚂蚁的航道
自诞生以来,蚂蚁的主航道一直锚定在金融领域。
信任被蚂蚁认为是自身最重要的资产,回顾蚂蚁的发展历程,对这个看似虚幻的表述便能有更直观的理解。
2003 年,淘宝网成立,当时的 C2C 交易还没有现在这么顺利,由于担心汇款过去对方是骗子,买家和卖家采用的仍是“线上下单、线下成交”的模式,但如果双方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这样的交易便难以进行。
为了解决信任问题,淘宝网采用了“担保交易”的形式,即买家下单后,把钱打入一个由银行托管的第三方账户(淘宝网在银行的对公账户),淘宝网通知卖家发货。在买家收货并确认后,淘宝网再把钱打给卖家。
由于早期交易量小,淘宝网的担保交易只由三个财务人员记账、结算完成,这就是支付宝的雏形。
很快,以马云为首的阿里巴巴高层发觉到了支付宝的潜在价值,认为其应该成为所有电商业务的基础服务,而非仅仅是淘宝网的应用工具。2004 年 12 月,支付宝从淘宝网分拆,支付宝网站上线,并通过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运营。
在之后的几年中,支付宝通过切入网游、机票、B2C 等外部市场,以及水、电、煤等公共事业性缴费业务,逐步确立下电子支付市场的龙头地位。2009 年,支付宝 App 上线,第二年 12 月,支付宝用户数突破 5.5 亿,除淘宝和阿里巴巴外,支持使用支付宝交易服务的商家已经超过 46 万。
稳住了支付市场后,支付宝需要新的发展,其选择以支付为抓手,将业务延伸至更广阔的金融服务领域。
2010 年,蚂蚁在淘宝平台首次推出了退货运费险,成为蚂蚁布局保险业务同时也是拓展金融服务领域的开端。通过退货运费险初步试水后,2012 年 5 月,支付宝获得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开始对接基金公司。次年 6 月,余额宝上线。由于几乎没有购买门槛,且彼时货币基金收益可观,余额宝推出后认购火爆,其 7 日年化收益率一路走高,在 2014 年 1 月甚至达到了 6.763% 的高点。
余额宝是互联网和金融结合的新事物,当时招致了不少质疑,一度被斥为“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但从此后的发展来看,余额宝明显倒逼了传统金融业改革,撬动普惠金融进程,支付宝也借此吸收了用户大量闲置资金,在金融服务市场再下一城。
2014 年,花呗上线,次年,借呗上线。2018 年,互助计划“相互宝”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蚂蚁的保险业务线,同年,蚂蚁开始布局区块链等创新业务。至此,蚂蚁如今的主营业务架构雏形显现。
招股文件显示,蚂蚁的商业收入分为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服务费和创新业务三大版块,2017 年度至 2019 年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5.81%。
蚂蚁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增长。艾瑞咨询和奥维咨询数据显示:
2019 年中国的消费支出规模达到了 30 万亿元,这些趋势将持续拉动中国居民对支付、信贷、理财及保险产品需求的增长。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在 2019 年达到 8.77 亿,预计将在 2025 年达到 11 亿。
2019 年,中国消费信贷余额规模达到 13 万亿元,中国单笔金额低于 50 万元的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 6 万亿元,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 160 万亿元,中国保险市场保费规模为 4.3 万亿元,这些数字已经显示出市场的巨大空间,而且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
数字背后所蕴藏的机遇,是支撑蚂蚁继续发展壮大的底层土壤。但随着蚂蚁的金融版图愈加完善,同时移动互联网红利的消退,蚂蚁也正在重新定位自身。这是 16 岁的蚂蚁成长历程中的一次重大转变。
今年 3 月,支付宝宣布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新增外卖到家、果蔬商超医药等生活服务版块、外卖、美食/玩乐、酒店住宿、电影演出和市民中心五大模块被置顶。
随后,支付宝进行了系列更新,在以金融支付工具面目示人十多年后,如今的支付宝越来越不像“支付宝”了。对于此次产品重大转型,蚂蚁还在招股书中进行了专门说明。
图源蚂蚁集团招股书
革新产品的背后意图是,蚂蚁希望将其战略产品支付宝打造成为承载人们数字生活的平台,个中逻辑不难理解——金融的本质是服务社会经济的实际运转,而卷入用户更多的生活需求,必然会加大用户粘性,并创造更多的可挖掘空间。
对此,蚂蚁在招股书中的解释是:
支付宝 App 对于用户而言,不仅是数字支付手段,也是数字金融服务和数字生活服务的入口。
数字支付是消费者日常生活和数字金融的基础设施,对拓展支付宝 App 对于线上及线下用户的触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支付宝 App 为用户提供的便捷、 丰富的数字生活服务,对于提升用户活跃度和留存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数字金融服务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吸引力,与数字支付及数字生活服务具有高度的协同效应。
数字支付、数字生活和数字金融服务三者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和良性循环,是公司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能够看出,在即将登陆公开资本市场的重要关口,蚂蚁的此次重大战略转型,实际上决定着蚂蚁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但从一直擅长的金融支付领域跨界到生活服务领域,对于蚂蚁而言难度绝对不小。
今年 3 月底,在 2019 年财报电话会上,支付宝发起的进攻号角成为许多分析师关注的焦点,对此,美团 CFO 陈少晖的回应耐人寻味:“阿里巴巴的业务重组和支付宝的改版恰恰证明了美团目标的正确性,证明了这个市场的潜力,证明了美团业务模式和价值。”同时,在金融这个主战场,无论在C端还是B端,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短兵相接的情景不会停息。
在当下时点来看,虽然支付宝的功能性已经远非“支付”所能概括,但用户点击的驱动力仍是使用各项金融服务。过去 16 年,经济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是蚂蚁向前行进的主航道,如今,在变量逐渐出现的大背景下,蚂蚁正在调整航向。而在新的航向上能否航行顺利,是决定万亿蚂蚁能否再有突破的真正胜负手。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21:40:00
腾讯科技讯,8 月 25 日消息,小米集团(01810.HK)发布公告,董事会宣布首席财务官遴选委员会已遴选林世伟先生为首席财务官。林先生获委任为首席财务官兼本公司副总裁,将于 2020 年 10 月 8 日开始担任有关职务。
公告表示,林世伟之前任瑞信亚太区投资银行资本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及科技、媒体与电信业务主管。此前他曾任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负责亚太区科技、媒体与电信行业的资本市场业务。
以下为公告全文:
委任首席财务官
董事会欣然宣布首席财务官遴选委员会已遴选林世伟先生(「林先生」)为首席财务官。林先生获委任为首席财务官兼本公司副总裁,将於 2020 年 10 月 8 日开始担任有关职务。
林先生,46 岁,具备逾 20 年的全方位的投资银行业务经验。他之前任瑞信亚太区投资银行资本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及科技、媒体与电信业务主管。此前他曾任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负责亚太区科技、媒体与电信行业的资本市场业务。林先生于牛津大学获得其工程学硕士学位。
董事会谨此热烈欢迎林先生履新。
承董事会命
小米集团
董事长
雷军
香港,2020 年 8 月 26 日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20:33:00
腾讯科技讯,8 月 26 日,小米集团发布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小米第二季度收入为 535.38 亿元,同比增长 3.1%;净利润 45 亿元,同比增长 129.8%,非 GAAP 的经调整净利润为 33.73 亿元,同比下滑 7.2%。其中,智能手机第二季度销量 2830 万部,其收入为 316 亿元,同比下滑 1.2%。
随后,雷军发布微博表示,手机站稳高端,全球前四。欧洲手机市场增速第一,首次进入欧洲份额前三。西班牙市场第一,法国市场第二。
以下为雷军微博原文:
【小米集团 2020 年 Q2 财报】总收入 535 亿元,调整后净利 34 亿元,再次超出市场预期。
手机站稳高端,全球前四。欧洲手机市场增速第一,首次进入欧洲份额前三。西班牙市场第一,法国市场第二。AIoT 业务领先,智能电视出货量稳居中国第一,进入全球前五。
感谢大家支持。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20:25:00
腾讯科技讯, 8 月 26 日,小米集团发布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小米第二季度收入为 535.38 亿元,同比增长 3.1%;净利润 45 亿元,同比增长 129.8%,非 GAAP 的经调整净利润为 33.73 亿元,同比下滑 7.2%。
2020 年上半年,小米集团总收入为 1032.4 亿元,同比增长 7.9%,经调整净利润达到 56.74 亿元,同比下滑 0.7%。
第二季度业绩概要
小米第二季度收入为 535.38 亿元,同比增长 3.1%。
净利润 45 亿元,同比增长 129.8%,非 GAAP 的经调整净利润为 33.73 亿元,同比下滑 7.2%。
经营利润为 54.13 亿元,同比增长 131.7%。
智能手机部分的收入为 316 亿元,同比下滑 1.2%;销量为 2830 万部;ASP(平均售价)为每部人民币 1116.3 元,同比上涨 11.8%。
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部分收入为 153 亿元,同比增长 2.1%。
互联网服务收入为 59 亿元,同比增长 29.0%。截至 6 月,MIUI 月活跃用户增长至 3.435 亿人,同比增长 23.3%,其中中国大陆 MIUI 月活跃用户为 1.097 亿人。
境外市场收入仍达到人民币 240 亿元,同比增长 10.0%,占总收入的 44.9%。
销售及推广开支为 23 亿元,同比增长 40.4%;行政开支为 7.235 亿元,同比增长 15.6%;研发开支为 16 亿元,同比增长 25.8%。
截至 6 月 30 日,共拥有 18960 名全职雇员,其中 17519 名位于中国大陆,主要在北京总部,其余主要分布在印度及印尼。其中,研发人员合共 9270 人。薪酬开支总额为 21.718 亿元,较第一季度减少 1.7%。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20:16:00
昨天育碧给出预告称,将在中国首发上线原创漫画《刺客信条:王朝》,其是由新漫画旗下“第一国漫”漫画家许先哲(代表作:《镖人》)、“漫画奖项收割机”漫画家张肖共同打造。
现在,《刺客信条:王朝》正式上线了,而且主笔许先哲还率先为大家奉上了第一章的 情节 ,让网友免费看。
《刺客信条:王朝》主笔许先哲表示,2018 年育碧通过新漫画邀请我创作一部品牌新作,当时我想都没想,就说:我一定做。因为,这是刺客信条。
按照许先的说法,刺客信条的中国背景新作代号—王朝(dynasty)。这是一部原创的中国版刺客信条,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期望,也是我全力以赴的作品。
按照育碧方面公布的消息,《刺客信条:王朝》讲述了刺客李萼在王朝内乱之中奋力抗争、力挽狂澜,建立中国刺客兄弟会的前身——“无形者”,并最终成为一代刺客大师。
主创团队历时两年详考史实、风土、人情、武备、服饰,亲访西安取材求证,而且还邀请了“百家讲坛”主讲人、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孟宪实教授担任历史顾问,以求在漫画中还原真实的大唐风貌。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9:55:00
据韩国商报报道指出,中国芯片制造公司正在积极招揽韩国三星电子和 SK 海力士的半导体工程师,以加强中国半导体供应链,加速半导体研发,应对美国制裁。
报道中提到,中国半导体厂泉芯(济南)及武汉弘芯去年以来共挖角上百名台积电资深工程师和经理,以协助发展 14nm 和 12nm 制程。不过该消息遭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澄清与事实不符。
另外,报道还引述一名韩国专家的话称,中国公司锁定了三星电子在中国西安的 NAND Flash 厂,以及 SK 海力士位于无锡的 DRAM 厂,并试图联系、挖角这两个工厂的员工。
该专家坦言,中国公司确实对韩国存储器产业的工程师,以及中国台湾无厂半导体、晶圆代工产业的工程师,非常有兴趣。
事实上,美国对华为的打压,从根本上刺激了中国自主芯片的快速发展。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国芯片自给率要在 2025 年达到 70%,而 2019 年我国芯片自给率仅为 30% 左右,也就是说要在这 6 年时间里,自给率翻一倍以上。
2019 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收入为 7562.2 亿元,而 2020 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收入有望突破 9000 亿元。受益于整体行业景气度提升,芯片产业也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9:30:00
时间拨回 20 年前,在吉利汽车成立之初,“狂人”李书福认为造车没什么难的,并说出了“造车无非是四个轮子加几个沙发”这样的“狂话”。
这也让当时远没有现在有实力的吉利汽车,率先出圈。
不过,即使至今,对于“造车就是几个沙发加四个车轮”的这一认知,作为吉利集团创始人的李书福仍然没有改变。
日前,在浙江台州,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发表个人演讲时表示,“汽车工业说简单也很简单,我早前就曾说过,就是四个轮子加几个沙发,但是说复杂也是非常复杂的,汽车行业是技术、资本、人才、管理,高度集中,高度国际化、全球性竞争的大产业,不是有钱就能玩的。”( 视频点此观看 )
从中也能够看出,李书福这一番言论,也正式吉利汽车一路发展,走到如今的一个缩影。
在 1997 年吉利进入汽车行业时,李书福早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不差钱了。但是,最初作为民营车企的吉利汽车,没有获得造车资质,造出的车也不能卖。
于是李书福向国家官员说出了“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的话。
最终,在 2001 年 11 月份,吉利豪情登上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名录,吉利集团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随后在 2009 年,吉利又成功收购了沃尔沃汽车 100% 的股权。此后,吉利又收购了马来西亚的宝腾汽车、英国路特斯汽车,俨然已经成为一家大型跨国车企。
而在这些年中的历程中,也正是吉利汽车完成了,李书福上文所说的,“汽车行业是技术、资本、人才、管理,高度集中,高度国际化、全球性竞争的大产业”的蜕变。
同时,李书福还总结道,进入造车行业,更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优惠。需要知识、惊艳和时间的沉淀。
汽车公司的成长就像人的成长一样,必须有一段学习锻炼的过程,这也是能力和人格形成的过程,而这些东西无法用金钱来买卖。
同样的道理,车企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也是无法用金钱来买到。因此,汽车行业也不是有钱就能玩得转的。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7:45:00
腾讯科技讯,8 月 26 日消息,美图公司发布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未经审核的中期业绩。财报数据显示,美图上半年总收入为 5.575 亿元,同比增长 20.1%。其中,在线广告收入 3.185 亿元,同比下滑 12.1%;高级订阅服务及应用内购买业务收入为 8412.8 万元,同比增长 209.2%;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为 2134 万元,同比增长 37.3%;其他收入为 1.335 亿元,同比增长 126.2%。
2020 年上半年的毛利同比增长 15.5%,达 3.56 亿元。2020 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 63.8%,较 2019 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下跌约 2.6%。
上半年研发开支 1.88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2.524 亿元,同比减少了 25.5%,主要由于对雇员开支实施了更有效的成本控制。
上半年所有应用月活用户数为 2.954 亿,较 2019 年 12 月上升 4.6%。 2020 年上半年美图秀秀应用的社交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 15.4 分钟,较 2019 年下半年上升 13.2%。
截至 6 月 30 日,美图中国大陆月活跃用户数为 1.7565 亿人,同比增长 1.2%;海外月活跃用户数为 1.7979 亿人,同比增长 10.1%。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7:42:00
腾讯科技讯,8 月 26 日消息,新职业在线教育平台开课吧宣布正式从慧科集团拆分,并独立获得A轮融资 5.5 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高榕资本和高瓴创投联合投资,泰合资本为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开课吧是慧科集团旗下数字化人才在线教育平台,于 2013 年 8 月正式上线运营,是专注 IT 互联网和数字化领域的在线教育机构之一,累计付费学员人数已超过 400 万。
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震表示:“在新一轮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大进程下,致力培养数字化人才的新职业教育赛道迎来黄金时代。早在 2014 年,高榕资本就投资了慧科集团,一路支持和陪伴成长。今天,我们看到方业昌博士带领的开课吧团队,开创新职业教育赛道先机,并始终走在行业前列。依托技术创新,开课吧将教研能力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通过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和极致的教学体验更好满足人才需求。我们充分看好开课吧团队,相信将不断以人为本创造价值,帮助更多年轻人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高瓴创投合伙人王蓓表示:“开课吧团队在数字化人才教育领域深耕七载,展现出极强的使命感和战略定力,持续为人才和雇主创造长期价值。我们认可开课吧打造数字化人才在线教育平台的愿景,支持开课吧为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更多的新型人才。我们相信开课吧为 IT 互联网从业者搭建能力进阶的桥梁的同时,也将为广大学习者提供数字化技能入门的平台。”
慧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方业昌表示:“数字化人才培养是国家新基建发展和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要求,数字化人才主要分为数字化管理人才、数字化专业人才和数字化应用人才。而‘新基建’时代的到来,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按下“快进键“,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关乎于技术,更关乎人才,要让企业的人才能够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速度,使技术和适当的人才技能得以匹配,数字化转型才能行之有效。”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7:38:00
文/解读招股书的
来源:商业数据派(ID:business-data)
每天在用支付宝,但你却未必了解蚂蚁集团最真实的一面。
万亿元市值的蚂蚁集团,终于在 8 月 25 日同时在香港和上海披露了招股书,这家巨无霸的营收结构、利润来源第一次被详细的展示。
蚂蚁集团 2019 年营收 1206 亿元,同比增幅超过 40%;同时 2019 年净利润超 180 亿元,是 2018 年的 7 倍多。在新冠疫情影响下,2020 年上半年蚂蚁营收依然达到 725 亿元,同比增幅超过 38%,其中数字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占比超过 63.40%。
据知情人士透露,蚂蚁集团拟在 10 月份进行A/H上市,可能募资至多 300 亿美元。如果募资成功,将取代沙特阿美 290 亿美元的 IPO,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 IPO。
由于体量巨大,蚂蚁上市引发的关注度更是空前。从上市的消息披露开始,“诞生N个亿万富翁”,“每小时赚 500 万”这样的热点噱头话题不断。
“支付宝永远不会成为一家银行”,马云在 2013 年的公开表态也再度被人们提起。
这些年,对蚂蚁的争议也从未断过。
招股书掀起了蚂蚁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可以看到,蚂蚁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揭秘,蚂蚁靠什么赚钱?
在许多人看来,蚂蚁集团就相当于“网上银行”,但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招股书显示,蚂蚁的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其中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又包括微贷科技、理财科技、保险科技等三个方面。这几个板块具体业务都是什么呢?
数字金融科技平台:
理财 :蚂蚁集团与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通过蚂蚁集团的理财平台——蚂蚁财富提供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固定收益产品和股票投资产品等综合理财产品。
微贷 :蚂蚁集团与银行和其他贷款机构合作为消费者和小微经营者提供小额、期限灵活的消费信贷服务,比如花呗、借呗。
保险 :蚂蚁集团与保险公司合作提供保险产品,包括创新保险产品,以及健康及人寿保险产品。
而数字支付方与商家服务方面,则主要是通过收取B端的技术服务费,比如电商、线下交易等消费场景,每交易一笔,都会产生这样的费用,费率通常是千分之六。
由下图可以看到,从 2017 年至 2020 年上半年,蚂蚁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方面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在逐年提升,由 44.30% 提升至 63.40%。
(制图:商业数据派)
2020 年上半年,数字金融科技中的微贷科技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了 40%,成为蚂蚁集团第一大收入来源,超过了最早以支付业务为基础的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的收入。
(制图:商业数据派)
另外,蚂蚁招股书披露了其联合贷款业务的详细模式和资金链路,可以看到,支付宝在其中主要充当撮合交易的平台角色,背后的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则负责独立风控、向用户放贷并收取利息。
招股书显示,目前蚂蚁共计 2.1 万亿信贷规模,其中 98% 的资金来自合作银行和发行 ABS。也就是说,花呗、借呗、网商银行用户获得的贷款或者信贷额度,98% 来自合作银行和发行 ABS,而非蚂蚁自有资金。业内一般将此类模式称为“互联网联合贷款业务”。
其中,蚂蚁的微贷科技平台业务计入资产负债表内发放贷款和垫款科目的余额,仅包括各期末公司通过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主要为蚂蚁商诚、蚂蚁小微、商融保理)发放的自营贷款余额,2017 年末、2018 年末、2019 年末和 2020 年 6 月末占公司微贷科技平台合作伙伴贷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仅为 3.96%、3.13%、1.86% 和 1.68%。
这个业务流程中,蚂蚁或支付宝不向用户收费或者收取利息,而是向合作的金融机构收取科技服务费。
具体来说,蚂蚁科技服务内容主要分成这么几块:平台流量、智能商业决策系统、联合风控能力、产品能力、营销能力、技术能力。通俗地说,就是用蚂蚁本身的技术能力,给金融机构推荐客户、做联合风控,开发或者营销产品。
此外,还包括一些纯技术能力支持,例如帮助技术能力较落后的小城商行改造自身技术系统。
通过技术来撮合交易,而非“吃利息”,这是蚂蚁作为互联网公司与金融机构的本质区别,也是合作的基础。
支付宝成立于 2004 年,经过 16 年的发展,蚂蚁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的金融服务生态。
据招股书显示,蚂蚁合作的金融机构超过 2000 家,其中包括 200 多家合作银行、90 多家保险公司、170 多家资管机构、24 家基金公司等。以余额宝为例,背后提供服务的是 24 家货币基金公司。而花呗借呗和网商银行的服务背后,有 100 多家合作银行。
于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及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的六个月期间,蚂蚁向前五大供应商支付的采购额分别占期内总采购额的 39.1%、22.9%、32.0% 及 35.3%,最大的供应商分别占 15.1%、5.5%、9.7% 及 8.2%。
剖析,钱都花在了哪里?
首先来看营业成本,2017~2019 年,蚂蚁营业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36.3%、47.7% 和 50.2%,2020 年上半年则达到了 41.4%。而在营业成本中最大的就是交易成本,招股书中给交易成本做出了解释,“主要包括为促成支付宝平台上的交易而发生资金流转时,公司向金融机构支付的费用”。
也就是说蚂蚁每收入 10 块钱,其中3~4 块钱就是付给金融机构的成本。
(制图:商业数据派)
除了营业成本,蚂蚁的三大费用占了主要的支出,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近三年来,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都在不断降低,只有研发投入还在保持增长。2017~2019 年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7.30%、8.10% 和 8.80%。
(制图:商业数据派)
蚂蚁对技术投入的原因,我们上面也有提到,这是业务实现最重要的基础。
招股书中最新的董事会名单显示,蚂蚁大约三分之一的董事拥有技术背景,包括蚂蚁 CEO 胡晓明、CTO 苗人凤、现在的阿里 CTO 程立。蚂蚁 1.6 万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 63.9%,2019 年科研的投入超过 100 亿元,占营收比例超过8%。而此次上市融资的 40% 资金,未来也将被用作进一步支持创新、科技的投入。
(来源:蚂蚁招股书)
聚沙成塔的商业启示
蚂蚁的客户主要包括阿里巴巴、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和不同的商家。于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及 2020 年上半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 14.4%、20.0%、23.7% 及 22.6%。阿里巴巴是蚂蚁最大的客户,分别贡献了各期收入的 8.9%、9.2%、8.1% 及 6.2%,而蚂蚁的联营公司网商银行是第二大客户,并分别贡献了各期收入的 2.7%、5.2%、5.3% 和 6.2%。
可见,虽然前两大客户都是关联公司,但蚂蚁的客户集中度还是非常低。其余 99% 的“小客户”,为蚂蚁提供了近 80% 的利润。
截至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及 2020 年上半年期末,支付宝 APP 阅读活跃用户分别为 4.99 亿、6.18 亿、6.59 亿和 7.11 亿。亿级的用户池和阿里的百万商家资源池,为蚂蚁的“聚沙成塔”提供了重要的客户基础,但仅仅有这些也是远远不够的。
(来源:蚂蚁招股书)
如何聚拢起庞大而分散的个人用户和小微企业?这是对商业系统和技术能力很大的挑战。
蚂蚁披露的数据显示,花呗用户中,70% 的用户原先没有信用卡,而网商银行服务的小微企业中,80% 不是传统银行的客户。
(制图:商业数据派)
在传统金融体系中,往往需要实物资产作为抵押,而包括网店在内的小微经营者很难融资。
自 2010 年起,蚂蚁基于线上及线下的支付交易、商家的经营流水及其他资讯等数据化的方式,识别并满足小微经营者的融资需求,包括淘宝和天猫上的商家、使用支付宝的线下商家等,同时服务于三农用户群体。
小微经营者在蚂蚁平台上获得的信贷产品,通常金额较小、无抵押、期限灵活、利率较低,且可即时得到放款。这些都需要蚂蚁与金融机构建立动态的预评估机制。
(来源:蚂蚁招股书)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金融机构通过蚂蚁的平台促成而发放的小微经营者信贷一般期限可达 12 个月,且用户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提前还款,无需罚息。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 12 个月期间,大部分小微经营者的贷款日利率为 0.03% 左右或以下, 部分可低至 0.01%,已结清贷款的平均期限少于 3 个月。小微经营者的实际利息负担较低。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 12 个月期间,有超过 2000 万小微经营者用户通过微贷科技平台获得了小微经营者信贷。
不过,服务这些原先银行不愿意服务、不能服务的草根人群,也注定了蚂蚁的利润率不会像传统金融机构那么暴利。于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及 2020 年上半年,蚂蚁的经营利润率分别是 20.3%、5.3%、20.1% 和 34.6%,净利率则分别为 12.5%、2.5%、15% 和 30.2%。
(制图:商业数据派)
结语
从商业模式上来看,蚂蚁带给商业最大的贡献是“聚沙成塔”的启示。蚂蚁不是赚了大客户多少钱,而是解决了很多“小客户”的问题,比如小微企业的贷款、个人信用借款等。这其中,二八原则发挥了作用,金融机构服务 20% 的客户,赚取 80% 的利润。科技公司帮助金融机构服务到了另外 80% 的客户,赚取 20% 的利润。
在蚂蚁之前,金融机构也不是不想赚另外那 20%,只是从技术上实现不了。
所以,技术一定是蚂蚁成为蚂蚁最重要的因素。从收入构成来看,技术驱动的数字金融收入达到 63.40%;从投入来看,每年研发投入在不断增加,2019 年科研的投入超过 100 亿元,此次 IPO 新融资的 40% 也将用于技术研发;从人员构成来看,董事会中技术人员最多,员工中有 60% 是技术人员。
看来,蚂蚁不仅不“小”,而且在金融外表之下,隐藏着的是科技内核。
“支付宝永远不会成为一家银行。”还记得在 2013 年,马云曾公开这样表态。而蚂蚁的招股书就像一张答卷,在 2020 年揭晓了答案。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7:16:00
文/孟亚娜
来源:燃财经(ID:rancaijing)
美国当地时间 8 月 24 日,TikTok 正式起诉特朗普政府。
此前,中国人民保险、福耀玻璃、三一集团、华为等企业都曾运用美国法律体系,维护自身利益。
不同以往的是,这一次,张一鸣几乎在孤身奋战。
面对美国政府时,他手里的筹码很有限。TikTok 在起诉书摘要中写道,“行政命令威胁将禁止我们的美国业务——消除 10000 个美国就业岗位,对数以百万计使用该程序来娱乐、连接和维持正当生计的美国人将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在公开声明中,字节跳动表示,提起诉讼是被迫的。“需要明确的是,与诉讼相比,我们更喜欢建设性的对话,我们不会轻易起诉政府,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采取行动来保护我们的权利,以及我们社区和员工的权利。”
这与华为的姿态迥异。
与任正非收获无数的赞誉不同,张一鸣则一次次被淹没在骂声中。
从最开始传出消息,TikTok 可能选择接受美国政府的条件,出售相关业务,就被舆论称作“跪着挨打”;到现在选择起诉,又被舆论评论为,“现在才硬气起来,为时已晚”。网上甚至有一个关于“字节跳动的内心变化历程”的段子流传:听说美国要娶,想想还不错;后来听说是要嫖,想想给钱也还能认;后来发现特朗普是要白嫖,气的跳脚;到最后发现原来是要奸杀,果断起来做艰难的抵抗了。
在创办美团时,王兴曾提出,互联网发展这二十几年,一直在满足人们生活的四大需求:娱乐、信息、通讯和商务,而且在每条赛道上都诞生了很好的产品。
TikTok 就是满足人们生活的娱乐需求的代表性产品。
在此之前,张一鸣还打造出内涵段子(后来被关停)、皮皮虾、抖音等娱乐属性极强的产品。
在人们生活需求不受限制的时期,娱乐属性强的产品,很容易收获大批用户,得到高速成长的机会。可惜,一旦卷入争端,娱乐属性强的产品,又往往第一个被牺牲。
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字节跳动全球董事会就 TikTok 出路出现重大分歧,股东们认为张一鸣迟迟不妥协才导致行政令出台。一位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称,“张一鸣在处理 TikTok 美国业务这件事上,与美国投资人意见不同。近期董事会上发生过激烈的争论。”
孤军奋战的 TikTok
TikTok 正在孤军奋战,它的剧本仿佛已经被写好,注定要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却没有人能够为它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TikTok 外部的压力主要来自特朗普政府下发的禁令,以及美国对外投资委员会 CFIUS (以下简称 CFIUS)的“野蛮”调查行为。
此前,TikTok 就曾多次受到了美国政府的调查和质疑。早在 2019 年 11 月,美国就要求将对字节跳动 2017 年收购社交媒体应用 Musical.ly 展开国家安全审查。经过一年的调查之后,CFIUS 计划否决字节跳动对 Musical.ly 的收购,这一决定将导致 TikTok 的美国业务被剥离,甚至可能波及 TikTok 的全球业务。
字节跳动也想了很多办法来应对这一调查。比如,在张一鸣之前的公开信里提到, TikTok 的市场运营职能、非中国业务内容审核等职能,从 2018 年底就开始全面迁出中国;此外,字节跳动还聘请了前微软副总裁埃里希·安德森(Erich Andersen)作为字节跳动全球法律总顾问,任命迪士尼前高级副总裁凯文·梅耶尔(Kevin Mayer)为字节跳动首席运营官兼 TikTok 全球首席执行官,意图打造一支美国“本土化”的团队。但是,这仍然没有改变 TikTok 的命运。
来源 / 视觉中国
起诉也是为了挽救 TikTok 可能被关停的处境。张一鸣对此洞若观火,在 8 月 3 日的公开信中,他表示,“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强制字节跳动出售 TikTok 美国业务,其真正目的是希望全面的封禁以及更多。”
但资方没有给他更大的支持,反而成为字节跳动的内部压力。据《晚点》报道,字节跳动全球董事会就 TikTok 的出路方面出现重大分歧,知情人士称,矛盾点聚焦在是否尽快出售 TikTok 的美国业务上。而根据 8 月 24 日路透社的一则报道称,部分字节跳动投资方正在讨论以其所持字节跳动中国股权,置换 TikTok 的股权。
也有外媒报道指出,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一些字节跳动风险投资者,已经催促张一鸣出售 TikTok 的多数股权。另外,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以风险投资公司泛大西洋投资和红杉资本为首的投资人,正与美国财政部及其他监管机构讨论相关事宜,评估能否收购 TikTok 多数股权。若收购完成,字节跳动仅将保留 TikTok 少部分股权,且无投票权。
TikTok 在海外过招时,在国内也陷入“里外不是人”的境地,接受了近乎是一边倒的吐槽。一部分网友认为,TikTok 应该像华为一样,采取走美国司法程序的措施,而不是一开始就回应考虑出售给微软。在B站上,一家国际观察评论媒体的视频里提到:“是美国先下禁令,抖音再做举措;还是禁令下来之前,抖音已经做出决定?”类似的情绪开始在互联网上蔓延,甚至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有网友报复性地提出“卸载抖音”。
没有朋友愿意站出来为 TikTok 说话。包括它的用户。
没有一种娱乐是不可替代的
TikTok 陷入“封禁”风波之后,许多网红和普通用户携手发起了#SaveTikTok 的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多名在 TikTok 上拥有海量粉丝的网红们奉上了一封联名信称:”很多年轻人追捧 TikTok,把 TikTok 视为积极欢乐的空间,而非愤怒和敌意,在社会两级分化愈发严重的美国,TikTok 是唯一能够对冲这种极化的社交媒体。”
但与之相对应的,涉及到“生存”的问题上,平台上的多数美国网红们,迅速地开始搬家。
坐拥 460 万粉丝的网红吉布森在 TikTok 上录制了一段告别视频,最后告诉粉丝们他搬家到 YouTube 和 Instagram 的消息;另一位电子竞技明星泰勒·布列文斯也在 Twitter 上告知粉丝,自己已经搬离 TikTok。
TikTok 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家为用户提供娱乐内容的平台。它在官网声明中提到,“1 亿美国人转向 TikTok 寻求娱乐、灵感和联系;无数的创造者依靠我们的平台来表达他们的创造力,接触广大的观众,并创造收入”。作为短视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优质的 UGC 们出走,对平台意味着用户和流量的流失。
与此同时,TikTok 的替代品们正迅速崛起。TikTok 在美国市场的前景未卜,平台用户们很痛快地便转身离去。Facebook 们乘虚而入,颇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气势。
在 TikTok 陷入风波之际,Facebook 大张旗鼓地在社交平台 Instagram 上开通了 Reels 功能,对标 TikTok。同时,Instagram 也通过向 TikTok 上网络红人提供重金奖励,以说服他们使用 Reels。
将枪口对准 TikTok 的不止 Facebook 一家,据美国科技媒体 The Verge 的报道称,美国本土照片分享应用 Snapchat 推出了一个新的功能,允许用户在他们录制的视频中添加音乐。作为 Snap 公司的核心产品,这款 APP 主打图片社交,其主要用户年龄集中在 13 岁—25 岁之间。
来源 / Pexels
此外,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谷歌也曾洽谈收购类似 TikTok 的应用业务 Firework,YouTube 公司近期也在研发一款短视频分享应用 Shorts。
不过,据一位观察人士称,从用户体验来讲,还是 TikTok 最好。如果有选择,大家还是愿意用 TikTok。
APUS 创始人兼 CEO 李涛表示,北美市场必然会出现新的短视频替代品,如 Facebook 今年 5 月发布了一款名为 Collab 的短视频产品。他也提到,北美市场很难出现一款和 TikTok 同样席卷全球的产品,因为短视频产品核心是模仿和推荐机制,依靠行为及动作来快速传播并引发模仿。而多元的文化及价值观才能让用户喜爱,美式文化并不能代表全球文化。
前些日子,美国知名视频博主郭杰瑞,对不同年龄段的美国年轻人进行了街头采访,多数受访者对 TikTok 抱有好感,并表示不在乎这家公司的国籍,其中一些受访者的观点是,无法接受 TikTok 被封的事实。但 TikTok 上的大V们,还是迅速作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在新的产品上留下退路。
根据应用市场数据分析公司 Roposo 的数据,在 TikTok 被屏蔽后的三周内,美国视频共享社交媒体 Dubsmash 的下载总量也比前三周增加了 155%。
而在印度市场,Tiktok 被禁后,快手的 Snack Video 冲到印度总榜第一。
娱乐总是最先被牺牲
两年前联想遭遇“5G 投票门”时,柳传志一封内部信发出,引来上百名企业家声援。但是风波中的 TikTok,没有盟友。
究其原因,以 TikTok 为代表的娱乐类产品,只有用户获益最大,其核心竞争力是平台所产出的 UGC 或 PGC 内容以及用户的体验感,这是其影响力的主要来源。但这也意味着,它们的核心筹码是这些平台用户,在其他方面则缺少强力的外援支撑。
在 TikTok 陷入风波之后,虽然美国的年轻用户们也站出来表了示抗议,在接受美媒体采访时称,如果特朗普真的禁用了该应用,可能会导致许多年轻 TikTok 用户在 11 月的总统大选中投票反对他。但它能得到的支持也就这样了。
与被前后脚“点名”的微信相比,待遇是天壤之别。据外媒消息,微信可能被封禁的消息不胫而走之后,国外多家巨头公司,包括苹果、福特、沃尔玛、迪士尼在内的十多家公司,参与了白宫宫员的电话会议,试图在电话中阐述微信禁令可能对其公司业务产生的影响,让特朗普政府停止对微信的封禁。
彭博新闻社 8 月 21 日也援引多名知情人士的话称,在中国有业务的美国公司,比如星巴克等仍可以通过微信宣传和处理与中国消费者的交易。彭博社表示,一些游说团体一直在敦促美国政府缩小该禁令的范围。
微信用户还成立了一个非盈利组织,叫“美国微信用户联盟”,此前有消息称,该组织已正式向加州北区的地区联邦法院递交诉状,起诉总统特朗普的针对微信的行政令侵犯了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
阿里巴巴的支持者更多,虽然也在特朗普政府的打击名单上,但没有引起任何风波。
另一个更为明显的对比是美国商界对华为的态度。根据《华尔街日报》透露,美国的芯片巨头高通也在游说特朗普政府,努力呼吁取消它向华为出售芯片的限制。
来源 / Pexels
有大批年轻人拥护的 TikTok,此时,却显得势单力薄,这也注定了其在相关博弈之中,始终处于下风。有业内人士认为,“TikTok 们”既没有社交或者电商类应用对粉丝用户的进一步挖掘和培养,也没有和其他商业公司形成更深的关系链条。在这些平台上获利的只有内容创作者和用户。
但用户的权益在涉及商业利益的博弈中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在 TikTok 发起的起诉书中,对美国政府列出了种种指控,也几乎没有涉及用户的权益。
字节跳动仍在作出最后的努力。但作为娱乐类的产品,对于 TikTok 们而言,在享受高速增长的红利之外,这也是它们必然承担的压力。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7:04:00
据国内媒体报道,今天上午 10 时 45 分, 青岛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受强台风“巴威”外围云系影响,青岛市城阳区、即墨区和胶州市部分地区已出现 100 毫米以上降雨 。
大雨滂沱中青岛很多街道变成了河流,马路上积水成河,有些立交桥下出现严重积水,汽车漂浮在水面上。
中央气象台 8 月 26 日 10 时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
今年第 8 号台风“巴威”(强台风级)的中心今天(26 日)上午 10 时位于黄海南部海面上,距中朝交界偏南方约 790 公里,就是北纬 32.7 度、东经 124.5 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14 级(45 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 950 百帕,七级风圈半径 150-250 公里,十级风圈半径 100 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 50 公里。
预计,“巴威”将以每小时 25 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今天白天强度变化不大,晚上开始强度逐渐减弱;并将于 27 日上午在辽宁东部到朝鲜西部一带沿海登陆 (台风级,12-13 级,33-38 米/秒),登陆后逐渐转为北偏东到东北方向移动,穿过东北三省,强度逐渐减弱,并将变性为温带气旋。
26 日 14 时至 27 日 14 时, 东北地区东部和南部、华北北部、黄淮东部、江淮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其中, 辽宁东部、山东中北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50 毫米 )。
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 20~50 毫米,局地可超过 60 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6 日 14 时至 27 日 14 时,台湾以东洋面、台湾海峡偏北海域、福建东北部沿海、钓鱼岛附近海域、浙江沿海、长江口区、杭州湾、上海沿海、江苏沿海、东海大部、黄海大部、渤海、渤海海峡、山东沿海、辽宁南部及沿海将有6-7 级大风。
其中, 东海北部偏北海域、黄海中东部的部分海域、辽宁东南部及沿海、山东半岛沿海的风力有8-11 级,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和地区的风力可达 12-14 级,阵风 15-16 级 。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6:29:00
“我们最终可以在一些人脸识别设备中实现任意人员都能通过验证的效果。”360 AI 安全研究院研究员刘昭在 ISC 2020 大会上讲到。
刘昭表示,这种攻击不是针对 AI 算法的攻击,而是对 AI 算法所依赖的基础设施进行的攻击,针对基础设施攻击,最终可能会更快达到攻击效果,大多数研究人员偏向于对算法安全的研究,比如对抗样本攻击、后门攻击等。
他指出,虽然 AI 基础设施安全风险巨大,其严重性却容易被忽视。
刘昭解释称,深度学习框架主要可以划分为云端学习框架和终端学习框架。云端框架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于自身代码的实现以及第三方的依赖库问题;终端框架安全风险主要存在于模型网络参数、模型网络结构,以及模型转换过程。据了解,360 AI 安全研究院在多个深度学习框架及其依赖组件中发现了 100 多个漏洞,如 OpenCV,hdf5,numpy 等。
此外是针对硬件相关的安全风险。据英伟达官网统计,截至今年 7 月,关于 GPU 驱动漏洞的数目达到数百个。而针对云平台的安全风险。360 AI 安全研究院表示,用于深度学习任务的节点性能强大,因此总会有一些攻击者想要非法使用这些资源进行挖矿。
360 AI 安全研究院表示,AI 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可以通过权限控制、访问隔离、参数过滤等措施进行缓解,针对 AI 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需要建立多维度、一体化风险评估方法以及对应防御措施。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6:24:00
8 月 26 日,川高公司宣布,阿里云的“城市大脑”落地四川后,可用几秒响应处理交通事故,快速恢复高速通畅。
据介绍,成都绕城高速全长 85 公里,是四川省内拥堵率最高、通行车辆最多、高速管理问题最复杂的高速路段。2019 年年初,川高公司与阿里云合作开展智慧高速项目,以成都绕城高速为试点。
“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解决系统复杂问题,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川高联手阿里云解决绕城高速的拥堵问题对集团、对行业都有重大意义。”川高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孝国表示。
阿里云与川高公司共同开发出视频智能分析平台“智慧眼”,引入达摩院“城市大脑”团队 30 多套人工智能算法、和高德的实时路况分析能力,打造“云上”超级智慧高速。
据了解,“智慧眼”对高速路况的感知覆盖率超过 90%,30 多套人工智能算法同时工作,全部视频秒级处理——远高于业内分钟级水平。一旦发现异常,平台自动联系司机获得“一键定位”,并“一键通知”相关机构人员启动道路清理。此外,“智慧眼”还接入了高德,可自动分析拥堵程度,并发现道路潜在风险,将交通事故数减少 20%。借助“智慧眼”,成都绕城高速的年平均拥堵率已下降 15%,同时运营工作量下降 20%。目前,“智慧眼”已在云南成功复制,今年将在全国推广。
“高速公路‘上云’的时代已经来临,老基建和新基建正在加速融合。通过基础设施云化、路况信息数据化和服务智能化,高速出行在未来会有无限的想象空间。”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任庚说。目前,阿里云已落地超过 2 万公里高速路,每天为上亿车次提供更人性化、智能化的出行体验。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6:23:00
8 月 25 日百度大脑语言与知识技术峰会在线上召开,百度联合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共同发布“千言”数据共建计划。同时,百度技术委员会主席吴华发布了算力共享计划,希望通过数据集的共建与算力的共享,与学界、产业界共同推进技术进步。
据了解,“千言”项目第一期已涵盖 7 大任务、20 余个中文开源数据集,由百度携手哈工大、清华、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等在内的 10 所顶级高校、企业共同建设完成。
截至目前,第一期千言项目已涵盖了 7 大任务、20 余个中文开源数据集,包括开放域对话、阅读理解、机器同传、情感分析、语义解析、信息抽取和文本相似度等。
吴华表示,在未来 3 年中,千言计划面向超 20 个任务,收集和建设不少于 100 个中文自然语言处理数据集,覆盖多个领域。
来源:博客园
发布时间:2020-08-26 16:23:00